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老来子-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到了未时左右,众士子纷纷落笔交卷,贾攸也不例外,只是他总感觉有些不对,为什么这些老大人看他的目光就像是看到了一块肥肉,摇摇头,不管怎么说,殿试总算是结束了。

    因卷子数量甚多,光是这八名阅卷官一时半会儿是看不完的,毕竟他们每人都要将卷子看过一遍,因此殿试结果往往要在三天之后出来。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可怜的这几个老大臣,只能被关在宫里阅卷,直到将所有卷子阅完,虽压力极大,但是他们倒也没有什么怨望,首先入选殿试阅卷官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荣耀,这代表了圣人认可你的学识能力;其次,他们大多身居高位,平日里事务繁杂,很难有时间专心治学,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用来研读文章,倒也是极为难得的。毕竟这些士子都是层层选拔上来的,文章水准绝对不低。

    因殿试是只糊名,不誉录的,因而个人的字迹好坏自然是显露无疑。于是就可以看到几个老大臣就坐在文渊殿的偏殿中,一张张卷子看过去,时不时大赞一声好文章,好字,并在卷子上画上一个符号。贾攸的卷子自然首当其冲,许多大人虽然不见得对他的字熟识,但是大多看过他的文风,因而尽管殿试的卷子有些锋芒毕露,但风格却是不变的,自然认了出来。

    很快,三天时间过去了,众人也将排名理了出来,贾攸的卷子自然在前头,虽辞藻间尽显锐气,叫一些顽固守旧之人不喜,但毕竟文章的水准在这里,也不好过于贬低,况这里就这么几个阅卷官,自己要是故意给了个低分,消息透露出去之后,这荣国公大人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人啊!

    因而尽管有些人对代善颇有不满,对贾攸也无善意,但是单单冲着这文章,他们也不好意思往下打,至多将“○”改成了“△”,但毕竟这样的人不多,最后八个阅卷官中贾攸得了六个“○”,与之相同的还有另外两份卷子,算是并列。再加上余下的卷子,共取了十份卷子,拆了糊名,呈上去给圣人圣裁。

    圣人翻看了下呈上来的十份卷子,就看到贾攸的那份排在首位,笑了一笑,看着下首的诸位阅卷官,说道:“诸卿以为如何?”

    首先上前的户部尚书关一铭,他和代善关系不错,自然愿意给个面子,遂说道:“回圣上,臣以为这贾攸才华斐然,当为第一。”

    闻言圣人一笑,但是并不言语,只是点了点头。

    又见翰林院的李吉仁站了出来,他今年已经快七十岁了,但是素来身子康健,他就是唯二给贾攸打了“△”的人,对这些勋贵子弟,他是向来看不上的,概因他自己是贫寒出身,以往曾被勋贵出身的人夺过一个本该是他的肥缺,心中自此对这群人没个好印象。

    他虽然内心对贾攸的才华有些认可,但还是不愿意叫他们得意,况,想起三天前贾攸来参加殿试身上那锦帽貂裘的,实在是让他内心越发愤愤然:不过是个膏粱子弟罢了,惯会享受的。

    因而他站了出来,辩驳道:“臣以为这贾攸虽有些才华,但到底少年得志,锋芒太露,不如将其的名次压一压,以示圣上爱护周全之意。”

    关一铭一听,问道:“那李大人以为当压到什么名次?”

    李吉仁说道:“臣以为二甲传胪大善”

    关一铭闻言,内心一哂,小肚鸡肠,不外如是,一个有状元之才的人被你三言两语安到传胪的位子上,还大善呢,我呸!

    其余几名大人也面有异色,这、这也太无耻了吧!

    其中一人笑着问道:“那李大人以为谁该为状元?”

    “山西李晨星,文章老成周到,用典辞藻皆是上上等,在下以为当为魁首。”李吉仁当仁不让地说道。

    但是众人心中却是了然,这李晨星,似乎还是这李大人的本家侄子吧?

    当下就有人回忆起了这李晨星的卷子,倒也算不错,只是这文笔似乎有些圆滑,并不如贾攸的引人注目,但是若说比贾攸的好,那可是实在是牵强附会了。

    反正余下的几位大人在这一届中也没什么姻亲故旧的需要提携,倒不如卖贾代善一个面子罢了,因而倒是没有附和着李吉仁的观点,倒显得他孤掌难鸣似的,这让他的脸色不免有些难看。

    又有一人,正是阁臣叶廷,他素来是个直肠子,不爱说虚的,因而倒也颇得圣人青眼,他与贾攸的先生苏士昭关系向来不错,因而也指点过贾攸,他笑着说道:“李大人此话不妥,若说这用典、辞藻,这十份卷子里,谁又能比得过这贾攸呢?况臣听说,这李晨星似乎和大人有些亲缘,这……”

    众人细细一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不由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这李吉仁,叫他的脸色更加不好。

    李吉仁正想呵斥,却瞥到圣人也正端量着自己,心中一肃,清醒过来这不是在自己的衙门里,自己必须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不然怕是会失了圣眷。心里面默默地暗骂叶廷没事找事,但还是搜肠刮肚地想原因解释:“臣赞的是他的文章风格老成周到。”这倒是事实,众人也不能反驳。

    却不防叶廷问道:“不知道这李晨星今年贵庚?”

