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日本1946-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野笑道:“老板啊,你这是只把目光放在了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所以看问题不够全面。北京那是什么地方?那是都啊,在那里想做一些史无前例的事情难度将是所有地方中最大的。这跟当初您来时候的东京不一样,那个时候有强大的麦克阿瑟将军坐镇,否则的话,您当初在东京也绝不会那么顺利。即便如此,后期您不也是把重心挪到冲绳和小仓、关岛了么。现在的中国最合适展的地方并不是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而是广东的一些小城市。”
唐宁有些诧异的说道:“东野,看来你对中国下的心思比我大啊。”
东野摇摇头:“那倒没有,只是正巧认识一个香港朋友。他现在就在中国的一个小城市开办工厂,据说当地政府给他的条件特别好,工人们不但踏实肯干,而且工资特别低廉,所以我这才动了心。”
“不对啊,现在中国还不允许外资开厂,连北京都不行,怎么这个地方胆子那么大呢?”
东野解释道:“那里也不允许外资独资开厂,不过当地政府很聪明的换了层皮,叫做三来一补。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是中国大6在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地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它最早出现于1979年,由张细创立了全国第一家农村‘三来一补‘企业龙眼张氏具厂。‘三来一补‘企业主要的结构是:由外商提供设备(包括由外商投资建厂房)、原材料、来样,并负责全部产品的外销,由中国企业提供土地、厂房、劳力。中外双方对各自不作价以提供条件组成一个新的‘三来一补‘企业;中外双方不以‘三来一补‘企业名义核算,各自记账,以工缴费结算,对‘三来一补‘企业各负连带责任的。”
唐宁挠挠头说道:“这个形式倒是挺有意思的,看来你对中国的研究要比我深啊,这可不是单单有个朋友就能知道的事情。”
东野沉思了一下。然后沉声说道:“老板跟您说句实话,从46年开始跟着您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选择,否则当初我这个东大的毕业生估计早就在社团火拼的时候被人给砍死了。这些年承蒙您赏识,也算是我幸运。一直没出什么太大的差错,不过说起来,我也有一点遗憾,那就是总想尝试着自己做点什么。
这些年我一直都跟着您,最佩服的就是您的眼光,尤其是当时白手起家在东京这个几乎是一片废墟上的地方创立了这么大的产业。现在的中国给我的感觉就有点像当年的日本,可以说遍地都是机遇,遍地都是可能成功的可能,所以我也想去尝试一下。”
在唐宁的众多手下里,东野可以说是脑子最聪明、能力最强的一个人,虽然他曾经也有过独立门户的心思,但是唐宁并不以为杵,因为有本事的人有野心这很正常,尤其是自己昏迷的那段时间,这家伙差点就要自立门户了,不过话也说来,他这些年也的确够卖力气,整个小仓的工厂几乎就是靠着他一个人从一家小型工厂展到现在的庞然大物。
而且这个家伙的脑子的确好使,一眼就盯准了内地的庞大市场,而且从他刚才所说的模式看来,只要他不主动的犯太大的错误,那几乎就没有失败的可能,唯一制约他的就是他的年纪,于是唐宁有些担忧的说道:“东野,你现在也快六十了,还有冲劲和精力去重新创业么?”
