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老来子-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端着了,忙神秘兮兮地说道:“你知道我家老大在外边看见什么了吗?”
说完也不等两人询问,说道:“那日我家老大跟着琏二爷出外会友,他们定在飘香阁,一桌子的都是些咱们贾家的老亲,那些少爷们混在一起,谈天说地的,就说起这薛家二爷来了。”
见两人眼中好奇心更甚,她复又说道:“你们在这内院,又常年不出门的,可是不知道,这薛家大少爷,名蟠的那个,现在在京中,可是多了个外号,叫什么‘薛大傻子’!”
三贵家的怀疑道:“不会吧!你看薛家太太和薛姑娘,也不像是个傻的呀?可是薛少爷在外边做了什么不妥当的事?”
宋嫂子点点头,不屑道:“你道如何?这薛少爷在京中,可是名副其实的冤大头,现在京中那起子纨绔子弟,就喜欢哄着他,戴几顶高帽子,就吹的他飘飘欲仙的,我可是听我家老大说了,他亲耳听到冯家的冯紫英大少爷说的,光是这个月,那群人就从薛少爷身上吸了不下两千两银子。”
两千两银子!三贵家的和蒋婆子俱是一惊,他们都是一家子在荣国府里的,虽说没沾上什么有油水的差事,但是好歹也算是家生子,还算是有几分人脉的,也颇有几家姻亲在老爷太太面前相当得用,不然也轮不上内院的差事。
要知道,在庄子上可比在府里苦多了。
便是这样,一家子上下十几口人,吃住都在府里,府里还有四季衣服,一家子节俭些能够攒下来的不过百来两银子,这还是没什么大的开销的情况下。这薛少爷,一个月就被人糊弄了两千两银子,这可真是“冤大头”啊!三人这般想着。
三贵家的迟疑道:“薛少爷在外边这样胡来,薛太太都不管。”
宋婆子说道:“听说早先薛太太把住了家里的账房,压住了薛少爷,可是后来不知道是哪家的缺德鬼,挑拨了薛少爷,现下他都是直接从薛家的铺子上提钱,那些管家怎么奈何的了东家?”
说着,她又神秘兮兮地四处张望一眼,说道:“你是不知道,当时琏二爷听了冯少爷几个的调笑,那脸色,可不大好。”
三贵家的若有所思,道:“这倒也是,再怎么说,这薛少爷也是二奶奶的表弟,也算是二爷的小舅子了。见自家亲戚被人戏耍,虽说瞧不上人家,到底还是不高兴了。你等着,过几日,琏儿奶奶就要过来了。”
蒋婆子嗤笑说道:“你们啊,甭管人家在外边怎么大方,横竖咱们是落不下什么好处的。”
三人齐齐哀叹一声,也是,便是外边薛大爷改好了,可是看薛太太这样的,她们也占不到什么便宜。想当初,薛家刚刚进府里的时候,那出手,可是真正的大方,只是近两年来,倒是越发的手紧了。
但是因为大房小张氏近些年来管家十分上心,门口的几个婆子尽管对薛家人行事颇有些不屑,但是却也不敢偷奸耍滑,只是在心中默默腹诽,想着要找个好姐妹倾诉一番才是。
第128章 宝钗游园遇诸人()
浑然不知外边婆子们心中念头的薛家母女,正高坐在里屋的炕上,听着下首的莺儿汇报:“太太,姑娘,我听外面的婆子说了,是府上的几个姑娘带着秦少爷在园子里顽呢!因为秦少爷岁数还小,后边跟着不少服侍的,这才有些杂音传来。”
薛姨妈闻言恍然,又问道:“府上姑娘都在?”
莺儿不明就里,乖乖回答道:“都在,迎春姑娘、探春姑娘,还有林家小姐。东府的惜春姑娘说是被侄媳妇带去庙里给先敬大奶奶祈福去了,因而没来。”
薛姨妈闻言,脸色有些不好,看了看面前的莺儿,没说什么,只是挥挥手叫她出去沏壶茶水。见她出去了,薛姨妈这才低声问道边上的宝钗:“我的儿,府上几个丫头怎么没叫上你啊?”
薛宝钗原先倒是没有想到这么多,只是听母亲这么一说,细想之下,也觉得有些不舒服:几个姐妹出来玩,偏偏掉下她一个。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吧?还是说,她们根本就没把自己放在心上。
薛姨妈心中显然也有类似的想法,不然也不会问出先前的话来,她有些不豫道:“林丫头和迎春丫头也就罢了,探春丫头也是的,也不知道带上你!”
宝钗虽然心里还有一点不舒服,但是没有表现出来,嘴上说道:“母亲且别急,说不准是有什么事耽搁了。”
薛姨妈却是不信,但也无可奈何,人家不带你顽,你能拿人家怎么办?但是又一思索,问道:“我的儿,你说那秦少爷,就是秦尚书那个过继来的那个曾孙子?”
