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关云长-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闻后对众大臣解释道:“云长的意思是他担当丞相一职让大家提出来,如果大家认为云长胜任这个职务大家就在来日的朝堂会议上予以提出,如果大家认为云长不适合担当丞相一职呢,那也不勉强!就是这个意思吧!”

    刘备说完朱儁第一个发言了:“我说云长啊你也真是的,就这个事情你不提出来我们也得给你挣这个口袋啊!就是你不好意思说,我们也会提出来的,还用这么兴师动众的开什么会啊!”

    太常卿种坲附和道:“是啊!这个事你自然不必言语我们跟陛下建议,由我们给你出面!”

    “云长啊你也太谦虚了!你别说当丞相就是成王也在为过啊!你的才能你的忠心那都是有目共睹的!”太仆鲁馗说道。

    大鸿胪周奂随即说道:“没事明天朝堂之上我们会纷纷出来给你说话,这个不必担心!大汉江山历经几百年走到今天,无奈大厦将倾,方今乱世就得有像关将军这般的人物方能力挽狂澜就万民于水火之中,就是关将军不提我们也会像陛下建议你来担当这个丞相之职!”

    左中郎将蔡邕和太傅马日磾愣在那里默默无语,关羽见状遂问二人道:“蔡大人和马大人是不是对吾担当丞相之职有些不满意啊?”

    马日磾说道:“老夫年纪大了一直担当太子的老师,很少参与政事,大家说什么是什么,只要大家都同意了我也不例外!”

    “蔡大人什么意见呢?”关羽问蔡邕道。

    这时却见蔡邕一脸的忧郁满脸的悲伤说道:“一提丞相之职我就想起了董卓董丞相!”说完眼睛不禁湿润,他忙用袖子擦拭开来。。。。。。。。

    蔡邕这么一哭在场的人无不意外。大家随后开始纷纷谴责蔡邕:“蔡大人啊蔡大人你好糊涂啊!董贼那是什么**国殃民啊!你居然哭他?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蔡大人你这就不对了,你怎么能哭这个乱臣贼子呢?他干什么好事了?值得你这么哭?”“我看你是有病啊!难道你想追随他去么?”这一片片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众人中甚至有人建议将他革职查办,有的甚至要将他下狱逮捕,甚至有人建议处死蔡邕,但不管众人如何蔡邕依然不为所动在那里哭哭啼啼。

    蔡邕这么一哭真是激起公愤,大家都对他嗤之以鼻啊!纷纷向关羽建议要严办蔡邕这个董卓的追随者。关羽镇定了一下说道:“男儿有泪不轻弹,想必是蔡大人却有隐情啊!”

    原来对于董卓这般逆贼,这样的人死了,无论是上层官员还是治下百姓只会拍手称快,但蔡邕怎么反倒会哀伤痛哭呢?我们说亲者痛,则仇者快。反过来,仇者痛,则亲者快。是庆贺还是哀痛,正好反应了自己的立场。一切有良心的正义的人们。在这样的场合,定然是欢呼雀跃的。而那些暗地戚戚惨惨的,肯定是董卓的同党了。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既便是同党,此时,也唯恐避之而不及,更不会表现悲伤,哪怕是强颜作欢。也要装得跟别人一样兴高采烈,没有谁傻到光天化日之下大放悲声。这不正好说明自己与逆贼是同党吗?蔡邕是一文士,而且是有正义感的文士,理因不会为董卓之死而悲伤,相反更应当举杯相庆,可是他哭了,哭得惊天动地。无所顾忌。

    蔡邕本不是董卓的同党,可他偏偏自己送上门来,这无疑是自己找死,是自己往自己脸上抹黑。那些董卓真正的余党都躲得远远的,要不就是马上与董卓划清界限。说自己当初附逆,只是迫于权势,而且关键时刻还充当了朝廷的内应云云,总之,没有谁会伸长脖子等着别人去砍的。这样看来,蔡邕举止的有些太惊世骇俗了,或者简单说就是犯傻。

    蔡邕哭董卓是蔡邕不珍惜自己的性命吗,非也。蔡邕所哭,不是哭董卓枉死,而是哭其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当初董卓自为相国,权倾天下,为收人望,征蔡邕入朝为官。蔡邕不肯赴任。董卓发怒了,使人对蔡邕说:“你要不来,我灭你三族。”蔡邕惧于董卓权势,只有赴命。董卓见到蔡邕,十分高兴,一月之内,连升三级,拜为侍中,对他十分厚爱。起初蔡邕也是被逼迫的,可后来,董卓对他十分看重,不觉生出知遇之感,毕竟屈居下僚太久,今日扬眉吐气,也可一展平生之志了。于是在潜意识中把董卓当成了知遇之主。自汉以来,受儒学浸润,中国的士人在骨子里都有士为知己者死的集体潜意识,比如稍后的诸葛亮的也是感于先主三顾草庐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蔡邕自然也会生发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尽管他遇到的这个主在别人看来是桀、纣,而在他眼里也是尧、舜。蔡邕哭董卓与其说他是报答董卓对他的知遇之恩,还不如说他在践约他心中的那份道德准则。

