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非和平崛起-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伯希特斯加登拜会西塔拉小胡子,明确表示“凡尔赛强制条约的错误必须加以纠正”,欧洲秩序的变更问题,亦即但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迟早定会发生,英国所关心的只是“这些变更必须通过和平演变来实现”。西塔拉摸到了英、法的底,知道它们对德国吞并奥地利不会进行干涉,便放手大胆去干了。

    不过放在德国面前的问题是,国内的军工生产以及荒废已久,剩下的工厂虽然也能转产军火,但是不大可能在两年内完成100万德国陆军的武装任务。为了不至于让日耳曼勇士们手持火绳枪列队去维也*纳表演一场盛装游行,西塔拉同学除了外购军火之外没有选择,但是成平已久的欧洲谁家也没有多余的军火,在一战结束后的大甩卖中,军火基本上都被减价处理,挥泪大甩卖了,剩下的经过风吹雨打也都只有进熔炼炉的资格了。世界上能提供数以十万级的军火的国家也就三家半,美国、中国、红俄和日本。美国虽然只有十万比内卫部队强不了多少的陆军,但是老美家家户户都把枪当成日常用品,庞大的市场造就了美**工的巨大产能,如果德国出得起绿票子,陆军武器之类的完全没有问题,就算是战列舰之类的也不是不能商量,当然照顾盎格鲁萨克逊表哥的面子,可能要挂在阿根廷和秘鲁的海军名下。

    红俄是另外一个选择,格鲁吉亚大胡子同学对重工业痴迷的简直不要不要的,饿死了小半个乌克兰的农夫,换来了俄国的第二次工业化,虽然缺少了趁着经济危机淘换来美国便宜货,不过扛着粮食和矿产在欧洲扫货的毛子也不是一无所获,最终勉强能挤上工业化国家的末班车,而作为重中之重的军工产业,自然也不差,长期供应二百多万红俄军队,富余的军火也能装备不少于五十万,如果汉斯们肯用一些技术和工程技术人员来换,或许能让德国陆军扛着水连珠,拖着dp满街跑,不过显然西塔拉同学不会这么做。

    日本也算个伪大户,挤一挤拿出二十万人份的三八大盖和01步兵炮么问题,不过日本货的质量不要奢求了。让汉斯们一边用奇丑无比的歪把子进行火力支援,一边还的笨手笨脚的往枪机里注油,或者让一个一米九的大个子把三十厘米的铁管子掷弹筒支在地面上射击,能不能打得准且不问,就光是这种胖狗熊嗑瓜子的画面就太带感了,如果让一向注重形象的德军将军们一边挎着一把王八盒子,一边拎着一把武士*刀去开会,不知道会不会过于违和呢?更不要说给士兵配备南部手枪这种到时候连自杀都有可能打不准的家伙,或许德国兵不如一人脖子上栓一个光荣弹更靠谱,就连中国二十年前出口的工兵铲都比南部手枪更让汉斯们有安全感。如果要武装百万德**队,日本全国总动员也要忙活一两年才成,而且这期间日本陆军的那些马鹿们只有扛着竹枪站岗的份了。

    所以世界第一大军火生产商,中国的军工体系就承担起武装德军的重任,贴心的中**火商没有拿着7。6口径的旧货忽悠汉斯,而是特意更改了口径生产的新货。从155毫米的师属火炮到只要150中元还附送两百发子弹的改进型民用“**”牌左轮,从最新的f4战斗机到牵牛花自行火炮,从改进型的m08钢盔到外挂式的军用携行背心。中国货迅速的占领了德国的军营,让将军们又爱又恨,中**火确实好使,重量轻,火力猛,故障率低,还简便易通,不过也有个致命的缺点,用惯了中国枪炮的年轻汉斯们再拿起德国造的毛瑟和克鲁勃居然发现自己有点厌弃国货了。同样的毛瑟98步枪,中国的秦弩步枪射击1。2万发才需要换枪管,而毛瑟能抗住8000发就不错了,虽然很少有步枪手在一场战争中能发射上万发子弹。不管怎么样,德国战车的重新武装在英美等国带着酸溜溜味道的眼光中迅速完成,到太初12年初,德国国防军已经达到106万的惊人数字。

    在德国的强迫下,舒施尼格于太初12年2月12日在伯希特斯加登同西塔拉举行了会谈。上午,西塔拉和舒施尼格单独会谈了两个小时,西塔拉以极其粗暴的态度对舒施尼格进行谴责和威胁,甚至辱骂舒施尼格是“奥地利政治的卖国贼”。午餐后,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把一份用打字机打好的德奥议定书草案交给舒施尼格,说草案提出的要求是最后要求,不许讨论。随后,西塔拉再次召见舒施尼格,说:“你必须在三天内履行我对你们提出的这些要求,不然我就要下令向奥地利进军。”在威逼下,舒施尼格签了字。德奥议定书规定:奥地利政府应随时就两国共同关心的外交政策问题同德国交换意见,并对德国的愿望和行动从道义上、外交上和出版物上予以支持;任命赛斯-英夸特为奥地利保安部长;取消禁止奥地利民社党活动的禁令;对受到法院和警察惩罚的一切奥地利民社党人大赦;系统地交换军官100人;两国总参谋部定期举行会议,等等。实行议定书的要求,奥地利实际上将丧失独立。

