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南明当皇帝-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婉儿真有身孕了?天佑我朱氏啊!”马氏满目笑容,欢喜之色溢于言表,他原本对儿子只肯临幸皇后一人心中颇有微词,为了延续江山,皇家需要尽可能多的诞生子嗣,所以皇帝能临幸的妃子自然是越多越好,只临幸一个女人很可能就要断后!

    普通的士绅富豪家尚且注重子嗣的延续,何况皇室?前朝的天启、弘光,隆武都没有子嗣,马氏很怕朱由榔也重蹈覆辙,断掉社稷传承,好在皇后的肚子也算争气,一年前生就成功生了个皇子,让马氏焦虑的心得到了一丝安慰,没想到时隔一年,皇后又有身孕了,马氏再看儿媳妇王氏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皇后啊,这会儿身子怎么样了啊,让老身来好好瞅瞅。”

    马氏疼爱的看着王皇后,轻轻挥手将她招了过来,一阵嘘寒问暖。

    “婉儿一切还好,太后娘娘不必担心。”

    王皇后展现了一个健康幸福的笑容。

    慈圣太后王氏也是欣喜的道:“皇后有喜脉,于天家是难得的喜事,如今倒是赶得巧儿,马上就到了吃晚食的时候了,如今一家人安聚一堂,正好吃个团圆饭,庆祝一下。”

    随着正宫王太后一声传膳,一旁的宫女内侍们就按序将各种菜食陆续端了上来。

    桌上菜式并不少,有爆炒青瓜、猪肠子、蒸鸭、小葱豆腐、芹菜、竹笋炒肉丝、包菜卷儿等十几样菜式,不过却是以素食居多,肉食较少,两宫皇太后奉行节俭,皇室菜式都十分普通,永历朝廷建于乱世之中,自然没那么多讲究。

    宴席上,两宫皇太后为了庆祝,象征性的各饮了一杯酒,王皇后因为有身孕,马氏没允许她喝,只能老老实实的吃着饭,而作为一家之主的永历朱由榔也因为不擅饮酒,喝了两杯意思意思也就没再喝了。

    席间,妻子王皇后悄悄给朱由榔夹了几次菜。

    朱由榔吃在嘴里,心里暖洋洋的。

    一场家宴吃了一个多时辰,直到戌时一刻,华灯初上的时候才结束。

    散席时,马氏嘱咐王皇后好好将养身体,要多休息,王皇后自是连声答应。

    正宫王太后也对王皇后含笑说了几句,大意不过就是让她好好保养身体。

    然后彼此便挥手告别了,长子朱慈爝还是留在后殿由两宫太后照料。

    看到太后马氏、王氏等人转过殿基向后走了,朱由榔这才携着妻子漫步走下殿阶。步撵已经在下头等着,深秋的梧州白天还算暖和,到了夜间就寒气逼人了,上了步撵后,朱由榔见王皇后身体微抖,怕她冻着了,便取下身上的羊皮小袄,轻轻披在了她身上。

    身上裹着朱由榔的袄子,王皇后顺势将头颈伏于他的胸间,看着怀中的玉人儿,朱由榔心中鼓荡着柔情蜜意。

    熟知历史的他知道作为南明的末代皇后,最后的命运也很悲惨。看着王皇后柔弱消瘦的身姿,朱由榔心中没来由的一阵心疼,虽然魂穿到这个世界只有半年多,但他已经有了爱他的妻子,和心疼他的长辈,朱由榔不想失去她们。

    “爱妻,我不会让你再重蹈历史的悲剧,我们一定会平安幸福的走下去的,放心吧!”朱由榔心里默默地念道,双拳捏得紧紧的。。

第134 李定国VS焦琏() 
:推荐一本和拙作差不多类型的宋末一世富贵,内容比较合理,不,值得一读。

    西军李定国和刘文秀两部近两万步骑,五万家属从贵州贵阳出发,途径广西时,陈邦彦授命将他们的家属安顿在了平乐,梧州一代富裕州县屯田,期间忠贞营的家眷也在湖广总督堵胤锡的安排下不断南迁进入广西桂林一代屯田。

