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农家幺妹-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去看戏!”
喜姐儿就露出一脸嫌恶之色,进门厉声问:“谁告诉二少爷家里请戏班子的?”
一旁的丫头婆子人就说:“没有人告诉二少爷,是二少爷自己听到锣鼓声猜到的。”又道:“已经哭了半个多时辰了,怎么也劝不好。”
“我能有什么办法?”喜姐儿就叹气道:“等他闹累了自然就不闹了。”
宁婉忍不住上前说:“既然二少爷要看戏就带他去看吧,只要他不吵不闹就好。”赵国茂其实就是个孩子,特别爱看热闹,只要让他看戏,他就可以一动不动地坐上一天。
喜姐儿就气呼呼地问:“难不成把他带到观戏台下面让人笑话?”
宁婉却是有办法,“我们回来的路上我见观戏台不远处有一排房子,虽然不正对着戏台,但也能看到唱戏,就让二少爷去那房子里看,也免得他闹,大家也都省事。”先前她就是那样做的。
“就怕他到了那里又闹了起来。”喜姐儿不信,但还是听了表妹的,“把二少爷带到那边去看戏吧,他要是再闹就拉回来关在屋里!”
赵国茂走了,自宁婉面前路过时还不忘向她一笑,叫了声,“表妹!”宁婉就笑了,“二少爷好乖呀!去看戏吧!”眼见着赵国茂与服侍他的一干丫头婆子们都走光了,院子立即就清静下来,两人去了下处重新收拾一回,再对镜梳妆,宁婉就问:“表姐,你遇到了什么好事?”
“哪里有好事?不过是我自己想开了罢!”喜姐儿拿出一个小玉盒用簪子挑了些雪白的油脂给宁婉,“这是舅太太带来的,抹在脸上手上特别滋润。”
宁婉依言抹了,果然觉得不错,就问:“舅太太可说在哪里买的?我也托人买些用。”
“这是他们家自己做的,”喜姐儿就将盒子给宁婉看,“这盒子都是特别定的,没有商家的标识。你要是喜欢,我改日再问舅太太要两盒。”
高家原也只是很寻常的小官宦,但因为任职之地发现了一处玉矿而发达起来,不必说赵太太送人时常送玉器,如今装个脂粉的都要用玉盒了。宁婉先前还真不知道,眼下只一笑,“那就算了,在别处买也一样的,何苦开这个口。”
想再问喜姐儿为什么一下子就想开了,见她神情舒朗,眉眼带笑,也就将话放下,应该是赵太太劝的,毕竟喜姐是她自己挑的儿媳,将来要照顾赵国茂一辈子的,她总要关切的。
姐妹俩儿出来半晌了,也不好不回,重新整理衣裳回观戏台,却没有从连廊过去,而是先绕到了越国茂看戏的地方,就见赵国茂整个人趴在窗子上看得入迷,理也不理她们,一干丫头婆子们或在他身看跟着看戏,或在屋子里歇着,倒是极省心的。
喜姐儿就笑了,“不想这法子竟这样好,他不再闹人了。”
宁婉就又说:“你婆婆知道了也会高兴的。”赵太太之所以给二儿子也娶了媳妇,一是因为不愿意亏了二儿子,二就是希望二儿媳妇好好照顾儿子,因此她见了赵国茂得到好的照顾是最开心的。
二人说着就出来,远远地向厨房那边出来一排丫头,手里捧着大食盒,便知又到一折唱完之时上要新菜了,互视一眼道:“我们赶紧回座位上,大家还未必注意呢。”
才上了两个台阶,宁婉突然闻到浓重的牛乳气味便转回身拦住带着丫头们送菜的中年仆妇,“这是什么菜?”
第191章 牛乳()
带人送菜的仆妇见一位衣着华贵的少妇问话,不敢失礼,赶紧上前躬身答道:“是牛乳蒸羊羔。”说着将盒盖揭了让宁婉看。
宁婉急忙招呼喜姐儿过来,“快让她们将菜撤下,钱夫人不吃羊肉,钱家小姐不只不吃羊肉,就连牛乳的味儿也是不能闻的!重新换一道菜吧。”
喜姐儿便迟疑了起来,“今天宴席的事都是大嫂张罗的,她只怕出错,菜单都送婆婆看过了,现在换菜恐怕不大合适吧?”
赵太太应该不会犯这样的错才对!宁婉是跟着赵太太学管家的,请客备菜时一定要将客人的禁忌打探清楚,否则酒席送了上去客人不动筷有多尴尬?眼下还不止钱夫人和小姐不肯吃这道菜的问题,只怕她们闻了不舒服,竟要将宴会都搅散了呢!
“送上去才会更不合适!”宁婉坚决地说:“表姐,你可是赵家的二少奶奶,总要拿个主意的!”
