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时空门-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崃粝吕炊嗫戳窖邸7粗劬τ喙庵簧ㄒ谎劬屠肟耍哦疾换嵬!�
这也是西方的武器为何会把武器的外观做得这么精致和漂亮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吸引眼球啊。
眼前的几个人就是这样,首先他们就被MS…100威猛的外表给吸引了,像个好奇宝宝样拉着服务员问东问西,问的很多东西李怡炫都差一点没憋住笑,而服务员也是忍得难受,但还是耐心的跟大家解说。
很快的,他们又被摆在地上漂亮的手枪吸引,又是一阵问东问西。
呼,终于结束了,这一天下来,所有的人包括李怡炫在内,大家都口干舌燥。
虽然没有拿到一张单子,甚至连一个联系方式都没留下,但李怡炫还是定了家餐馆犒劳一下大家。
吃完饭回到酒店,还没回房间,就有酒店的服务生告知李怡炫,下面有人要见他。
来到大厅一看,正是第一天看到那名中年白人。中年人见到李怡炫说道:“自我介绍一下,威廉,是瑞典的陆军的上校。名片给你,上面有我的联系方式,一个星期后,我们会来香港考察你的公司。”不等李怡炫回话,对方就直接离开了。
李怡炫呆了两分钟才回过神来,瑞典的陆军上校。靠,他记得巴雷特第一单军方生意,不就是瑞典陆军买的吗。难道说,这一历史进程提前了?
想想朗尼。巴雷特创业的初期,李怡炫觉得这很有可能。在M82诞生的初期,朗尼。巴雷特就是以大口径狙击步枪来推销他的武器。
推销了很多年,一直都毫无进展,才换了个宣传口号,以反器材狙击枪的概念才在89年拿第一个军单。
现在李怡炫省去了朗尼。巴雷特的前几个步骤,直接与反器材狙击枪概念宣传,而且是以最成熟的反器材概念向人们推销,很快有人上门联系他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毕竟对方是专业人士,知道你在宣传中说得话到底靠不靠谱。而刚才的那个威廉上校正是觉得李怡炫说得很有道理,才找了过来。
李怡炫小心的把名片收了起来,虽然对方没有说买还是不买,但至少有了军方的关注。算是个好的开始。
第232章 做代工()
群众开放日举行三天,总共五天的伦敦防务展落幕了。这届展会获利最大的当属英国的武器企业,特别是他们的鹞式战斗机在防务展上更是拿下了113架的超级大单,总价值超过60亿美元,是整个防务展上最大的军火交易单子。
购买方是印度和西班牙,美国也买了一点。李怡炫找人打听过,其实这笔单子早在多年以前,英国就跟这几个国家是商讨了,恰巧又都在去年的十一和十二月份才敲定了合同上的所有细节,再加上伦敦防务展马上要来了,所以英方决定在防务展公布,算作防务展的成绩。
这种面子大家肯定会卖的,也正好向世界公布一下几个国家跟英国的友好关系,这才有这届防务展上大家看到的超级大订单合同。
防务展上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绝大部分公司在防务展上都拿到了令自己满意的订单,可也有少数几家公司没有拿到订单,或者是他们拿到了单子,但没有达到预期,这些公司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表情。
德玛吉旁边的意大利小熊公司就属于这一类。在整个展会期间,他们是拿到了单子,可是单子很小,还不够它支付展会的租金和来回的运费,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这家公司主要生产运动竞技型小口径步枪,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气枪,而气枪市场对价格是非常的敏感,还没什么技术优势,再加上意大利昂贵的人工成本,查尔斯告诉他,意大利工人的工资比德国工人都高。
可以想象他们的气枪价格有多贵,难怪争不赢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气枪企业。
像德玛吉完全就是一张单子都没拿到,只拿到一张联系方式,对方到底要不要不买还是个未知数。
见自己的手下们一副精神不振的样子,李怡炫又安慰了一番。
都说穿越者都是万事大吉,现在看来也不尽然那。像武器市场,哪怕是轻武器市场,新人也不是随便都能进入的。
