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老来子-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说是无所不用极。
总之,总有办法把你拉下水。尤其是前两年,正是诸子夺位的紧张时刻,作为朝廷的钱袋子的江南盐业,不知道有几方势力在这里混战,那可是真是图穷匕见。最危急的时刻,没见到林海把一双儿女都送到京里避祸去了吗?
可这人还真是了得,这样的情况,竟然叫他支撑下下来了,勉力维持了摇摇欲坠的局面,一直熬到了新帝继位,前些日子终于等到了圣人下旨令他和新任巡盐御史交接职务之后回京述职的诏令。若是一切顺利的话,他总算是可以从这滩污水里跳出去了。
这么些年,他也算是难得可以善终的巡盐御史了。
但是能得到这样的结果,除了林海自己的手腕和手段之外,更重要的是,京里始终有人为他摇旗呐喊,在有人污蔑弹劾之时为他辩驳。这个人便是贾攸为代表的一系,贾攸本人在朝中的人脉便不容小视,当年老荣国公的人脉多是交给了他,还有苏阁老襄助。两两相加,有他们为林海在朝中作保,自然不虞有人信口雌黄,往他身上泼冷水。毕竟就算圣人再信任你,众口铄金,满朝文武都弹劾你贪赃枉法之时,也难免被审视。
原本王子腾自忖自己有十二皇子一系在京中为自己张目说话,自然不虞在朝中安插几个耳目或是结交一些盟友。可现如今,和这些人联系,王子腾傻了才会这么做。
想来想去,贾攸这里最稳妥了!只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出手相助,恰逢他得了确切的消息,苏阁老要退阁了,贾攸的上位指日可待,他在王子腾心中的重要性也是与日俱增。
所以他才写了信回来,一是为了告诫家人安分守法,别和自己这回一般,阴沟里翻了船,被人连累;二就是通过妹妹给贾家,给贾攸传达些善意,表明自己想要靠近的心意,也有请贾攸拉上一把的想法。
第113章 王家难题难出口()
王二太太自然也领会了丈夫的心意,因而今日对王氏也是多有吹捧,不然,便是元春已经入了宫,成了圣人的女人,但只是个美人罢了,也不必这般夸赞。心中所指望着的,不外乎是通过大姑子和贾家三老爷拉上关系,为丈夫疏通疏通关系。
她还算是有些见识的女人,自然明白丈夫处境的尴尬。虽说也清楚贾家二房和三房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好,但是到底是一家人,贾王两家互为姻亲,要知道,王家可是先后嫁了两位姑娘进贾府去的,贾家怎么着也不能见死不救吧!
当然,如今不过是找个借口,缓和缓和这些年来两家人日渐疏远的关系。左右有大姑子在,应当是无妨的。
只是她未能料到,贾攸的意志岂是一个隔房的嫂子能够影响到的。他当初壮士断腕,拼着损了颜面让贾雨村叛离了自己,摆脱了王子腾的拖累,如今又怎么愿意重新和王家人拉上关系?
王子腾的底细,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清楚?若是自己现在顾念这亲戚之谊,将来坑的可是贾家全家。至于说两家人之间的关系,开玩笑,满京城上下,谁家和谁家没连过姻?
若是因为这样的关系京中的世家间便要不顾一切搭上自家的人脉、心力拉扯这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亲戚”们上岸,那京中每年抄家的人家也不会有这么多了!他们顶多是在他们事发的时候敲敲边鼓,或是在这些人家败落之后给予一些资助,至于旁的,不好意思,那还真的是没有的。
不得不说,尽管王子腾心机深沉,但是到底自小没有像贾攸那般有个做国公的能干父亲在边上一手带大指点,在对世家大族们之间的无情和那点龌龊看得还是不透彻。他仍旧怀抱着一丝天真侥幸的心理,希翼能够维持住自己的地位。
殊不知若是贾攸处在他现在的位置,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像京中的圣人跪臣服,早早退位让贤,莫让自己晚节不保。圣人若是对你的识趣感到满意,见你主动让步,自然也不会对你过于苛刻,毕竟你让出了一个位置,圣人就能给心腹多留一个位置。
别以为自己做事做的神不知鬼不觉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谁知有没有谁在暗地里抓了你的小辫子就等着坑你了。
当然,以贾攸的心性,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这边,王二太太正琢磨着自己该说些什么将话题扯到自家老爷所托这一件事情上去时,却没有发现,一旁坐着的王氏变了脸色,眼神里似明悟、似纠结,却也透露出了几分不满。
原来是这样啊!老太太的话里头的意思在这里啊!
正发着楞,边上王二太太看着王氏,试探道:“妹妹,妹妹,你在想些什么?”
