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6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安凝不由得愣住:“你不挑了?”
一件贺礼,肯定不会是多贵重的东西,而且还是这女人捡漏得来的,能是什么珍贵物件?苏安凝撇了撇嘴,眼中闪过嘲讽和不屑。
不过她心中紧绷着的那根弦倒是松懈了下来,因为她自认为她准备的那件瓷器绝对会难倒霍思宁。
霍思宁摇头:“不挑了,就这件吧。”
说着她就将手中的礼盒拿了出来,笑道:“苏老爷子,这是我送给您的寿礼,不过要让您看笑话了,这贺礼在送给您之前,还要让苏小姐鉴定一二,还望您不要介意。”
霍思宁这样的行为到底是不合规矩,不过苏忠卿倒也不恼,反倒是有些无奈地看了一眼自己那孙女儿,暗自摇了摇头,苦笑道:
“没什么介意不介意的,我这孙女儿争强好胜惯了,说了什么难听的话或者做了什么不合规矩的事儿,只要霍丫头你别放在心上就行。你多担待,今天这事儿,就当是给这丫头一个教训吧,也让她知道,这世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比她要厉害的大有人在!”
本书来自//
第1295章 两个女孩的较量()
还没比试呢,苏忠卿就已经下定论,认为这次的比试会是苏安凝输,还让霍思宁给自己这孙女一个教训,苏安凝听了这话,心里能舒服就怪了!
所以她的面色瞬间就沉了下来,看向霍思宁的眼神越发羞恼和不服气,她直接转身,在苏忠卿身后那一堆贺礼之中翻了起来。|排行榜m|{看最新章节请到:}品书网(。。)
没多久大约是翻到了她想要的东西,苏安凝二话没说直接就将那盒子拿了出来,一转头就看向一旁的周世涛:
“周爷爷,您好歹也是德高望重的人物,就麻烦您做个见证。若是今日这场比试我赢了,烦劳您以后不要忘记,我苏安凝也是赢过您徒弟的人!”
没做成周世涛的徒弟,苏安凝本就耿耿于怀,没想到居然被霍思宁给抢走了关门弟子的这个位置,她哪里能咽得下这口恶气?
若是周世涛找了一个比她年纪大,身份地位和本事都比她要强的徒弟当关门弟子,那苏安凝根本不会生出这么多事端和小心思。
但是偏偏,周世涛找的这个关门弟子,居然还是个什么都不是的农村孤女,这就让苏安凝心里不乐意了。
再怎么差劲儿,难道她苏安凝还能比不上一个二十岁的农村乡巴佬?
苏安凝心里憋着火,只想找个机会将这霍思宁教训一番,自然是战意十足,尤其是被周世涛拒绝收徒在前,她越想就越是郁闷,恨不得霍思宁即刻就对着她俯首称臣,甘拜下风才好。
周世涛这人平日里脾气古怪,但是却也有老小孩的心性,见两个女娃子居然要开始进行比试,当然乐得站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热闹。
看苏安凝找自己做见证人,他也不恼,反而拍手称赞,瞥了一眼淡定的霍思宁,调侃道:
“这有何难?别说记着了,只要今天这一局苏丫头你能赢,从今往后,周爷爷我逢人就说,我周世涛的徒弟不如你苏安凝,苏丫头你觉得如何?”
苏安凝本来是十足认真的语气,可是遇到周世涛这个和稀泥的,顿时就有些绷不住了,忍不住跺了跺脚,嘟着嘴娇嗔道:“周爷爷!”
“好好好,不说笑了,你们比吧,我自当公平裁判!”
