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传奇-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说原因吧。”
“郑大人虽然离开陕西了,可小的以为陕西实际还是在郑大人的掌控之中,这些年以来,流寇在河南山西等地肆掠,就是不敢进入到陕西,无非是郑家军驻扎在陕西,流寇不敢觊觎,要是郑大人不管不顾陕西了,这里早就成为流寇最为猖獗的地方,小的以为,郑大人是不会放弃陕西的,王爷万万不要想着得罪郑大人啊。”
“要是京城要求本王得罪郑大人,又该如何处理。”
管家的身体再次颤抖,脸色也开始发白,御史专程到王府来,管家也觉得情况有些不会,但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今日王爷询问的情况,怕就是御史到王府来的目的了。
管家一直跟随在朱存枢的身边,他所见所闻比较朱存枢还要多。
低头思索了一会之后,管家抬起头,咬牙说话了。
“王爷,小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若是说的不对地方,请王爷恕罪。”
“本王前面就说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要遮遮掩掩。”
“是,小的以为王爷不能够得罪郑大人,这么多年过去了,小的一直都跟随在王爷的身边,京城从来没有关心过王爷,只有太多的限制,现在突然派遣御史来提出要求,小的觉得没有意思,王爷如果按照御史所说的做了,还不知道京城手不是满意,要是不满意,这弹劾铺天盖地而来,王爷也不一定能够承受,小的认为郑大人是讲义气之人,王爷若是贸然得罪了,京城那边不一定能够得到保护,反过来说,王爷就算是得罪了京城,只要有郑大人的支持,京城也不敢怎么办。。。”
管家说的时候,朱存枢听的很认真。
管家说完之后,他没有马上开口,而是挥手让管家离开了书房,独自开始了继续的沉思。
两天之后,朱存枢拿出了一封信函,交给了管家。
“这封信必须要亲自交给郑勋睿大人,不能够让其他任何人看见了,要是出现了差错,本王怕是要被直接押解到凤阳去了。”
管家接过了信函,小心的收好,其实做到这一步,问题不大,只要将信函秘密交给巡抚衙门知事徐吉匡大人,或者是郑家军副总兵洪欣涛,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第五百九十一章 初显身手()
徐佛家拿着一叠文书进入到书房的时候,郑勋睿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
以前这些事情基本都是郑锦宏或者是徐望华做的,而且郑勋睿在看过情报之后,还会直接和他们商议,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调查署的权力扩大了,调查的范围和以前也完全不一样了,如此情况之下,身为调查署负责人的徐佛家,直接单独给郑勋睿汇报。
还有一点不同之处,那就是以前有些情报,牵涉到特别关键的,郑锦宏是不会直接打开信函的,都是直接拿给郑勋睿,这就需要郑勋睿根据情报反应出来的情况做出一番分析,如今所有的情报徐佛家都需要进行分析,不是很重要的情报经过整理之后,原件存档,调查署根据情报的内容综合整理,郑勋睿只需要看到整理之后的文书即可,特别重要的情报,调查署经过整理之后,连同信函一并送过来。
看见徐佛家的神色很是严肃,郑勋睿微微摇头,这一次调查署弄到的情报绝不一般,否则徐佛家不会是这样的表情。
“徐参将,怎么这么严肃,这情报署每日里接触的都是大大小小的情报,大部分都是对我不利的,你要是总是这样担心,我也担心啊,有朝一日你都不会笑了,那就是我的责任了。”
徐佛家瞪了一眼郑勋睿,脸上露出了笑容和红晕,她的确是担心,虽然出任调查署署长的时间不长,但她异常努力,特别是在扩充暗线人数规模以及整理情报方面,耗费了几乎全部的精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调查署弄到的情报大量增加,而且速度也快了很多。
可接触到的情报越多,徐佛家越是担心,只到这个时候。她才知道郑勋睿抗住了多少的事情,面临的是如何险峻的形势,想当初在家中的时候,看到的总是郑勋睿的笑容。还以为天下太平,以前的那些认识太幼稚了。
“大人,这次的情报来自于陕西和京城两地。”
徐佛家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的文书递给了郑勋睿。
郑勋睿开始仔细看着经过调查署整理、徐佛家亲自抄写出来的情报分析。
看着看着,郑勋睿的脸上露出了冷笑的神情。
终于,郑勋睿抬起头来了。
“做的很不错。调查署要继续坚持下去,弄清楚更多的情报,特别是有关京城方面的情报,这些情报是非常关键的,有利于我们做出更多更好的准备。”
