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老来子-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

    更别说让王氏更为心痒痒的老库了。要知道,老库里面放的,可都是先荣国公带兵时抢来的。兵荒马乱的年代,那起子兵痞可不管你是什么人家,抢了再说。金银等俗器自然被下头没眼力劲的士兵们分了,而那些字画古董什么的,独独像是代善这般的将领自然能够认出这些东西的价值,收了起来。这可是一个世家大族的底蕴所在。只是老库的钥匙,是由老爷太太两人亲自收着的,王氏也只能通过贾母拿出来给贾攸装点的各色摆件暗自猜测里边有多少好东西了。

    见识过贾府的财力豪富之后,王氏自然更加低眉顺眼,但是想到将来弟妹进门,自己手中的权柄又要分出去一大半,王氏心里更为不甘了,要知道她为了挽回自己在贾母面前的形象做了多大的努力。

    她现在每日早上便要早早起床,等待贾母起床给她请安。每日三餐都要前来服侍,贾母虽然不强求儿媳妇一定要这么做,但是主动送上来的她也不好拒绝是吧?到底是儿媳妇的一番孝心呢!日间还要坐在堂中听下人回话,分拨一些人手,多是一些繁琐累赘的事情,没什么实权,倒还让王氏忙得不可开交,但凡有个什么重要的事情,还要去和贾母回话才能做主。

    其实在下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他们的眼中,府里真正做主的还是太太,二奶奶就像是个管事。只是王氏到底是主子,贾家在代善治下规矩还算森严,下人们只是腹诽,不敢胡说。反正王氏很是自得自己能够操持家事。

    贾母筹备了大半年,可算是快要临近了儿子的婚期。这段日子里,贾母的心情可谓是复杂交错。

    她原本是想要给儿子放两个丫头在房里,也免得儿子不知事,在儿媳妇面前露了怯,谁知道儿子愣是给推了。

    贾母还就纳了闷了,她三个儿子,大儿子贾赦不必说,是无师自通的了;二儿子虽然看着端方了些,但是自己给他赛丫头的时候也没拒绝,坦然受了的。独独这个幼子,平日里看着机灵,怎么在这等事上迟钝得很,就是不开窍。

    贾母可是听说了的,不少贾府的丫头明里暗里暗示了不少回,贾攸竟是连个个好脸色都不给,直接把人给撵出去了。一方面,贾母觉得儿子洁身自好,是个好的;可另一方面,贾母也担心儿子一点不开窍。

    可是谈及此事时,贾攸红着脸,显然是知事的。那么就是不愿了。贾母想到这是为了未过门的儿媳,心里面就有些不得劲了。虽然心里面酸溜溜的,但是好在她也不是那等见不得人好的。

    其实贾母自己本人是最看不得庶子姨娘的,儿子们身边,除了按例婚前拨下两个丫头教导人事,儿子房里面的事她是向来不管的。前番若非王氏做事实在太恶心人了,贾母也不会想到给儿子塞个通房来给儿媳妇添堵。

    只是见到儿子连这个也要拒绝,难免有些不悦。

    贾攸见状暗道不好,忙笑着说道:“母亲的意思儿子知道。只是到底是先生的女儿,小师妹自幼和我相熟,何必来个人添堵呢?”

    贾母点了点他的脑门,恨恨道:“感情我这是在给你添堵啊!”

    贾攸笑道:“儿子哪里是这个意思。儿子也知道这也是母亲的好意。只是婚期都定下来了,婚前塞两个人下来,难免不自在,也不好打发。倒不如安生点,也是对先生的尊重。”

    贾母细细一想也是,两个儿子身边的人都是早早给的,待婚事定下来之后打发出去便可。可是阿佑已经定下了婚期,此时再塞人倒显得她这婆婆刻意给儿媳妇添堵似的。

    也怪这一二年事情太多,亦或是因为在贾母心中贾攸还只是个孩子,贾母竟是忘了这一茬。先前贾攸科举,代善看着,全家人盼着,专心复习还来不及呢!自然没有想到给儿子塞丫头这件事;之后阿佑中了状元,便忙着两个孩子的婚事,拒绝京中人家的善意;然后女儿出嫁了,可是大儿媳张氏又病倒了;虽说作为长辈不必操心这些,但到底还得看着顾着家里;偏偏这时女儿又怀孕了,贾母每天操心着给怀相不好的女儿送些新鲜的瓜果蔬菜,毕竟冬季,荣国府在京郊还有个小小的温泉庄子能够产些新鲜蔬菜,林家虽有底蕴,但是这庄子却是不易得的,多是由皇室、勋贵瓜分了的。

    期间有经历了张氏的病逝,为贾攸婚事的操劳。代善是个男人粗心大意的,自然没注意到这些事,贾母忙得团团转,竟是忘了这一茬。

    想到这里,贾母叹了口气,说道:“也罢,是我先前疏忽了。此时给你个人倒显得不好了。”