王氏却是回过神来,牢牢地将自己的心思匿下,随口说道:“无妨,只是突然想起昨日里元春问起宝玉的情况,也不知道宝玉在家怎么样了。这段日子他用功地很,我生怕他累着自己。”
但是说着说着,倒是越发地来劲了,宝玉是她未来的全部希望所在,他开始用功了,富贵荣华那是指日可待,到时候,谁关心三弟什么情况。脸上的笑意也更深了道:“我一直劝这孩子多休息,可他就是不听,听他屋里的丫头说,那是每每手不释卷的。”
转眼间,竟然开始了夸儿子模式。
闻言,王二太太愣住了神,怎么突然提起这个,不是应该好好谈谈贾三爷的光明前程,再叙叙两家的交情吗?
王大太太则是在边上暗自翻了个白眼,这个大姑子,以为谁都和你一样稀罕那块破玉啊!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她可是听自己嫁到贾家的女儿风哥儿说了,贾家人,其实也觉得这事情不真,多半是王氏自己搞出来的把戏。
这女人,为了争宠也真是无所不用极。王大太太暗想到:连他们贾家自家人都不相信,亏她还把小儿子当块宝!
主要还是因为大太太生了王家唯一的孙子,自觉劳苦功高,对儿子是百般宝贝,因而养成了儿子王仁胡作非为的性子。因为儿子的不成器,她是没少受到王家其他几人的指责。她心里还委屈呢,溺爱纵容仁哥儿的,又不只有她一个人!看着满心炫耀儿子的王氏,她心里自然不痛快了。
但是心里虽然这样想着,但她还是笑语盈盈地说道:“那是宝哥儿懂事上进,妹妹你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说着抱怨似地又说道:“哪像我们家仁哥儿,成日里不学好,就知道在外边鬼混不着家,将来也就指望着他二叔能够替他谋划一二,混个糊口的差事罢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王大太太内心里想的却是,任你宝玉再怎么有才,我家仁哥儿有他二叔帮忙,将来前程是定了的,再怎么说仁哥儿也是王家第三代唯一的男丁,身为叔叔的王子腾又没有子嗣,自然会为侄子打算。甚至在大太太的心中,已经有了模模糊糊的念头,二叔没有儿子,将来若是,那整个王家不都是自己儿子的?
又想到大姑子二子一女,长子已经是没了前程的,女儿在宫里看着风光,可是这些年殃在宫里的勋贵女子还少吗?便是宝玉,读书上进是好事,可是别将来和他老爹一般,不然,现在以宝玉的年纪,至少也该混个童生的名头啊!虽说贾家三爷位高权重,可是他自己有儿子,也不止只有宝玉一个侄子,政治资源分配下去,能有多少到宝玉头上呢?
别看现在宝哥儿怎么上进,将来的前程还不一定比得上自家仁哥儿呢!大太太想到这里,顿时满怀大畅!
王二太太倒是没想这么多,只是下意识地也跟着附和,夸赞起来。此时,被打断了话题的王二太太自然不好接回去,那样也显得太刻意了。她暗自里想着:算了,还是等下回再说吧!
于是,几位妇女便论起了育儿经,互相吹捧,倒是相谈甚欢。
在王家用过了午膳,又歇息了片刻,王氏这才满怀着一腔的心事归了家。
第114章 王氏得解见袭人()
回了自己的房间,周瑞家的伺候在王氏的身后,神色恭敬。
王氏也没管周瑞家的的神情,径直坐在塌上开始琢磨起来。
从她二嫂子的话语中,尽管只是只言片语,但是也不妨碍王氏掌握到了某些惊人的消息:老三的泰山要退下来同时扶老三上台了。
若是平时,她得了这样的消息,虽然可能会自怨自艾,顺便抱怨着贾政不出息,对三房各种羡慕嫉妒恨,但是内心里,她也未尝没有自傲喜悦之感。
这可是入阁诶!尽管不读书,不识字,王氏还是能够体会到这一步对一个文臣的意义何在!出阁入相,匡扶社稷,辅佐君主,这是每一位士子毕生的追求,将来不论到哪里都会被尊称一声“阁老”,荣耀家族,绵延几世。
到底荣国府三房还没有分家,贾攸出息了,也是整个荣国府的荣耀,她作为荣国府的儿媳,出去外边也有光。
只是现在,她心里面难免就有不得劲了。结合贾母前儿个的话的意思,她算是明白了,贾家不愿意给女儿支持,就是为了给贾攸上台避免风险。
王氏一思及此处,便有些恼怒。她的元春,年纪轻轻便为了家族入了宫,几番周折,好不容易才成了圣人身边的人,家族竟然如此无情,半点资源都不给。
此时此刻,她已经浑然忘了元春的入宫可是她一手策划的。只是满心的怨恨和不满,满腔的无名之火熊熊燃起。
但是,她还是敏锐地察觉到:尽管自己不愿意承认,但是眼下,元春之事在贾家其他人的眼里都比不上贾攸入阁一事重要。若是自己上蹿下跳的,影响了贾攸,反而会恶了三房乃至于整个府里的人,就是贾政,也不会站在自己这一边。
这么一想,饶是心中有满腔的怒火,王氏还是不得不按捺下心中蠢蠢欲动的不满情绪,克制住了自己。
同时,她也默默地安慰自己道:无事,顶多不过半年时间。若是贾攸能够入阁,于宫里的元春来说,也是个依靠。
只是,到底意难平。
晚膳的点到了,用过了晚膳,只她一个人,但是也已经习惯了,左右贾政无事是不往她这里来的。她命人撤了菜,在屋子里左右走了好几个来回消消食。
正在这时,周瑞家的进来,说道:“太太,二爷房里的袭人姑娘来了。”
王氏闻言,忙说道:“快叫进来。”袭人是宝玉身边的得力丫头,也是自己一手安插在宝玉身边的,想来是有什么有关宝玉的事情要说说。
周瑞家的闻言,应了声,出了门,对站在檐下的袭人招招手说道:“姑娘快过来,太太让你进去呢!”
