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十五岁-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觉得,我们都可以做。”
这时候,角落里的贾军鹏,传来了一句铿锵有力的话。
第二十一章 农家乐的开办2()
“为什么呢?”
贾军鹏的一句话,一瞬间就吸引了房间内三个人的视线。等贾军鹏反应过来,迎接他的是宁知楚他们三个人的视线。贾军鹏虽然脸皮厚了点,可也扛不住三个好友赤果果的注视礼。
于是,贾军鹏就郝郝一笑,解释道,“咱们做的这份问卷调查,虽然对于将近20万县城户口的新浦县来说,样本确实是非常的少。只不过,我们也不是专业做调查的,更何况,我们只是去探探路。”
“而且,大鑫广场是新浦县这几年内的地标,所代表的人群,基本是属于咱们的客户。只要我们把能够争取到百分之一的客户群体,然后做好口碑,那么基本呢,宁知楚家的农家乐就可以成长起来。最不济,也能够自给自足。”
听了贾军鹏的话,张婧立刻就不爽了,她站了起来,然后在房间里开始走动。
突然站起来的张婧,也让坐在她身边的文悠悠和宁知楚,吓了一跳。
文悠悠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以为是张婧受了什么刺激,便伸出右手去拉扯张婧,想要让张婧冷静冷静。
只不过,张婧却甩开了文悠悠的手,“贾军鹏,你怎么这么没志气?”
“就只希望自给自足吗?能不能有个远大的目标?”
“比如说,把农家乐做成新浦县第一名,做到连新宁区、源江区都慕名而来,你心里就没有这个目标吗?”
“但是,张婧,”
面对张婧突如其来的斥责,贾军鹏试图解释道,“我们刚一开始做农家乐,肯定是不能好高骛远,而且,我们都还没跟宁爸爸讲这件事呢,如果宁爸爸不同意呢?咱们四个人,我是还好点,估计就是县里普通的高中读一读,而宁海出,在下学期不出意外的话,那么肯定是在源江区或者新宁区那些一级达标高中就读吧,那到时候谁来帮忙照顾呢?”
说到最后,贾军鹏也是觉得理由站在自己的一边,声音就越发洪亮。
“好啦,你们两个别为这种缥缈的事情吵架了。”
文悠悠很是头疼,不过她还是出面制止,缓解了张婧和贾军鹏两人之间快要引爆的气氛,并把问题抛回给了宁知楚。
“宁知楚,那是你家果园,你来拍板决定吧。”
宁知楚点了点头。
对于张婧所希望的,宁知楚是感同身受,因为这也是他的目标。不过,贾军鹏刚才说的担忧,宁知楚已经有了腹案在身。
在他的设想里,他们家从此以后不会在承包太多的田地,会尽快在今年承包期到期之后,把之前承包的田地都还给村里,转而承包村里集体有的山地和养鱼池。毕竟,他家里的果园并不大,而且品种相对来说,也很单一。
对于县城里的白领家庭来说,经济实惠虽然是摆在了第一位,但是一次更完美的体验感受,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触动,这才能留住客人。而品种单一的果园,只能开办农家乐的就只有水果应季的那几个月。而且,还是集中在夏天。
而夏天,对于越发注重保养的城市人,则是最不受欢迎的一个季节。原因也很简单。过于毒辣的太阳,对于爱美的女士以及皮肤娇嫩的孩子,是一大杀手。然后,掌握家里经济大权的男士们,肯定也不会为了那么一点农家乐的乐趣,而让自家老婆孩子在太阳底下暴晒。
除了天气、产品的因素,还有一个因素需要宁知楚去解决的,那就是,如何说服宁爸爸宁妈妈,在自己家的后山开辟更大一片的果园,以及展开农家乐。
在老一辈的人的眼里,只有田地,才是最重要。
哪怕种植农作物,在今日,只能混个温饱。
…………
“这么说,你们是想在果园里,做那种自助摘采水果的生意?”
昏黄的灯光下,摇曳直上的烟雾,遮挡住了宁知楚看向宁爸爸的视线。烟头火星一闪一闪,让黑夜越发静谧。
“是的,不止是这样,我们家不是养了好多的土鸡土鸭嘛,每到逢节过年,才杀鸡宰鸭的,而且还吃不了几只。与其等二手贩子上门用低价收购,还不如咱们通过农家乐,卖给城里的人。毕竟,咱们自己家养的土鸡土鸭,健康、吃得放心,不像外面掺杂了很多激素。”
“另外的话,爸,今年9月份,咱们村不是又要新的一轮换租吗?咱们干脆点,等那些承包的农田承包期到期之后,咱们退租,然后去租村里那个养鱼池。然后做养鱼钓鱼生意,比如说钓一次鱼,就要花费十元二十元。也比你们一年到头辛苦种植,结果却赚不了什么钱。”
“你个小屁孩,懂什么。”
宁爸爸不满地道。他弹了弹烟灰,让灰烬散落在烟灰缸上。
“不种田,咱们吃什么?不过,”
就在宁知楚以为劝说失败的时候,宁爸爸话锋却突兀地一转,“咱们可以先试一下,步子不能一步迈得太大。我看了学校门口那家店铺,收入还可以,所以你妈妈和我,也就不用那么辛苦了。既然你都有了主意,那么你就大胆去做。你之前赚的钱,我和你妈妈还存着,可以先拿十万,不,五万吧,给你去搞那个什么农家乐。到时候,亏钱了,别找我或者你妈妈哭诉。”
“啊?”
