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本宫专治各种不服-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也走不掉,倒不如死马当成活马医。并且,他们可都是在杀神大将军那里挂了号的。
穆远和赵平安,一刚一柔,刚柔相济,效果出奇的好。
于是很快的,人们自愿隔离,不再走街串巷或者探亲访友。免得让别人传上,或者祸害了别人。每天,总是兵士们拉着装满了食物的马车到各坊口,百姓可按户领取,不收分文。
人,只要不挨饿,生活也不曾过度短缺,情绪就会平静得多。想着朝廷还顾着他们,也就没有了被抛弃的感觉,或者会被牺牲的感觉,人心也稳定了不少。
街面上,还不停有士兵巡逻,有妖言惑众的,一律抓起来丢进大牢。若有人家发现有疑似症状,立即就要报告官府。
也有人舍不得亲人,或者因为恐惧而隐瞒。
但城里所有的大夫都被征调到了一处,就算有大夫怕死不敢医治病人,也给扣起来。
这样一来,有病人不报告官府,自家人也可能被染上不说,病人无人无药医治,早晚是个死。之后,发现病患的人家也会被整家隔离,言明无人发病满四十天就会解禁。
患病者则被集中到一处,全封闭管理。
赵平安慷慨的贡献了自己在城外的几个庄子,当然还有穆远、穆耀、刘家旭的私产,以及楼家的大面积庄园。这样就保证了病人的治疗环境和重复感染的可能,医护人员和守军什么的,也做足了极严格的预防措施。
自然,防疫卫生更是必须做足了功课。从水源到食物,再到有可能沾上病毒的用品的处理。事无巨细,都忙而不乱的进行,有效的的防止了疾病的快速蔓延。
就是疫苗完全不够用,就算在现代的芳菲已经穷尽力气,也是杯水车薪。人痘的话,最初的感染者小小还没有痊愈,自身没有形成抗体,效果有限。
所以,疫苗只能紧着最重要的人。
这个最重要,不是指位高权重,而是奋斗在第一线的各个大夫,还有士兵们。
其实,主要是马军营的人,毕竟对步军营,穆远是调度不了的。刘指挥虽然是三衙的顶头大bss,可那些兵不是战场上下来的,行动力远远不够。
种痘的事,大夫们由唐太医和楼大掌柜说服。
士兵嘛,虽然知识水平低,很是恐惧,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没染上天花,却又在身上种上称为痘的脓水。但军令如山,穆远就简单粗暴的直接下令了。
在战场上,前面是刀山火海,一声令下也得跳。
所以,很多士兵以闭眼等死的心态接种了疫苗。后来上了第一线,心想左右是个死,倒是无所谓了,结果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又经过了好多天,他们发现除了开始的几天有点不适之外完全没反应,就真的对种痘放了心。
榜样的力量无穷的,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达到了很强大的宣传作用。已经有人开始上门请求种痘,但还是那句话:疫苗大少,想种的话,已经要等着排队了。
这样大的,几乎动用举国之力的动作,就像打仗,钱粮方面是重中之重。这其中有赵平安无私的贡献,也有楼家不遗余地的帮衬。到底是大江巨富,那财力连赵平安都咋舍。
但这仍然不够,于是穆远,赵平安和刘指挥一合计,都觉得必须要动用国库。
事实上,他们也这样做了。
包括钱粮事,包括动兵,包括整个京城的封锁和治安……
问题是他们是先斩后奏,并没有得到东西二府的首肯,圣旨也无。
穆远和刘指挥全是武将加世家出身,横起来全是不管不顾的,想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于是,威逼加利诱,反正听说天花疫症爆发,衙门中人也没心思办公了,谁还会真拦着不成?
其实自从出事,大江国的行政机器相当于完全停止运转了。
两府的大佬们吵闹不休,还在推卸责任,对应对的办法完全无措。或者明明有了可行的章程,却怕影响自己的利益,就不让对方的方案通过。
也不想想,国之将亡,还斗个什么劲儿呢?
下面的官员呢?上行下效,能躲则躲。
也有想铁担一肩挑,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官,但在大江国这样的官场利益网的笼罩下,他们都位低言轻,最后能做的就是主动找上公主府,以私人身份帮忙,共抗疫情。
一场天花流行,不仅让赵平安看清了很多人,很多事,也终于明白大江朝廷的尸位素餐之风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这时若有外敌打来,他们还在朝堂上吵成一团,大江国早成焦土了。
必须要改变啊!
这场大难之中,她对大江国朝政的腐烂程度又有了新的认识,甚至是在前生也完全没有意识到的。
必须!必须要想办法改变这一切!
