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跳水王座-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喔!他入水比之前那个陆还要好!”有人惊叹。
“不愧是跳水帝国,之前都没听过,这么年轻的选手!”
“下届世锦赛又要难了啊……”
“真该庆幸,一个代表队只能选择2名选手。”
“是啊……”
这些第一次看见姚爱军比赛的异国教练不会知道,姚爱军最初让国家队王大龙入眼的便是他的入水!
轻缓、利落、干净!
“9分,9分,8。5,9分,9分,9。5,9分,实得分89。10分。”
姚爱军起水后回到休息区,远远就看见陆航冲自己挥了下拳头,尽管这人习惯性的面无表情,那双瞪圆了的眼睛却犹如在说:跳的不错,你等着下一跳接着来!
“还行吧!”姚爱军接过陆航递过来的外套套上,长裤长袖都裹好。顺便看了一眼陆航。
“别看啦,穿着呢!”陆航一掀毛巾,拍拍裤子示意。
在这些细节上,姚爱军无比感激上辈子养成的习惯。一开始队里很多人是不习惯随时保温的,不过现在在姚爱军的带领下,这批身边的队友们都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
“真慢,预赛就是人多!”陆航一边抖腿,一边没耐心的往场上张望。预赛一轮37个人,差不多要比上5个多钟头,等着真是非常难熬的事情,也非常考验运动员的精神状态。毕竟一赛一下午啊!
“嗯。”姚爱军靠在边上,从随身包里摸出了个随身听带上,然后又掏出本书,拿了支笔。
“我擦……你能离我远点儿吗?!我膈应!”陆航瞪着姚爱军手里那本书,鲜红加粗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嗯哼!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
“那你别看不就行了,帮我听着点儿号啊。”姚爱军老神在在的应着,这么大把时间,不干点什么不浪费么!
陆航白了他一眼,也拿起自己的包掏摸了一番,摸出两支眼药水,拗断滴在眼睛里,眨巴眨巴舒坦了,裹了个眼罩仰靠在椅子上,眼不见心不烦!
这边两人异常和谐的该干嘛干嘛,另一边的队伍却迅速的运转了起来。
“查到了没有?”前田的教练高桥向他的助手问道。
前田的这个教练是从小就带他的,所在的这个俱乐部是全国最知名的俱乐部之一,俱乐部的实力也非常强。
三米板的申诉重赛,就能看出这个俱乐部的效率之高,仅一轮比赛的时间,就将申诉材料备齐,并且能够申诉成功,这是极为罕见的!
正因为这样,在国际赛场能够及时申诉并成功的国家和地区,都必然有极为强劲的团队作为后盾。
此时高乔教练向他的助手要的,就是姚爱军的个人资料。
这个选手之前从未在国际大赛出现过,他们来之前只针对陆航进行了前期资料的收集。
但目前几场比赛下来,姚爱军的实力和超乎寻常的稳定性,已然是一飞冲天之势。作为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级赛场最强大的对手,新生代主力选手的资料他们一定不能忽视!
“查到了。您看!”助手捧上来一叠用文件夹整理好的资料页。
高桥教练一页页仔细翻下来:“全国少儿大赛,蝉联冠军,连续两届刷新纪录,少儿大赛纪录保持者。”
“全运会三米板冠军,十米台亚军。”
“城市运动会三米板冠军。”
“锦标赛资格赛总分第六。”
“亚青选拔赛双项第一。”
……
“你们怎么做的资料!这么强劲的对手资料怎么提前没有准备!”高桥教练把资料夹朝助手脸上砸去。惹得对面的助手连连弯腰鞠躬道歉。
“教练,等回去再看也不急。现在比赛要紧。”前田靠在座椅上出声制止了自家教练。自从三米板决赛后,他们队所在区域就没什么别的队靠近了。简直形成了一个真空区。
这样的待遇,他不是不明白,因此更不想看到自家教练在这样的公众场合失态。
队里这次来比十米台的选手不止他一个,还有一个成绩差他一些的选手,他不想回去后在别的俱乐部队员面前丢脸!
“教练,我今天会好好比赛的,你不用压力太大。这个姚爱军和我年纪差不多,以后我们会有很多地方会在碰见的!”
