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空间之田园归处-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征兵人员前这个高大挺拔的小伙子,眼睛都亮了。

    他们就是来选拔人才的,不说别的,就这小伙子的身体条件。招到部队那肯定是个嗷嗷叫的好兵苗子!

    听他谈谈吐生动有趣,言之有物;止从容有度,眸正神清,远非一般的农村青年可比。征兵人员对墩子的好感度更是蹭蹭往上涨。

    他们也非常想仔细考察一下这个小伙子。

    这一有人都目瞪口呆。

    单手劈方砖,一腿断木桩,后院那块不知道哪年哪月留下的大青石。他运运气就给搬起来挪了个地方。

    众人瞪着原地留下的那个大坑眼睛都圆了。这小子是李逵转世不成?!

    “来来来!过两招儿”不用墩子要求,部队过来征兵的一个班长就摩拳擦掌忍不住了。

    这一过招就一发不可收拾。墩子就是来制造轰动效果的,当然不会手下留情。

    部队来绥林县这几个人全趴下了。都没在他手下走过五招,那位特务营的熊大队长马上被请来了。

    当这位大队长在第十招被墩子一个漂亮至极的侧踢转身踹飞出去以后,世界安静了好几秒。

    “这个兵我要定了!”熊大队长身上的土都没拍干净,就冲到县武装部部长沈源的办公室。“特招!进我们特务营!”

    墩子冷静客观地把自己的情况讲述了一遍,表示他非常向往部队生活。可是受家庭成分所限,可能不符合标准。

    熊大队长一辈子做特务工作,与凡事循规蹈矩的部队文职人员的脑回路完全不一样,他在地上转了两圈。拳头在手掌上一击,“你还记得你原来的家庭住址吗?”

    墩子父亲死的时候他已经七岁了,所有的事都记得。当然记得自己家乡的地址。只是因为没有了亲人,已经没有回去的必要了。

    有熊大队长的全力帮助。墩子家乡的政府工作人员不敢耽搁,马上展开调查。结果很快反馈上来,墩子家在当地的成分是贫农。

    如果是一般情况,这个调查不可能这么简单迅速,可是有熊大队长的人脉和部队特招的金字招牌摆在那,墩子家乡的各级领导往自己脸上贴金还来不及,当然是大开绿灯。

    人家部队的领导愿意相信,他们还能有什么不去配合的?

    熊大队长也不去办事了,亲自坐镇绥林县武装部,督促着他们用最快的时间把墩子的身份和成分问题落实了。

    有了这个就好办了,至于他不愿意改名字和户口,那都是细枝末节。

    在熊大队长眼里,墩子这份坚持是个很大的优点。

    这小子这事儿办的,重情重义,有勇有谋,他在心里直竖大拇指。

    “好!是个好小子!有情义,有谋略!敢闯敢干!是个好小伙子呀!”沈爷爷高兴得在书房里做不住了,“郭老头,走!咱们也别总在这憋着了!几个孩子去!”

    “后生可畏呀!这才是真正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郭老先生拍着椅子的扶手感慨一番,又开始笑话沈爷爷:

    “你这个老头子在孩子们眼里不中用喽!这么大的事人家自己说办就给办成了,根本就不用你出马!你等着吧!这些小辈儿早晚得把你给挂墙上干儿起来!”

    沈爷爷丝毫不以为忤,哈哈大笑,“这才是我教出来的孩子!啥事儿都能自己闯出去!总想着靠我这个糟老头子能有什么出息?!这是那样的,想靠我也让他靠不上!”

    沈爷爷和郭老先生的车停到周家大门口的时候,周晨正满院子追着墩子要揍他,“你脑子让驴踢了吗?!怎么净干这种气死人的事儿!你给我过来说清楚!”

    墩子躲得老远冲着周晨笑,要多憨厚有多憨厚,在周晨眼里却是要多气人有多气人。

    墩子要走了,他把家里的两块薄毛呢送去孙大娘那,让她给墩子做两套衣服。

    墩子却自己偷偷跑过去,让孙大娘把那两块料子一块给周晚晚做了一件大衣,一块给周晨做了一套中山装。只给自己做了一条裤子。

    “我在部队又不穿常服,带那么多新衣服干什么?囡囡还没蓝色的大衣呢。你穿黑色也显得干净。”

    “我们俩又不着急出远门,过段时间再做也来得及,你马上就要走了,哪来得及再去找好料子!?”

    周晨都要被墩子的死木头脑袋气死了。家里又不是穿不上新衣服,他和妹妹的衣服是兄妹几个里最多的,哪还用非在这个时候赶着做新的?!

    墩子不管,反正都做了,他就笑嘻嘻地让周晨训。

    沈爷爷和郭老先生一来,周阳几个终于解脱了。

    沈爷爷好久没回屯子了,休息了一下就要出去转转。“走!爷爷带你们去瓜棚吃瓜去!可劲儿吃!”

