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铁血军阀-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疑惑的看过来,当涂虽距离芜湖最近,可当地并没有驻军,算是无关紧要的地方。
李伯阳环视众将,目光闪烁道:“当涂虽小,可连接江苏,咱现在是没奶的娘,总归要找个靠山,奉军有觊觎安徽之心,若是战事不利,可结奉自保。再者,当涂连接水阳江,我军若从水路进兵,则快于陆地三四倍,一旦开战朝发夕至,沿江而上可避开宣城直下国宁,攻敌不备,国宁若下,则可迅速回师夹击宣城,先破敌一面,打下这两个地方,东边这数县必然倒戈,到时候咱们就腾出手来,再把其他的敌军消灭。”
众人一听眼睛放亮,在座都是知兵的人,能看出这个战略的厉害之处,这样打等于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只要能攻下国宁、宣城,这场战争也就赢了一多半。
刘毅中心悦诚服道:“少帅谋略高明,卑职佩服。”
李伯阳笑了笑,道:“高明谈不上,我也是听取你们的建议总结出来的,是大家高明呀。”
“哈哈!”
众人一笑,忙告辞回各部整军备战去了。
其他人散会走后,会议室中只留下刘猛一人,现在刘猛不仅仅是第三师副师长而且还掌管军需处。
“少帅,你从哪找那么多军饷,一旦打开了仗,每日花销都是天文数字,战事即便进展的顺利,咱们也需要筹集至少五十万块大洋。”刘稳忧心忡忡道。
李伯阳沉吟道:“我已经派薛坡说动徐会昌筹款二十万块军费。”
五十万去二十万,剩下的三十万也是笔天文数字。刘稳皱眉道:“那剩余的钱从哪来?”
李伯阳叹了口气道:“只能发行军票了。”
刘稳倒吸一口凉气,他虽然不懂经济,可也知道发行军票的严重后果,急道:“少帅,万万不可发行军票,咱们立根不稳,一旦军票泛滥,芜湖的经济可就跨了,倒不如强令芜湖工商出借军费。”
李伯阳摇头道:“强借军费是下下策,今天刚勒令开市就敲诈工商,他们便会倒向高福三,得不偿失,更何况芜湖经济繁华,我只发行五十万块钱军票,不至于伤筋动骨,等收归这二十县后,我再以商税结款兑换,争取把民众的损失降到最少。”
刘稳愁眉苦脸道:“少帅,这可是大事,你得找专业的人来干。”
李伯阳道:“这个我知道,咱们都是大老粗,干不了这个细致活,你给我把芜湖的金融界老板都请来,我要向他们请教。”
“是。”
刘稳立正敬礼,快步离去。
刘稳出了门,立即派出精干军官分往芜湖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安徽银行传达公署指令。
到了下午三点,各银行经理陆陆续续的赶到镇守使府,李伯阳随即召见众人。
在会议室中,李伯阳开门见山道:“逆贼高福三言而无信,通电下野却又指示皖南二十县反对镇守使府,我决议讨伐叛军,无奈于军费不足,故而出了个下策,要在芜湖发行五十万块钱的军票,大家以为如何?”
此话一出,原本毕恭毕敬的各银行经理俱都大惊失色,发行军票冲击最大的当属金融业,五十万军票虽说数额不算巨大,可流通市场之后,芜湖经济少说也要倒退半年,由此引发的挤兑更是会极大损伤金融。
众人一时色变,交通银行经理当即反对道:“发行军票茶毒芜湖民众,即便是高福三在位都不敢这样做,少帅刚刚入驻芜湖,恐怕不想见到民怨沸腾吧。”
中国银行经理痛心疾首道:“少帅,芜湖百姓何辜,这等搜刮民财的祸事,万万三思而行。”
两大银行带头反对,其他钱庄银号更是声泪俱下,一副你若是发行军票,便是天下罪人的模样。
“砰!”
