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位,我们现在是在同一条船上的蚂蚱,只有同舟共济,才能渡过眼前的难关。别看中原群雄争霸,但是也都是一些乱民而已,我们有十五万精锐骁果,从江南杀过去,我倒要看看,谁敢阻拦者十五万大军。”宇文化及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若是我们能定鼎中原,日后我们在座的诸位,也必定是国公柱国之流,别看李信现在很嚣张,但那是没有遇见我们,诸位,难道诸位就不想光宗耀祖吗?留在丹阳。恐怕是没有这样机会了。”
“不错。宇文大人,我们听你的,干了。”司马德戡大声的说道:“我们率领大军北上,进攻洛阳,进攻长安。”
“好,大家一起干了。”其他元敏等人也都点了点头。
“要想杀皇帝,首先得杀虞世基,就是这个奸臣,定都丹阳,恐怕就是这个家伙的出的好主意。我大隋江山落得如今这个地步,多是此人的缘故。”宇文化及大声说道。
“我去杀他。”说话的是令狐行达。
“今天不行,我们还得和下面的将士们通气。”宇文化及赶紧阻止了令狐行达说道:“这里面有些将士对昏君还是抱有幻想的。”
“这个不难,我有办法让那些将士们都心甘情愿跟着我们杀昏君。”司马德戡在众人中望了一眼,最后目光落在自己的部将许弘仁、张恺身上,对他们说道:“你们立刻去备身府,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就告诉他们陛下听说骁果想反叛,酿了很多毒酒。准备利用宴会,把骁果都毒死,只和南方人留在江都。相信那些人听了这个消息后,肯定会跟着我们造反的。”
“好。好。”宇文士及听了之后连连点头,说道:“骁果大军本身对昏君早就不满了,现在有这些话,骁果大军绝对会造反的。明天。我们明天晚上就行动。”
“如此甚好。”元敏等人连连点头,又计议了一些细节,这才四下散了过去。
虞世基的府邸距离皇宫并没有多少路程。下朝之后,他都是将国事带回自己的府邸处置。在江都,他的府邸并没有长安、洛阳那样奢华,但是也是古色古香,充满着江南水乡的气息。
“恭喜老师,贺喜老师,陛下若是定都丹阳,老师的官位恐怕会再上一层。这次没有宇文述那个老东西,皇帝肯定会更加信任老师的。”封德彝得意的说道。虞世基若是上了一层,留下的内史侍郎的位置弄不好就是自己的。
“江南世家还是太弱了,还有那些人都去帮助萧铣去了,否则的话,哪里有今日的局面。”虞世基却没有任何高兴的神情,只是摇头说道:“德彝,你以为那些骁果大军闹着会关中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吗?还不是宇文化及等人在背后闹的,江南是我们的地盘,他要回关中,唯独如此,他们的权势才得到保证。这个时候定都丹阳,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啊!”虞世基心中隐隐有一丝不好的感觉,散朝之后,脸上不见有任何高兴的模样。
“反对又能如何?难道他们还敢造反不成?”封德彝不屑得到说道。
“或许,还真有可能。”虞世基忍不住出言说道。
“老师,不会吧!”封德彝面色变了起来,忍不住说道:“老师,他们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吧!皇帝陛下岂会让这种事情发生,这些人若是造反的话,皇帝陛下肯定是不会让他活下去的。”
“最近还是小心点吧!”虞世基忽然摇头说道。
“对了,老师,李信占据大兴,改名长安,立了义宁天子,老师,他能成功吗?”封德彝小心翼翼的说道。他眼珠转动,心中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他?或许能成,或许不行。别看他现在很风光,唐王,丞相,嘿嘿,实际上是处内忧外患之中。”虞世基摇摇头说道:“除非他什么时候能摆平关陇世家再说。”
“那李渊呢?”封德彝又询问道。
“失去关中之地的人,还想着统一天下吗?”虞世基不屑的说道:“既然连关中都不能攻占,就更不要说是其他了,唯独占据关中,他的底蕴才能彻底的充分展现出来,失去了关中,他就失去了平定天下的根本了,李渊也已经失去了夺取天下的资格了。”虞世基摇摇头说道。
“这么说,天下无人能夺取天下了?”封德彝惊讶的询问道。