    八月的北方。正是甜瓜和西瓜大量上市的时候。生产队每年都会种一片瓜,一部分分给社员,一部分卖给屯子里的人。

    在所有农村孩子的记忆里。能跟着大人去瓜棚吃一顿瓜,那将是整个夏季里最美好最向往的事了。

    一般都是大人要去瓜棚买瓜,才能带着孩子去。向阳屯这边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去瓜棚买瓜的人。可以先敞开肚子免费吃一顿瓜,西瓜甜瓜随便吃。

    这对一年几乎吃不到什么水果的农村孩子来说。真的是过节一样美好的事。

    周阳几个都是大小伙子了,当然不会再对去瓜棚吃瓜那么感兴趣。可是沈爷爷有兴致,他们也就积极配合,兴高采烈地跟着他出了屯子。

    第七生产队今年有七八亩瓜地。就在屯东头一里地左右的公路边。

    沈爷爷一听周阳说那个地方,马上就知道是哪了,挥着手让小梁不要开车了。“几步路就到了,都走着去。”

    沈爷爷和郭老先生带和周家五兄妹小张叔叔司机小梁。还有高兴得在前面蹦跳着带路的小汪,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公路两边的白杨树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高大的树冠在路两边遮下大片阴凉,斑驳的阳光照在地上,形成了一道道碎金般的光斑,让整条路像一道流动的光影走廊,走在上面脚步都轻盈了起来。

    清爽的微风吹过,树上的大叶子哗哗哗地响着,显得这个午后更加宁静明媚。

    正是农闲挂锄的时候,地里几乎干活的人,只有一大片高高低低的浓绿深翠。

    公路上的人和车也非常少,好像整个世界只剩下了悠悠闲闲高高兴兴去吃瓜的这一群人。

    周晨拿出口琴,轻轻地吹起了那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苍凉悠扬的琴声一起,周晚晚就忍不住跟着唱了起来。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

    清亮的童音和悠扬的琴声完美融合,马上就把人带到了温暖朦胧的回忆里。仿佛眼前的世界都蒙上了一层老照片般让人怀念又亲切的色彩。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周晨反复吹着这段,周阳几个人也跟着唱了起来,连小张叔叔都轻声地跟着哼着。

    很快到了瓜棚,一大片瓜地,两头各有一个小窝棚,住在这里,一般边卖瓜。

    挨着公路这一边的是老丁头,周阳兄妹几个从小就跟他非常熟悉,老远就喊他出来。

    老丁头热情又有点局促地把沈爷爷和郭老先生往他的黄泥小窝棚里让,被沈爷爷摆着手拒绝了,“就在外面凉棚里坐坐,老哥哥也过来跟我们俩唠唠嗑。”

    瓜窝棚旁边有一个用茅草搭的四根柱子支起的凉棚,是给买瓜和吃瓜的人准备的。周阳几个手脚麻利地过去简单收拾了一下,把沈爷爷郭老先生和老丁头让进去。

    老丁头却不肯坐,他拿起个土篮子(用粗荆条遍的大筐,能用扁担挑起来)就要出去,“我去给沈首长捡两个好瓜!”

    周阳把土篮子拿过来笑嘻嘻地开玩笑,“丁爷爷,您就交给我们吧!保证把您最好的瓜都摘下来!到时候您可别心疼!”

    “让他们去!”沈爷爷笑眯眯地个朝气蓬勃的孩子挥手,“让孩子们随便野去!咱们老哥儿几个也能安安静静地唠嗑!”

    周阳带着弟弟妹妹一溜烟儿跑了,留下几个老人欣慰又欢喜地们的背影感慨。

    周阳几个挑挑拣拣笑闹着挑了一大土篮子甜瓜,沈国栋还不满足,“墩子,你去找个麻袋,咱俩摘西瓜去!”

    墩子迈开长腿就去了。

    周晨却去地的那头把另一个老头请了过来,让他陪着沈爷爷和郭老先生一起唠唠嗑。

    沈爷爷在干休所憋了好长时间了,以前身体不好还总惦记着回屯子现在受大环境所限,已经很少回来了。

    多找几个人跟他说说春种秋收节气雨水,他也能高兴点。

    大多数人都觉得他老人家位高权重生活优裕,却只有他身边的人知道,这个老人的心里有多压抑,身上背负的东西有多沉重。

    周晚晚和周阳挑几个好瓜洗净,给聊得热火朝天的几位老人端过去,沈爷爷摸摸她的小脑袋表扬她。

    “囡囡,过来!丁爷爷给你吃糖!”老丁头从兜里掏出一块没有包装纸的糖球,放在手心里递了过来。

    老人粗糙的手掌有一道道黑色的裂口,那颗已经有些融化了的糖球上沾着他衣兜里不知道是什么的黄褐色的碎屑,黏哒哒地瘫在那里,让人点不太舒服。

    可这是这个老人能拿出来给周晚晚最好的礼物了。

    “谢谢丁爷爷!”周晚晚眼睛都不眨一下,捏过来就往嘴里送,却在半路被沈国栋劫了过去。

    沈国栋捏着周晚晚的手腕就着她的手就把糖送进了自己的嘴里,“你昨天还欠我一块糖呢?今天有了怎么不知道先还债?”