可喜姐儿显然从来没有在赵家做过主,因此迟迟不肯发话,这时送菜的十来个丫头便都停了下来瞧着那仆妇,那仆妇也有些不服喜姐儿的意思,便为难地道:“二少奶奶,再等一会儿菜就冷了。”
眼下这个时节天气寒冷,滚水在外面多放一会儿都会冻上,更不必说牛乳蒸羊羔变冷了味道就全变了。因此喜姐儿就拉了宁婉的手说:“要么就让她们先送上去吧,钱夫人和小姐不吃,就再给她们换一样。”
那可不好,送了客人不吃的菜上去是很失礼的,尤其钱夫人还是赵家顶头上司的夫人,宁婉虽然知道不干已事,但她还是不能看着赵家的酒宴出这样大的差错,而且这里也关系到喜姐儿,毕竟喜姐儿现在已经被自己拉了过来。
她想了想就问那仆妇,“这个菜可是赵太太看过点头的?”
那仆妇原来急着上菜,现在被这样一问就心虚起来,“这菜是后换的,原本是我婆婆主管这次宴客,偏她昨日伤了脚不能上来,我就临时顶上来了。先前定了要做野鸡汤的,又赶上野鸡没有送来,就问过大少奶奶换了牛乳蒸羊羔。”
原来如此!送菜的这仆妇是厨房费婆子的儿媳妇费大娘,宁婉是认得她的,也知道她的拿手好菜正是牛乳蒸羊羔,趁着热吃香气馥郁,正合冬季滋进补。
现在宁婉就全部明白过来,费大娘临时替费婆子管了厨房的事,一时急于让赵太太知道她的手段,一有机会就提议做牛乳蒸羊羔,而赵家大少奶奶没心没肺地就答应了。虽然错犯得不小,但总算在最后的关头被截住了,宁婉就肯定地说:“若是你婆婆来一定会知道的,不信你回家问一问。”
喜姐儿和费大娘这时早已经相信了,便都齐声问宁婉,“可怎么办好?”
宁婉知道唯有自己帮喜姐儿拿主意了,就拉了喜姐儿小声说:“你先让大家回去随便换样点心送来,然后再问厨房还有什么,让她们重新再做一个大菜。”
“万一没有可用的菜怎么办?”
“不会的,既然请客,你们家厨房一定会多备菜品的。”
喜姐儿就按她说的吩咐下去,果然厨房里还有鱼、肉等等,宁婉比划了一下,喜姐儿一下子就开窍了,“就做鱼丸汤吧,把鱼肉剔下剁成茸,再加蛋清、淀粉、调料挤成丸子,在蛋黄液里打个滚下到汤中,再加些紫菜香菜香葱送来。”正是她几年前去三家村在宁婉家吃过的鱼丸汤。
费大娘答应着赶紧带着大家走了,宁婉与喜姐儿一起上楼,又说:“你看,其实管家也没多难吧?”
“还不是你在旁边我才有的底气?”
“其实你自己也行的,只要胆子大些就好。”
两人说笑着上了楼,刚要悄悄溜回座位上,就听钱小姐正在闹脾气,“我就是闻到了牛乳味,见什么都恶心,我要回家!”
钱太太就有些意兴阑珊,“这孩子从小就闻不得牛乳味儿的,一不小心就吐,我还是带她回去吧。”
赵太太就陪笑道:“知道钱小姐要来,我就吩咐她们连加牛乳的点心都没有做。”又问大儿媳妇,“是不是?”
赵大少奶奶脸色一下子雪白雪白的,吱吱唔唔地答应了,“是没做吧。”
宁婉赶紧推了一把喜姐儿,小声提醒她,“你把身上的香熏球送给钱小姐玩。”喜姐白挑钱裙子一侧正挂了两个精巧的鎏金香熏球,里面是放了香料的,闻着便能将刚刚牛乳的味道压下去,毕竟那菜并没有送上来,只需一会儿功夫钱小姐就闻不到了。
喜姐儿就赶紧上前摘了那对香熏球笑着与钱小姐说:“街上有时会有卖牛乳的经过,就带了些味道,现在出门恐怕会更明显呢,不如闻闻这个。”
香熏球必然是极香的,且那牛乳味儿也极淡,钱小姐也就重新坐下了,却哼了一声道:“辽东人真是,竟喜欢吃这些腥膻之物!”
在座的除了钱夫人母女皆是辽东人,每人心里就都存了不快,觉得钱小姐的话太难听了,可钱夫人竟似没有听到一般,一点也不制止,又让人更不自在。
大家便都不语了。
谁也不想付捕头太太却开口说:“也不止辽东人喜欢吃牛乳,京城里的富贵人家都喜欢吃用牛乳做的奶酪,听说江南也有各种用牛乳做的点心呢。”又向钱小姐说:“多吃乳酪个子才能长得高高的,身子也壮,就像我们家所有人每天早上都要喝牛乳的。”
钱小姐毕竟是孩子,说过话也就放下了,但付太太这样一本正经地辩解了一番,却让大家都不知说什么好。道理是付太太对,可是一则钱家地位不同,二则钱小姐才多大,还不满十岁呢,与一个孩子争论,岂不没趣?