    有忠贞营成功受抚的例子在前,李定国和刘文秀也不担心明廷会趁机对他们怎样,把家属带到行都肯定是不方便的,就近安排在广西屯垦自食其力,既解决了吃住问题,也避免拖累大军行程,可谓两全其美。

    将家眷安置在广西后,军中的老弱也顺势留在了广西屯田,李,刘二部带着千锤百炼后剩下的一万五千余精锐,又经过了七八天的行军,终于抵达了行都肇庆。

    得到西军入粤的消息后得朱由榔欣喜不已,忙派兵部侍郎陈子壮和陆师正副都统制焦琏,吴继嗣等亲往城外迎接归顺义师。

    李,刘二人见状,再次感受到朝廷招抚的诚意和重视,心下都颇为喜悦,风尘仆仆的一万五千余西军余部没有跟着李,刘诸将入城,而是直接被安排在了城西预先设置好的兵营中,洗漱休整。

    李定国、刘文秀,白文选诸将跟着陈子壮、焦琏等引导官入城后,紧接着又被带往了行宫,朱由榔打算在行宫议政殿亲自接见这几位南明后期的传奇人物。

    卸了一身戎装的李定国和刘文秀等人站立在殿外阶旁,一听到皇帝召见,立马龙行虎步地跟着宫使进殿朝见。

    等他们进殿了,朱由榔仔细打量了众将一下。

    站在左首处的是李定国,李定国比朱由榔高半个头,足以称得上虎背熊腰,黑黑的面膛,润中透光,一双剑眉斜插入鬓,大大的眼睛,炯炯放光,鼻直口方,一脸的英武,身穿黑缎子紧袄紧裤,腰扎大红丝鸾带,外罩一件黑缎子英雄氅,没带帽子,只用木簪子别着头发。

    站在右首处的是刘文秀,刘文秀个子不高,比朱由榔要矮一点,长得也很是健壮,细腰扎臂,扇子面的身材,本来白玉般的脸膛被风霜侵蚀得微微有些发黑,一双皂白分明窄眼,四方海口,红红的嘴唇,拢发上梳,青绸子扎顶,身穿粉箭衣,腰扎黄色狮蛮带,脚上是一双快靴,给人的印象是挺拔俊俏中带有几分书卷气,看着象读过书的人。

    在两人身后还有西军的中高层将领勒统武,白文选、冯双礼诸将,都是神色精干,猿臂蜂腰,一副标准的武人身形。

    打量完西军众将后朱由榔微笑着说:“诸位贤卿果然英武不凡。从今日起,尔等就是大明臣子了,高官厚爵,朕绝不吝啬,望诸位爱卿不负朕望,为大明尽忠尽责。”

    李定国和刘文秀并没有立即应承谢恩,两人交换了一下目光,见对方微微点头,这才展衣下跪,对着朱由榔大礼参拜道:“臣大明武毅伯李定国归义伯刘文秀,叩谢吾皇天恩。

    虽然看到这一微妙的一幕,朱由榔却也不以为意,之前还是大明的死对头,现在一下子成了大明新贵勋镇,他们有如此表现,实属平常。

    朱由榔可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王八之气,虎躯一震,别人纳头就拜,想要真正收服李,刘诸人的心还得一步一步来,急不得的。

    刘,李二将一叩头,就算定下了君臣之礼了。

    等华灯初上的时候,朱由榔在偏殿内举办了一场浓重的宴会,亲自为李,刘诸将接风洗尘,除了原西军诸将外,侍卫亲军水,陆师各中高层将领也都在受邀之列。酒宴是熟悉关系,联络感情最好的场所。

    偏殿内,皇帝朱由榔身穿天青色团龙袍褂,头戴乌纱善翼冠,腰盘玉带,居大殿正中,含笑升座。

    待众人齐至,宴会便可正式开始。

    李,刘二将都封了伯爵,地位在没有爵位的侍卫亲军众头领之上,朱由榔准两人坐于帝座之西。

    侍卫亲军的正、副都统制、焦琏、余龙、吴继嗣,则坐在帝座之东。

    剩下的将校均按品级排行,在大殿下设几案,椅坐宴饮。

    待众人都坐定之后,礼官步行向前,一直行至大殿正中,然后朗声道:“上宴!”