    蔡邕毕竟是真性情。不畏人言,不避死生。这样的人,在古今都是少有的。而世上那些势利小人,在别人得势时,则蜂拥而来,以期沾点小恩小惠,在别人失势时,却作鸟兽散,甚至落井下石者,比比皆是。蔡邕哭董卓,不光哭出了他的真性情,也哭出了人情世态,也使得蔡邕的死,有了某种浓重的悲剧色彩。

    在现代的时候关羽读到蔡邕哭董卓这一幕就很是不解,后来他通过研读,终于悟出了这其中的道理,诚如上面所说的那般,蔡邕乃是感董卓知遇之恩,不是别的这是他作为一个士人应有的情怀。关羽对此也是深表同情,董卓做尽了坏事恶事理应去死,不过蔡邕大可不必,虽然他哭了董卓,但关羽没有发作而是一反常态的对众人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随他哭去吧!来日我们在朝堂上见!散会!”关羽说完起身离去了。众人纷纷撤离开来,而蔡邕依然在那里哽咽着,众大臣有的愤怒有的无奈有的不屑一顾,纷纷走出府去。。。。。。。。。。。。。

    关羽没有像王允那般恨屋及乌,将蔡邕处死,在他眼中蔡邕是个人才一个难得的人才,尤其是他的才华让关羽十分欣赏,而且他哭董卓并非他与董卓是同党,关羽如果要排斥他就不会给他也弄个职位了。光禄大夫虽然是个虚职然荣耀之际,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蔡邕就担当了此职务,足见关羽对他的器重,其实关羽作为一个领导人他看世界的角度还是相当宏观的,对待人和事也没有那么斤斤计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缺点这个是不可避免的。人无完人么,只要他拥护关羽领导有能力做事这就足够了。关羽对人也不苛刻,只要这个人没有触及到关羽的死穴,就算他犯了错关羽一般都能原谅,这就是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胸怀,蔡邕如此这般都能博得关羽原谅,足见关羽对待人还是宽容的。

    朝堂会议终于在第三天开了。会议在洛阳的宣德殿举行,献帝作为一个仅仅十二岁的孩子行天子之仪端坐于龙位之上,阶下文武百官全部列位,关羽头戴方帽身披皂袍,腰銮铃带。煞是威风巍然屹立于众人之前,真是玉树临风一般,一来人才出众二来结束非凡,其他文武大臣分列两旁,什么皇叔刘备、右中郎将朱儁、太仆鲁馗、太常卿种坲、太傅马日磾、大鸿胪周奂就连蔡邕也如约而至,还有马腾,其他武将那边什么将军文聘、徐晃、崔烈、王颀连马超、庞德也都来了位列末位,其他文武群臣也都如约而至,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献帝很少参加这样的会议,很少召开这样的会议,这样的场面让他都不免有些紧张,毕竟他还是个孩子,虽然他的心理素质不错,但如此强大的阵容如此强大的气场之下,他这个孩子怎能平静的了?

    献帝战战兢兢的问道:“前番虎牢关尽失,汜水关也被袁绍夺得,河内城也为韩遂所困,洛阳形势岌岌可危,如今在关将军的神机妙算之下虎牢关复得,河内之围已解,只剩的汜水关的袁绍还在那里按兵不动,今日的会议召开在这个形势之下尤为重要,诸位爱卿有事尽管奏来!”

    右中郎将朱儁首先出列道:“启奏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朱大人尽管说来!”献帝招呼道。

    朱儁随即道:“汉室江山历经四百多年,传到今天犹如千疮百孔痼疾难消,纵观当今天下诸侯割据黄巾余孽仍在兴风作浪,朝纲上下结党营私者、贪污腐朽者、买官卖官者层出不穷,前番董贼作恶霸占朝纲祸乱宫廷涂炭黎民如今已被剿除,不过方今天下尚有诸侯割据四方,汉室王朝复兴遥遥无期,非常时期待非常之人,如此混乱之局面召唤非常之人,关羽关将军乃是行伍出身戎马多年为朝廷屡立战功,前番剿除董贼更是居功至伟,后又平息董卓余孽成功收复三辅和西凉,就在几天前击败曹操复夺虎牢,解除洛阳之围,多次力挽狂澜,乃是当今天下无人能敌的英雄,此乃非常之人,汉室复兴的大业就待关将军的出现有了转机,但要真正实现复兴大业前路多艰,吾祈求陛下保举关将军荣升丞相一职,总揽全部政务以扭转朝纲实现大治!”