    贾攸听到贾母回转过来,大喜,说道:“原是母亲操劳家事辛苦,左右儿子不差这么个人服侍。”其实贾攸内心想的却是,这下总不会叫小师妹难过了。

    他虽然自幼生活在荣国府,身边交往的也都是些富家子弟,对他们置仆纳妾的事情也不陌生。但是本能的,他对于这种情况却是相当反感,只愿意夫妻两人同心协力,只清清静静地过日子罢了,就像他的先生和师娘一般。

    再说,周遭纳妾的人给的榜样委实是不不大好,看看他大哥,早年间为了纳妾的事,和大嫂之间的关系越发冷淡,别以为他没有发现大嫂的眼神越来越淡漠。直到后来大嫂生病,大哥似是回转,可是饶是如何后悔痛心,大嫂却仍是回不来了。大哥心如死灰的样子着实骇着了贾攸,他从未想过大哥还有这样真性情的一面。只是此时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再说他二哥二嫂,不是他说闲话,夫妻两人早已经形同陌路了。其中固然有二嫂不晓事的原因。二哥的那些通房们背地里上了多少眼药贾攸也能猜到。不过都是二房的事,他一个隔房的小叔子有什么好置喙的呢?

    只是他也知道,这番心思最好不要叫母亲知道,免得惹来母亲对师妹的不满,只好自己暗自操作了。左右母亲心疼自己,不会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的脑海里不觉浮现出了师妹笑靥如花的模样,暗想:就是为了这张笑脸,也要让师妹一直快快她当妹妹看。

    只是定亲之后,随着两家人越发紧密,贾攸对师妹的心思也发生了转变。尽管迫于礼教习俗,未婚夫妻不好见面,但是双方间的只言片语的来往却是不少,这是过了明路的。想到每每自己从先生手中结果笺纸时先生的表情,贾攸不禁一乐。但是不过几张笺纸,也可发现师妹实在是个蕙质兰心的女子,与自己颇为投契。因而,贾攸越发不愿意辜负了她。

第54章 贾攸成婚新妇拜高堂() 
贾攸这场婚事虽说叫王氏有些不痛快,可是在整个京城确实是引起了轰动。

    虽说苏家夫妇并不是那等爱炫耀的人家,但到底是独女出嫁,自然不愿意有一丝瑕疵,事事务必精细不出差错。

    特别是从苏家抬到贾家的嫁妆,更是晃花了一干人等的眼。苏家夫妇只这么一个女儿,竟是把大半个苏府陪了出去。因为不好越过贾家前头两位儿媳,苏家人只准备了96台嫁妆,怕装不下,特意定制的上好的大了一号的樟木箱子,但是饶是,如此许多摆件、字画、药材还是放不下。

    无奈,苏士昭和夫人商量之后,将放不下的东西另外装订成册,存放在苏家的一处庄子上,只是在嫁妆册子上写道:陪送京郊庄子一座并储于其间物件若干。这样也不打眼。

    尽管是这样,苏灵珊的嫁妆明面上仍然是一笔天文数字。

    不少有心人联想到两年前贾家千金出嫁的盛况,暗自咋舌,这一进一出,该是有多大的家业啊!暗自羡慕贾攸这哪里是娶媳妇,分明是娶了一个金娃娃啊!

    因为士昭的两位兄长一位在外地做官,另一位在老宅料理家事,倒是不好出门。因此,他们便派了在家中子侄前来恭贺,也算是到京城来给自家堂妹撑个腰,显示苏氏不是无人的,顺道也来长长见识。

    苏季晟自从中了进士之后便将在老家的妻子接了过来,他的妻子安氏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聘进来的。两人虽然婚前没有见过面,但是好在他母亲为儿子择了一位温良贤淑的女子,夫妻两个婚后倒也十分相得。

    因为苏家人在京城人丁单薄,没几个主子,因而此番苏灵珊出嫁,安氏作为堂嫂自然要前来支应一声,搭把下手。又有士昭其他从老家赶来的侄子侄媳前来照应。

    苏家大房的次媳,也就是安氏的二嫂程氏,看着堂妹丰厚的嫁妆,饶是她自己嫁妆也不少,也被惊住了。婚事操办的热热闹闹,直到戌时才回房,她和自己的心腹暗自说道:“我说为什么婆婆想要把自个儿的娘家侄子塞给三叔,感情娶了咱们这位堂妹竟有这么大一笔浮财可得。”

    那心腹笑道:“大太太怕是失算了,我听胡兴家的醉酒后的话,太太竟是将她娘家那个软柿子侄子说给珊小姐,恼的三老爷竟直接写信回去同老太太和大老爷告状!老太太和大老爷冷了太太许久呢?”

    程氏恍然,笑道:“原来是这样,我说这回老爷叫我们二爷带我来京城时,为什么太太脸色有些不自然呢!”