    然后便有宫女内侍鱼贯入内,奉上酒食。

    宫中近来一向节俭,但今日毕竟不同往日,皇家的体面还是要顾及的,菜食方面自然不能太差。

    每人的案几上都摆着大盘的烧猪肉,大肥鸡,烧鹅烧鸭,炙羊肉,柳蒸煎鱼,猪、大小套肠,带油腰子等荤菜,鸡鸭鱼肉都有。

    而刘,李二将和焦,余诸人的席面上,更是摆满了各色美味佳肴,有清汤鱼骨、鸡丝卷、鲜虾烧海参、稍麦、烧蹄筋、鱿鱼卷烧鱼肚、红烧干贝、红烧鱼翅、蒸鱼皮、溜鸡片、烩鸟蛋、炸佛手、烩三丝、珍珠丸、溜鱼片、肉火烧、米粉肉等。

    上完菜后,朱由榔持杯道:“危难之际,义军四万将士归附我大明,共驱虏寇,实乃苍生之福,江山社稷之幸,朕敬诸卿!

    众将原本还有些喧闹,此时忙收敛笑容,正色拜倒。

    等皇帝举杯饮尽,各人方又起身,回座,共同敬了皇帝一杯,殿内气氛也渐渐活络开了。

    众将吃得也是份外酣爽。

    朱由榔沾了他们的光,也是难得吃上如此美味。

    晚宴的气氛很热烈,吃得热闹时,水师统制余龙忽然出乎意外地提议道“今日是军中的大喜之日,理应不醉不归,才是道理,且传一位将军出席来舞剑一番,为圣上及诸位助兴如何?”

    众将听完一致叫好,余龙正打算招呼一名精通剑术的军校出场剑舞,忽然又听得一旁的吴继嗣从座位上一下站了出来,他挥手道:“将军且慢!”

    冲着余龙使了个眼色后,吴继嗣便又接着提议道:“久闻武毅伯李将军神射,绝世无双,恨未目睹。今日在座的焦琏焦将军,在军中也号称是箭技无双,令鞑子闻风丧胆,继嗣斗胆向吾皇建议,请他两位施展绝艺,对射一番,以饱大家眼福,诸位以为可否?”

    吴继嗣的这个提议十分大胆,名为宴乐,实际已近乎挑衅,对他们的心理朱由榔自问还是比较清楚的,刘,李二部仅仅因为归顺大明就得了伯爵的勋位,而吴继嗣,余龙等人跟着自己出生入死数次,立过不少功勋,却仍旧难窥一爵位,若是平时,禁军中他们级别最高,虽然都没有爵位在身,却也是权位在握,皇帝赏罚公平,也不会有什么想法。

    现在西军刘,李二将带着伯爵的勋位入京,地位一下子就高过了侍卫亲军所有首领,吴继嗣、余龙等将心里肯定会有些难以平衡,他们的不满没有瞒过朱由榔的眼睛,不过朱由榔也不担心,他是不会让自己麾下的嫡系将士寒心的,在他马上要启动的军制改革里,焦、吴、余三将都会被授予勋爵,地位不会在李、刘二人之下,作为皇帝,是肯定要保证军中的势力平衡的。