李伯阳拍桌而起,面色沉重道:“诸位,非我忍心祸害百姓,只是逆贼高福三偏要打仗,我不能坐以待毙呀。那好,既然诸位不同意我发行军票,我就不发行了。”
众人有些惊喜,李伯阳还是讲道理的嘛。
李伯阳接着又叹道:“不发行军票,则我军必败,我决议率领麾下一万虎贲,与高福三在芜湖一绝死战。实不相瞒诸位,我军有克虏伯山炮数十门,统一使用之下,一通炮火便可把东关夷为平地,哎,芜湖民众何辜,诸位何辜,诸位今日回家,收拾收拾细软,快逃命去吧。”
“嘶~”
在座的所有人相视一眼,都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惊惧不安,若真是以李伯阳所言在芜湖开战,则芜湖数十年经贸繁华恐怕是要毁于一旦了。
交通银行经理最先反应过来,交通银行在芜湖存款最多,若真是开了战则必然引起兑换风潮,他惊叫道:“少帅,切莫如此呀。”
其他人也忙劝,比起在芜湖打仗,倒是发行军票算不得什么大事了。
李伯阳目光坚决道:“诸位不要再劝了,我意已决,寸土必争,宁可芜湖化为焦土,也不能轻松让高福三老贼得到。”
一听这话众人更急,众人眼见劝说不通,深感破巢之下焉有完卵,有感事态紧急,众人别退到外面,围在一起商议对策。
第一百八十四章 招兵买马()
“诸位,军阀穷兵黩武,为了地盘什么事都能干的出来,我等身为芜湖商会的代表,一定要拿个主意出来。”
说话的是芜湖本地最大的钱庄绅宝银庄的掌柜赵坼钧,他是芜湖本地人,与芜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然不愿见到芜湖遭受战火。
交通银行经理面色难看,恨恨道:“李伯阳这是胁迫,要我说,咱们还是请租界的领事出面,维护芜湖的和平。”
“黄经理,你这是与虎谋皮。”唱反调的是中国银行经理,他一本正经道:“无论李伯阳与高福三打也好,还是和也好,都是咱们中国人的家事,哪里用得着外去请外国人,你去请他,势必要疏通钱财,与其把钱给外国人,倒不如把钱给李伯阳。”
众人有赞同,也有人反对。
“那你说怎么办?”
交通银行经理一摊手道:“要依他发行军票,咱们金融业现银少说也要缩水两成,这个损失太大了,我交待不了。”
中国银行经理反唇相讥道:“你不同意难道他就不发行军票了吗?到时候发行一百万,咱们都喝西北风去吧。”
“诸位不要吵”赵坼钧当了个和事老,苦着脸道:“其实这件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众人问为何,赵坼钧道:“难道你们看不出来发行军票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李伯阳所招咱们来,是想要咱们帮他分销这笔军票。”
“妄想!做梦……”一众人色变。
赵坼钧眼中露出商人的市侩机敏,低声道:“其实帮他分销军票不是不可以,只不过咱们要做稳赚不赔的买卖,以诸位看,此战事谁胜谁败?”
众人相视一眼,俱都从各自眼中看到了会心的神色。
交通银行经理沉吟道:“我看高福三稳赢,皖南二十三县有二十县通电支持,这输赢不是明摆的事。”
旁边中国银行经理摇头道:“浅见,打仗是看谁兵马枪炮多,要我说还是李伯阳厉害些,要不然高福三怎么会通电下野,这不也是明白的事。”
两人各执一词,争执不下,而其他人也是看法不同,不过总体来说还是看好高福三的人多,都认为他是北洋老将,部下遍布皖南,胜算大些。
两人又把目光转向赵坼钧,两人都是这些年才到的芜湖,要说在芜湖商会影响力,还是赵坼钧说话最有分量。
赵坼钧沉吟道:“诸位,你们有没有想过,实际上此战恰恰是我们支持谁,谁便能赢。”
众人一时不明白何意,赵坼钧道:“说白了就是咱们芜湖商帮愿意给谁筹款谁便能赢,现在打仗靠的是什么?不就是谁的钱多吗,咱们手里有钱,他们缺钱,胜败其实就在咱们手中握着。”
这样一说众人恍然,随即激动起来,可又皱起眉来,究竟是该支持谁好,这可不好下决定。
有人道:“赵掌柜,你说说咱们该支持谁?”
赵坼钧道:“李伯阳。”
“为什么?”交通银行经理不解道。
面对众人问询的目光,赵坼钧斩钉截铁道:“我以前听老人讲,事情要往长远看,做买卖不能看眼前,你我正值盛年,高福三却已垂垂老矣,而李伯阳却风华正茂,以后前途不可限量,故而我支持李伯阳。”
众人细细琢磨之后,颇觉赵坼钧说的有道理,对他们而言,高福三与李伯阳说到底都是军阀,并没有什么亲疏远近之别,要说区别,总归是李伯阳给人感官要好一些,年轻英武,雄姿勃发。
众人统一了一下意见,又商议决定成立临时金融维持会,由赵坼钧任会长,专门负责50万元军票的发行事宜,由三大银行与十二大银庄票号共同信誉担保。
……
在会议室中,刘稳从外面进来,对李伯阳说道:“少帅,这群人还在外面,叽叽歪歪不知道在商量什么。”
李伯阳好整以暇的批阅着上报的军务,头也不抬道:“不管他们,总之从明天开始军用票必须发行。”
刘稳点头,李伯阳想起一件事,又道:“等叶淮从南陵过来了,你们俩交接一下,你回军营去,给我牢牢控制部队。”
“是,少帅。”刘稳知道李伯阳是放着戚子超。
正说着话,外面卫兵喊报告道:“少帅,赵坼钧求见。”
李伯阳站起身,道:“请进来。”
刘稳识趣的赶紧走了出去。
一众老板鱼贯走进来,卫兵把门合上,李伯阳和气的说道:“诸位老板,商量的如何了?”