宁知楚愕然道,“爸爸,你同意了?”
宁故厚站了起来,狠狠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把烟头往烟灰缸里一转,让火星熄灭,“要不然呢?只不过,等你下学期开学后,你就给我,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我只允许你在这个暑假做这个。到时候你开学了,我和你妈妈再来帮忙,如果你这个什么农家乐做起来的话。”
“对啦,你中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呢?”
“嘿嘿,谢谢爸爸。”
“7月7日出来呢,不过7月1日,我们要返回学校拍毕业照,然后估分,填报志愿。”对于宁故厚能够同意他去操作农家乐的事情,宁知楚很是高兴。
“那晚上早点睡。到时候,自己把握好,能上哪所学校,就报哪一所。”宁爸爸点了点头,然后走出了客厅,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去睡觉了。
等宁爸爸走出去了,宁知楚才握拳,比划了下,“耶。”
第二十二章 为你承包那片鱼塘()
宁知楚他家所在的村落,名字叫做陈皇寨村。关于村名的来源,各有各的说法,最流行的说法,按照村里人数最多的陈家老人们的说法,无非就是,在某个混乱的时代里,陈姓先祖率人在此定居,曾有一阵子立山为寨,占山为王。后来,等大势已定之后,一代代在此生活下来的村民,为了纪念先祖的功绩,村名就被命名为陈皇寨村。
陈皇寨村位于新南镇靠近大青山的一处小山脉的山脚处,村子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地势高,东南地势平坦。正南方向则与隔壁村隔了一条不大不小的鸿沟,以及一片种满了翠青色稻禾的农田,正北以及正西方向则是大青山绵延出来的小山坡。虽说是小山坡,却也有三四百米高。而
这也就是为何此前陈姓先祖会选择在此立山为寨。村子的地形,不失为一个易守难攻的要点。只可惜的是,它深处大青山,不在交通要道上,因而有幸免受到兵灾之苦。
让陈皇寨村与隔壁村相隔而望,是一条纵深约在3米左右的鸿沟。原本是以前天灾暴雨发洪水的时候而形成的,后面淳朴的村民们,用石头泥土,把这条鸿沟隔离出三个大小不一的水塘。其中,下水塘和中水塘中间的分界线,就是陈皇寨村与隔壁村唯一一条交通道路。
后面由于人口的发展,原来的田地不够用了,于是下水塘就被废弃,重新成为可以耕作的农作田。而中水塘和上水塘,则作为村里集体财产,让村民承包。
只不过,由于陈皇寨村与新南镇镇区,甚至与其他村落,都是泥土路,交通不便。若是晴天那就还好,只需要忍受飘扬的灰尘。等到下雨的时候,整个路就泥泞不堪,难以行走。
虽然有几届村领导,想要把这条路修一修。可是,迫于资金压力,以及繁忙农时的影响,都没能整修好。
因此,陈皇寨村的两个鱼塘,基本很少有村民去承包。毕竟,交通不便,也不好用摩托车载鱼到城区去卖,估计连来回的油费都不够呢,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承包田地来的划算些。
所以,在村委会的办公场所里,这一届的村长陈启明听到宁故厚他们想要承包鱼塘,都有点吃惊,摸不准这个宁故厚是不是受不了宁温东故去的打击,然后犯傻了。
陈启明抖了抖烟灰,看在宁温东此前对村子做过贡献,陈启明有心劝解几句,“我说故厚,也不是叔我仗着自己年龄大,跟你指手画脚的。只是,叔得劝你下,承包鱼塘根本没什么好处的。要不,你看前年我那个不争气的堂侄子,仅仅承包了一年,就赔的半死不活。到现在,还要我去救济他们家。”
“你再看看,你还有阿楚和可可两个娃在上学,负担挺沉重的。你再去承包鱼塘,那岂不是今年都没种啥农作物了吗?要知道,承包了鱼塘,就要相应地减少承包农田的面积。那到年底,你们一家子五口人,全喝西北风去?”
