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剩女重生记-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飧鲈撬凶钪匾闹С牛怂詈笪屡桶参康娜槟铮残碓诜⑾钟眯牟淮康哪且豢唐穑崆逖驮僖膊荒芙尤棠土恕�
  她的心,终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别人洁癖,为了日常起居所用器具的“干净”,厌恶污浊污秽;她的洁癖却是出自内心。当她觉得那份情感不属于自己,遭受背叛的感觉跟心灵蒙上污垢的感觉,也差不多。
  既然这样,她怎么还能容胡嬷嬷继续在眼前晃来晃去,不断提醒她——俞清瑶啊,看,你把对母亲的感情尽数转移到这个老奴婢身上,她呢,却是为了对别的男人的承诺,才留在你身边,照顾你!
  愤怒、羞愧、耻辱、怨艾,还有付出真心得不到回报的沮丧,让她脱口而出那句话,“我可以在他坟边留个空地给你。”
  明明知道以胡嬷嬷的痴心,恐怕连犹豫都不会,她还是说了。果真的,俞锦熙的头七还没过,胡枝英就殉了,变成小小的一坛骨灰。俞清瑶依约,把她放在诗仙大人的身边
  活着的时候得不到什么名分,死的时候可以靠得比谁都近。想来这就是胡枝英一生最大的追求。她满足了,所以,她是含笑的死去。
  没有任何遗憾。
  甚至对促使她死亡的俞清瑶,没有一丁点怨恨,反而充满感激。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丧事办完之后,景暄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俞清瑶并不在意,她仍是回到小山村中,过平凡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不过。这种平静的日子注定是没办法长久的。
  这一次的意外访客,很是令人讶异——居然是久没联系的温如晦。前状元如今颔下留了胡须,不再是白面文弱书生。看着更成熟稳重了。
  他是“七君子”之首,据说宫变后他是坚决反对景昕继位的,是清流中的砥柱,一直坚持用“叛逆”称齐家兄弟。看在旧日的情分上,没有杀他,而是一贬再贬官,贬出了京城。几个月过去。他又回来了。
  不是为回来做官,而是为见俞清瑶一面。
  “许久不见。”
  寒暄的话那么平常。
  俞清瑶是猜测不到温如晦的来意,而温如晦却是不知怎么把来意说出口。漫步乡间小路,清风吹拂,碧草幽幽。两个人沉默了好一段时间。许久,温如晦才打开了话口袋子,
  “令尊过世请节哀顺变。”
  “嗯。”
  温如晦看了一下俞清瑶的表情,确定她是真没有伤心过度,斟酌着词语,“还记得十三年前吗?那年,你奉圣旨南下金陵求学,我和景暄一路相陪。有一次傍晚休息,你站在茫茫的通江堤岸前。火红的晚霞把你照得红彤彤的。”
  “呃”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的你好象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就在想,为什么你看起来娇小无忧,心理却好似藏着许多旁人没办法理解委屈和心酸呢?”
  “至于现在”温如晦停住脚步,转过身,正视着俞清瑶的双眸。他们的身高相仿,只差了一个拳头的高度。视线相对——
  俞清瑶从中看到了如海涛般。隐藏得无比深沉的情感。
  “你比那时遭受的更多的苦累痛苦,为什么却好像都放下了,可以平静自如的面对。似乎命运对你再凄惨一点,你也能坦然不服输。”
  “清瑶,有一句话藏在我心底很多年了。”
  “从来没打算告诉你,因为觉得,说了也无用。你跟我,大概就像天空东边和西边的云,隔着半个世界呢,哪知世事是变幻的,云彩是可以流动的。你跟我,也可以交集到一起。”
  “我要离开京城了。这一次去,如无意外,今生都不会再回来了。只想问你一句——若当初我鼓起勇气,是否有景暄一样的幸运?”
  俞清瑶哑然。
  换了别人来说这些话,俞清瑶死寂的心一定会以为是在和她开玩笑、奚落或是嘲讽,唯独人品端正、值得信赖的温如晦,不同。她知道温如晦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在肺腑中转悠了几百遍。而真的说出来,恐怕更是消耗了他无数的勇气。若非要离开京城,怕是永远深埋心底。
  “我,不知。”
  细细的回想那次旅行,那时她对父亲的两个弟子齐景暄、温如晦,哪一个更多些关注和善意?似乎都一样。温如晦有太史门第的光辉笼罩,齐景暄有长公主外孙的身份;温如晦跨马游街的状元之才,齐景暄则因眼盲格外引人注意。他们二人,似乎不相上下。
  温如晦谦谦君子,得到这样的含糊不清答案,没有追问,相反已十分满足。他嘴角含笑,微微摇头叹息,只怨自己当初愚笨、错失良缘。
  “容我再唐突的问一个问题。若是我若是,你能,你愿意跟我一起离开吗?”