高桥被人截住话头,一腔火没处发,想想待会儿还要比赛,硬是压下怒火,盯着前田的后脑勺欲言又止。
半响,挥挥手,让助手去边上去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第一轮的较量()
预赛的赛程的确很长,姚爱军全神在做题上,陆航仰面朝天的在闭目养神,后边选手跳的什么样,那是完全不在意。
就这副看似漫不经心的模样,落在旁人眼里,比如那位新加坡的李星,这就是大国风范,高手气度。
李星的排名比较后,留在休息区的时间也比较多。
他看了陆航和姚爱军的两跳207c,心下也在暗自比较。新加坡国土小,并不是一个运动强国,这次来的男队只有他一人跳单人,三米板和十米台都是他,另外还要参加后面的双人台。
可以说压力很大,也是因为能出线的队员太少。
跳水队也是在接收了中国退役优秀队员的基础上提升起来的。整体的训练和教学思路,可以说一脉相承。
看着姚爱军和陆航的跳水过程,愈发的能够理解平日里教练说的那些要点,却愈发觉得离这个跳水帝国的顶尖选手有着巨大的差距。
李星排号后,也坐在后排,看着各路选手一个个在跳台上各展身手,很快便到了前田大辅。
碰巧的是,前田大辅的这一跳,也是207,但这是一个屈体的207b。
难度系数3。6,比之前姚爱军他们的高出了0。3。
前田大辅上了跳台,从李星的位置看过去模糊不清看不清面目,但感觉上却是格外冷峻。
“哼,装什么傲气,这次我看你有脸再跳七跳!”
高台上的前田,也像姚爱军一般,一丝犹豫没有,反身站定后,一秒没有停留,便后跃跳出。
前田的动作是典型的东洋训练方式出来的,在李星眼里,远不如姚爱军他们那样具有美感。
前田要比陆航还大上两岁,已经是成年人的体质,骨骼肌肉都非常结实。从跳台上跃出时,势头非常猛。前田的跳法和姚爱军又有不同。十米台比起三米跳板来说,高度相对宽裕,他借跃出之势,人往后仰,双腿向上蹬出,后翻做抱腿屈体。
接着起势,让他的屈体动作完成的非常标准,紧凑。但同时,因为势大力沉,他并不能很好的掌握住这样的力道加以转化。
因此,前田的屈体后接空翻,并不能做的非常顺畅。
这样的转入,大大降低了前田的空翻速度。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队员年纪上来后要从台转板,成年人的体重,借由跳板可以更好的压板起跳,而跳台则全由自身发力。成年后的身体推动起来耗费的动能和制动的控制则更加明显。
前田的三周半翻腾,耗时远比姚爱军要多,加上屈体半径较大,待前田翻腾结束进入打开入水的阶段,人已经落到了五米台下方不少的地方了。
然而前田的翻腾速度虽然慢,慢也有慢的好处!
那就是打开制动相对稳定很多。
前田从屈体翻腾到打开,显得十分果断,目测距水面不到三米的位置打开,待身体绷直成垂直角度,也就下落不到半米。
前田的下落之势显然谈不上轻盈,但因为起跳的力道很足,看起来却十分有气势,笔直的扎入水中直冲到底,尽管没有中国队那样的压水花技巧,也并未激起很大的水花。
算是非常顺利的一跳了。
高桥教练从头至尾站在水池边上看着,直到入水后水花上翻才点头鼓起掌来。看起来,他对前田的这一跳也是十分满意的。
不一会儿,前田的分数出来了,三个7。5的有效分,总分81。00分。
盯着显示展板,前田眉头微皱,对自己这个7。5的评分不是很满意。这个分数虽然比陆航的80。60分要高,但从实得分上,却是低了。
李星收回目光,投向一高一低,仰头休息和低头看书的两人,简直不知道做什么表情才好。他们赛前说的那些,难道一点都不在乎吗?!
前田跳完,后续的选手就进入了后半程,很快就是李星的号了。
李星脱掉外套开始热身,准备进场。
李星的第一轮动作是6243d,一个臂立动作。
这也是他这样非力量型选手给自己选择的一个方式,在体力充沛的时候,将倒立起跳的第6组动作抢先做完。
6243d,是一个难度3。2的动作,属于6组大赛用难度较低的选择之一。臂立向后翻腾两周转体加一周半任意姿态。
李星的跳台成绩比跳板要好,三米板的失利,让他唯一的争夺点变成了十米台。无论如何,他也想为自己赢下一块个人的奖牌。
李星谨慎的在台边缘用毛巾擦了擦,除掉上一名队员留下的水渍,然后将毛巾投入下面的水池,自己小心的找寻合适的倒立点。
摸索了一下,将自己倒立在跳台边缘。
因为臂立动作是倒立的,所以第6组里面的向后跳刚好和正常的向后动作相反,是面向水池起跳,差不多相当于是3组动作倒过来做,而不是2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三米板失利的影响,李星的动作处理格外谨慎小心。倒立的动作他并没有通过蹬腿的方式完成,而是很仔细的让双臂先稳住身体,再将双腿由两侧缓缓上举至并拢。
从举腿到倒立的三秒,双臂一直保持纹丝不动。
三秒后,双臂发力,推台而出。
紧接着,他一手抱头一手贴腰,按照他中国教练教的要领,牢牢锁住身体,努力做到空中转体时全身绷成一条直线。
一周,两周。
紧接着接屈体一周半入水。
李星的这一跳处理十分细腻,默默在心中算着节拍,按照教练说的,转、转、翻、开,不要紧张,不要害怕。
第六组不过是将三组的动作倒过来而已,两周转体加一周半入水,搁在十米台,并不会急促的!