    那心腹笑道:“那是,老太太再这么对三太太不满,到底珊小姐还是她的亲孙女,哪里容得外人算计。”

    程氏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只是这话万万不可往外说了,到底太太还是我婆婆。”

    心腹自是应下不提。

    程氏暗叹了一口气,她的丈夫苏仲恺虽在读书上没甚天赋,不如小弟苏季晟,但到底有个举人的头衔,于庶务打理也颇有天分。此次她随丈夫入京,既是为了堂妹成亲而来,也有抱着想要求三叔照应的意思。

    可是听到自家心腹这么一说,心里难免有些发愁:自家婆婆,这似乎是得罪了三叔一家啊!

    但是见三叔一家见到自己来似乎还挺高兴的样子,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他得琢磨琢磨。

    荣国府,贾攸院中。

    贾攸睁开眼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红色,恍惚了一小会,这才想起自己正是新婚第一天。突然,怀里似是一动。贾攸回过神来,却是娇妻小小的一团缩在自己的怀中,回味昨晚的余味,不免有些蠢蠢欲动。

    苏灵珊觉着身子有些酸痛,睁开眼睛,却发觉自己正与一双含着笑意的眼睛对视,这双眼睛,灿若星辰,叫人一不留神就被吸引了进去。

    正当她有些发忡的时候,听到一个沙哑的声音,充满笑意地说道:“娘子可是看为夫看呆了?”

    苏灵珊方才回过神来,天哪,她刚才干了什么,看自己的丈夫看呆了!

    羞恼之余,钻进了被子里,不吐一词。

    贾攸好笑地看着自己的妻子,哄着说:“乖,先出来,别把自己憋坏了。”

    苏灵珊却是更加害羞,贾攸哄了许久,她方才探出头来,小脸红扑扑的,贾攸看着更是心满意足。

    小夫妻刚刚成亲,有些害羞,也有些甜蜜。梳洗打扮之后,两人同着红色喜服往荣禧堂正院中去,当真是郎才女貌、珠联璧合。

    一路上不时有贾家下人恭贺贾攸新婚大喜。

    到了正院,早有代善贾母一干人等在候着了。见贾攸带着苏灵珊进来,众人忙立起了身子。

    贾攸笑着说道:“原是我来迟了,让大家久等了。”

    王氏正想说上两句,却听到贾母笑道:“既知道自己迟了,还不赶紧上来。”她昨日听说贾攸院中竟是丑时叫的水,又见今日苏氏走路颇有些不自然,自然知道小儿女昨日闹得很了,遂打了个圆场。

    苏灵珊有些羞恼,暗暗瞪了贾攸一眼,若不是他昨日里胡闹,自己哪里会这么尴尬,

    贾攸却是皮厚,只是笑道:“自然自然。”

    两人一同跪在代善夫妻面前,贾母房里的白鹭端上几盏茶,苏灵珊先取了一盏,奉到代善面前,改口道:“父亲请用茶。”

    代善看着这一对小夫妻,大喜,笑着接过茶,说道:“好孩子、好孩子”喝了一口茶,他递上一个红封,算是改口钱,叮嘱道:“既结了夫妻,那么日后要相互扶持。”小两口乖乖的应了。

    接下来是贾母,她喝了新媳妇的改口茶,满意地看着这两人。贾母房里的另一个丫头白霜捧着一个托盘走了上来,上边放着一支钗子。

    贾母取过这只钗子,怀念道:“这只钗子是当年我母亲传给我的,今日就交给你了。日后夫妻和睦,相亲相爱。”

    王氏脸色一变,当初她进门的时候,可没有这一茬。

    苏灵珊面不改色地接过了钗子,又拜谢了贾母。

    随后又拜见了大伯贾赦、二伯贾政并二嫂王氏,得了他们的见面礼。

    又见过了几个侄子侄女,贾瑚、贾琏、贾珠三兄弟并元春上前乖巧地叫了声小叔小婶。苏灵珊听了之后,有些害羞,但心里甜甜的,笑意满满地递上了红包。

    几个孩子接了红包,乖巧地回到了父母身边。

    见苏灵珊都见过了家里人,代善方才说道:“摆饭吧!”

    此时,一众下人端着早膳上来。

    代善带着三个儿子坐了一桌,贾母并两个媳妇、带着元春坐了一桌,余下几个小的坐了一桌。

    席间,王氏正要起身来服侍贾母,苏灵珊见状,也站了起来。

    贾母见状也未阻止,今日是新媳妇进门的第一天,作为婆母,确实是要给儿媳立下规矩的。

    见苏灵珊虽然有些不熟练,但是颇为认真,也考虑到了贾母的口味问题。贾母有些满意地点了点头。

    饭毕,代善有事便先走了,贾赦、贾政也借口有事先后离去。贾瑚、贾珠今日要上学,也在小厮的带领下去家学了。贾琏则是跟着乳母,元春往自己的房间做针线去了。

    贾攸留了下来,左右最近翰林院无甚大事,他请了半个月的婚假。王氏因为之后还有事情要回禀贾母,也留了下来。

    只见贾母拍着苏灵珊的手,同她说了几句话,想了想,又和煦道:“日后你和阿佑就在自己院子里用餐,不必日日来立规矩。”

    苏灵珊乖巧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