    朱儁说完,却见太仆鲁馗、太常卿种坲、大鸿胪周奂,将军文聘、徐晃、崔烈纷纷出列表示赞成,太傅马日磾和左中郎将蔡邕以及王颀也最后出列表示赞成,献帝一看这朝堂之上重要的文武大臣都赞成朱儁所说,甚为意外,献帝对于关羽还是心存好感的,毕竟在他上台之后对他的态度相比较董卓要好的太多,不过关羽要荣升丞相这确实是个大事,献帝虽然是个孩子不过对于这个职位他还是相当敏感的,前番董卓就是荣升了相国才肆无忌惮的发飙的啊!献帝一听这个词头一下子大了,他之前被董卓折磨苦了。。。。。。。。。。。。。。。。。。。。。。。。。。(未完待续。。)

    。。。

第334章 左丰再现() 
献帝见群臣发力保举关羽唯独剩下刘备在那里默不作声,这是他的皇叔啊,是他的亲人也是最信赖之人,献帝顾谓刘备道:“皇叔你怎么看?”

    刘备出列道:“吾没有保举是因为云长乃是吾弟,而吾乃是汉室宗亲,陛下要是问我此事能否可行,吾认为绝对可行,不是我站在谁那里说话,我说的是客观话,关羽足堪大任,担当丞相之职对社稷更为有利,他绝不是董卓之人,而要行霍光伊尹之事,所以我看此事可行,不过定夺权在陛下!”

    刘备说完献帝的心一下子敞亮起来,作为一个皇族背景的人一个汉室宗亲,在献帝眼里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博得他如此的信任,对于这个皇叔刘备献帝深信不疑,只要他赞成的事情那一定是对国家社稷和自己有利的,最起码的他不会坑自己害自己,刘备既然说了结合关羽之前的所作所为,献帝一个悬着的心方始稍安,他接着说道:“既然大家都这么相信关将军,朕对关将军这么长时间以来对社稷呕心沥血深有感触,我想关将军定不负众望一定能挑起这份重担为社稷出力提朕分忧!”

    关羽闻后出列拱手表示道:“臣愿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不负重托虽肝脑涂地也再所不辞!”

    献帝闻后当即下令道:“准奏!即日起加封关羽为丞相行丞相之职总理政务!”

    献帝说完关羽叩拜,关羽接着说道:“臣还有一事需要圣上定夺!”

    “关爱卿请讲!”献帝说道。

    关羽:“夫‘公若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前朝纲不整,政令不通、**蔚然成风,政务多有懈怠,要兴复汉室必须整肃纲纪,尤其是吏治。乃是当务之急,要干事干成事必须得有一支过硬的队伍,没有这个做保证一切都无从谈起,而当今朝政如果在不兴改革之事就真的有人亡政息的危险了,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内部的根基坐稳了方能剿除四方。所以精兵简政事在必行,基于此吾草拟了一份任命奏折还请陛下过目,这些人都是吾经过慎重考虑的人选,有了这一批人等汉室复兴指日可待!”关羽说完当即将那份拟好的拟任命的奏折呈了上去。

    献帝接过关羽呈送的奏折开始阅览开来,献帝仔细端阅,阅览完之后献帝问关羽道:“这些人等好多都很陌生,关爱卿可是识得?”

    “启禀陛下这些人都是经过吾再三考虑经过与群臣讨论研究的结果,自然这其中的人选也是经过吾考验过的,绝对可靠。他们皆是人才,而且放在了他们擅长的岗位之上,真正实现了量才取仕,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了人才的专业化,我想他们定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国家社稷出力,以扭转当前的危局!”关羽接着荐道。

    献帝闻后说道:“爱卿做事我放心。既然是爱卿认真研究过的,那么照办就是了。全部通过!不过关爱卿啊!那司徒黄琬、太尉杨彪、国舅董承这些人怎么办?”

    “这些人等留着只能是兴风作浪妨碍改革,绝对不能留在朝中任职,前番他们内外勾结差点葬送洛阳,此罪足可以判他们诛灭九族都不为过,但念在这些人等乃是朝中重臣也曾经为社稷献计出力,有些人甚至是皇亲国戚。所以就不予以追究了,但鉴于此必须罢黜他们以及他们家族人等的爵禄,贬为庶民!”关羽继续说道。

    献帝一听虽然有些不情愿,因为董承毕竟是国舅啊他的亲娘舅啊!但事已至此,关羽已经对他网开一面。只是罢黜这些人的爵禄,献帝虽然为难但还是应允了。。。。。。。。。。。。。。。。。

    事情进行到此还不算完,关羽接着又荐道:“陛下要推动改革实现大治精兵简政势在必行,臣建议对一些人等尤其是一些在其位不谋其政,以及一些可设可不设的职位还有就是陛下身边的一干闲人等都要予以取消开支裁减下去,以节源开流减轻财政负担!”

    关羽一连建议皆是针针带血啊!全部都是棘手的问题,献帝年幼有些事情他并没有主张,他只是看到朝堂之上没有人反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也就没当回事,就模棱两可的通过了,不过关羽这第三个建议着实让献帝有些尴尬了,改革也罢精兵简政也行,你拿下一些朝臣也不是不可以,但却要连朕身边的人也要撸了,这不免有些过火,毕竟是朕身边的人啊,怎么能说拿就拿下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