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女帝狠妖娆-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氏觉得自个的宝贝孙女倒更像世家女,看她端坐在那里,多么端方自在。
王氏被蒙氏这么一训,立即不说话了,只是不错眼珠地看着女儿。
于水笙虽然没有说半句林乐霜的不是,但不知道真相的人都将眼睛看向了林乐霜。
这时候,一个穿着一身鹅黄色的小娘子站了出来,笑着说:“谢老夫人,我是卢家的孩子,方才听了于娘子和林大娘子的对话,觉得有趣说了几句,想来是我学问不好,将于娘子惹怒了呢。”
这小娘子长得明快大方,说话也极为利落,谢老夫人愣了一愣,“卢家的孩子,额,你们好好的说什么学问?”
小娘子转过脸来,看着一脸委屈的于水笙,笑盈盈地说:“于娘子问起林大娘子的二妹,林大娘子问于娘子和她的二妹是不是很熟,若是相熟,也可以认识一番林大娘子的三妹,没料到于娘子就说,林大娘子的三妹是新贵家的庶女。”
众人的脸色都变了。
王氏的拳头捏紧,她没想到女儿要因为小娇生的那两个孩子受到折辱。
蒙氏的眼睛眯了眯。
林乐霜要笑不笑地看着卢娘子,于水笙要哭不哭地看着卢娘子。
底下一排世家小娘子,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卢娘子真是个妙人,竟然开始学起了两个小娘子斗嘴。
林先问:“这个于娘子是什么意思?”
林山没有应声,只是看着卢娘子。
谢老夫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卢娘子也是新贵家的孩子,这说话是不是过于鲁直了些?
世家小娘子即便是打烂了牙,也要吞到肚里去的。
在外面,处处都要做的光鲜,这卢娘子竟然是个光棍。
“老夫人知道我也是新贵家的小娘子,听到了这样的话,不免也要留意几分,林大娘子就问于娘子,难道于娘子和她的二妹相交的时候不知道,二妹就是林夫人陪嫁的滕妾所生吗?接着林大娘子就讲了一番典故,我听的高兴,不由得就问了几句话,谁知道却将于娘子问的生气了。”
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世家小娘子们都低了头,偷偷地笑。
这位卢娘子说话就像是天桥上的说书人一般,还要丢个包袱,卖个关子。
可是谢老夫人年纪大,经的事情多,自然也知道这个包袱打开不得,并不再追着问。
倒是淮阳王兴致勃勃地问了一句,“卢娘子且将这个典故说来听听。”
原本,谢老夫人想就这么冷着化解掉了。
可是,淮阳王不答应。
卢娘子眼睛一亮,立即对着淮阳王施了一礼,说:“敢不从命。”
说完绘声绘色将方才的事情说了一遍,接着大声说:“林大娘子对不住了,我并不知道方才那么几句话,怎么就让于娘子这般生气了呢,怪在了你的头上。”
林乐霜笑着说:“原本就是大家随便说说闲话,不碍事的。”
卢娘子又对着于水笙说:“于娘子,你也别生气了,我是新贵家的孩子,并没有读过多少书,难免用错典故。”
这话不说还好,说了之后,更加让于水笙难堪。
于水笙挤了半天才挤出来一句,“不碍事。”
林先哼了一声,“于家的人都是一个样,于焉当初就在皇上面前恶人先告状,如今,这个于娘子又来,真是家学渊源,传承久远呢。”
他还记恨着被于焉告了一状的事。
林山“哈哈”一笑,“这个卢娘子倒是直爽的有趣,还说没学问,不知道典故呢,于娘子都要被气哭了。”
若是今儿没有淮阳王在,没有这么几个聊聊的新贵在,世家人也不会在乎这个说法,即便于娘子说的有些过了,也只是打个哈哈,说小孩子不懂事就算了。
可偏偏,这里有着被请来的新贵的贵客。还有着皇室的淮阳王。
这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谢老夫人想装聋作哑,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已经是不可能了,而且,还得就着这件事情发表点看法,才能说得过去。
“哈哈,两个小孩子,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诚然如林大娘子说的,世家大族也是从庶民而来,多亏了祖先争气,挣了大家业,一代传了一代,世家若是败落了,也会跌下《世家录》。老婆子老了,也见了不少这样的事,谁也不用瞧不上谁。”
谢老夫人打着哈哈。
淮阳王立即将话接了过来,“谢老夫人见多识广,的确如此,《世家录》原先每隔一个甲子修缮一次,因为前朝之故,不少世家沦落,修缮《世家录》已经更改为二十年一次了,每一次修缮都会增加一些世家,也会减少一些世家。”
“就像元家,起初也不过是种田的,被世家们称之为泥腿杆子,不过士农工商,农也不算地位低下了。许多起家的世家,大都是从商开始的,后来慢慢地转为耕读之家,家族经营出声望之后,就成了望族,慢慢的又演变成了世家。”
元明见缝插针这么一番话,让这些自我膨大的世家子弟们,都冷静了下来。
二十年修缮一次《世家录》说明什么?