“这也算是我的一个梦想吧,建一间完全属于我的工厂,一切都完全按照我自己的意愿来做,无论赚钱也好、不赚钱也好,总算是完成一个心愿了,而且我很自信,只要我不贪功冒进,应该就没有失败的可能,所以这也算是我留给自己后辈的一个出路吧,这次我打算带着哲也一起过去,争取将底子打扎实了,以后他再接手的时候也就省力气了。”
“那好吧,如果在资金和渠道上有困难的话,尽管来找我,我也打算让帕维尔去那里磨练一下。”(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东莞()
东野口中所说的这个小城市并不是唐宁以为的中国特区深圳,而是东莞,在刚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唐宁忍不住就将心思歪到了东莞后期的一项引领全国的产业上面,当然了,这个时期的东莞是不可能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而且事实上东莞也一直都是国内制造业集中的地方。
而东野所说的香港朋友其实也不是正宗的香港人,这个第一个在国内开办“三来一补”产业的龙眼发具厂厂长张细本来就是东莞人,只不过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偷渡到香港进行发展,改革开放后他回到家乡发现了这里的商机,于是才开办了这家发具厂,他也因此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假发生产企业掌门人,人称“假发大王”。
唐宁选择在东莞开办的第一家工厂并不是他已经打入中国的可乐工厂,而是他的电饭煲工厂,虽然他早已不能像当初那样独占电饭煲市场,但工厂的效益一直还是都非常不错的,而且这次如果能够大幅降低成本的话,那他在市场上将更加有竞争力。
其实唐宁这个时候来到东莞正是时候,因为张细假发厂的成功消除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顾虑,所以在唐宁与当地政府商讨待遇和招工的时候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碍。可如果唐宁是第一家来到东莞进行开荒的企业的话,那么其实他是很难成功的。张细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是东莞本地人,虽然顶着一个港商的帽子,但是大家都认识他,张家五兄弟的人脉和认可度都是足够的,所以招工的时候,大家就没拿他当港商看,这要是换成唐宁可就不一样了,不说别的,光他那副外国人的长相就会吃很大的亏。毕竟这不是九十年代外商在中国可以呼风唤雨、招摇撞骗的时候。
顺利进行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唐宁的心态比较好,这次回国创业对于他来说,赚钱反倒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想给自己的儿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争取用自己的力量来使更多的同胞过得好一点,所以他开出的薪资条件非常的优厚,比张细的假发厂还要高两成,因此自然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应聘。
不过虽然开具的薪资很高,而且唐宁是带着回馈的心思来的。但这不代表他对工人的要求就低,因为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一个商人,他可以做慈善、可以捐款,但绝不可能拿自己的工厂做善堂、养闲人,那样还不如不开。
虽然唐宁一直都坚定的认为为期十年的“文化活动”整整毁了中国一代人,拖慢了中国最少二十年的发展进度,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的是经历了这个时期的民众心思极为纯净,不像2015年那样浮躁,政府官员们虽然胆子小一点。但是那些坏毛病还没有形成,吃拿卡要和官僚作风还非常少见,所以沟通和配合起来都比较顺畅,工人们除了极个别的刺头以外服从性都很高。
尤其让唐宁觉得有趣的是这批工人里还出现了应该算是中国第一批的“外来妹”,也就是外来务工人员。之前张细招收的都是本地人,可本地人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这个时候的东莞还远没有后来那么发达,被他和唐宁这么一招,基本上能来的就都来了,所以缺口自然就得由其他人来补充。
而且这些人虽说是外来妹。但实际上都是与东莞本地人沾亲带故的,因为只有亲戚的引荐和亲眼见证了他们致富的经历(1978年龙眼村全村收入高达八十多万元,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这些人才会来应聘。否则以唐宁一个美国人是没有什么号召力的,老百姓根本就信不过你,这让唐宁十分感叹,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换到十年后你想进外企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可现在招工都这么费劲。
由于唐宁带来的管理人员都是日本人。所以管理方法自然是全盘的日式风格,好在唐宁之前曾经反复强调和交代,所以管理人员虽然管理严格但还是很人性化的。而且考虑到工人们的文化程度,所以在东莞工厂进行的都是粗加工,精密程序还都是放在冲绳来进行的,但即便如此,由于大陆工人的超低工资(相对于日本来说),所以生产成本得以大大降低。
唐宁的电饭煲工厂没建立多久,东野的服装厂也紧随其后的就开办了起来。相比唐宁,东野做的更加谨慎,或者说他就是想重走当年唐宁在东京的发展方式,因此他接的全都是代加工的活儿,就是拿大陆当做血汗工厂来发展。
不过他对唐宁的抱怨可是不少:“老板啊,我不知道您是对中国人有所偏爱还是现在您人老了所以心变善了,我记得当初您在东京开办工厂的时候待遇可没这么高、管理可没这么松。现在您先来一步,把标准定成这样,让我都不好办了。其实咱们完全没必要这样做,只要待遇跟张细的差不多甚至是比他第一下都照样能招到人。”
唐宁自知自己做的不太符合商业精神,所以勉强的解释道:“这不是现在的情况跟当年不一样么。当年我在东京是白手起家,即便想开出高额待遇也没那个条件啊,而且当时日本民众的生活条件可比现在的中国惨多了,即便是在东京,还有好多人吃不饱饭,所以我当时开的工资就已经是高工资了,否则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人排队来应聘?但现在中国民众虽然日子过得也不怎么样,但起码还饿不死人。”
ps:这段时间过年所以一直都没更新,很是对不起大家。另外跟大家诉个苦,我筹备了将近一个月的新书好不容易通过内审了,结果今天被主编给枪毙了,因为据说现在写朝鲜题材,朝鲜的大使馆文化处被干涉,我的心血啊,将近十万字的存稿,55555555555!