果然钱小姐就任性地说:“我就不吃!”而钱夫人就瞥了付太太一眼,“付太太知道的倒是挺多的。”
付太太正要说什么,她身后的一个小媳妇就拉住了她的胳膊,急忙插嘴道:“我婆婆在家里时常说钱夫人是最有见识的,毕竟从江南到京城,再到我们辽东,什么不知道!”正是付捕头的新媳妇,急忙替婆婆遮掩,只是她未免太急切了,却不想出力也难有好结果,待回了家付太太一定要与她吵的。
其实争论这些事情最没有什么意思了,钱家瞧不起辽东,可为了做官还不是到了虎台县?付太太也是,明明为了那些贼人钱县令已经对付捕头很不满了,现在竟还傻傻地出头顶钱夫人,而付家新进门的媳妇也不应该当着大家的面打断婆婆的话……宁婉只怕再有这无谓的争论,就笑道:“说起有见识,我还没出过虎台县呢,不知大家都去过哪里?”
钱夫人自然是要给卢少夫人面子的,因此就笑着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也是没出过家乡,但是后来跟着外子在京城寓居几年,然后到了虎台县,竟也走了不少的地方。”大家便也都算起自己去过哪里,一时之间倒热闹起来了,就连等了半日没有上菜竟也忽略了。
好在过了没多久,鱼丸汤就送上来,大家吃罢又接着看戏,热热闹闹地听了一折“封神演义”方才将刚刚的小波折混了过去。
宁婉在赵家盘桓了大半日,看着大家纷纷告辞便也要走,偏喜姐儿拉住她悄悄说:“你略等上一等,我婆婆有句话要说。”
宁婉只得又留了一会儿,待客人散尽就见赵太太向她敛衽行了一礼,赶紧避开道:“赵太太岂不是让我折寿吗?”
“我既然行了礼你自然是受得的,”赵太太感激地说:“多谢卢少夫人了,今天若没有你帮忙,恐怕早会闹得不欢而散了!”赵太太是最在意颜面的人,赵家的宴席要是真弄个不欢而散,她根本受不了。
宁婉早猜赵太太已经知道了牛乳蒸羊羔的事了,毕竟她可是真有手段的,赵家的事自是不能瞒过她,赶紧摆手道:“我和表姐既然知道了总要想法子挽回的,幸好事情没有闹出来。”
“是啊!”赵太太点了点头,突然就抚着鬃边的头发叹道:“我老了!有许多事操心不来了!”
按先前赵太太教宁婉的,今日宴客,昨晚或者今早赵太太应该将菜单还有各样事情全部再重新查看一回的,可是赵太太如今上了年岁精力不济便没有再查,只放手给了大儿媳妇,结果就差一点出事儿。
宁婉毕竟是知道赵太太的苦,听了这感慨竟十分同情,便笑劝道:“太太如今已经有两个儿媳了,与其自己操心还不如用心教导儿媳呢,小辈儿年轻,有些事不懂的,总要赵太太多费心才好。不过俗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功,平日里多提点她们几回固然也烦,但等小辈们能接了家里的大事时赵太太可就省心了。”
宁婉的意思很明显,大儿媳不行就用二儿媳吧,而且从今天的事情上看,喜姐儿也不是不能教好的,只恐怕赵太太教导不得法才会一直不成。而且她知道,赵太太一向遇了事情不喜欢直说,却爱拐弯抹角地提示别人,过去自己就颇费了心思琢磨她的意思,喜姐儿在娘家也是娇娇女,不大会用心小意才不能领悟,以至于在赵家越发的胆怯不管事了。
赵太太自是听得懂,便含笑看着宁婉半晌,“你说的十分有道理!”上一次见面时她听宁婉说起钱家的来历就已经怀疑宁家其实是有些后台的,今日见宁婉更是将钱夫人的喜好知道得清清楚楚,更是印证了这个想法,更有十分结交的心思,因此笑着说了又拿出来一个小小的锦盒,“这个极合你用,收着吧。”
宁婉见了盒子就知道应该是样簪钗之类的首饰,心里猜度一定是好东西,哪里肯要,“赵太太留给儿孙吧。”
“我自有留给他们的,这个是给你的!”说着赵太太就将锦盒递给喜姐儿,笑道:“你替我送给卢少夫人,她若是不收我只问你的错!”
喜姐儿就拉住宁婉的手硬塞给她,“我婆婆是一片真心,而且她一向喜欢你,在我面前都说过不知多少次了。”
宁婉只得接下,又说了两句闲话就赶紧告辞,心里惦记着只怕铁石已经来接自己了。外面了么冷,她可舍不得他冻着。
第192章 马车()
卢铁石果然已经等在赵家门前,见了宁婉就展开了一个笑脸,又上前扶了她的手,“上车吧!”
赵家门前停着一辆崭新的车子,朱红色的车轮,翠色的车帷十分气派,而拉车的则是一匹高头大马,马脖上挂着亮闪闪的铜铃,只微微一动就清脆地响了起来,神气极了。
宁婉就势坐了上去,就见车内四周围着翠绿的绸缎,座位上铺着厚厚的鬃垫,最上放一张雪白蓬松的羊皮,坐上去人就软软地陷了下去十分舒适,笑问随即也上了车的铁石,“这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