说明二十年就可以荒废掉一个在《世家录》上排得上的世家大族。
也就是两代人的事情。
世家子弟不争气,世家就此败落的太多了。
谢大爷立即抚掌道:“两位小娘子的争辩,妙啊。”
第448章 当夜壶()
谢大爷是个聪明人。
王家和谢家是《世家录》上排名并列第一的世家,但并非就可以完全左右整个局势。
越是身在高位就越要小心谨慎。
因为摔倒的时候,损失很重。
这是谢大爷自小就秉承曾祖父的教导,记下的第一堂课。
当时,他的曾祖父牙已经掉了,笑着问他,“你说是牙齿厉害还是舌头厉害?”
“当然是牙齿厉害了,”幼小的谢大爷眨巴着眼睛回答。
“为什么呢?”曾祖父诚恳求知。
谢大爷得意地说,“因为牙齿坚硬,可以嚼东西,吃肉、啃骨头,但是舌头什么都不能做。”
曾祖父一脸苦恼地问:“那么为何老头子的牙齿都没有剩下几颗,舌头却还在呢?”
“……”
谢大爷答不上来。
后来,他才知道,这是谢家祖传下来的训孙的第一堂课。
是要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坚硬的东西最先坏,木秀于林而风摧之。
用民间通俗的话讲,就是:人怕出名猪怕壮。
为了让谢家永远的荣耀鼎盛下去,谢家的宗主就必须非常的低调,因为宗主一旦犯错,损失的便是整个家族的地位和荣光。
并不是才华最横溢的那个人做宗主,通常是最能把握局势,最能容人,最能和稀泥的嫡子做宗主。
谢大爷的第二堂课便是学水。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句话,谢大爷是个牙牙学语的小儿就知道了。
可是他的曾祖父让他学的是,如何做一个聚水的大坑。
光可鉴人的青石板,水存留不住。
泥地里,倒是能存住水,但却舀不出来。
只有一片洼地才存住了水。
为什么?
没有肚量就存不住水。
肚量有多大,水就有多少。
谢家就是这样用着简单易懂的事例,一代代的由老辈将这些安身立命,保全宗族的道理传承下去。
一个家族能够成为世家,而且在世家中许多年都排名靠前,一定是家主能够把的准舵,家族中有一茬接一茬的优秀世家子弟。
谢大爷和稀泥是一把好手,谢家内部的世家子弟,谢家家族内部分支之间,谢家和其他世家之间,谢家为代表的世家和新贵之间,他都能将稀泥和的漂漂亮亮。
当年元旭登基之后曾经这样下诏评价过谢大爷,“沉稳持重,胸有乾坤。”
并没有人觉得有半点不妥当。
谢大爷见元明发了话,立即夸两位小娘子辩的好。
这个“辩”字用的极好。
原本是一场冲突,眼下变成了一场辩论。
冲突是无法心平气和的,而且,冲突过后,每个人都会激烈地维护自个的立场和看法。
而辩论,则是一场你来我往的争论,争论过后,大家依旧该怎么相处就怎么相处,更有可能会改变自个的立场和看法。
谢大爷这样说,在极大的程度上,缓和了于水笙的难堪,也让林乐霜和于水笙之间的针锋相对变成了一场辩论。
好像新贵和世家之间并无矛盾,林大娘子和于娘子之间也并无矛盾,他们只是在讨论着《世家录》上世家们的荣辱兴衰。
元明看了一眼谢大爷,没有作声。
谢大爷又说:“没有想到闺阁之中的小娘子,都这么有见识。真是愧杀了我们这些郎君们,身为世家的郎君们,可一定要警醒,奋发图强,承担起让家族变强的重担。如今,二十年一修《世家录》,的确说明世家变迁的厉害。不过也说明,只要能干,又何尝不能将家族从庶民变为世家呢?”