  “什么?”俞清瑶眉尖一蹙,嘴唇紧紧的抿成一条线。双手很自然的护住小腹——这是一个做母亲的下意识反应。
  “哦,别误会。我对你跟孩子没有任何恶意。”温如晦连忙后退两步,弓着腰行礼不止。
  “我的意思是,也许你可以有另一种活法不必自暴自弃,孤独的一个人生活乡野。若你愿意,生产后可以跟我走。大富大贵自然不能,但我会给你一个遮风避雨的家,尽我可能。”
  “当然,这一走恐怕再也见不到孩子了。”
  温如晦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预料。毕竟,能抛下孩子的母亲是少数。果真见俞清瑶没有丝毫犹豫的摇头,
  “你把馨姐置于何处!”
  “她你还不知道?”
  “什么?怎么了?馨儿出了什么事情?”
  温如晦眉眼淡淡的,道,“她一直痴恋景暄。”
  “这个你不是很早之前就知道了吗?难道现在才开始责怪她?别忘了,她为你们温家生育了一儿一女!”
  看着俞清瑶心怀不满,温如晦觉得让自己的心悄悄间动了的,正是俞清瑶这股子“正气”。无论何时何地,她把是非善恶好坏都分得很清。齐家兄弟做了皇帝又怎么样,她不屑于回头巴结!宁可躲在乡间吃野菜杂粮,也不肯屈服!
  不过关于李馨的事情,他一定要说个明白,如此才能求得最后一点希望。
  “我们温家上下,没有人忘记过她的功劳。便是祖母,临终前也只叫我善待她。只可惜,她从来没看上过我,为温家生育了儿女便是报答完了恩情。现在,她是王府的侧妃娘娘了。”
  “啊?什么!”
  俞清瑶惊得说不出话。
  温如晦再一次转过身,正视她的眼睛。“他没告诉你?就是建元亲自下的旨意,为充一字并肩王王府后宅,除去平妻赵氏外另有八位侍妾。她在宫变之前立下不少功勋,可惜生育过的女人,到底名声不雅,所以改名换姓进了王府。”
  俞清瑶倒退半步!
  李馨她怎么了?她怎么抛夫弃子去做一个连正妻名分都没有的侍妾?以前她不是很聪明的吗?怎么就傻到这种程度!
  温如晦一看她的脸色,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了,苦涩的摇摇头,“你怎么不想想,她明知道景暄是你的夫?明知道你的处境尴尬?明知道将来有一天,你们再难相处!”
  那个女人若不是最后看清楚了,恐怕他不会知道俞清瑶到底有多珍贵,还会苦苦压抑着真正的感情。
  “我”
  俞清瑶沉默了。
  李馨这么做,大概等于断绝她们之间的交情吧?罢了,又不是第一个姐妹朋友跟她走上陌路,再多一个又何妨!只是内心深处,俞清瑶仍旧有些失落。
  “你肯定很伤心吧!对不起!”
  “那你愿意”温如晦的眼眸中升起一点暖光——若俞清瑶肯跟他离开,那李馨的走,反而是好事了!一对夫妻之间没有爱,没谁比他更理解其中的悲哀了。
  “对不起!”
  有些事情错过了,就是一生一世,回不来了。
  温如晦不是咄咄逼人的性格,他来过、问过,亲口得到答案,知道她是慎重考虑了,被拒绝不是没遗憾,可他还是会尊重,尊重俞清瑶最后的选择。
  分别时,彼此互道珍重。俞清瑶看着温如晦孤单的背影,抚着肚子站在田埂上很久很久。
  也许人真是会挖陷阱给自己。有温如晦这么好的人,也有王銮那样看似放浪内心忠诚的人,她一一都错过了,偏偏看中了表里不一的齐景暄。能怪谁呢?
  俞清瑶一边在心理讽刺自己,另一边却感受到了熨贴的柔情。不管是女人的虚荣也好,还是绝境中需求任何人给予的温暖,温如晦特意在离开之前过来的表白,让她多了一层对未来的信心。
  看,她不是真的一无所有!

    四一五章 借刀杀人

  女人的友谊,有的时候可以固若金汤,有的时候又不堪一击。若杜芳华,实在骤然的地位变化中,再也恢复不了跟旧日姐妹们的关系;如元清儿,实在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中,渐渐磨灭了良知,变得心狠手辣起来;至于李馨,也许在一开始她就不曾改变过——
  她喜欢景暄,喜欢了很多年,眼里再也容不下其他人的存在。可当需要她嫁到温家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就嫁了,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甚至之后再见已是景暄妻子的俞清瑶,她还竭力维持两人的友情,劝诫俞清瑶,珍惜夫妻情分。
  回想当时,俞清瑶不知李馨到底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诉说的,正如李馨此刻也想不到,俞清瑶想干什么!
  若是清高,就清高到底啊!一边“态度坚决”的不愿回府的躲在乡野了,一边却有跟景暄勾勾搭搭,还怀了身孕!本以为有身孕了肯定要回到王府——到那时她自有主张。可惜,俞清瑶又一次打乱了她的算盘,至今影儿也不见!