    吴继嗣的小心思朱由榔也不点破,而且他这个建议确实是热闹,新鲜的,处理好了,未免不是一个增进彼此感情的好机会,西军和京营禁军是有必要借此磨合磨合的。

    众将酒酣耳热之际,听吴继嗣这一提议,兴致顿时都被提起来了,朱由榔也不想扫了诸将的兴致,现在的问题要看李定国和焦琏两人的意见如何。

    焦琏是京营禁军将校中公认的第一神射手,梧州救驾和保卫战中不少敌军将校命丧在他的一箭之下,在广州的李成栋军中,焦琏的名气已十分响亮。这都是焦琏的骄傲,他很乐意在天子和诸将面前献献本领,只是限于礼貌,不得不谦逊一句:“武毅伯珠玉在前,琏一点小小薄技,怎敢在圣驾前放肆献丑!”

    他的推辞是不坚决的,经过众人怂恿,再看着李定国的面色,不由得又说道:“当然武毅伯如有雅兴,琏愿奉陪一下,只是微末之技,诸位看后莫要笑话!”

    在李定国的印象里,明军的战力向来不高,京营的战力就更差了,李定国没想到明军的京营都统制焦琏竟然会向他发出挑战,比试箭术,心里也是一阵跃跃欲试。

    他自信箭术百不失一,射好了可使明军对他敬服,也能显示西军的实力,但他又不愿过于卖弄手段,占了焦琏的上风,他知道自己以客人的地位,一下就凌驾于主人之上,是很容易惹起反感的。他决心在既要显示自己的技艺和又不能贬损焦琏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见机行事。

    “射箭并非定国所长。”李定国踌躇一下,含笑到:“焦将军神射名至实归,还是请焦将军先射,定国在一旁瞧着学罢!”

    “武毅伯箭术无双,军中皆有传闻,实在太过谦逊了。”焦琏少不得又言不由衷地客气一句:“既然如此,琏就抛砖引玉,献丑先射了。”。

第135 李定国VS焦琏(下)() 
:推荐一部和拙作一个题材的南明永历四年,内容比较合理,不,值得一读。

    殿内众人看到两个都愿比试箭术,兴致更高,纷纷簇拥着他们离开筵席,到了殿外空地上。

    焦琏刚到空地上站定,便有亲信手下将其用惯的几张弓和一壶箭送了过来,焦琏顺势解下外套袄服,选了一张十五个力的铁胎反曲弓和一支重箭,重箭头的破坏力很强,是焦琏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利器,他拿着铁胎弓,举目四顾,寻找合适的射击目标。

    “把九十余步外的两盏灯笼射灭了,倒是不错。”焦琏转念又想道:“这虽然有些难度,却也不足以显示我高超的箭术,能不能压倒对方也很难说”

    放弃了射灯笼的的想法后,焦琏只好再找目标,忽然间,瞥见殿外一百二三十步的地方有个大水桶,原是储水以备灭火用的,焦琏灵机一动,忙令军士们在水桶的四周燃起火把,把那个地方照亮了,好叫众人大致看清楚射击的结果。

    众人看到这,不禁有些疑惑,彼此低声议论道:“焦将军莫不是要射那个大水桶吧,水桶那么大,射中了也不稀奇啊?”

    “不稀奇?也不看看有多远,俺目测一下,怕是至少百十来步,那么远能射中,也不容易啊!反正俺是做不到。”

    “好了,好了,焦将军,大家伙别嚷了。”

    “对,不说了,且看焦将军怎么射,俺倒是很期待啊!”

    焦琏站在场中,目光紧紧盯着水桶,神情越来越严肃,摆出架势,弯一弯臂肱,又拉了几下空弦,先试了试自己的臂力,避免出现弓欺手,然后回头对众人说:“俺这一箭是要射那水桶盖上的把手,若没射中,还请诸位莫要见笑才是。”

    话音未落,他便陡然一个转身,飞速从箭囊中取出一只重箭,上弦拽弓,然后不带瞄准便以闪电般的速度射出了箭矢,这种定点盲射便是焦琏的绝技之一,先将目标锁定,然后凭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