    李吉仁不假思索回道:“三十八岁。”

    叶廷向圣人一拱手,道:“圣上,这李晨星已经三十有八,文章老成周到自是可以理解;可这贾攸今年不过十五六岁的,李大人就要求他文章世故圆滑,未免要求也太高了,况且在臣看来,这贾攸虽然文笔锋芒了些,但其用典、范例可谓是无一疏漏,切合实际、毫无空话,不知李大人认为十五六岁和三十八岁,谁更有水平担当状元。”

    圣人点了点头,显然是十五六岁的那个人更加有才些,见众人似乎也无话可说,遂道:“那众卿是确定了,就是贾攸了?”

    却不知这时,又站出来一人,却是大司马寇良,众人一见,心中暗道不好。

    他环顾四周,朗声说道:“臣以为这贾攸到底年少,点为状元确实有些不妥,不如点为探花,倒也不负其文名。”这话说得,倒有几分意思,不说其他,探花倒也是极好的了,且在民间,素有“美探花”之名。若是旁人说的,没准可以认为是一番好意,也有保护之意。

    若不是众人知道他与贾代善素来不合,怕也会赞同,只是在座的多是些人精子,自然知道这是不怀好意的,人家明明能够连中三元,名流千古的,这下可好,你一句话就给抹杀掉了。

    这绝对是他看贾家不顺眼,恶心人家呢,偏偏说的倒还是有些道理的。

    余下四人看着几人对立,这关一铭和叶廷显然是站在贾攸一边的,而这李吉仁和寇良虽支持的不是同一人,但两人显然有共同的目标,就是将贾攸拉下来。

    而余下的四人就都是偏向中立的,轻易是不肯得罪人的,所以出言是既不反对贾攸当状元但是也赞同二人说的有理。只是这样一来,就众说纷纭了,大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主要还是贾攸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实在叫人不放心。

    闻言,圣人倒是有些犹豫了,他想来看重贾代善,也愿意给贾家赐一个三元及第的美名,也显得自己治下文峰昌盛。因此,他心里面原来是打定了主意要给个恩典的,也以为大家都能体会到皇帝陛下的苦心的,谁知大家现场一讨论,事情就僵持在这里了。

    不由有些烦恼,作为乾刚独断的圣人,他有时候还是要讲究一下听取下意的,不然怎么显得自己的博大胸怀呢?若是往常,皇帝陛下哪里关注这些事情,若是臣下有不同意见,相互妥协一下,给贾攸个榜样探花,虽不至于叫人人满意,但也勉强能够平息众人纷争。

    只是这次,他倒是犯难了,毕竟贾代善是他的近臣,自己也听太医说了,身子骨大不如前了,追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当年为自己在边关办案时受到的刺杀留下的后遗症,如此忠臣,又是陪着自己长大的,自然有些不一样的感情。

    因此这些年,他对代善也是颇为关注,知道他两个儿子都不大出息时也默默感慨了一声,打定主意凭着代善的面子,怎么着也叫他的后代安享富贵,谁知道后来贾攸异军突起,他是真为代善后继有人而高兴,两人私下里谈话自己也漏了些口风出去。这可就难办了,皇帝陛下的脸面啊!

    琢磨了一会儿,突然,他脑海里浮现了贾攸在殿试时面见自己不卑不亢的神色和气度,心中突然对他有了莫名的信心。

    他笑道:“既然诸卿对此事争执不下,不如叫贾攸进宫来当面自述罢了。”说完也不顾台下诸大臣诡异的脸色,当即下旨宣贾攸进宫陛见。

第40章 大明宫前陛见() 
荣国府中,贾攸和贾敏正伴着贾母闲话,不过是承欢膝下,彩衣娱亲罢了,

    贾母看着眼前的这一双儿女,心里面极是高兴,谁能有她又福气呢,儿女孝顺出息,丈夫敬重。

    几人正说着话,忽然有人来报,宫里来了天使带来了圣人的口谕。

    代善今日恰巧不在家,大房和二房的人都在府中,也听到了消息,忙出来迎接。

    一大家子人跪伏聆听圣谕,那来传话的公公,能捞到出宫传旨的机会,自然不是傻的,都是些人精子。他自然也不例外,也多亏了他拜了宫里秦内相当干爹这才有机会出来,毕竟这可是个个肥差,但凡有些眼力劲的人家都会在之后奉上红封,还会拐弯抹角地打听消息,一些不大重要的消息透露出去,又是一笔收入,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了。

    而秦内相侍奉圣人多年,和代善的关系倒也不错,在他的提点之下,他知道荣国公深受圣人信任,自然不敢在荣国府中拿大。

    见众人到齐了,摆了香案,那公公旋即朗声道:“圣上口谕:宣荣国府贾攸觐见!”