“不,不能夺取天下的人不过两人,第一就是李信,第二就是李渊,但是谁能获得最后的胜利,那就不知道了,李信背靠陇右,占据潼关,除掉一个李渊,就没有人进攻他了,李渊虽然有一个突厥人和李信,但是到底有关陇世家的支撑,也是有可能会获得最后的胜利。”虞世基平静的说道。
“那皇帝陛下?”封德彝点了点头,心中露出一丝窃喜来,却是继续询问道。
“他恐怕是不可能的了。”虞世基摆了摆手,说道:“就算是占据丹阳也是一样,在江南可还是有不少的敌人。”
“学生明白。”封德彝听了之后面色顿时差了起来,原本他还想着等到虞世基大权在手的时候,他也好做一个内史侍郎,但是这个时候听说虞世基的分析之后,这才发现,就算是做了一个内史侍郎,也不一定能长久。
“去吧!去看看那些将士。”虞世基低声说道:“看看他们是什么心思。”
“是,学生这就去。”封德彝不敢继续在这里待下去,甚至他已经不想在江都呆下去了,虞世基没有发现到,但是在封德彝眼中却已经知道了,江都大军中暗潮涌动,封德彝已经感觉到下面的士兵恐怕即将闹事,作为杨广的得力助手,虞世基绝对是没有好下场,他决定离开江都。
“老师,学生惭愧,恐怕已经不能服侍你了。我跟你不一样,你有皇帝照应,这么多年的荣华富贵你也是享受够了,可是弟子的官宦生涯才刚刚开始。”虞府之外,封德彝望着面前高大的府邸,深深的叹了口气。身形逐渐消失在江南,等到若干年后,李信巡游江南的时候,封德彝才来跟随李信来打到虞世基的墓前拜祭。
烟花三月下扬州,四月份的扬州风和丽日,这天凌晨,月落星稀,天还没有亮,睡梦中的杨广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骚乱进行,他忽地做起来,侧耳倾听,窗外满是宫女东奔西跑的呼喊声和再乱的脚步声。杨广立即翻身下床,正在穿衣服,就听见一个人在窗下大喊:
“陛下,骁果造反,就要冲进宫里来了!”
杨广面色大变,跑出寝殿,宫廷的宿卫们一个都不见,他又急急忙忙来到大雷宫,灯火通明的大殿上更是空无一人。他明白了,这不是突发的事变,试一次谋划依旧的在反叛,也只是将他一个人蒙在鼓里而已。杨广心中一阵茫然,不知道如何面对眼前的局面。
“皇上在这里!”随着一声大喊,就见一曲持枪提刀的武士们闯了进来,走在前头的正是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和司马德戡、校尉令狐行达。
“虞世基在哪里?”杨广淡淡的扫了众人一眼。
“他已经被斩首了。现在该轮到你了。”司马德戡目光冰冷,望着杨广说道。
“没想到啊!朕虽然有愧于天下,对不起百姓,但是你们这些哪个不是跟着朕享受荣华富贵的,今天却是这样对待朕?”杨广到底是做过皇帝的人,看着眼前的情况,冷笑道:“看样子今天你们是非要朕死了?”
宇文化及回答道:“陛下不死,天下难安。”
“好,好。既然如此,那就拿鸠酒来吧!”杨广淡淡的说道:“天子有天子的死法,不应锋刃相加。王公诸侯的血流到地上,会有一方灾难,更何况天子的血。”
“陛下可以不用流血。”宇文化及淡淡的说道。
“好,好。”杨广扫了众人一眼,说道:“朕在下面等着你们,朕的女婿是不会饶了你们的,司马德戡,你可以动手了。”杨广取下自己的腰带丢了过去,自己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大业十四年四月二十八日,隋帝杨广被宇文化及弑杀在江都大雷宫中。(。。)
第四百零二章 丞相治国()
武德殿是太极宫宫殿名,它与东宫邻接,现在李信的丞相府,自从李信立杨侑登基称帝之后,军国大事都落在李信身上,幸好李信见多识广,身边还有不少的人帮忙,处理这些政事才能轻松许多。
“丞相,江南急报,大业十四年四月二十八日,太上皇杨广被宇文化及弑杀在江都大雷宫中。”沈千秋和纪纲两人联袂而来,脸上露出紧张之色,说道:“四月三十日日,宇文化及拥立秦王杨浩为皇帝,宇文化及随即便率领骁果大军十五万人,登船沿运河悲伤,太后和六宫作为御营坐镇中间,现在朝彭城而去。”
“大时代终于来了。”李信听了之后站起身来,缓缓的走向殿外,郝瑗等人紧随其后。
“丞相,要不要将此事告诉天子。”郝瑗低声说道。
“自然要告诉他,传令下去,全国戴孝,按照天子的礼仪祭祀先皇。”李信想了想,说道:“先皇虽然为人刻薄,但是他纵横疆场,曾经平定南陈,统一天下,亲征吐谷浑、横扫大漠,三征高句丽,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功在千秋,可以为武皇帝。郝先生以为如何?”