宝钗点点头,说道:“想来便是那孩子。”
薛姨妈啧啧道:“这孩子倒是有点好运道,既入了秦尚书的门,又能够拜在三房攸三爷的门下作义子。”语气中,难免漏出些不乐来。她儿子薛蟠,自己费劲了心机,又是府上的亲戚,好不容易送进贾家族学,却又因为件小事被赶了出去。这个小子倒好,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小鬼,一下子能够和这两门清贵人家扯上关系。
宝钗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是神色却是暗了暗。谁说不是呢?有些人便是有这般的好运道,便是出身,却能够直接被高门看中收入门下。又或是如林家黛玉那丫头这般,一出生便千娇万宠的,丝毫不用为自己的前程担忧,自然有人为她打算。
不由又想到若是父亲还在,自己还会像现在这般为自己的前程而苦苦算计吗?一时间,竟是有些痴了。
薛姨妈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倒是没有发现女儿的异样。
过了一会儿,宝钗回过神来,想了想,说道:“她们既然离咱们院子不远,咱们又听见了声响,索性接下来也无甚要事。这样吧,妈妈,我去瞧瞧,到底打个招呼。”山不过来我过去,她们总不会见了自己还避着自己吧?
薛姨妈闻言,想想女儿说的话,倒是有几分道理,遂说道:“也罢,你去吧,算了这么会儿子的账,我倒是有些头昏了,我先歇会儿。”
宝钗遂点点头,说道:“既这样,妈妈,我先去了。”
说着,便出了里屋,见莺儿在堂屋的门口候着,暗自点点头,莺儿这丫头虽说有时候做事还有些毛糙,但是好在还有几分眼力劲,说道:“莺儿,你陪着我到园子里走走,就说是我突然起了兴致,想去逛逛。”
莺儿闻言,便知道自家姑娘的主意了,遂说道:“姑娘,我明白了。”
宝钗对她自然是放心的,到底这也是家生子,莺儿的母亲还是她母亲的陪房呢!还是值得信任的。
主仆二人随口对了下说辞,便径直出了院子往园子里去了。
宋婆子几人看着两人出去的背影,又不免腹诽了几句:还是大家子出身的小姐呢!听了消息便上杆子去了。当然这不过是她们没谋到薛家什么好处之后内心不满的发泄罢了。要是她们能得了薛家什么好处,怕也不是这样的说辞了。
薛宝钗却是没有在意,直接进了园子,门口虽说站了几个婆子,但也只是防着男客的,也不阻拦主仆二人。
好在望春园虽说不小,但是黛玉一堆人人数不少,宝钗进去后不过随意转了几圈,便远远听到了一堆人的欢声笑语。
宝钗闻声,遂道:“我道是谁?原来是几位妹妹啊!”
那边显然也听到了宝钗的声音,不过几步路,一转,便见到了宝钗,迎春最长,姐妹中多是她出来说话,见了宝钗,遂说道:“好啊,原来是宝姐姐,真是巧啊!”
宝钗见了几位姐妹,道:“好啊,你们几个独独丢下我出来顽,不是和我见外了吧!我可得好好说说你们。”说着,瞥了一眼探春。
探春自是感觉到了宝钗意味深长的目光,心中苦笑一声,脑海里浮现出了嫡母王氏对自己的话,话里话外不外乎宝钗也算是你表妹,日后府上有什么见人的事,或是姐妹们一齐玩耍,也带上她,到底是自家亲戚,再没有比旁人亲的。
言下之意,探春自然是懂得,、嫡母的意思不就是说府上来了人,叫上宝姐姐,也叫外边的诰命夫人们见见,若是得了她们的青眼和几句赞誉,对宝姐姐自然是好的。
刚开始探春不好违逆了嫡母的意思,每每有外边的夫人来府里做客,要见见府上的姑娘的时候,自己都会把宝钗带上。只是那些夫人也不是吃素的,怎么会白白给人宣扬名声呢?若是贾家的姑娘也就罢了,没准还有些别的回报,薛家的,算了吧!
所以那些夫人们一见几位姑娘都是赞了又赞,探口风的也不少。也有不少夫人看重了稳重得体的宝钗,但是得知了她的出身,难免就失了几分兴趣。
也是世人都颇有几分势利眼,但这也是世风。便是有对宝钗感兴趣的,也多是想着为自家的庶子相看,好歹也能够和荣国府拉上些关系,就这,还大多是四五品的管家太太们!
偏偏宝钗心态好,便是被人不断打量也是稳若泰山。只是每每都跟这府里的姑娘们出来见客,久了自然有些风声传出来。
迎春自小是被小张氏作嫡女教养出来的,眼界自然不低,知道宝钗的想法,虽说有几分怜惜她为自己前途打拼的努力,但是也有些瞧不上她在见客时刻意露出来的稳重大方,倒像是刻意压着几位姐妹出头的,这就叫人觉得不舒服了。感情就你一个出类拔萃,大家都小姑娘心性啊?