周世涛最怕小女娃子撒娇,见苏安凝使出杀手锏,立马投降求饶,正色道。
两人交换了各自挑选出来的物品,在众人紧盯着的情况下,又各自拆开了手中的礼盒,顿时两款截然不同的瓷器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中。
与霍思宁淡定自若的眼神不同,在看到自己手中的那件霍思宁送给自家爷爷的贺礼之后,苏安凝的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而周世涛则是脸色大变,望着苏安凝手中的物件,惊讶不已:“这是……”
“老师!”见周世涛险些就要说出那瓷器的来历,霍思宁急切地唤了一声。
周世涛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刚刚差一点就破坏了游戏规则,他看了看那个瓷器,又看了看霍思宁,忽地脸上绽放出笑意,眼底满是幸灾乐祸的神情:
“罢了罢了,你们小娃娃们玩游戏,我这老头子不搀和。霍丫头,你也悠着点,别欺负得太狠,可别怪我没事先提醒你,这苏丫头的杀手锏,可绝对没人能应付得了……”
霍思宁不明白周世涛刚刚这番话的意思,还以为周世涛是在提点她,不由得低下头去,看向自己手中这个被苏安凝挑出来的物件。
霍思宁的手中,握着是一套粉彩人物故事套杯,一组大小刚巧能重合到一起,整套从大到小共有十个,颜色并非鲜亮,但是杯子的胎釉成色看起来却是十分饱满,看起来很像是老物件。
虽然第一感觉是这样,但是霍思宁也不敢轻易下结论,将杯子一只只拿出来仔细打量。
果然,没多久她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这是一套明末清初制作的粉彩套杯,套杯底部有官窑落款,但是从画风还是可以判断出一二。
只有民窑瓷器一般不会不注明出处,御窑烧制的套杯多会标注底款,但是正常情况下,想要组成一套如此齐整的粉彩套杯是非常难的。
因为瓷器很难保存,而这样的套杯,一般都是清宫御用品,能拿到民间流传本就不易,更何况还要保存得这样完整,那就更是难上加难。
虽然眼前的这十只杯子套上去似乎十分吻合,而且胎釉做工也极为相似,但是霍思宁还是极为敏锐地察觉出了杯子与杯子间的细微变化。
这一组套杯是动过手脚的,十只套杯中除了七只真品之外,还夹杂着三只赝品。
而且这一回,霍思宁并未通过天眼,就轻易地看出了赝品的不同。
虽然这组杯子杯身花纹一致,但是很明显,那三只假杯的画工要略逊一筹,在处理细节部分还不够通透圆滑,所以杯子上的纹饰看起来要生硬了些。
当然,寻常人未必能看出问题,只是因为霍思宁在得到了碧珠灵气的洗礼之后,不光是记忆力,就连眼神也变得非常尖锐敏感,一点点细小的不同都可以察觉出来。
所以要判断手中的这款套杯,其实并不难。
不过,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霍思宁最后还是开启了天眼,给这套杯盏做了最后的检测,得到天眼的佐证之后,霍思宁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反观苏安凝那边,正皱着眉头,抓着手中霍思宁的那个物件上下翻看。
虽然小姑娘学了很多年瓷器,但是对于真正的精品瓷器知之甚少,尤其是孤品,当然更是接触寥寥。
霍思宁那个物件才一拿出来,苏安凝就已经察觉到了不同,可是任她看破了头也说不出那东西的来历。
那是一只做工非常精美的青釉笔洗,整个笔洗罐身直径不过三十厘米,厚度约莫有五厘米左右,底足以及罐身一侧采用的正是堆雕工艺。
笔洗上雕刻的内容,无外乎小儿垂钓的景象,但是那精湛的雕工,却是连小孩儿钓鱼心不在焉欲扑蝴蝶的神态都雕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第1296章 霍思宁的贺礼()
说起这个笔洗的来历,恐怕霍思宁都觉得太巧。
去年在去东洋之前,她将太城博物馆那只被掉包的秘色瓷给带回到了周世涛的住所。
在周宅,她第一次知道了钟仿的存在,也是第一次从周世涛口中知道了他曾经打眼的事儿。
而当时,周世涛拿出来的那件打眼的物件,正是一只天青釉笔洗。
那只笔洗是一件北宋汝窑莲花笔洗,而汝窑排于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工艺精湛,加上其兴盛前后只有二十年,时间短暂,所以传世珍品极少,所以以那只笔洗的作假工艺,周世涛才会以为自己捡到了大漏,甚至不惜花重金买下这只笔洗。
但是,让周世涛没有料到的是,就是这样一只做工几近完美的笔洗,却让他栽了跟头,也正是这只笔洗,让他发现了钟仿的存在,在那只笔洗的腰身印鉴处,居然有一个用特殊物质写的简体钟字。
之后霍思宁去了东洋,在东洋各大古玩市场淘换物品的过程中,她无意中发现了一只非常古怪的盘口壶。
那盘口壶分明就是仿品,无论是做工还是胎釉都是十分明显的现代工艺,可是在霍思宁拎起那只盘口壶的时候,无意中让霍思宁发现,那盘口壶的重量跟那壶的体积不对称。
瞬间,霍思宁就意识到,她手中拎着的那只盘口壶有问题。
买回去之后,霍思宁绕着整个盘口壶翻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问题,但是在她拎了一只茶壶给那盘口壶灌水之后,她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那盘口壶明明很深,从壶口到壶底足有五十厘米,看起来容量至少有5l不止,可是在霍思宁灌了不到2l水之后,盘口壶竟然溢满了!
霍思宁哪里还不明白,二话不说拎起一把小锤子就朝着盘口壶砸去,果然在敲开壶身之后赫然发现了一个夹层,夹层中竟然镶嵌了一只青釉笔洗!
古玩市场上青釉笔洗并不少见,但是在那只笔洗的背面竟然有五个细小的钉痕,这就让人不得不深思。
有钉痕的古玩瓷器记录得并不多,能让人花这么多心思将笔洗藏在盘口壶之中,那就更让人觉得蹊跷了。
而让霍思宁觉得无巧不成书的是,这只天青釉笔洗,居然和当初周世涛给她看过的那只钟仿笔洗的造型非常相似,但是她手里的这一只,上面布满了紫色的灵气,正是标准的宋代五大著名瓷窑之一的汝窑青瓷!
