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闲人-第8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在西郊教元鹫、小野飞行了一日,韩艺也抽空来此视察。

    “咱们的仓库可算是空了!”

    桑木看着一箱箱贴有凤飞楼标志的木箱搬运上船,是大松一口气,因为凤飞楼最一两年的产量远远高出销售量,引发产能过剩,但即便如此,作坊都是卯足劲的在开工,仓库早已经堆放满了,要知道这还不算与其他商人合作生产的商品,好比韩艺的酒作坊专门为钱大方生产一种酒,这种酒只有钱大方能够卖,哪怕韩艺也不能卖,韩艺只是负责生产而已,可即便如此,还是挤压这么多货物在手里,这桑木能不担忧么,如今可算是能够松一口气了。

    韩艺闻言,轻轻一笑,道:“桑木,你说咱们现在赚的钱够咱们花一辈子了么?”

    桑木先是一愣,道:“别说一辈子了,十辈子只怕也是够了。”

    韩艺道:“既然如此,赚钱对于咱们而言,还有什么意义呢?”

    桑木愣了愣,不禁沉吟起来,过得片刻,他一脸困惑的望着韩艺。

    韩艺道:“当初咱们在扬州的时候,一穷二白,自然天天想着如何赚钱,而如今的话,赚钱已经不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事了,我们要将目光放得更高一些,如何创造出一个更加方便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才是我们该做的事。简单来说,七品官是官,一品官也是官,但是他们考虑的事情却是截然不同的。”

    桑木思索半响,点点头道:“我明白了。”

    韩艺笑着点点头,道:“南下的人可都有安排妥当?”

    桑木忙道:“恩公还请放心,都已经安排妥当了,这些人都是从工匠晋升到主管,都能够独当一面,去江南开作坊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韩艺嗯了一声,“南北气候大不相同,盛产的也是大不相同,同样是用米酿酒,用江南米酿出来的酒肯定是别有一番滋味,想要长安的货物能够畅销江南,必须同时也得让江南变得富裕起来江南的货物畅销北方,买卖买卖,买与卖可是缺一不可啊。”

    桑木道:“可是仅凭我们凤飞楼,只怕也是杯水车薪。”

    韩艺笑道:“我们只是一个开拓者,但只有我们成功了,自会有很多人追随我们,江南富裕只是时间的问题,而我们要做得就是尽量将这时间压缩,这人生短暂,想要活得长久,就得充分利用每一刻。”

    “哎哟!韩侍郎来了!快快,你两小子,拜见韩侍郎。”

    忽见一老翁拉着两个年轻人跑到韩艺面前,跪地就拜。

    “哎哎哎!”

    韩艺急忙上前,拉住他们三人,颇为严肃道:“陶老伯,你应该知道我最讨厌这些了。”

    这三人正是陶土父子。

    “是是是!”

    陶土忙站起身来,抹着眼角,哽咽道:“当初要不是韩侍郎,小老儿岂有今日,别说磕几个头了,就算韩侍郎上刀山,下火海,可也回报不了万一。”

    韩艺拍了拍的他肩膀道:“我可不要你上刀山,下火海,多赚点钱,给我一个借口涨点租金,我就心满意足了。”

    “该涨!该涨!”

    陶土连连点头,傻呵呵的笑着,全然不像似一个商人。

    “哎哎哎!老陶,你可不能这样,你如今是赚得盆满钵满,这点租金可以不放在眼里,咱们可是涨不起。”

    只见钱大方、赵四甲等北巷商人走了过来。

    陶土就一实诚人,瞧着钱大方他们,尴尬不已。

    又听赵四甲道:“韩侍郎,你可是不知道,你看看这些坛坛罐罐,可都是他老陶家的,如今他的作坊规模都快追上郑公子的制衣坊了。”

    陶土忙道:“这多亏韩侍郎教小老二那种螺旋瓶盖,小老儿的买卖才能更上一层楼。”

    这螺旋瓶盖,其实就是来自于螺丝原理,螺丝是肯定造不出来的,因为没有机床,因此韩艺就将此原理教给了陶土,看能否用于陶器上面,哪知道还真让陶土给弄出来了,这简直就是革命性的创新,因为这对于密封性是有极大的推进作用,也真该陶土发迹,香水和酒水都需要容器来装,因此大家都从陶家采供陶器,就连元家都直接从陶家订制陶器。

    人家陶土现在都不搞零售行业,店面就放几个样式,专门接商人的大订单,但同时陶器作坊也渐渐增多起来,因为商品的增加,容器肯定也是大增,这买卖亏不了的。

    如今陶土绝对是长安首屈一指的大富商,只不过陶土这人憨厚,非常低调,不显山不露水,穿得也是很一般,完全看不出这个人腰缠万贯。

    钱大方好生羡慕的瞧了眼陶土,当年他发迹的时候,陶土就一土农,如今却远远胜于他,他认为这都是韩艺赐予陶土的,腆着脸笑道:“韩侍郎,这你可不能偏心呀,咱们跟随你这么久,你也指点咱们几招么。”