“陈叔,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
宁故厚斟酌了下语句,然后向这一年来对他们家照顾有加的陈启明解释道,“陈叔,你应该知道,在我爸爸患病的时候,我曾拿了点积蓄,在城南中学买了一家商铺。虽然不能赚大钱,但温饱还是可以保证的。这一年来,因为我爷爷的病情,你对我们家多有照顾,我已经很感激了。”
“只不过,今年又要开始新的一轮轮换承包了,所以我决定,退租大部分田地,来换取承包鱼塘的名额。我想,村里应该没人跟我争承包鱼塘的吧。而且,这样,叔,你也好做一点,免得其他人在背后说闲话。”
“啪!”
“谁敢说闲话!反了他?”陈启明一拍桌子,把放在桌子上的笔筒里的笔都震动了起来。
“陈爷爷,我爸不是那个意思。”
宁知楚摇了摇头,对于父亲宁故厚刚才的话,心里好是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出面向陈启明说道,“咱们村没有这种嚼舌的闲人,但为了避嫌,也为了公平,我爸爸就想退租农田,然后去承包鱼塘。毕竟我家现在那个店铺,已经足够我们温饱了。”
“是吗?”陈启明虽然对于嘴上没毛的宁知楚的话半信半疑,但是他内心还是偏向于他们所说的话,不过,为了万一,他还是向宁故厚求证道,“故厚,真的是这样吗?别等年底的时候,你再来跟我哭穷。到时候,我可是不会理你的。所以,现在,你就要想清楚了,开弓没有回头箭。”
陈启明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宁故厚也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他就站了起来,用洪亮的声音,向陈启明保证道,“叔,这个你放心。等我们家卖鱼的时候,还要请大伙一起帮忙呢,到时候,我还要请叔你帮忙叫人来呢。”
“这个倒是没问题,你坐着,别站着。来,喝茶。”
陈启明给宁故厚续了一杯茶水,想了想,又给宁知楚倒了一杯清茶,“阿楚,你最近学习怎么样?中考的成绩什么时候出来呢?有没有把握上新浦一中?我听我家那个小丫头,说你在中考前的一些摸底考还是什么考,都考得不错呢。”
“这孩子,也就运气吧。我也希望他能够考好点,省的我和月娥为他操心。”宁故厚端起茶杯,小嘬一口茶水,“你陈爷爷问你话呢,还不回答。”
额……
我在喝茶呀……
宁知楚无语地看了一眼宁故厚,然后放下手里的茶杯,回答道,“陈爷爷,我是自我感觉考得还行吧,不过,这都要等7月7日中考成绩出来后,才知道我能不能考上新浦一中。”
“那就加油了,来,吃个饼干。”陈启明点了点头,他也就是顺口一提,毕竟他还停留在此前宁知楚不爱学习惹是生非的印象里,“对了,故厚,你是现在马上签协议,还是等9月轮换承包时候再签协议呢?”
宁故厚皱了皱眉,问道,“那叔,这两个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如果是现在签协议,那么你选个鱼塘,就可以放鱼苗下去了,若是快了点,等年底就可以先收获一批。不过,你可能要多缴纳两个月的承包费。若是等9月签协议,那就不需要。”
陈启明耐心地向宁故厚解释道。反正,他出于已经逝去的老朋友宁温东的面子,有劝解过宁故厚了,功夫做到家了。但是,既然宁故厚一心想要承包鱼塘,那么陈启明他也只好打气精神,向宁故厚解释道。若是协议签成了,就算是他的政绩,到年底的时候,他也会受到镇政府的嘉奖。
“多付2个月的承包费,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叔,你这承包鱼塘的费用是怎么算的呢?”
第二十三章 想为村里修一条路()
“费用的话,”
“这样,叔有这个权力决定,承包中鱼塘的费用,原本是一年10000元,叔给你打个八折,算一年8000元,你看可以吗?”
陈启明想了想,为了把已经两年没人承包的鱼塘推销出去,就算只推出去一个,那也好过于明年没人承包。于是,他就做主,主动把中鱼塘的承包费用降低了下来。
“可以—”宁故厚刚想应和了陈启明,却被儿子宁知楚拉住了衣袖。
“陈爷爷,我想问你下哈,这个承包费用是单独中鱼塘的吗?还是也包括了上鱼塘的?”
嗯?
宁知楚的话,让陈启明和宁故厚都很惊讶,特别是陈启明。他没见过像宁知楚这样年龄的人,居然能够站在他面前侃侃而谈,还提出问题来。
“阿楚,你别乱说话。”
宁故厚斥责了下宁知楚,让他乖乖地,不要说话,然后再向陈启明道歉道,“陈叔,不好意思,小孩子,童言无忌哈。”
“欸,不关他的事,而且阿楚也说得对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