得到这只笔洗之后,霍思宁就想要将其送给周世涛,因为她很清楚,周世涛当年打眼的那只青瓷笔洗,对他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
但是霍思宁并没有回国之后就立刻送给周世涛,原本想着等周世涛生日的时候再送。
哪里知道有一回苏忠卿到周家做客,跟周世涛在书房里闲聊,聊到了那只钟仿笔洗。
苏忠卿说起个中缘由,霍思宁才知道,原来当年周世涛买下那只钟仿笔洗,并非全是为了捡漏,而是因为,那笔洗是苏忠卿看上的东西。
周世涛买下那只笔洗,原意也是为了将笔洗送给自己的好友,只是后来买下那笔洗之后才发现被骗了,所以那笔洗就被周世涛自己留了下来,送人的事儿也不了了之。
在知道这其中的隐秘之后,霍思宁原本决定将笔洗送给周世涛的事儿就搁浅了,这一回收到了苏忠卿的寿宴请柬,霍思宁就决定将这只天青釉汝窑笔洗拿出来,也好圆了自家师父和苏大师多年的一个夙愿。
这也是为什么,苏安凝刚将那笔洗给拿出来,周世涛的反应就那么激烈的原因,因为他一眼就看出来那笔洗十分眼熟,所以眼中不免露出了震惊和激动的情绪。
不过,周世涛能看出来,不代表苏安凝也能看出来。
苏安凝拿着那只笔洗端详了数分钟,也看不出这东西的来历。
她又不肯主动认输,所以脸上故作镇定,也不敢露出半分怯意,在几番心思辗转之后,猛地抬起头来,率先质问霍思宁:“怎么样,我看你根本猜不出来我这东西的来历吧?”
霍思宁早就看出来苏安凝眼神里带着几分心虚,也不戳破,只是淡淡笑道:
“这是清代的粉彩套杯,底足落款说明这东西是官窑,官窑出土的套杯数量少,所以这套瓷器本身的价值还是不低的,如果里面未曾夹杂赝品的话,起码可以值个三四十万的样子。不过很可惜,在这套杯之中,居然还藏有仿品,质量参差不齐,拉低了整套杯具的档次!”
霍思宁一边说一边不动声色地将那三只仿品挑选了出来放置到一边,又一一点评了那三只仿品露陷的问题所在。
霍思宁每说一句,苏安凝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她只是想要考校霍思宁的本事,可是没想到没让对方吃半点亏不说,还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看霍思宁头头是道的样子,再看看她自己手中的那只青釉笔洗,苏安凝彻底无语了。
见苏安凝一脸菜色,周世涛顿时笑得开怀:“怎么样,苏丫头,这回你可是心服口服了?”
苏安凝沉默不语。
一旁黄振龙见状,笑嘻嘻地从苏安凝手中那只青釉笔洗接到了手中,笑道:
“苏丫头,你这局输得可不冤枉。你可知道,你手中这笔洗的来历不凡,别说是老周了,就是你爷爷当年见了都忍不住心动哇,霍丫头倒是大方,居然拿这东西当贺礼!”
黄振龙的语气中带着几分酸味儿,又是嫉妒又是羡慕地把玩着手中那只笔洗,颇有些爱不释手。
显然,这老馆长也认出了这笔洗的来历,也知道当年周世涛与苏忠卿买汝窑笔洗结果打眼的旧事,而且这老馆长话里话外,都透着对这只笔洗的欢喜和觊觎。
霍思宁倒还好,一旁的苏忠卿和周世涛却是额头直冒黑线,这几个老友彼此熟知,自然也都明白各自的脾性,一见黄振龙露出这样的神情,苏忠卿和周世涛就知道,这黄振龙的老毛病又犯了,只怕又想找个什么借口把这笔洗给划拉到他那故宫博物馆里面去。
第1297章 油脂()
听了黄振龙这话,苏安凝倒是来了几分兴致,好奇地看向黄振龙:“丫头愚笨,黄爷爷您知道这东西?那您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南宁,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来历?”
“你可知道汝窑?”黄振龙笑问道。
见苏安凝点头,黄振龙笑着指了指那青釉,“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因其釉中含有玛瑙而色泽清脆,釉汁莹若堆脂。”
说着,黄振龙一边用手指摩挲一边接着道:“汝窑青瓷有似玉非玉的美誉,瓷器看起来就如同一块玉石一般,正是因为如此它与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只可惜,汝窑的兴盛不过短短二十年,后世流传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每一件都弥足珍贵。”
虽然不太相信自己眼前的这件青釉笔洗就是汝窑,不过听了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