想想一百多年前的加特林,著名的加特林机关枪在世界上都是声名大噪,就是这种著名的武器在诞生的头二十年是一张单子都没拿到,直到加特林去世两年,才拿到第一张开张单子,十支机枪。
著名的马克辛机枪,也是花了近十年时间才开张。
美国著名的柯尔特运气要好一点,用了六年时间才拿到第一张军单。
勃朗宁就更不用说了,他是现代武器制造商中最苦的,公司成立都30年了,都还没拿到一张军单,期间勃朗宁公司还关门了三次,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获得第一张来自英国军方的订单。
可惜的是,勃朗宁还没来得及享受成功的荣光,就与世长辞了。勃朗宁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也是经过了多年的打拼,才把公司做成全面美最大的武器公司之一。
看看这些世界知名的武器公司,哪一家不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走到今天的。李怡炫一个新丁,就想在短时间内比这些公司用几十年才能做到事情做成,实在是有点痴人说梦。
因此,对这一切他早就有了心里准备,甚至都做好了十年接不到一张军单的准备。他的要求很简单,走民间市场,也不需要买出多少,只要能维持公司的基本运转就行。
回到酒店后,李怡炫意外碰到小熊公司一行人,包括第一天遇到那个白人老头。互相问候之下才知道,原来他们也在这间酒店入住,只不过他们在酒店的另一头,所以这几天大家才没遇见。
见老头眉头紧锁,知道他在为订单的事情发愁,李怡炫也没多话,简单的问候后双方分开了。
“BOSS,电梯来了。”查尔斯说道。
刚要迈腿的李怡炫突然想起了什么,“查尔斯,你先带大家回去,我有点事去去就来。”不等查尔斯回答,李怡炫就急匆匆的离开了。正是小熊公司的离开的方向。
跑了三十来米,看到那名老头,李怡炫大喊道:“菲克多先生请等一等。菲克多先生……”
听到喊声,老头把头转了过来,等李怡炫跑到面前后,说道:“有事?”
李怡炫点点头,“也许我们可以合作。”
老头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对面有间咖啡厅,那里的甜点和红茶非常不错,我们去哪里谈吧。”
等老头向他的属下交代了一通,就和李怡炫出了酒店。
在门口又遇到急忙赶来的查尔斯,正好一起三人来到对面的咖啡厅。
三人点了这家咖啡厅的招牌点心和红茶,等服务生离开后,李怡炫开门见山道:“菲克多先生,我是德玛吉国际防务公司的老板,我身边这位是这家公司的CEO。我们是行业的新丁,几天的防务展下来,我们一件武器也没卖出去,甚至连潜在客户的联系方式也没拿到。而你们企业的情况这几天我们也知道了,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合作。”
“你们想做代工?”老头很直接的问道。
李怡炫没有否认,这些日子他一直在想,如果拿不到军单,而且民间市场也做不好,那又该怎么办?在回酒店的时候,正好碰见意大利小熊公司一行人,就有了为对方做代工的想法。
据李怡炫头脑中回忆,意大利小熊公司在后世是一家国际知名的竞技小口径步枪的知名企业,生产的气步枪基本上都被国际知名赛场的选为比赛专用枪,比如想奥运会这样的国际知名赛事。
这几天李怡炫在旁边观察了很久,觉得小熊公司产品不是没有市场,来防务展的很多人,都对他们的气步枪感兴趣。可一问价格……
人工成本过高,从而导致枪支价格过高,而气枪除了比赛专用枪外,一般的民用运动气步枪对价格是非常敏感的。
想起香港的低人工成本,李怡炫觉得双方之间应该有合作的基础,这才急忙的找了过来。
“香港工人的薪水每月还不到1000港币,目前美元兑港币的兑换价是1:6。4左右。菲克多先生,你可以把一些零部件委托给我们生产,这样贵公司就能降低些成本。”
李怡炫记得后世小熊公司的步枪几乎有百分之八十零部件都是由中国企业做得代工,现在中国才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要到十年之后,也就是九十年代国内的企业才会陆续接受这种国际代工模式。
这正好给了李怡炫二十年时间的机会,相信有了这二十多年的时间,德玛吉会有充分的时间在国际上打响自己的武器品牌。
“菲克多先生,我们是很有诚意的。防务展上你也看到了我们公司的出产的武器,你觉得我公司的工艺品质怎样?”