黛玉自然也不是傻的,她虽说也是客居的姑娘,但是也是贾家的嫡出外孙女,父兄都有官职在身,关系网强大,小姑娘虽说看着瘦弱,但也别有一番风流袅娜的江南气质,书香气质颇为浓郁,自然有大把的人看上她,打听的也不少,只是都被三太太苏灵珊不着痕迹地给挡了回去。
两姐妹自然感受到了宝钗拿姐妹几个当筏子的做法。这种情况不仅在会客时会出现,姐妹几个玩耍的时候,宝钗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家里当家作主久了,对几个姐妹的行事颇有些指摘,一副“为了你们好”的模样,虽说平时相处地还算融洽,没发生什么冲突,但是久而久之,再好的关系也耐不住人家的“长篇大道”啊!姐妹两人也不愿同她一起顽了,都是差不多岁数的小姑娘,谁愿意被人踩着上啊?
自然,黛玉今日带了鹏和出来玩,叫了迎春,探春两姐妹,就是不提宝钗,迎春心知肚明,也不提她,探春虽说有心,但是也不好开口,再说,她自己心里难免也有些腻歪成日里拿着自己的不是说嘴的这位表姐。说的好像自己是个“十全圣人”似的。
但是被人抓了个现行,倒是有些尴尬了,探春心里一叹,知道若是没个正经理由出来,难保被嫡母说。
她说道:“哪里适合我们丢下宝姐姐啊?不是早先听太太说姨妈近几日有些不适,我想着姐姐必是在照看姨妈,也不好打搅了,这才没有叫上姐姐。”
宝钗闻言心中一堵,她自然知道母亲身子不适的原因,不过是被她那不成器的哥哥气着了,前几日管事的前来回报,光是这个月,哥哥便从铺子上抽走了三千两银子,难怪母亲被气到。
只是到底是家丑,不可外扬,只好往外说是身子不适。
到底是个理由了,说起来人家还是关心你,宝钗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温和道:“劳你挂心了,我母亲这两日倒是大好了些。”
探春遂说道:“那便好,我们太太还挂念了几日呢,好在大好了,她也该放心了。”
姐妹几个人寒暄了几句,便将这件事带过。
宝钗见在姐妹边上的一个俊秀的小男孩,遂笑道:“这位便是秦家表弟了吧?”虽说薛家和秦家搭不上边,但是她勉强算是探春的表姐,鹏和是贾攸的义子,算是探春的堂弟吧!这么一算,说是表弟,倒也能够勉强搭上个边。
黛玉虽说对宝钗这么自来熟有些不适,但是见她问起鹏和来,也不好不回答。
第129章 论亲事众人思()
她拉过边上的鹏和,笑道:“来,小鹏和,这是你宝姐姐。”
鹏和闻言,乖巧地给宝钗见了礼,问好:“宝姐姐好。”
宝钗笑着应了,又夸了他两句,想了想,从腰间摘下一块小玉佩,口中又歉意道:“倒是我疏忽了,出来匆忙,没带什么好物件,只这个小物件,是我哥哥从外边带来的,给他拿着玩先,之后再补上其他的。”说着,却是拿眼睛看着黛玉。显然知道眼下做主的是黛玉。
果不其然,鹏和有些无措,看了眼黛玉,黛玉自然有所察觉,似笑非笑道:“既然是你宝姐姐给你的,便收下,索性你宝姐姐家大业大的。”
鹏和听见了自然乖乖道谢收下。
宝钗复又问道:“几位妹妹今日怎么会有如此雅兴?”
迎春不紧不慢道:“也是今日天色不错,鹏和也没来望春园里看过,我们几个索性也是闲着,这才带着他出来玩。”
宝钗恍然。
气氛有几分尴尬,这时候鹏和才怯生生地说道:“林姐姐,我可以去放风筝吗?”算是打破了这一局面。
现场的气氛融洽起来,黛玉打量了一下四周,正好出了假山,前边是一片绿地,只零星有几株植株立着,倒是正合适给孩子跑动而不会被绊着,遂笑道:“去吧,姐姐们在这里看着你。”
尽管有几个婆子,看样子是随身服侍的奶妈妈,眼神中颇有些担忧,但是鹏和却是丝毫没有注意到。黛玉倒是觉察到了他们的犹豫,但是却不在意。
她知道这些服侍的人多是只求无过的,不愿意多生事端,生怕小主子们在她们的看护下出了些什么事而被主子们追究,因而对于这种跑动较大的活动,多是不赞同的。
这还是小舅母苏氏对她说的,只为了点醒她许多下人们并不是对你一心忠诚的,多只是会选择一些和他们利益相符的举动,不能完全依赖他们。
鹏和接过了边上丫鬟们递上的风筝,他早先是玩过的,自然不必人教导,正好一阵微风拂过,他欢呼一声扯起线便往前跑去。
后边旋即跟上了几个担忧的丫鬟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