    话毕,他忙上前道:“贾夫人,快快请起。”

    下手的贾府诸人已经惊呆了,圣人为何要宣见阿佑?倒是贾攸反应地最快,忙扶起贾母,笑得和煦,对那公公道:“不知圣人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也好叫我有个准备,以免冲撞了圣人。”

    贾母到底是久经风雨的人,也很快回过神来,说道:“是啊,烦劳公公提点了。”

    说着,又对贾攸使了个眼色,贾攸了然,又偷偷塞了一个小荷包。

    那公公偷偷一捏,是张薄薄的纸片,立马会意,心下一喜,笑着说道:“贾少爷放心,圣上心情不错,大概是要问话。”

    闻言贾家诸人神情一松,没什么大事就好,虽然仍然好奇并担忧圣人到底有什么要问的,但现在看来,似乎并不严重。

    叫贾攸回方换了件衣裳,在众人的目送之中,贾攸便随着那公公入宫去了。

    ————————————————————————————————

    在那公公的带领之下,贾攸又一次迈入了宫门,这次进的却是圣人寻常议事之所——大明宫内。

    只见圣人高坐上首,不发一言,余下有八名大臣正在争论不休,贾攸眼皮一跳,其中有几个还颇为眼熟,好像是此次殿试的阅卷官,心神一动,对此次圣人的召见有了些许猜测。

    他上前一步,行礼,朗声道:“学生贾攸,见过圣上。”

    一时间圣人看了过来,那几位讨论的大人也随即安静下来,扭过头来看到贾攸已经进来在给圣人请安了。

    隆安帝看着跪在下首的小伙子,恩,英姿勃勃,不愧是代善的儿子,转眼又想到,诶,这贾家小子的名字好像还是朕给取得,一时间又多了一份亲切之感。要知道以往只有太子的名字是他自己斟酌出来的,就是其余的皇子,大多数都只是由礼部呈上来几个好字,自己圈出来的。

    还记得贾攸这个名字,那时他正好读到《诗经·大雅》的《文王有声》一篇中的“四方攸同,皇王维辟”一句,恰好在这时,听说贾代善的夫人史氏诞下了一对龙凤胎,当即觉得这是个吉兆,虽然可惜不是出生在皇家,但是代善对他素来忠心耿耿,加上他也清楚这对龙凤胎儿女怕是代善最后的子女了,当即写下一个“攸”字,赐名给了贾攸,后又琢磨着龙凤胎么,又给那姑娘赐了个单字“敏”。没想到当年的这个孩子已经这么大了。

    思及此处,圣人笑道:“无妨,你起来吧。”

    贾攸低头应是,站了起来,原先圣人坐在上首,贾攸跪在下首,圣人倒是没仔细看,待到贾攸站起来,眼前一亮,好一个风姿卓越的美少年!

    之间贾攸长衫而立,身姿挺拔,眼若晨星,炯炯有神,一看就是精气神极嘉的样子。

    隆安帝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不妨碍人家喜欢看到美丽的事物啊,当下对贾攸的好感度又增加了不少。

    此时,他方才想到,自己做了件蠢事,状元之位原该他乾刚独断,没成想下面的人一争论,自己一个异想天开,竟是叫人左右为难,总不好直截了当地问贾攸自己能否配得上状元一位呢?

    他也不欲为难贾攸,只是在心里面悄悄将贾攸自述该为了考教。

    他笑着问道:“贾攸,你今年不过十五六岁,金榜题名已经不在话下,当真是后生可畏啊!”

    贾攸拱手,恭敬地道:“圣上盛赞,小子愧不敢当。”

    在旁边听着这对君臣问答的叶廷却是暗自发笑,之前还嫌人家年轻,过刚易折,现在看看,瞧这打蛇随棍上的本事,绝对是一流的,前头还“学生”“学生”的,现在就是“小子”了,一下子就把关系拉近不少。

    上面的隆安帝眼神一闪,看来是发觉了他的小心思,但也只是一笑而过,并不在意,显然他并不反感,甚至心情还不错。

    隆安帝清了清嗓子说:“汝之大才,朕有所耳闻,但是却未有眼见,今日在座的都是饱学之士,朕也来考考你,叫他们做个评判如何?”

    贾攸心神一动,迅速猜测到了事情的原委,虽不是全部,但也*不离十,他笑道:“敢不从命。”

    隆安帝哈哈一笑,说到:“经论义理之学,朕听闻你从师于伯文,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