袭人上前,往周瑞家的手里塞了个小金戒指,说道:“多谢周妈妈的通传了。”说着便进了屋。
周瑞家的摸摸手里的东西,掂量一二:嘿,这小丫头还真会做人。这枚小戒指,看着有二钱了吧!袭人这丫头平日里看着低调得很,没成想也是个内心有成算的人。罢了罢了,替她多说几句好话自己还是可以的。
周瑞家的老于世故,自然一眼便瞧出了袭人的小心思。不过对此她是不在乎的,左右她家没有人在宝二爷身边伺候,且袭人应当是早就被太太看好要给宝玉的,自己做个顺水人情倒也无妨。
只是她唯一惊诧的,却是袭人这份心思。她是王氏的心腹,自然知道袭人的来历,不过是外边买来的小丫头,因为家计艰难才卖进府里来的,不过多长的功夫啊!就爬到了宝玉身边第一执事丫头的位置上,将下边的小丫头们管的服服帖帖的,这本事可不一般啊!
且周瑞常常在外边走动,自然知道且告诉了他媳妇,花家竟然是早早恢复了元气!几年功夫,便叫家里恢复元气且日子过得蒸蒸日上,这其中,损了谁的“公”,肥了谁的“私”,明眼人自然可以瞧得出来。这份本事,便是擅长往主子这里挖墙脚的周瑞家的,也是钦佩不已。
袭人进了王氏的屋子,见了王氏,毕恭毕敬地行了礼,问了安。
王氏看着立在下边的袭人,见她打扮得干干净净的,没有往脸上涂脂抹粉,衣衫也没那么多花头,心里不禁点了点头。她最看重袭人的便是这一点,不像那些个狐媚子,是个老实本分的。
这样想着,口气也缓和了不少,说道:“起来吧!你今儿个来这里,可是宝玉那里出了什么事?”话语间刚刚的和气却是严肃了许多。
袭人听了王氏的问话,起了身,低下头,恭声说道:“太太倒不必烦恼,奴婢今日来,是要同太太讲这么件事。宝二爷这一旬来,格外用工,奴婢虽然是个不识字的,但是也看出二爷这几日读书上心地很,每每还有神情激动,面红耳赤之色,可见是用了心的。”
王氏听了这话,遂点了点头,不无骄傲地说道:“宝玉这孩子也是的,未免也太费心了,咱们这样的人家,何必这么用心?想要前程还不容易?你也多劝劝他,保养好身子才是正经的。”
袭人闻言,赞同道:“太太说得有理,原我也觉得宝二爷用工功太过,也是再三地劝了的。只是太太您也知道宝二爷他性子倔,也不大爱听我们的劝。这下好了,有了太太您的发话,二爷又一向是个孝顺的,想来他也会多听几句。”
王氏一听袭人这话,听她说宝玉孝顺,听自己的话,不免心中乐开了怀,看袭人的眼神也是不一般的顺眼。
她笑道:“我的儿,宝玉是个好孩子,只是他性子软,还要你在边上瞧着。你办事,我放心。”
袭人闻言,遂知道今日自己来表忠心的事算是成了一半,心里算是松了口气,仍旧是笑着说道:“太太这话说得,能够伺候宝二爷是奴婢的福分。”
王氏却是含笑不语,又拉着袭人的手问了许多宝玉的日常起卧作息之事。
袭人一一答了,俱是细致周到,可见平日里是费了心思在里边的。叫王氏见着了她的用心,内心里对她的满意又添了几分。
两人就这般一问一答,亲亲热热地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直到袭人借口回去伺候宝玉,王氏这才放了她回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