徐佛家看了看郑勋睿,想着说些什么,却迟疑着没有开口。
郑勋睿拍了拍徐佛家的肩膀,再次开口了。
“不用担心,这些事情我早就预料到了,这些不算什么。要是这点小事情我都不能够应对了,那我也到不了今日的地位,徐参将,你可不要小看我啊。”
徐佛家脸上露出了笑容,立刻展现出来成熟女人的风韵了。
徐望华和郑锦宏很快来到了书房。
郑勋睿已经思索了好一会,两人进入到书房,他就开口了。
“记得前些日子我说过,皇上若是动手,周延儒和杨廷枢不过是开始,我本以为小胜的皇上会认真思考。稳扎稳打迈出下一步了,谁知道皇上这第一步的目标,远不止周延儒和杨廷枢两人,还针对了三太爷、秦王朱存枢、凤阳巡抚史可法、督催参政马士英以及押运参政粟建成等人。哼,明明只能够扛起一石的大米,偏偏要背着两石大米,这岂不是自找苦吃。”
桌上放着徐佛家刚刚送来的情报。
徐望华和郑锦宏两人很快看完了情报。
两人的脸色都微微变化了,过了一会,徐望华才慢慢开口。
“大人。皇上的手伸的很长,而且对准的都是关键的地方,若是皇上此番的部署全部都能够落实,对大人还真的很不利啊。”
郑勋睿微微点头,接着又摇头。
“皇上是昏了头了,他真的以为大明天下很是稳当吗,以为他的皇位很稳当,没有任何的问题吗,不想着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却想着算计我了,如此自毁长城的做法,愚蠢至极。”
郑锦宏和徐望华都不是很理解郑勋睿的意思,他们觉得皇上这一手很是厉害,想要找到破解的办法实在不容易。
原来调查署侦查到了重要的情报,那就是朝廷派遣御史专程赶赴陕西,找到了陕西巡抚文震亨以及秦王朱存枢等人,其交谈的内容,就是要求他们忠于皇上的,而且从京城方面获知的情报,皇上准备提拔文震亨为礼部左侍郎。
礼部左侍郎的位置非常关键,一般被认为是进入内阁的必备人选。
周延儒、温体仁、张至发等内阁首辅,以及不少的内阁大臣,都曾经是从礼部左侍郎的位置上进入到内阁的。
这对于文震亨来说是巨大的好事情,也是巨大的诱惑,文震亨已经是五十四岁的年纪,相对来说这个年纪应该进入到京城为官了,能够成为礼部左侍郎,稍稍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只要不出现大的差错,进入内阁是稳当当的,身为大明的臣子,能够进入内阁,那就是最好的证明了,说明你是有着不一般能力的。
更何况文震亨仅仅仅仅是贡生的身份,若是依照这样的身份能够进入内阁,必定引发轰动,文震亨也能够成为内阁唯一不是进士身份的内阁大臣了。
正是因为如此,话说回来了,文震亨不是进士,按照正常的规矩来说,没有进入到内阁的可能,甚至担任陕西巡抚,也是非常勉强的,可为什么皇上能够承诺让文震亨出任礼部左侍郎,这里面要是没有交换条件,鬼都不会相信。
再说秦王朱存枢,押运参政粟建成以前是王府长史,后来在郑勋睿的推荐之下进入到漕运总督府,成为了郑勋睿的重要助手,皇上此刻拉拢朱存枢,明显就是盯着粟建成的,而且从调查署掌握的情报来看,粟建成这些天的时间,情绪也有些低沉。
至于说凤阳巡抚史可法,之前很久的时间,皇上就曾经专门联系过的,还有督催参政马士英,皇上自然也是要联系的。
可以说皇上是完全针对郑勋睿的软肋下手。
周延儒、杨廷枢、文震亨、朱存枢、马史可法、马士英和粟建成等人,与郑勋睿或者是亲眷关系,或者关系不一般,要是这些人全部都忠心拥戴皇上,那么郑勋睿的处境将变得很是艰难,陕西等地平稳的局面难以维持了,甚至淮北的稳定都要遭受到影响。
从这些情报之中,还可以领悟到一点,那就是仅仅凭着皇上个人的智慧,是想不到这么全面的,皇上的举措可谓是全面开花,要是全部都得到了实现,郑勋睿将耗费极大的气力来维持陕西和淮北等地的稳定,甚至可能被迫提前与皇上处于分裂的状态。
调查署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就侦查到这么多重要的情报,可谓是居功至伟。
徐望华和郑锦宏的神色都不是很好,他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毕竟皇上居于正统的地位,就连杨廷枢都没有能够抵御住皇上的诱惑,其他人就更不好说了,毕竟郑勋睿还是大明朝廷的大臣,不管是地位上还是道义上面,与皇上没有可比性。
“徐先生,锦宏,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看看皇上的出手,可谓是稳准狠,让我几乎没有喘息的余地,我不相信皇上个人有如此的能力,能够想到如此的全面,应该是有人在一边辅佐,不客气的说,我甚至怀疑辅佐之人,就是内阁首辅周延儒大人。”