    舒施尼格13日回国后,立即谒见总统米克拉斯。为了强迫奥地利在三天内作出明确而有约束力的答复,西塔拉命令德军在德奥边界采取模拟式军事行动。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在意、法、英的外援都已不可指望的情况下,舒施尼格打算用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国家的前途。3月9日,他宣布将于3月13日举行公民投票,由奥地利人民决定是否赞成一个自由的、独立的、社会的、基督教的和统一的奥地利。

    西塔拉闻讯大怒。3月11日,他下达了代号为“奥托”的军事行动方案的第一号指令,命令德国陆军和空军必须准备好在太初12年3月12日入侵,至迟不得晚于12点钟。11日,戈林整天不断通过电话,指示赛斯-英夸特和德国驻奥使馆官员,要求舒施尼格立即辞职,奥地利总统必须立即委任赛斯-英夸特组织新内阁。否则,驻扎在德奥边境上的德军将于11日晚全线开入。3月11日夜,米克拉斯终于屈服,委任赛斯-英夸特组阁。3月12日凌晨,德军开进奥地利,3月13日,西塔拉和赛斯-英夸特签署了《关于奥地利和德国重新统一法》,独立的奥地利灭亡了。

    太初12年3月14日,对西塔拉来说,今天是空前荣耀的一天。这位德国领袖早年离开奥地利时是个身无分文的艺术家,而今天,当他返回维也*纳来宣布“德奥合并”时,他受到几千人的热烈欢迎。

    在路上大部分时间里,西塔拉站在敞篷汽车上,身着棕色的突击队员军服向狂热的支持者们几乎是歇斯底里地挥手致意。他的支持者们许多人挥舞着饰以工人党标志的旗帜。一些国社分子把这个标志缝在奥地利国旗上。

    “我们此时此刻的感受”,西塔拉在维也*纳宣称:“也是所有其他德国人的共同感受。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今天宣称的统一的德帝国,再也不会被任何人所分裂,永远不会处于分裂状态。”

    西塔拉已经签署了由他担任德国和奥地利军队总司令的法令,所有奥地利士兵必须发誓效忠于这个狂热的大独裁者,这个领导着7000多万人的元首。当西塔拉洋洋得意的继续他的敞篷车游行的时候,在远处的清真寺的塔楼上,两个华人正在维修高音喇叭,好赶上7点钟的礼拜。不过此刻的他们却没有拿着钳子和扳手装卸元器件,而是从工具箱里掏出了一个个看似管子的部件麻利的组装起来,很快一支12。7毫米口径的狙击枪就出现在塔楼上。

    “他要转向布列塔大街了,这一段和我们的基线一致,请求指令吧。”那个清瘦的中国工程师把十字线从瞄准镜里套住了西塔拉的后背,不用爆头,躯干部位一旦中弹,这种12。7毫米的子弹足够腰斩目标的。

    “头狼出穴,请求猎杀。重复,头狼出穴,请求猎杀。”观察手的喉部送话器清晰的传出请求。一阵沉默之后,在静电干扰的杂音中终于等到回复。

    “风筝,重复,风筝。”

    “明白,收线。”两人同时松了口气,然后手脚麻利的收拾起狙击枪,小心的把保险销子插回光荣弹的一道保险,然后五分钟后,在昏昏欲睡的大阿訇的送别下,两人有说有笑的搭乘一辆工具车离开了清真寺,世界在这里顿了一下步伐,继续朝着自己的路狂奔而去。

    西塔拉的胜利就是舒施尼格的失败。自五年前以来这位奥地利总理就试图阻止奥地利国家社会党人掌权,但是太初11年他的保护*伞贝尼托??墨索里尼和西塔拉联合,舒施尼格的统治便开始动摇。奥地利成为德国东方省,赛斯-英夸特任省长。德、奥合并使德国领土扩大17%,人口增加10%,军事实力大为增强,为下一步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和进攻波兰打开了通道。二战的最后一道保险被解除了,导*火索已经丝丝的冒出青烟。

    本条约将被各签约国按照与其该国正式立法相同的地位对待,在被所有签约国正式批准后生效。该条约的正式批准工作应在华盛*顿尽快进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应该向其它各签约国提交本条约的正式副本。

    本条约的法文本和英文本拥有同等效力,应被美国政府妥善保存于美国政府档案馆中,本条约的副本应及时提交给各签约国政府。

    前述全权代表出于彼此信任,特签署此条约

    公元一九二二年二月六日签订于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城

第四百八十一节 雪域烽火燃藏南() 
在二战中,除了德国、日本、意大利是众所周知的3个轴心国成员,其实还有一个特殊的国家,也是轴心国成员之一,它就是奥地利或者说是奥地利行省。惟一不同的是:它并入德国,但享有全部的轴心国的权利!奥地利的公民享有全部的德国公民的全部权利!