    周晚晚一愣,沈爷爷却笑着赶他们,“你俩去一边儿算账去!别给我们捣乱!”

    沈国栋把周晚晚拉倒一边,指着自己鼓起的腮帮子教育她,“这你也敢吃?!忘了你吃顿剩饭都生病了?!”

    周晚晚无语,那不是剩饭的问题,那是她半夜踢被子凉着肚子了,说了多少遍了怎么就没人信呢!

    “遇着这种事你就不会先找我呀?笨蛋!”沈国栋很拽地跟周晚晚显摆,“部队野外生存的时候我吃了好几天生肉!上回我们单位吃生豆角死了好几个人,我们那桌就我啥事儿没有!其它那四个都死了!”

    周晚晚只能乖乖点头,这人认准了什么事就跟一根筋的小汪一样,正常人不是让他给绕晕就是给气疯。她还是别给自己找麻烦了。

    回到周阳那边吃了几口甜瓜,周晚晚才想起来,沈国栋没说下次遇见这种事不要吃,他说的是我替你吃。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选了一种让丁爷爷和周晚晚都舒服,只委屈他自己的解决方式。

    这个蛮肆意对谁都没心没肺的男孩子,也有柔软善良的时候,只是有时候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罢了。

    “沈哥哥,这个给你掰一块,可甜了!”周晚晚笑着把自己手里的甜瓜递了过去。

第二六二章 离别() 
这件事周晚晚一直记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她问起,沈国栋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自己曾经做过这样一件事,“如果是现在,我也会这么干,不过只是不想让你心里不舒服。跟老丁头一点关系没有。”

    沈国栋很残忍地打破了周晚晚对他的幻想,“如果当时不是在你面前,谁想给你吃那种东西,我绝对不会搭理他。也不考虑人家孩子能不能吃就乱给,好心办了坏事儿就不用负责任了?自己不长心还能怨别人不给面子?”

    所以,对沈国栋这种人,还是不要对他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比较好。

    沈爷爷他们几位老人在凉亭的一边说话,周晚晚几个人坐在凉棚另一边吃甜瓜吹凉风,过了好半天,墩子才扛了个大麻袋,装了满满一麻袋的西瓜吭哧吭哧地回来了。

    “你小子骗我去找麻袋摘西瓜,自己跑回来吹凉风!”墩子放下西瓜就去揍沈国栋。

    沈国栋把周晚晚抱起来挡在自己面前,“囡囡让我给她找几个好瓜,我这不是还没找完呢吗!”

    “墩子哥哥给你吃这个,这个甜。”周晚晚眨着大眼睛笑得比蜜还甜,无辜又可爱地把自己手里的甜瓜递了过去,“墩子哥哥你去棚子里歇歇,外面晒得头晕。”

    墩子不觉得晒,也不觉得头晕,可是他怕周晚晚晒,更怕她头晕,只能放过沈国栋,瞪他一眼回去了。

    “礼拜天去我那!咱们吃冰糕、看电影去!”沈国栋是个非常知恩图报的人。

    “不去!”周晚晚拍沈国栋的手,示意他放自己下来,“墩子哥哥要走了,礼拜天要在家好好陪他!”

    沈国栋瞪墩子,刚才真是应该让他扛两个麻袋回来!

    “墩子!过来给囡囡挑两个好瓜!”沈国栋绝对是个自己不舒服了马上就得报复回去的人。

    墩子蹲在地上给周晚晚挑甜瓜,拿小刀在瓜屁股上削一块,先尝尝,不甜就留着自己吃,找了十几个。竟然只挑出一个满意的,“为什么一定要尝屁股?”

    “屁股甜的话整个瓜就一定都甜,尝别的地方也不准啊!”沈国栋翘着二郎腿在那忽悠墩子。

    墩子点头,任劳任怨地接着挑瓜。

    周晚晚瞪沈国栋。不要欺负老实人了!见好就收吧!

    沈国栋不愿意,又怕周晚晚不高兴,就阴奉阳违,意思意思地招呼墩子,“别挑了。实在没有好的囡囡就不吃了。”

    墩子当然不能让妹妹吃不上好瓜,接着努力吃瓜屁股。

    “墩子哥哥,我不想吃甜瓜,我要吃西瓜,还想吃悠悠,我们俩去摘吧!”周晚晚实在看不下去了。

    “再挑挑,说不定下边有好的呢。”墩子还是不肯起来。

    周晚晚又瞪沈国栋,你太坏了!怎么能这么欺负老实人!

    沈国栋坏笑,我让他起来他不起呀!

    看不下去的还有周晨,“墩子!过来切西瓜!”

    “哎!”墩子答应得高兴又轻快。好像等这一声儿等了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