第三百五十七章 捐赠()
“托尼,我听说你最近在申请要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一批外流文物?”唐宁的老朋友……中粮糖酒杂品处处长陈光在唐宁北京的办公室内一边心不在焉的喝茶一边对唐宁说道。
唐宁点点头答道:“对啊,是有这么回事。”然后又奇道:“诶,这事儿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个管烟酒糖茶的还能管到文物不成?”陈光所说的这批文物其实是唐宁这些年的珍藏,其中那副郎世宁的纯惠贵妃半身像和珐琅鼻烟壶都是唐宁在当初追求赫本的时候在美国的拍卖会上拍来的,还有一大部分是唐宁刚刚到达日本的时候,趁着日本民众吃不饱肚子的时候,低价从军人和破产官员手里买来的。
“我当然管不到,不过你这事儿做的有点让人为难,所以有人托我过来跟你商量一下。”陈光一脸为难的说道。
一听这话,唐宁登时就有点不高兴了:“什么?!我免费捐赠文物,还能让人为难?这是什么道理?按照你们中国的话讲,这是白给梨还嫌核大啊!那算了,我不捐了,行了吧?”
陈光连忙劝道:“托尼,你别误会、你别误会,是我表达错了,你免费捐赠肯定是所有人都欢迎,只是你的身份有点让人为难,毕竟你是美国人啊。”
“美国人怎么了?美国人就不能捐赠了?”唐宁依旧不高兴的反驳道。
陈光耐心的解释道:“这、这不是文化活动刚刚结束不久么,大家的思想观念一时还转变不过来,一听到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居然免费送东西,就总觉得里面可能会有什么问题,虽然政府不会这么想,但民众难免会这样想啊,毕竟要给大家一个适应的时间么。”
其实唐宁也理解陈光和中国政府的顾虑,事实上如果按照唐宁的本心,他早就想把这些宝贝捐赠回去,毕竟真正能够维护保养和展现他们价值的地方就是故宫博物院。而且这也算是物归原主。只是前些年的政治环境不允许他这么做,在“文化活动”的时候他一个美国人要是敢免费捐赠东西到国内,那绝对有一帮人怀疑他是别有用心,所以唐宁自然犯不上做这种土鳖的事儿。而现在中国的观念转变了,也改革开放了,自然就可以捐赠了,而且还可以借此留给中国政府一个好印象,方便自己在国内的发展。因此刚才唐宁也只是抱怨一下罢了。
于是唐宁假装被陈光说服:“好吧。就算你说的有道理,那你说吧,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做?这些宝贝到底捐不捐?”
“捐当然得捐,这可都是中国的宝贝啊,以前是没条件、没机会,现在既然有机会了,那肯定得让他们都回到国内啊。只是形式上需要做一点小小的变更。”
“哦,怎么变更啊?”
“最好是由你夫人韩雪薇女士来作为捐赠的主体,这样以她旅日华人的身份来进行捐赠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就这么简单?”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这话陈光虽然说的容易。但事实上这件决议通过的过程可绝没有这么简单。在接到唐宁捐赠文物的申请之后,政府内部就因为此事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一部分人认为坚决不能接受这份捐赠,中国人是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怎么能接受外国人尤其是美帝国主义的捐赠,“不食嗟来之食”和“贫贱不能移”的古训都忘了吗?而且美国人的捐赠肯定是别有用心的,没准这里面就有什么阴谋,一定要严加提防,不能给敌特分子以可趁之机。
另一部分人则表示既然现在已经改革开放了,那就要有包容万物的精神,思想观念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狭隘和局限了。而且这个托尼唐宁并不是一般的美国人,他是属于对中国存有好感的美国商人。
他不仅在日本保护过梅兰芳先生,还曾经受到过邓总策划师的亲口夸奖,更是第一批来华投资的外籍商人。对国内的发展是做出过贡献的,所以这种人是属于可争取的部分,如果这次拒绝他的捐赠,那不仅仅是寒了他的心,也将对其他想要来华投资的外籍商人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从而影响整个改革开放、吸引外资的大局。
还有一点就是不管怎么说。这批文物都是属于中国的,之前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流落到了海外,现在既然有机会,那么就绝不能放弃迎回他们的任何一丝可能,尤其是那副郎世宁的纯惠贵妃半身像,那可是真正的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