“武皇帝?”郝瑗面色一变,这个武皇帝的谥号可不是一般的高,在天下的世家中,不仅仅是关中,或者是关东,这些世家们对杨广的印象可不好。定下一个“武”的谥号,恐怕天下都会震动。
“不错,武皇帝。郝先生,你难道没发现现在的大运河能够沟通南北的联系,南方的粮食能够轻易运到长安吗?这样的好事,难道不是德政吗?”李信十分平静的说道:“武皇帝这个名号实至名归,孤王虽然有野心,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先皇的事迹不是谁都能改变的。”
“丞相圣明。”郝瑗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李信的心思,这不仅仅是一个谥号,更重要的是李信的态度,先皇杨广当年到底是培养过李信,信任过李信,李信现在拥立的是义宁天子是杨广的孙子,李信若是给杨广一个差一点的名号,固然那些世家大族们会很高兴,但是天下的有识之士就会不屑于李信。
“裴老先生大概什么时候到长安?”李信指着书案上的各种奏章说道:“这这段时间来。孤王也不知道耗费了多长时间。”也幸亏现在纸张盛行,李信看起来才比较轻松,若是以前恐怕会更麻烦,李信这才知道,为什么历史上许多皇帝都喜欢怠政了,这么多的政事,一个人来处置还真的不行。
“按照行程,后天正午能到长安。”郝瑗赶紧说道:“随行的还有老夫人和几位王妃都会前来。”
“后天去迎接一下吧!”李信点了点头,转身对沈千秋说道:“朝中的情况如何?那些家伙还老实吗?”
“丞相威严所至。这些人想不老实也难,不过属下观察了一下,最近长安城中各大药铺药草紧缺。”沈千秋偷笑了一阵。
“那就让那些被我们俘虏的人去认认门,让他们将家中的私兵都交出来。”李信面色阴沉。这些世家大族,动辄百年之久,家中私兵甚多,甚至都是家生子组成的。这些人平常倒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在关键的时候绝对会给长安城致命一击,所以在宋朝之后。就不允许有私兵的出现,当然那个时候,连世家都衰弱了,家族没有私兵也很正常。
“这万一?”郝瑗有些担心了。
“李靖的兵马现在在哪里?”李信想了想询问道。
“已经在蓝田建立大营,准备征召兵马。”郝瑗迟疑了一阵,说道:“只是听说进展不怎么顺利,很少有人前来加入军队。”
“自然不会,那些世家大族不会这么愿意增加我的兵力的。”李信摇摇头说道:“不过,若以为这样本王就俯首称臣,那也太小瞧我李信了。郝先生,你知道京师长安有多少人吗?我看最起码有四十万人左右,可是在户籍上,却只有三十万人,你知道还有人去哪里了吗?被那些世家大族隐匿起来了,这些人必须要找出来,或是成为朝廷的百姓,为朝廷纳税,或者就是加入军队,为帝国开疆扩土。”
郝瑗早就被李信的话所震惊了,不光是长安的世家大族隐匿了人口,就是其他的地方也是如此,不少的人口都是黑户,他们加入的都是世家大族的门下,躲避朝廷的赋税,虽然遭遇着世家大族的剥削,但是却不用教朝廷高额的赋税,总的来说,这些黑户还是占了一些便宜。
“丞相,此事关系重大,这样做恐怕不大好吧!”郝瑗有些担心的说道,现在的李信在长安城还没有站稳脚跟,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始毕会动摇世家大族的神经,在其他的地方会给李信下手。郝瑗认为暂时还是以稳定为主,等到站稳了脚跟之后,再动手。
“我们的时间很少。”李信摇摇头说道:“等裴世炬他们到了之后,你们可以拟定一个法律,在大隋的旗帜下,从此不以人头交税,而已土地多少交税,商业分品种进行交税,在大隋的疆界之中,取消城门税。先生以为如何?”
“这,这能行吗?”郝瑗面色变的凝重起来,要知道在古代,人头税是最重要的税收,人口越多,交的税就越多,甚至这种税收一直延续到后世才被取消,人头税的税收占据了整个税收的十分之一还要多,李信一句话就取消了人头税,朝廷的税收就损失了一大半。
“为什么不行?”李信望着郝瑗说道:“真正的有钱人,是那些商人,是那些世家大族,真正没有钱的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一个人家中人口越多,交的钱就越多,自己越会贫困。这些钱看上去虽然很少,可是那只是对于那些世家大族来说的,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一个人一文钱也是很难赚到的。家庭的人口会越来越多,交的人头税会来越来越高,对于老百姓来说,是绝对的不公平,造成的贫富差距也会越来越大。所以才会有的人,不但将自己的家庭送入世家大族,庇护其门下,减少这种税收,更是将自己的田地都挂在别人的名下,来减少征税,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