    奥地利不是工人党德国的受害国,它是德国工人党的亲兄弟!是侵略者!它的人民全心全意地支持德国!它的人民享有全部的权利!它的军队就是德**队!

    这一点在太初十二年,当西塔拉在中国特工手下留情的饶他一条狗命的时候,在德国完成了对奥地利占领后一个月进行的全民公决中,赞成祖国并入西塔拉统治下德国的票数居然高达创记录的99。73%。此举连一些德国工人党高官也感到意外。

    同样,奥地利军队中90%以上的军官自愿宣誓加入工人党德军,甘当德国的炮灰,在之后陆陆续续共有150万奥地利官兵(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改编为35个德军师。

    在西塔拉政权统治奥地利的最初三年内,工人党徒的数量从80000人左右激增到688000人以上,占到总人口的11%以上,这一比重居然与德国工人党徒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持平。德国也给以奥地利人以等同于德国人的公民权,准许奥地利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共同参与对欧洲的掠夺,也允许奥地利官兵在被占领国家为非作歹,大肆抢夺。这期间,奥地利人以西塔拉同乡为荣。

    德国和奥地利的合并让德国实力暴增,除了增加了十几万陆军和贰佰多架飞机的空军之外,还有斯太尔等大型的军工企业,这一切让已经自我膨胀的西塔拉把目光放在了下一个目标……捷克身上。不过没有等到他开始把行动的计划付诸实施,一个让世界震惊的消息传来,在遥远的东方,荒凉沉寂的喜马拉雅山南麓,世界上六大列强中的两个国家中国和英国居然直接放对单挑了。这下轮到西塔拉大叔瞠目结舌了,他好歹还是利用大英帝国欺软怕硬的秉性沾点便宜而已,说穿了就是一种讹诈,能捞到点好处自然好,就算被人扇两个耳光扔出门外也没啥了不起,反正也没啥损失。不过中国的那位肖恩元首陛下就二虎了,没有一点商量,撸袖子抄起酒瓶子就给约翰牛的脑袋开了瓢。

    “太初12年7月12日,英印军第2廓尔喀步兵旅悍然入侵我西藏省亚东地区,设置哨所,射杀边民,焚烧房屋,无恶不作。我英勇的内卫部队西藏纵队某边防团在多次警告无效的情况下,被迫自卫反击。截止发稿时,我边防团已拔除英印军哨所二十余个,收复国土2000平方公里,击毙入侵之敌军75人,俘虏712人,其中英国殖民军官21人。我军伤亡13人…。”收音机里是帝国广播电台的晚间新闻节目,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收听的节目,算的上中国第一喉舌,这条反复播放的新闻让举国哗然,也让被紧急召到珍珠泉的军政高官们有些蒙圈。

    “总座,这是不是有些仓促了?”熊秉三熊议长虽然已经习惯了中国的崛起,但是在承平十几年之后,居然要单挑日不落帝国,这也太刺激了点。

    “熊老不用过于担心,不过是一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还不至于导致中英全面开战。况且就算我们打算要和英国人死磕,他们也没有这个胆量。”段祺瑞虽然已经从总参的位置上退下来了,今年由张绍曾上将接手总参谋长的位子。但是在军队里除了吴老大这位铁打的总座,帝国武装力量的缔造者之外,段总参执掌门户已经累计二十多年,军中威望无以复加,说国防军是半支段家军也未尝不可。不过熟悉老段为人的都明白这位段老总可谓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连宅子都没有第三座(一座是济南府军队分配的将军楼,另一座是老段老家的祖宅),家中存款不过百万之数(老段有吴宸轩当初赠送的标准企业股份若干),在军队里也是威望有余,亲信不足,弟子只有张建元、彭德禄等少数几人,这一退居二线,段家军的谣言不攻自破。段老的判断,熊希龄还是信得过的。

    “英国人这么做似乎另有深意,莫非有什么阴谋不成?”熊希龄觉得既然中英打不起来,那就有必要弄清楚英国人主动挑衅的真实意图。要知道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有着长期的交往和传统友谊,两国的地图均按照传统习惯线标划边界,两国人民一直共同遵守这条传统习惯线。但是,在英国统治了印度以后,英属英印当局趁着满清末年时局动荡的时机,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的西南和西北边疆地区,英印政府利用中印边界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