    赵四甲他们也都是一脸谄笑的望着韩艺。

    韩艺哪里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但是他觉得,这不是他的功劳,他只是点拨了几句,关键还是在陶土在陶器方面的造诣,是非常了不起的,这要在后世,那绝对是大师级别的,而且陶土诚恳待人,从不偷工减料,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还将质量保证如一,瞧了钱大方他们一眼,道:“你们还好意思说,记得当年我不断告诉你们,三年之内,我大唐商业将会有一个井喷期你们扩大生产,迎接这一波高峰期,可是你们谁听了我的?个个是精打细算,毫无远见,如今赚得少,那也是你们咎由自取。”

    钱大方尴尬直笑,做不得声。

    韩艺当初一个劲规劝他们,赶紧将那种落后的家庭式作坊升级为工厂式,虽有不少人听从了他的建议,但是也只是徐徐渐渐的扩大规模,完全依照韩艺说得去做的商人,都赚的盆满钵满,因为西北计划的开始,向西运送的货物是明显增多,如今南下又即将开始,就更加不用说了。那郑善行、陶土是两个代表性的人物。

    陶土早已经韩艺视若神明,韩艺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因为他只是擅长制作陶器,要说做买卖的本事,他不如钱大方等人,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就完全听从韩艺的,就经济学那本书,陶土不认字,就雇人来读给他听,直到自己能够背得出为止。

    韩艺与他们聊了几句,又向河道旁走去,来到一人身前,笑道:“想不到大名鼎鼎的元家少公子运个货物都会紧张的冒汗。”

    此人正是元哲。

    他一怔之下,转头看去,见是韩艺,又见周边无人,一边心虚的抹着汗,一边小声道:“不瞒姑父,小侄现在的确非常紧张,因为。”

    他欲言又止,韩艺却是笑道:“因为这里面利润实在是太丰厚了。”

    元哲讪讪一笑,道:“姑父说得是,起初我也没有想到这其中的利润会有这么大,而且在预算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直到前几日,商人的订单全部统计出来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其中的利润这么巨大,如今姑姑都有些舍不得拿着船队来为我元家运送粮食上来了。”

    粮食能够赚多少钱,香水能够赚多少钱,而且香水南下,肯定不愁卖,单从关中集团的利益来看,运送粮食是最亏本的。

    元哲又说道:“这倒还只是其次,关键还是在于这第一回南下的结果,倘若好的话,这订单只怕会翻上几倍,可若不好的话,那可就难了,小侄心中也是忐忑万分啊!”

    “是啊!凡事开头难!”

    韩艺点点头,他非常理解元哲此时的担忧,因为大运河自隋炀帝开凿以来,用得还是比较少的,一般都是朝廷在使用,商道可以说是闭塞的,关中集团和山东集团是开路人,如果这一趟不能将南北商道打通,货物的销售情况就不会很理想,后面就会越来越难。

    但反过来说,一旦渠道全部打通,长安立刻就可以全面升级生产线,作为全国的生产中心,反正长安人口非常多,是唐朝最大的狭乡,不愁没有劳力,比起江南那小作坊,那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在长安生产完,运送过去,只怕也比当地的要便宜,成败影响如此之大,元哲心里能不紧张啊!

    说话时,桑木突然快步走了过来,“恩公,你看那边!”

    韩艺先是一愣,然后偏头望去,只见一大群人往这边行来。元哲惊讶道:“好像是皇上。”

    ps:小厨师番外2今晚上传,可小希的,“南希北庆”即可……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好一个重农抑商() 
来人正是李治与杨思讷、李义府等几位大臣,不过韩艺见李治是身着便装出行,而且在老远的地方就停了下来,于是让元哲吩咐大伙干活,自己则是迎了过去。.更新最快

    “微臣韩艺参见陛下!”

    “免礼!”

    李治从马上下来,将马鞭递给一旁的侍卫,李义府、杨思讷等大臣也从马上下来。

    李治稍稍整理了下衣襟,笑道:“难怪朕方才叫人去找你,没有找着,原来你在这里啊!”

    韩艺问道:“陛下找臣有何事?”

    “就是想叫你陪朕过来看看。”李治指了下前面的码头。

    韩艺好奇道:“陛下怎么来呢?”