此一番话一出,场面顿时变了样子。
谢家的郎君们纷纷表示,要谨记住谢家家主说的话,一定要保证二十年后《世家录》上,谢家依旧是第一。
而林先激动地说:“这话简直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我们林家未尝不能变成世家,三哥,我们以后都不分家,全力以赴,让林家越来越好,说不定不用等到我们的孙子辈来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能亲眼看着林家成为世家呢。”
林山看着这样的弟弟,也不由得被感染了。
林先最大的毛病就是冲动,但是最大的好处就是护着家里人,他这番话显然说的实情实意,想和哥哥一起,永远守着林家。
“好,”林先看着弟弟点了点头。
林家兄弟二人互表心迹。
于郎君却在旁一脸嘲讽地说:“林四郎,天有多高,地有多大,看样子你觉得自个力气大,就能将林家从新贵中举到世家的行列中吗?真是……啧啧。”
这话说得阴阳怪气。
他上次在长公主府门口出口不逊,被林四郎狠狠地教训了一顿,祖父于焉心疼这个孙子,拦着皇上的车驾,将林先告了一状。
于焉想着林简被皇上赶回家闭门思过,儿子还这么嚣张,此时不告状什么时候告状?
没料到皇上却欣赏林先的大力,不仅夸奖他为壮士,还在其中和起了稀泥,让于郎君和林四郎不打不相识,好好相处。
于郎君每次见到林先就气不打一处来。
但是惧于林先的拳头,他一向还是尽力克制自己的。
可是,就在方才,林家那个牙尖嘴利的大娘子,竟然将自个的堂妹挤兑的没有话讲,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了面子。
他平时也并不怎么喜欢这个堂妹,但是一旦出了门,他们就都是于家人。
于水笙被当众打脸,打的这么响亮,他也一样面上无光。
听了林先的话,不免就出言讥讽。
“这话倒是奇了,于郎君难道不知道,于家成为世家,是于家的祖先贩卖草履和袜子,攒下了家业,后来才转为耕读之家的吗?即便是做货郎,也需要走街串巷,没点力气可也不成。”
林先难得口齿伶俐了一会,将于郎君憋得面红耳赤,气得发抖,拍着大腿道:“好好,你好的很。”
谢旭在一旁听了,觉得今儿这于家的两人,不像是来做客的,倒像是来专门和林家兄妹过不去的。
郎君们之间的意气之争,可不像小娘子们只是动动嘴皮子,往往最后事情会越挑越大。
“两位是在说如何才能成为世家吗?方才淮阳王说的极是,世家也起于草莽,必然是先有银钱,再有良田,转为耕读之家,在家乡经营出声望来,慢慢就变成了大族,大族的声望余广,子孙争气的话,百年之后也能成为世家,如今《世家录》二十年修缮一次,林大将军依然是朝中众臣,说不定二十年后的修缮,林家已然在《世家录》上也未可知。”
谢旭舌绽莲花,学着谢大爷说了一番周转的话,谢大爷和谢三爷在一旁听了,都觉得欣慰,彼此互看一眼。
“二十年后林家若是能成为世家,我的头便割下来给他当夜壶。”于郎君并不打算消停,依旧尖刻地讲。
第449章 敢不敢赌()
这话一出,谢大爷的脸色就变得难看起来。
客随主便,在那里都要遵循。
主人家已经将道都划出来了,可偏偏于家不买账,打算挑衅到底。
谢旭甚至还去打了圆场,于郎君依旧不给半点颜面。
谢大爷心里很不高兴。
谢三爷也看向了林家的两个兄弟。
在关键的时刻和关头,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格。
林家以后能不能兴旺发达,就要看林家的两个郎君如何。
在这样的境况下,林家两个郎君如何反应,格局一眼便知。
谢三爷既然想将林乐霜当成儿媳,助谢旭一臂之力,自然也想多看看林家这个亲家将来能如何。
林家究竟能够走多远?
众人的眼睛都看着林家的两个郎君。
林山没有说话。
林先大声问:“三哥,我耳朵是不是幻听了,方才竟然听到狗叫。”
这是言语之中将于郎君比作狗了。
众人无语。
这也太……
林山淡淡地回:“没有幻听,是狗在叫,你小心些,狗会咬人呢。”
“不怕,大不了给他一拳,一拳打死只狗的本事还是有的,”林先自得地说。
“算了,你和一只疯狗计较什么?打赢了,人家只会说你胜之不武,若是被咬了一口,你岂不是丢人现眼,真是输不起也赢不起,引来一通犬吠,还不够心烦的,不值当。”
林山说的话,到活脱脱地将整个局面说了个清楚。
可不是吗。
于郎君就是来挑衅的,若是和他争执,岂不是惹了主家,而且还莫名奇妙地陷入了一场可以预料到的泥坑里。
林家的两个郎君压根不上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