“不过皇上大概忘记了,湖广和四川等地的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力量已经壮大起来了,调查署摸到的情报,流寇准备再次朝着河南方向发展,这一次他们是憋足劲了,甚至准备拿下开封府等地了,孙传庭这个五省总督,可谓是生不逢时,如此情况之下遇到了强悍的流寇。”
“流寇一旦形成大的气候,形成的破坏力甚至强于后金鞑子,后金鞑子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老百姓是痛恨的,但流寇不一样,他们得到了底层百姓的拥护,他们一旦发展壮大起来,对于朝廷的打击远远大于后金鞑子。”
“至于说文震亨、朱存枢、史可法、马士英和粟建成等人,身在淮安的,徐先生出面和他们谈一谈,要求他们摆明态度,愿意到京城去,我还是那句话,不阻拦,愿意留下来,就一心一意的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其余的给他们写去信函,让他们直接做出决定。”
“我们与皇上的暗斗已经开始,这个时候,将那些犹豫的摇摆的官吏清除出去也好。”
“讲武堂已经准备进行第二次的培训了,我看效果很不错,第二次的培训,人数要达到六百人,争取在年内将郑家军所有的军官都培训一次,巩固郑家军是我们的根本。”
“我考虑还要成立一个学堂,专门对淮北各级的官吏进行培训,这件事情如今就开始筹备,若是这段时间能够平稳,争取在六月份开始分批次的培训淮北、陕西以及复州等地的官吏,到了这个时候,我不会考虑皇上的想法和朝廷的任何动作了。”(。)
第五百九十二章 秦良玉的搅局()
徐望华代表郑勋睿,分别与马士英和粟建成两人交谈,两人的表态尽管很是坚决,但徐望华从中看出了含糊的意思,粟建成的态度表现稍微好一些,马士英则明显看得出来犹豫。
这样的情形让徐望华很是担心,他非常清楚,在不造反的前提之下,郑勋睿面对皇上和朝廷,几乎是没有什么优势的,也就是说皇上下定决心想要瓦解郑勋睿身边的官吏,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除非是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故,当然让徐望华放心的是,郑家军是绝不会动摇的,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郑家军都是坚定的跟随郑勋睿的。
只要手里握有郑家军,郑勋睿就完全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秦王朱存枢的信函很快来到了淮安,让徐望华吃惊的是,朱存枢居然表现出来了对郑勋睿的支持,而没有选择忠心皇上,这让徐望华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朱存枢毕竟是皇室的子弟,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应该是选择效忠大明皇室的,就算是朱存枢对皇上没有好感,但至少需要维护朱家的江山。
郑勋睿对朱存枢的态度,倒是表现出来了理解,尽管朱存枢是大明的王爷,是皇室的子弟,可是自打出生的时候就被当作贼一样防着,每天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吃吃喝喝,玩女人和赌博等等,其余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够做,否则不仅仅是丢掉头上的帽子,还有可能遭遇到不一般的惩戒,作为有心机的男人,无人能够承受。
朱存枢的态度,让郑勋睿看到了很大的希望,其实天下的读书人,骨头没有那么硬,想想大清国入关的时候,那么多的读书人背叛了大明王朝,成为了大清国的奴才。而利益攸关的皇室,这个时候态度倒是要坚定一些,应该是不遗余力支持皇上的,偏偏朱存枢是这样的态度。那就说明皇室的子弟,也不完全支持皇上了。
马士英的态度,倒是在郑勋睿的预料之中,包括史可法等人,他们是进士。也就是众多读书人之中的精英,想法肯定复杂很多的。
郑勋睿期待的是文震亨的态度,希望文震亨能够认清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郑勋睿倒不是要求文震亨现如今就表现出来造反的姿态,而是希望文震亨能够拒绝到京城去,拒绝出任礼部左侍郎。
秦良玉忽然到淮安来了。
白杆兵遭遇到后金鞑子的伏击、几乎全军覆没,秦良玉遭遇到致命的打击,而且还被后金鞑子生擒,这是难以忍受的耻辱。以至于被交换回来之后,大病一场,要不是有皇上的安慰,恐怕就支撑不过来了,这期间,马祥麟一直都在京城陪着秦良玉,悉心的照料。
秦良玉的身体逐渐恢复了,这个时候,皇上专门召见了秦良玉。
马祥麟在秦良玉身体恢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