李星一口气憋着,直到空翻结束打开入水,都不敢放松一下。
下压入水的时候,双掌交叠在头顶,压入水底。
直至下落的力道结束,李星方才将一口憋着的气吐出,双臂在水下打开往两侧推水上浮。
他觉得自己这跳应该还是蛮不错的吧!
起水后望去。
高高的显示屏上显示着“8分,8分,8分,7。5,8分,8分,7。5,8分,实得分76。80分。”
有效分8。0,比前田的这一跳要高!李星微微勾起嘴角。
好的开始!(。)
第二百二十八章 陆航的成长()
李星跳完之后,第一轮的比赛也很快就结束了。
休息区埋头的两个不问世事的脑袋瓜子终于正常的扭向大屏幕,还知道惦记看下自己第一轮的成绩。
姚爱军的89。10分高居榜首。
一开始姚爱军也没料到,第一轮的分数就能上第一位。
毕竟他和陆航的动作套路一样,第一跳的难度分并不高,甚至在大赛用的2组动作里算偏低的。
看来第一轮的最高分没上90,或许是第一轮大家难度都没上来?
“准备啦,一会到你。”姚爱军拍拍陆航,陆航线上,他还有一会儿。
陆航一如既往的不多话,但话也听进去了。跟着姚爱军的话进去场里边做做热身准备。
预赛赛程长,时间都比较赶,很快便报了陆航的名字。
姚爱军搭眼看了过去。
陆航这小子,这半年来的停板练台,的确吃了教训听进去了,光看走上台的气势,就比以往大赛时沉稳了许多。
第二轮的动作是307c,向外翻腾三周半抱膝,难度系数3。4。
陆航这一跳上的很是轻松,在207后面接着跳307,总有种比较舒服的感觉。可能因为两个都是向后翻吧,感觉得到了巩固的助力似的。
307是正面朝着水池的起跳方向,陆航站在台的边缘略为定了一下,便抬手准备起跳。
一个下蹲发力,双腿蹬台而出。
尽管和207比起来,一个是向后蹬出后翻,一个是向前蹬出后接后翻,但二者在陆航看来,反差并不大。
陆航觉得在固定练跳台后,除了一开始的不情愿,自己的确得到了很多强化。其中尤其获益显著的,便是起跳!
或许正是因为跳台本身的静态支撑,更加加强了对自己起跳力量的掌握度。
蹬台而出后,陆航紧紧控制住身体节奏,让起跳的力道每一分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也是姚爱军和李指导折腾的那个“科学训练法”的要求——
力不在大,而在于控制!
蹬出去后的双腿在卷腹的力道带动下顺势抱膝,同时上身后仰,给自己的团身增加一个向后的推动力。
以身体蜷起的中心点为轴,团身为半径,当力量作用在半径的垂直角度上的时候,离轴心越远,推动的转速越大……
当然,姚爱军当着李宽复的面给他说这些的时候,陆航他的确是……没听懂的……
但这个奇葩的话听不懂没关系,奇葩自有奇葩教学的方法!
嗯,就是简单粗暴了一点点——
姚爱军让他倒挂在单杠上,只用膝弯子勾住杠子,然后……啪叽一脚踹在他屁股上……嗯,然后自己就这么晃的跟秋千似的了。
随后当姚爱军作势要换几个受力方向让他再次加深感知的时候,陆航立马表示,自己已经悟出了那些话的意思!!
悟性很重要啊!陆航泪流满面……
当然,陆航自己也觉得那一脚没白踹,真的像武侠里说的那样,悟了就开窍了,打通任督二脉一般,领悟了所谓感知发力点的问题之所在。
陆航的团身后翻明显比以前稳当很多,翻腾的速度在他有意的控制之中,没有很慢,但也不像姚爱军那么飞快。
身形下落到五米台附近,和上一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