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记事-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体的事情谈的差不多了,双方就想要签订合同,没想到大妗子这个时候提出反对。
“慢着!这个合同不能就定!”大妗子气势汹汹的把手按在赵贵跟前的桌子上,“我家雯妮儿不懂,你可别想糊弄过我去!”
赵贵眉毛一挑,慢吞吞地说:“哪个糊弄你了?”
大妗子撸起袖子,摆出一副要骂街的架势一叉腰:“这承包四十年跟承包七十年的每亩承包价怎么可能一样!承包年头长了,价格要往下减才对。你怎么不提这一茬?这不是摆明了想要欺负我家雯妮儿!”
赵贵一看大妗子这要骂架的架势脸上就露出了无奈的神色:“你也知道咱们村里的情况,原本就没有敢多要价……”
胡晓雯急着把果园承包下来,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要不是大妗子正好跟着一起来,她今天就要吃亏了。
大妗子的战斗力实在强劲,硬是把每亩地的承包费给往下降了五十块。这还不算完,原本的说好了7年龄的桃树每棵十五块钱,也硬是被大妗子砍到了十二块。
这么一算,竟然为胡晓雯省下六千多块钱。
吵吵嚷嚷中,原本还想坚守底价为村里多争取点资金的村长脸都绿了:“你这败家娘们,怎么胳膊肘光往外拐呢?!”
第10章()
大妗子才不管赵贵说什么,反正在她自己看来胡晓雯吃亏就相当于她吃亏。
一番扯皮之后,村长败在了大妗子的嘴下。他一个大老爷们还真能拉下脸面去跟一个娘们一样吵来吵去?
打从大妗子跟村长吵嚷起来之后,胡晓雯就只能作为看客,一句话都插不上嘴。
“好吧,那就这样。一会儿等小黄回来,就起草合同。”说这话,赵贵的精神都萎靡了很多。
“小黄是?”胡晓雯低声的问大妗子。
“小黄是分配到咱们村的大学生村官,自从他来了,咱们村办起事情来可效率了很多。”说起这个小黄,大妗子就赞不绝口。
大学生村官?胡晓雯在新闻里边倒是见过,可是还从来都没有见到过活的。
大妗子见她感兴趣,就给胡晓雯说了一下颇有一番曲折的才来到村子里的村官的故事。
大学生当村官,就是说大学生考取资格之后,下到农村里工作两年或者三年工作。他们可以凭借着自己的眼光和知识,带领村民创业,或者是为村子里改进一些落后的地方。
任期满,可以留在村里竞选村里的领导位置,也可以直接考取公务员,或者自行寻找出路。
对于毕业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来说,当村官也是一种出路。在这个制度刚刚创立的时候,那些村官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带领了不少村民致富。
只可惜这些年,这些村官往往到了县里或者镇上直接就被截留。留在政府部门分到各个科室实习,真正能够下到农村里的却少之又少。这怎么不让怀抱满腔抱负的大学生们气馁。
这个小黄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桃溪村,就不得不说桃溪村村长赵贵的能耐了。
桃溪村所在的地方紧邻林场保护区,山多树多,耕地少。以前不懂得环保,老百姓上山滥砍滥伐,在山上砍掉树木,开垦成梯田。结果后来吃到了苦果,很是受了水土流失的灾难。
后来国家下令退耕还林,直接用直升机大面积播撒树种,又划出了林区。那些在林场里边的村子,合并的合并,搬迁的搬迁。这片山地重新又被茂密的树林覆盖。
桃溪村那些山上的耕田重新种上了树。国家收走了耕地,也不可能看着老百姓因为耕地不够挨饿,于是就发放了粮食补贴。
从以前开始桃溪村所在的临水县就一直是个贫困县,常常拖欠各个事业单位的员工工资。粮食补贴下来的时候就被借走一部分去发工资,等到了乡里又被拿走一部分去给欠了几个月的老师们开工资。发到村民手里的时候就剩下一点,根本就不够买粮食吃。
赵贵那个时候还很年轻,怎么可能忍得了这种事情,他没跟任何人说一声,就拎着一把锄头去了镇长家。
他也不进屋就拄着一把锄头坐在门口,可把镇长吓的不轻,还以为他要杀人呢。
那时赵贵说了,粮食补贴要是不发下来,他就把镇长家里的房子推平,在上边种上粮食给他们桃溪村的村民分着吃!