“很好不错。”
“对了,我们的品质是没有丝毫问题的,你完全可以把一些配件交给我们,同时你也能节约一些成本,相信贵公司的产品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
老头思虑了良久,“我现在还无法确定把那些部分委托给你们,我需要跟其他股东商量一下。”
查尔斯把自己的名片拿了出来,“这是我公司的联系方式,你考虑好了就联系我们。”
到这里就结束了,李怡炫知道这事是急不来的,如果对方有意,肯定会排人来考察,认为你有资质后,才会谈具体的事情。
第233章 小块头大力气的蚊子…3()
回到香港已有两个星期了,可是瑞典的军方并没有如期到来。在一个星期前,对方发来了传真,说是德玛吉生产的武器还没有进行综合测试,于是决定不来了。李怡炫是白高兴了一场。
这让李怡炫感到,军单比想象中还要困难啊。
到时小熊公司很快就有了消息。老头回去之后第一时间向董事会做了汇报,对方也冲满了兴趣。董事长亲自带队到南丫岛对德玛吉防务公司进行考察。
当小熊的董事长登上南丫岛后,整个人都惊呆了,他万万没想到德玛吉居然是做航空的,看到试飞跑道上一排排等着试飞的飞机,看了下公司的展览馆,接着又到西北角的兵工厂简单看了一下,最后把图纸和样品拿出来,问了下代工价格,直接就把合同签了,连价都没有还。
小熊公司的董事长离开时,还觉得很不可思议。
小熊公司的留个他们的订单共有十来种零部件,总价值只有区区五十万美元。少是少了点,可蚊子在小也是肉啊,有了这笔小单子,未来一年国际防务公司不愁发不出员工工资。
在签合同之前,杰里夫就仔细看了一下对方的要求,这些零件都不难,调整一下生产线,最多两个月就能交货。如果工人够熟练,能压缩到一个月完成。
生产由杰里夫负责,查尔斯成了整个公司最忙碌的人。他必须联系更多的公司,拿到更多的订单,否则两个月后工厂就没活了。于是,回到香港不到一个星期就上路了,满世界去找订单。
查尔斯去找订单了,李怡炫也没闲着。经过几个月的调试和静态实验,翠鸟纯电动飞机在今天终于要进行首飞了。
赛弗·达伯沃特提前就通知了有意向购买的潜在客户,共有十五家企业负责人来看翠鸟的首飞,如果这次首飞没什么问题,基本上就会与德玛吉签订意向购买合约,少部分公司会直接签下确认购买合同。
这次首飞仪式搞得非常隆重,因为港督麦理浩要来,而且他还带了几名客人来。
当麦理浩踏上南丫岛,李怡炫往他身后一看,MD,怎么把他们请来了,你难道不怕出麻烦?麦理浩邀请的客人虽不认识,可看他们的穿着大陆那边的。
“你就算名动香港的“航空之父”李怡炫李先生吧,真是年轻有为啊。在我介绍一下,鄙人彭飞,新华社香港分社的社长,听说你的新飞机今天要进行首飞,想看看,就厚着脸皮让麦理浩带我来了。”
李怡炫伸手与对方一握,“欢迎。”同时看向麦理浩,你搞什么鬼?
麦理浩怂了下肩膀,一副无奈的表情。
彭社长在握手的一瞬间,就感到李怡炫对他的疏远,可并不介意,这种事情他遇到很多次了。在香港,能结识港督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而与新华分社社长走进,则是一件惹人非议的事情。因此,所有的香港的上层人物,对新华社的人都像躲瘟神一样,李怡炫有这副态度他是一点都不奇怪。
他在香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收集全港重要社会人物的资料。并相应的做好统战。眼前这位“香港航空之父”这几年如彗星般崛起,耀眼到让人想忽视都很困难的地步。
社里对李怡炫的资料收集自然非常详细,最近摆在他案头的报告中,一个叫做“德玛系”的词出现的非常频繁。
比如站在李怡炫身后不远处的陆擎天,他的陆氏电子公司就被认为是“德玛系”公司的典型代表。陆擎天算是最早跟德玛吉合作的企业,彭飞对他的资料也是了若指掌。
还有那个叫庄静的台湾女人就更不得了,居然是台大佬庄绪山的女儿,去年父女俩还秘密来了趟大陆。
做过李怡炫的助理秘书,从资料上了解,她开的洁静公司背后就有李怡炫的支持。听说他大哥的公司专门生产个人计算机显卡,也跟眼前的这位年轻人脱不了关系。
从港府警局得到的资料,彭飞百分之百肯定,眼前的这么年轻人是前几年从大陆来的,而且对方也没有失口否认。但让他不解的是,内地怎么也找不到有关他的资料,甚至连个样貌长的相似的人都没有,多年的统战经验告诉他,李怡炫是化名。
大家简单寒暄后,李怡炫就招呼大家上了电瓶车,向公司试飞场而去。
看着道路两边一排排整齐的高大厂房,麦理浩有点感慨的道:“李,南丫岛这几年变化很大啊!很难让人相信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岛。”
“那也是你港督领导有方啊!当初如果你不给我牌照,我也做不起来。”李怡炫捧了一下对方。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