然而十几天后,赵平安最担心的事发生了:宫里,有人染上了天花。
赵平安能说服明理明智的大夫,唐太医等人能说服另一部分大夫和有点脑子的百姓,穆远能直接命令马军营的人,但宫里的人都是大人物,食物链顶尖的人,再加上几个举足轻重的肱骨之臣,就算赵平安留了疫苗给他们,也没有人理会这事。
甚至,很多人觉得赵平安不怀好意,或者任性胡闹,包括业王夫妇在内。现在的赵平安相当于被打入冷宫,根本无人过问,反正也管不了她,就由得她自生自灭了。。。
…………有话要说…………
必要过渡章。
162 爆粗的大长公主()
“真麻烦!”
深更半夜的,赵平安包裹着大毛衣裳,在台阶上摆了厚厚的棉垫子,就坐在那里,翘着脚,往后斜倚着上一阶台阶,一边仰望着不怎么明亮的弯月,一边对不知躲在哪个房顶或者树冠上的阿布吐槽。
毕竟阿布每天会与外界以特殊方式联络,把这话传给穆远。
她其实是在对穆远说,只不过多了一道转述的手续。说白了,阿布就是个复读机。
“其实我真不想把那么珍贵的疫功给他们那帮子废物用,宁愿留给奋斗在一线的将士和那些不顾自己生死安危的大夫。”
阿布默默的记,免得主上问及一个细节,他答不上来就失职了。
“可他们是皇家人,部分还是我的亲人。他们在,大江国就在。所以就算他们都混蛋透顶,重臣们人事不干,也不能不顾及。这是什么特么的逻辑,艾玛,憋屈死我了。”
这就是她的悲哀,封建古代的悲哀。
阿布却差点从房沿上滚下来。
公主见得多了,大长公主,而且还是国公主,虽然难得,也可以理解。但暴粗口的大长国公主,他阿布真是从未想过能遇到。
那么,混蛋透顶、人事不干这些词,还有特么的,到底要不要记下来?。。
这话连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都不会说,更加不符合大长公主的身份。
还有,再看大长公主现在的形象,女流氓似的,到底要不要描述?而且大长公主说的是天家,还有他项头上司的顶头上司,他到底是大江子民,详细转述也太不恭敬了吧?
但换个角度想,他在军中是斥候,在京中是暗卫,实事求是是必须的素质。
那……还是记着吧,反正他主上大人会自动过滤,好事和优点全属于大长公主,坏事和恶劣行径都是别人的干的。
“虽然还没得到确切消息,但宫里指定不是普通人染上了天花。”赵平安继续说,讽刺意味深厚,“依他们一惯的德性,除了他们自己,谁都是可以抛弃的棋子。太监宫女甚至女官染了天花症,长久的办法就是封院,活活饿死,病死。这样大家手上都不沾血,也没握着人命。你也知道,太皇太后和没落位的皇太后都‘心慈’,有名的善心人。”
是啊,一个住在慈德宫,一个住在慈寿宫嘛。
她冷笑,“快刀斩乱麻的办法,就是某个院子失火了。连病患,带与之接触过的人,统统葬身火海,落得干净。幸好我命硬,把病人都给我送到眼前了,我也没得上。不然,他们肯定给我来个痛快的,最后扔到乱葬岗子去!”
阿布忍不住咳了两声。
大长公主越说越严重,他都不敢听了。这话要告诉主上知道,主上不得心疼死啊。虽然看目前的情况,谁要算计大长公主,那简直是嫌自己死得慢。
“回头问问你主上,到底什么时候有空?”赵平安望着阿布的方向。
黑漆漆的,看不到人影,但知道阿布在那儿就好。
“当日有骚乱,他带兵平乱,很快又走了。他答应要来看我,可这么多天了,他都没丁点动静。”赵平安是真想穆远了。
平时就有相思意,现在的生活那么紧张,每天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她就更想念他了。
“主上很忙,每天只能睡一两个时辰……”阿布有点为难。
“是啊,那你还是别问他了。”赵平安有点沮丧,也觉得自己有点不懂事。
其实她每天也忙得脚不沾地,虽然不用她满东京城跑,安置民生,管理病区,治安巡逻都有章可循,忙而不乱的进行。但,一车车的药物运进来要怎么分配,各个忙碌的大夫要如何换班;严重的病患怎么在掩人耳目的情况下用西药治疗,亲手配了药方叫人送到病区,甚至有时候还要偷偷摸摸的用些注射器和输液的设备;还要和唐太医及楼大掌柜研究更有效的中药汤方;要加大宣传种痘的知识以期在大江国消灭天花;还要应付各路来刺探的细作,这些都要她操心的。
“要不,我还是问问?”看赵平安垂下了始终扬着的脸庞,阿布又有点不忍心了。
一个小姑娘想情郎罢了,他拒绝这种要求是不是太残忍?