  若只是这般,李馨倒也能接受。她分析了很多中可能,要么去母留子,将来把孩子抱回王府里,那她会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力!理由也是现成的啊,她是俞清瑶的好友么!自然比旁人多一层亲切。
  要么母子共同进府。那也简单,俞清瑶的性格太过固执,不懂得变通。她又那么受王爷疼宠,不用制造麻烦,也会有人针对她。到时候自己见机行事。或者联合别人对付她,或者联合她对付别人,总能在王府中生存下去。
  可忽然听说温如晦去看俞清瑶了,她的心猛然一惊!那个男人明明是她抛弃不要的。胸无大志、文弱不堪,可知晓他心中有别人是一回事,知道他真的去找别人了。是另外一回事。
  李馨不想自己做了什么,一股背叛的感觉充满了整个心灵,令她气急败坏的送出一封信,给即将离开的温家大老太太。也是温家大房的老夫人,温如晦要称呼一声“伯祖母”的。
  她知道温如晦父母,祖父母都不在了,最亲近的就是大房的两位老人。不过。她明显忘记了温家老太太不是个凡人,回信回得极妙“侄孙挑什么填房,她是管不着了,横竖已经尽了忠,哪怕挑个寡妇。与温家的名声无碍。至于孩子,不必担心,温家的骨血温家人不关心,难道指望外人?”三言两语,既讽刺了一番李馨的抛家弃子的不伦之行,又保证了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
  李馨吃了一瘪,很不高兴。这股气无从撒,数来数去,居然只能怪到俞清瑶头上。也许。这本就是“情敌”之间真正关系。爱上同一个男人的两个女人,有可能和平相处吗?
  要知道,以前的她要多么克制自己,才能不露出酸言酸语!害怕会露出嫉妒,她刻意用家事繁忙减少会面的次数,来麻痹俞清瑶。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得到了景暄“身边人”的名分。可惜,景暄现在回府的次数少得可怜!
  她能甘心吗?
  何况她跟俞清瑶的情况完全不同。景暄是信任她的。很早之前,她就知道景暄失明大有奥妙,猜到是皇帝广平暗中下的手。她向景暄表明了生死与共的念头,可景暄深思熟虑后,拒绝了。原因?自然是不愿意拖累她,害得她无辜丢了性命。
  所以景暄迎娶俞清瑶的时候,她就知道,景暄对俞清瑶的感情大约都是虚假的。利用居多,真情少少。
  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理智上,她清醒的认识到俞清瑶未来下场的悲惨——没有的棋子通常都是废弃的,身为女人,不由自主的起了同情心,所以对俞清瑶极为友好。同时,为了帮助景暄计划的顺利,她还要劝解傻傻的,不懂得怎么跟丈夫相处的俞清瑶,多多了解景暄,体贴关怀他。至于背地里,在无人十分咬着牙,嫉妒得不能安眠。
  这样朝也思晚也思的日子,她过了足足九年。
  换做俞清瑶,别看她能吃苦,怕是一天也挨不过。
  简而言之,李馨是不会被“俞清瑶躲在乡野山村不出面”这样的寻常小事打败的。她不能随意出府,可以撺掇平妻赵瑰玉出面啊?
  赵瑰玉年仅十五,鲜嫩可人,除了美貌外,心机手段都差得太远,因此才被建元赐婚下来。李馨找了几个住手,三言两语一劝,果真说得赵瑰玉动了心,
  “各位小姐姐,是不是我亲自去那偏野山村迎接姐姐,姐姐就能体谅王爷的心?也知道我们的诚意了?唉,皇后娘娘让我不要插手过问的,可你们这么说也有道理。总不能让姐姐一直流落在外吧?还有爷的孩子呢!”
  说罢,她命人摆好了依仗,声势浩大的去了。一进村落,引起所有村民的恐慌。惶恐后,看见一排排穿着好看衣裳的侍女,各个长得跟天仙似地,又好奇。围在一处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赵瑰玉在两个嬷嬷的搀扶下,亲自去农舍见俞清瑶。俞清瑶会理她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赵瑰玉弯腰屈膝行礼,俞清瑶背过身去扫地;赵瑰玉口称姐姐,俞清瑶抓了一把小米,“唧唧”的喂养蹦蹦跳跳小鸡;赵瑰玉说明来意,恭敬的迎请王爷发妻回府,俞清瑶就在自家地里挖了两颗青菜,自顾自的让景暄之前送来的厨娘赶紧做碗面吃,她饿了。
  赵瑰玉还又累又渴呢,委委屈屈的看着俞清瑶——那眼神,看似求恳,可周围都是女人,有几个不是彼此审视,看对方有几斤几两的呢?俞清瑶毕竟二十六岁了,便是没有浑身的泥土味,怎比得上赵瑰玉年少貌美,声音宛若莺啼,体态风流?
  跟从而来的下人心中有了计较。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