那一回镇长跑到县里十几次,终于要下来了钱款把粮食补贴补齐,并且打那以后,每年桃溪村的粮食补贴都是发得最齐最快的。
赵贵的名声彻底的响了,连县里都知道桃溪村有个村长是个愣头青。
这一次分配大学生村官,赵贵看着名单上就有他们桃溪村,但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来。他就去乡里问了,却被挡了回来。那边的人说,大学生到了这边之后要先在科室熟悉工作,过一阵子才会去村里。
这些大学生来了之后,又会用电脑,又会打文件。他们来了之后乡政府的办公效率大大提高,乡政府自然不愿意放人。再说了这些人去了村里,根本就没有地方住。条件艰苦,安全上也有隐患,乡政府可不愿到时候发生什么麻烦事情。
赵贵哪知道这里边的门道,就傻傻地回去等。这一等就等了半年,等得这批大学生村官都觉得没希望了,赵贵才拐弯抹角的打探到了内情。
这下赵贵可不干了!
他年轻的时候就敢拎着锄头去堵镇长家的门,这会儿五十多岁快六十岁了却也血性不减。
他暗地里跟这批村官们接触了一番,这些村官们也是愿意到村里去的,然后赵贵又联合了各村的村长。里外那么一夹击,领头的又是这么一个有名的刺头村长,乡里自然就犯怵。
乡里边拿出之前的那套说法那么一说,给赵贵一一反驳了回去。他们给这些村官们都安排到了村民家里住,每家平日里都有照顾村官安全的职责。这下乡里没办法,只好让这批村官下到了村子。
来桃溪村的小黄名叫黄哲,很是敬佩赵贵的能耐。来了村里也给解决了不少问题,改进了很多落后的地方,增添了不少新的便民措施。
胡晓雯听了大妗子的叙说,不由得对桃溪村的村长和村官心生佩服,都不容易啊。
大妗子在这边悄声说,办公室就那么大,赵贵怎么会听不见。被大妗子把他的丰功伟绩那么一说,暗暗的一捧,刚才那点不高兴就全都消了去。
又过了一会儿,从外边进来了一个年轻人。这小伙个头有一米七多,他穿的一身方便行动的运动衣,脚上一双运动鞋。
在村里待了一年多,跟本地村民没啥区别的一身黝黑皮肤,要是不说真看不出这就是那个为村里办了不少好事的黄哲。
“小黄啊,怎么样?统计了多少家?”赵贵跟他说话,那语气里就透着亲切。
黄哲看了看俩人,尤其在胡晓雯这个陌生人身上看了一眼。
“没事,说吧。都是咱们村的。”村长摆摆手。
“我去登记了一下,现在同意修水塔的有五十六家,不同意的有七十二家,剩下的我还没有去。”黄哲把手里的表格递给了赵贵。
大妗子一听挺惊讶:“咋?真的要修自来水啊?”
桃溪村地处山区,用的都是井压水。这种水井取水的时候,要不停的压动杠杆不能松手,总归是有点不方便。
要是安装上水塔就可以把管道拉到各家各户,直接用上自来水。
黄哲点了下头说:“村里拿不出全部的资金,每家还要凑上一些,能不能修成还真说不准。”
村长抿嘴一笑:“姚婶家的外孙女胡晓雯要回咱们村承包果园费和卖果树的钱,修这个水塔就足够了。”
大妗子眨了眨眼,她还真没想到村长刚才那么计较是为了这个水塔。不过她转念一想,就算是这样她也不会损了雯妮儿去便宜村里,雯妮儿挣点钱也不容易。
胡晓雯觉得自己挺幸运,刚一回来就遇见了安自来水的好事。
黄哲恍然大悟:“你就是要承包果园的胡晓雯?”他笑了一下,露出一口白牙:“你好,我叫黄哲,现在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
胡晓雯跟他打了一个招呼,俩人算是正式认识了。
赵贵点了点头说:“还有一个在咱们村开狗场的陈子嘉,他也是个大学生。村里边年轻人不多,以后你们多来往,有事情要互相帮助。”
黄哲显然早有准备,打开自己的台式电脑,直接调出了一份承包合同。把有所改动的地方修了一下,胡晓雯看了看没什么问题,就直接用打印机打了出来。
“没想到咱们现在办公还挺先进的。”胡晓雯感叹。她真没想到村子里边现在已经用上电脑和打印机了,原本还以为合同要用手写。
赵贵“嗨~”了一声,一摆手:“这电脑和打印机都是人家小黄自己带来的,可不是咱们村里的。”
签完了合同,剩下还有一些手续就不需要胡晓雯去管了,自然会有村里——现在就是黄哲负责。
从现在起,那个桃园就算是正式属于胡晓雯的了,她就可以开始把修剪枝条,清理荒草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大妗子历来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她这就打算回去拿上工具,上山帮着胡晓雯把荒草清理了。
“大妗子,这事儿先不着急。”胡晓雯赶紧拉住她,“您先让我大舅帮我去找一个懂点技术的果农,来看看怎么修剪。”
“哦,对!这个也是要紧的。”大妗子一听就顿住了脚。
胡晓雯用这个借口支走了大妗子,自己一个人上了山来到了干涸的山泉口。她要搞点手脚假装泉口重新出水,当然要尽快。
第11章()
胡晓雯顺着水渠走回桃园的时候已经是三个小时之后的事情了。
“雯妮儿,你去哪了?这弄得一身狼狈。”大妗子眼尖第一个看见了她。
胡晓雯爬高上低的,身上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蹭了一身土,还带了很多长着尖刺的植物。
“我去泉口看了一下,我发现那边有水,就是出水不大的样子。”胡晓雯拍了拍身上。
“咋?那泉口又出水了?”大妗子疑惑了一下,随后说:“兴许是因为头春下的那两场雨吧。不过这水渠里是干的,那水连水渠口都没有淹过,那点水顶什么事?”