赵坼钧抱拳道:“我等商议好了,愿意帮助少帅发行军票。”
李伯阳有些诧异,自己原本以为这些银行家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同意,没想到他们答应的这么痛快,倒是让自己心里有些没底了,不过有银行家们愿意帮忙,发行军票一事就变得事半功倍起来,便展颜笑道:“赵老板,诸位老板,多谢了。”
“少帅先别急着谢我们。”赵坼钧不客气的打断道:“帮助发行军票,是有条件的。”
李伯阳面不改色,道:“洗耳恭听。”
赵坼钧道:“发行军票,我们芜湖金融业会成立临时金融维持会,管理军票发行、流通、兑换事宜。”
李伯阳一口答应道:“可以。”
赵坼钧又道:“军票发行额度要小于一百万,此钱款不许挪作他用,只可用于军费,并且此军票要由皖南关税、商税、田赋做担保,战争完毕之后,立时取缔。”
李伯阳沉吟道:“也可以。”
赵坼钧最后道:“少帅,我们还希望你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发行军票。”
李伯阳脸色一沉,以后的事情谁能说得准,不悦道:“赵老板,咱们只议眼下,以后会不会发行军票我保证不了,但我可以保证,我绝不会雄兵黩武,干涉工商。”
“当真?”赵坼钧也没打算让李伯阳答应,他的最终目的也是取得芜湖的工商自治权,李伯阳答应不干涉工商,正合了她的意。
李伯阳朗声道:“打仗我在行,搞经济诸位在行,我为什么要干涉。”
“好。有李少帅这句话,最晚三天,五十万军票一定发行完毕。”赵坼钧斩钉截铁的道。
李伯阳大喜,抱拳道:“多谢了。”
送一众银行家出了公署,李伯阳转身回到办公室,立即签署一道政令,交给刘稳道:“把这个政令张贴全城。”
刘稳拿起政令看了一眼,吃了一惊:“少帅,你要辟赵坼钧做芜湖商业厅厅长?”
李伯阳点头道:“没错,刚才谈了一番话,我觉得赵坼钧颇有经济头脑,又注重大局,我是一介武夫,瞎插手皖南的经济不是好事情,索性征辟他做商业厅长,负责芜湖经贸。”
刘稳皱眉道:“就怕他损公肥私,中饱私囊。”
“怕什么?你手里的家伙是吃干法的?”李伯阳冷笑一声,道:“派人监视他,若有你说的行为,问罪下狱便是。”
“卑职明白。”
刘稳啪的立正敬礼,拿着政令走了出去。
随即,这道政令贴芜湖的大街小巷,政令除了任命赵坼钧为商业厅长外,还颁布了临时金融维持办法,明令即将颁布的军票与现金无异,不得仰勒。
老百姓哪里懂得这是发行军票的前奏,第二天一早,本在各银行钱庄取钱的民众没有领到现大洋,而是领到一张张绿色的印着临时金融维持会,以及芜湖镇守使大印的军票,面额从一块到一百块不等。
老百姓只认银元可不任一张纸,正哄闹着要求换成现大洋时,从外面开进一队队真枪核弹的大兵,维系银行秩序,并宣称银行此举符合昨日镇守使公署颁布的临时金融维持办法,并严令民众不能厌币,而且请来芜湖商会各行各业的老板,当场宣称军票与大洋无二,可从市面上购买一切商品。
这样足足闹腾到中午时分,最后还是赵坼钧招来一群托,以现大洋换取军票五万块,并当即购买了白面大米等日用所需,由此老百姓才勉为其难的接受军票,当日发行军票十三万元。
同时,徐会昌在南陵筹集的第一批军费也送到芜湖,由此李伯阳手中有了真金白银,便在三县立杆招兵,仿照兵役制度在县内遴选壮丁,仅一日的功夫就募集新兵五千人,而且应征的人数原来越多。
原本人们的观念都是好男不当兵,究其原因是这些年军阀混战,各部队之间上下级克扣薪饷严重,例如一个二等兵月饷为四块大洋,等层层克扣下来,他每月才能到手二块多,近一半的钱都落入了各级军官的腰包,如此一来扛枪打仗卖命还得不到几个钱,除了走投无路的汉子后,没有人愿意当兵。
而李伯阳招兵又不同了,他的军需制度仿黄埔军校,军饷由军需处直接发放,新兵当日领取本月薪饷现大洋六块,而且这薪饷是当场发放,由士兵本人或是指定人领取,更重要的是,李伯阳与各大银行商议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