“你只当我随口说说。”赵平安却坚定的摇头,“他答应我的事,从来没有不做的。所以,他必定会来看我,并不争这一时片刻的。你想啊,他处理的可是外头的大事,若真被有心人钻空子就麻烦了。”
阿布不知说什么好,抓了抓头发。
还没再说话,就见赵平安站起身来,拎着那个棉垫子,头也不回的挥手,“你快睡会儿吧,最近你也很累的。唉,跟打仗似的,没个完呢。”
不等阿布应声,已经进了屋。
秋香正抱着把短刀,倚在门框上打盹,听到她的脚步声立即惊醒了。自从公主府被人冲击,秋香现在几乎就像是枕戈待旦的士兵,随时准备拎着刀子拼了。
“睡就好好睡,站在怎么成?”赵平安点了一下秋香的额头,“现在府里没事,穆大将军的人在呢。我就去看看小小,之后就回来,抓紧时间眯会儿。”
据她猜,宫里宣她的旨意只怕就在这一半天,她得养精蓄锐。
“我和公主一道去!”秋香很坚决。
赵平安犹豫了下,知道说不通,干脆就由着她。
小小目前单独隔离在原来的院子中,除了一个暗卫出身又种过痘的李婆子,就唐太医和楼大掌柜,以及赵平安自己可出入。
整个院子都已经消了毒,临时用做病房的地方还日夜还用解毒的中药汤熏着。若不是因为输液打针这种事赵平安坚持亲自来,负责侍候起居,换衣上药,端水送饭的李婆子绝不会让她冒险。
唐太医和楼大掌柜对此完全没有怀疑过,因为这时代的人讲究自秘,医术,厨艺,武功什么的,甚至书画技巧,不是本门中人,不轻易外传。所以她神神秘秘的启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还混出好多加了西药的中药来,只要不相克,不出问题,真没有人多问多想。
…………有话要说…………
回来晚了,没写完第二章。
和明天调换一下,明天双更吧。
然后,祝大家520有情人终成眷属。
163 十年前()
“我看她的状况是好多了。”李婆子看赵平安站在小小的病床前,离得有点近,连忙道。
“好转的力度不大,所幸也没有变坏。”赵平安拉了拉脸上的解毒面巾,目光闪闪,“但是不坏就是好,真希望她能早点康复。”
到时候她就拉着小小到街上转一圈,让东京城的百姓们都看看。
这就是个活广告,到时候还有谁不信种痘的事?到时候又有谁还会怀疑,她可以带领全东京城的人抗击疫症?到时候那些惹更好这滔天大祸的人,也该洗干净自己的脖子了。。。
“八成能保住她的小命。”李婆子答道,有意往床边一站,把赵平安挤得远了点,“可惜花朵似的小姑娘,只怕是毁了容了。”
赵平安望着小小脸上的红色斑点以及已经形成的痘疤,默然。
这个,她实在是无能为力。
有句话说得好,可能有人不爱钱,但没有人不爱美。
小小的年纪不过十六七,多么美好的年纪。而在古代这样女性地位低下的年代,容貌损毁的结果比在现代还要严重得多。至少在现代,医美手段相对发达,可在大江,她就算有最好的药,也没有那种外科手段,何况还是整形外科。
但转过来想,能活下来,还是小小有机缘。
首先遇到了她这个穿越加重生者,其次她在现代时还是学医药专业的。并极幸运的,她拥有神奇的空间,可以联通古今。
“走一步看一步吧,总能想法子活下去的。人生,除了死也没什么大事。”赵平安沉吟了片刻道,“倒是李大娘您,此事一了,可得给您记一大功。”
就算那些舍生忘死、医德极好的大夫,也不敢这样近身照顾一个病源体,天花发作最厉害,传染性最强的病人。
“大长公主说这话,可真是折杀我了。”李婆子连忙道,“我是暗卫,我的命都属于大长公主。何况我入府后吃好喝好,没为大长公主尽过什么力……”
“你记着,暗卫的命也是命。”赵平安深吸一口气,慨然于暗卫们都是同样心思,可见被洗脑洗得彻底。
她又是感激他们,又是分外愧疚,“拿命搏的,都会有个好结果。”她重重点了点头。
李婆子就红了眼,低声道,“大长公主有所不知,十年前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