胡晓雯见大妗子没有怀疑,暗暗松口气,她说:“有水总比没水强,我看看能不能用个什么办法,把那个泉水利用上,这样还能省下打井的钱。”
一听这个,大妗子就不再说什么了。打深水井要花好几万,能省下来最好。
胡晓雯过来的时候就看见大妗子和大舅还有一个陌生的老人。三个人架着一个木梯,大舅在高处,大妗子和老人在地上,正在修剪着多余的桃枝。
胡晓雯一看地上落着的一片树枝,就知道他们干了很久了。
这个老人名叫蔡曙光,以前年轻的时候在外边打工在果园里干了好些年。
蔡曙光长得黑瘦,人也不爱说话。胡晓雯跟蔡曙光交谈了几句,询问了一下他打算怎么修剪这些果树。一说起这些刚才还寡言的蔡曙光就变得话多了起来。蔡曙光在果园里边的工作经验丰富,正好能帮上什么都不懂得胡晓雯的忙。
“蔡伯,那这果园里以后修枝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对这些技术不太懂,都要靠您了。”这就算是胡晓雯的果园正式请蔡曙光在果园里工作了。
桃溪村里有周、赵、蔡、刘四个大姓和其他一些外来小姓构成。除了跟周家沾亲带故的表亲们还有老姨一家人,其他的人该怎么称呼还是怎么称呼,于是胡晓雯就叫蔡曙光一声蔡伯。
蔡曙光如今已经六十多快要七十岁的人了,儿子儿媳妇带着孙子们在外边打工居住,他早就成了空巢老人。因为要供孙子们上学,蔡曙光的儿子一年也就往回邮寄几百块钱。除了两亩旱地,蔡曙光也没有别的收入,现在能够不用离开桃溪村就找到一份工作,蔡曙光也挺高兴。
胡晓雯是完全不懂这些技术,不过不懂不要紧,以后慢慢学就是了,来不及学就请人帮忙。总归她有玉坠空间在手,亏本肯定是不会。
胡晓雯吃了一些大妗子带来的干粮,就着水壶喝了些水。吃完了一抹嘴,胡晓雯说:“妗子,大舅,你们在这里先忙着,我去看看那泉口怎么把它用起来,早点给果树浇上水。”
大妗子应了一声,胡晓雯就转身向着泉水口走去。有大妗子两口子和蔡曙光,她暂时不用操心别的,只把水源处理好就可以了。
大妗子和大舅来帮忙只是暂时的,毕竟他们家还有自己的地要伺候。农村里边的人情味浓厚,这样子互相帮忙司空见惯。尽管如此,胡晓雯也不能让人累坏了。
胡晓雯拜托黄哲从村子里又找了两个人,算是解决了初期工作繁重的压力。而她自己则跑上跑下,忙里忙外,整天的不见人影。
签完合同的第三天上午,胡晓雯在水渠里边铺设的蓝色塑料水管总算是通到了蓄水池里。原本她一天就可以搞定,水管和抽水泵早就在省城买好了,只是为了不引人怀疑,才多等了一天。
水管被固定在蓄水池边上,清澈的水源源不断的流进蓄水池。
“有水了!”在果园干活的几个人围在出水口边,很是兴奋。果园里的荒草清理的差不多了,露出的地面很是干燥。这水来得太及时了!
“这水放满了得等一阵子那边的水位才能重新涨起来,那边的出水还是小。”胡晓雯摇着头给几个人打预防针,“几天才能把那边的水潭充满。”
这水都是她提前放进了泉口那的水潭当中,水泵一抽,水位自然就会下降。除非胡晓雯再去放水,要不然那水位只会越来越低。
蔡曙光抽了一口旱烟,说:“既然这样,这水就不能让它流进沟里,那样浪费。还是配个小点的水泵,拉一根水管去浇。”
果园里边是修了水沟的,水只要顺着水沟流淌,自然会润泽沿途的土地。只是那样在流动当中消耗的太多,恐怕不等所有的地方都浇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