    他是真没有想到李治会来到这里。

    李治笑道:“朕身居宫中都听闻这长安郊外近日多得一景,引无数人前来参观,心中好奇,于是就邀李中书、杨将军他们过来看看。”说着他举目望向码头,眼中不禁闪过一抹惊讶之色,过得片刻,不由得感慨道:“果真如传言一般,比朝廷的漕运都要壮观多了。”

    晕倒!你那漕运就是帮你一个人运送点私货,我这可是送往整个江南的,这能比么?韩艺稍稍鄙视了一下李治。

    李义府道:“陛下有所不知,这还只是关中集团,洛阳那边还有山东集团,若加在一起,只怕这河道上都装不下。”

    李治点点头,又向韩艺问道:“韩艺,这长安有这么多货物运往江南么?”

    这话问得韩艺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没有的话,摆这么多船在这里干什么,可见李治神色认真,不像似在开玩笑,于是答道:“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长安已经是富足有余,生产远远高于需求,足以往外供应。”

    “这也得靠你们这一群贤臣的辅助啊!”李治哈哈一笑,手往前一扬,“过去看看。”

    元哲等一干商人可是见过皇帝的,见皇帝行来,正准备迎上前去,可是却被韩艺抬手阻止了,但是他们也不敢视若不见,呆呆站着,有些不知所措。

    倒是李治主动走上前来,向他们询问情况,关键李治还是不太敢相信能有这么多货物,钱大方等人赶紧向皇帝介绍自己的货物。

    这一问立刻颠覆了李治对于漕运的传统概念,什么漕运,就是运送粮食的,可是这里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全都是制造品,什么文房四宝、书籍、衣服、酒、香水、肉干、闺蜜兔、凉席、鞋袜、溜冰鞋,等等,倒是有一些畜牧,符合传统漕运。

    “让让!让让!”

    忽闻一阵急促的叫喊,只见一个壮汉扛着一个箱子往李治前面走过。李治身前的护卫正欲阻拦,但是李治却抬手示意让他先过去。

    但是这一幕也让李治感到有些好奇,元哲赶紧解释了一番。

    “原来如此!”李治点点头,正巧一个汉子刚刚卸完货,正准备再去搬货,李治急忙喊住道:“阁下留步。”

    那汉子停下来,转头看了眼李治,他当然不认识皇帝,但听得李治喊得文绉绉,又与这些商人站在一起,自当以为此人非富即贵,忙道:“这位公子是叫我么?”

    李治笑着点点头,道:“你是这附近的农夫?”

    那汉子点点头道:“我乃长安县人士。”

    李治又道:“那你为何来此搬货。”

    “赚钱啊!”

    那汉子道:“如今是农闲之事,坐在家里也是坐着,还不如出来找点活计干。”

    李治笑道:“看来你对于这活计是非常满意。”

    那汉子道:“这是当然,只盼今后经常有这活干才好,将来若是收成不好,还能出来务工,不会饿死。”

    李治点了点头。

    那汉子又道:“要是这位公子没有其它的事,我就先去忙了。”

    “请!”

    李治手一伸,待那汉子走后,他突然看向韩艺,只是一笑,并未开口。

    当年韩艺就跟他说过,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当时他还不明白,如今他算是有些体会,收成不好,还能出来务工,不会饿死,百姓要求也很简单,只要不饿死,百姓就不会造反,这个国家就会更加稳定。

    这一圈逛下来,李治发现自己不太了解自己的京师了,自言自语道:“真是想不到这些商人能够生产出这么多货物来。”

    以往那都是家庭式生产,那能生产多少,只能自产自销,哪有多余得卖到外地去,这也是为什么这年头地方都相当闭塞,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因为大家没有来往的理由啊。

    韩艺道:“陛下,如今长安的生产线已经开始转型,如今这还只是开始,今后会越来越多的。”

    李治皱眉道:“生产线转型?”

    韩艺点点头道:“陛下应该知道南郊制衣坊的规模,如今商人都是采用这种流水学模式,只是大与小的区别,生产力也因此大大提升。”

    “原来如此!”

    李治点点头。为什么李治会有这懵逼的感觉,就是因为韩艺变法是暗地里进行的,没有说大张旗鼓的变革,而在生产方面,也不是朝廷在主导,朝廷基本上不管,这也是唐王朝的政策,不抑制商业,这都是韩艺私人在主导,这都是几年之内,慢慢形成的变化,可是政治上又不太商业,这猛然知晓,李治当然会有些吓到。

    别说他了,一旁的大臣也都有些傻眼,这对于他们而言,仿佛是一夜间冒出来的,太夸张了一点,但也不知这是好是坏,只觉得有些怪怪的。

    卢承庆就道:“可是这人都去生产这些东西了,谁来种粮食?这农桑才是国之根本啊!”

    典型的传统派。

    韩艺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