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星海危途-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苏联代表团不再与中方进行任何性质的接触,只说等更高级别的人员到来。
一九六九年九月底,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参加越南领导人胡志明的葬礼后,率领一个更高级别的代表团路过北京,和周恩来等进行秘密会晤。之后,中苏两国局势得到缓解。
一九七一年,美国国务卿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秘密访华,次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至此,中美苏三国形成了一种稳固的,互相制约的三角关系。
至一九九一年苏联解体为止,中美苏三国二十年间未再爆发任何武装冲突。
苏联解体之后,原驻苏联的部分莫斯甘人投向美国,俄罗斯由于并没有继承苏联的工业体系,科技力量受到相当的打击,开始出现衰落迹象。
三十三章:七四年人体强化试验()
一九八五年的某天上午,零二六部队的副司令的周光达来到了孙卫国办公室的门口,办公室的门没有关,周光达便探身进来看了一下,只见孙卫国正无聊地坐在办公桌前的一些文件堆里胡乱地翻开着,周光达轻轻地敲了两下门,走了进来。
其实在周光达还没有走到门口的时候,孙卫国就已经靠他远超过正常人的听觉察觉到了,这种能力是他十年前参与人体优化血清实验所带来的众多结果之一。
说到这里,咱们有必要把故事的时间轴向前调到一九七四年,讲一讲那时的故事。
当年在解救了希卡瓦星人之后,零二六部队获得了飞行器上的一些仪器和治疗药物。通过对这些药物的逆向研究,零二六部队研制出了一些可以对人体机能起到增强与优化的血清,经过几年的生物实验后,终于到了人体实验的阶段。
零二六部队外勤部的全体人员都被集中到了会议室内。
“这次开会不知道有啥事儿啊,只叫咱们外勤部的人来?主任你知道不?”李大林问道。
“知道一点儿,听说是想从咱们这些人里选出几个志愿者,参与一项实验,这次开会就是说这个事儿的。”孙卫国转过头来说,“刚才政委让我召集你们时跟我通过气儿了。”
“主任,是啥实验知道不?跟以前一样?我们几个进行体能测试?”战士年朱亮从后排探身凑过来问道,“要是那样还开会干啥?直接把我们几个叫过去不就行了?”
朱亮,就是六九年在越南营救希卡瓦人,与美军交战中阵亡的几名战士之一,在他们“阵亡”之后,通过利用希卡瓦人的医疗设备及时备份了意识,后来通过重塑身体而以得存活。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朱亮等人一直在接受各种实验与测试。
“这个不知道,一会技术部的赵主任过来会说详细的情况”。
“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还是你们外勤部门的人效率高啊,孙主任,外勤部门的人都到了吗?”技术部主任赵刚一进门便问道,见孙卫国点头,赵刚继续说道,“很报歉把大家都叫过来,那我就不多说别的了,眼下有一项试验任何,我们想找几名志愿者”
赵刚的话还没说完,朱亮等十来个战士便举起手来,表示自己要参加试验,这一举动引得外勤部的指战员中顿时发出了一片笑声。
“赵主任,你们我们战士多支持你们工作,你只要几名志愿者,一下这么多报名的,足有二十多个哩。”孙卫国也打趣地说道,“你要是说不够,我敢说立马会再多出几十个来。”
赵刚笑了笑,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大家把手放下,然后说道:“大家先不要急,请听我把话说完,这次试验呢,非同以往,作为外勤部门的骨干人员,想必大家都知道几年前朱亮等人参与的利用外星人技术进行的‘人体增加’试验,而这一次呢,是利用我们自己技术进行的‘人体增强实验’,所以,朱亮他们几个已经进行过了类似的实验,不在这次实验的范围之内,我们的要求是‘身体处于常规状态的’实验者。”
“赵主任,”孙卫国犹豫了一下,向自己的老上级问道,“参加实验是没有问题的,技术部的实验,一直都是在我们外勤部里挑人,不过你得跟大家说一下,风险大不?”
“孙主任说得对,这次的实验不像是以外的装备实验,这是一次涉及人体机能的实验,大家可能都知道朱亮他们几个参与的那次实验,遇到了多大的阻力,所幸是成功的,不然的话,那对我们零二六部队可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大家应该也明白,那个外星人只是因为飞船被破坏困在了这里,迟早有一天飞船修好了他是要离开的,我们不能永远依赖他的东西,我们必须有我们自己的技术,这是其一。
大家应该也记得,就在几年之前,我们差一点儿就跟苏联打起核战,未来的战场是残酷的,往往越是高技术的战场就越是残酷,对士兵身体素质的要求就越高,这是其二。
早在二战的时候,纳粹德国,美国,还有苏联,都进行过类似的被称为‘超级士兵计划’的实验,希望能创造出体能远超过正常人的战斗人员,从而降低作战的损失,担任作战的效果,但是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各方面的压力,最终都落得个不了了之。
现在,我们利用自己的技术,成功地从朱亮他们的血液中分离出了一种物质,而这种物质正是他们几个拥有超强体能的关键,应该说,我们已经破解了那个外星人力量的秘密,他们就是基因改造的结果。
虽然经过了好几年的动物实验,并且取得了令人可喜的结果,但是在人体上进行实验,我们还必需慎之又慎才行,据说当年苏美进行类似人体试验的时候都有很大的副作用产生,有的实验对象甚至产生了基因变异,对参与试验的士兵身心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头发已经花白的技术部主任赵刚说道,“这次,经上级批准,我们决定从外勤部门的作战人员中选出三名志愿者,接受增强血清的试验,当然,是自愿的,如果没人愿意,我们不会动员你们,更不会强迫大家参与,如果没人报名,我们将搁置这一试验,想参与试验的人,一会去找我报名。”说完,赵刚起身走了出去。
赵刚走后,屋子里一片寂静,足足有好几分钟没有人说话。
最终,还是孙卫国打破了沉寂:“看来试验风险很大家,大家都有些啥看法?”
“风险大不大倒好说,以前试验装备啥的出事故也不是没有,大不了一死,问题是要是落下残疾,或者像刚才说的变异了可咋办”有人在底下小声的嘀咕道。
“要不,主任,你跟赵主任说说,还拿我们几个试验,反正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咋的都无所谓了。”朱亮说道,其他几名士兵一同附和。
“刚才没听说吗?你们几个不在这次试验的范围之内,人家要的是‘没有经过强化的普通人’,你们都强化过了,再参加试验就没意义了。”
“要不咱们抽签?”不知道是谁小声提议。
“胡闹!这种是事儿又不是分福利,这是应该用抽签来解决的问题吗?”在孙卫国的呵斥之下,那个人也知道自己的提议并不妥当,于是不再说话了。
“变异了能咋的,总得有人去,我去!”战士钱名宣站了起来,“我参加试验。”
“我参加!”排长李奉明也站了起来,“主任,我自愿参加试验!”
“好,兄弟们,我陪你们一起参加。我也去!”李大林站起来拍了拍两名战士的肩膀。
“我参加!”张玉柱也站了起来,“活到现在,全世界有几个能上过外星人飞船,还跟外星人能称兄道弟的,我觉得我够本儿了,我参加。”
渐渐地,陆续有十余人站了起来,表示愿意自愿参加这次“人体机能增强试验”。
“赵主任,”孙卫国来赵刚在技术部的办公室门外,敲了敲门说道,“我把自愿参加试验的人员都带过来了,您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
看到孙卫国一下子带来了这么多自愿参加试验的人员,赵刚虽然显得非常欣喜,但是仍然严肃地对大家说道:“参加这项试验,我们对风险还是有把握的,关键之处在于,参加试验之后,将会有一个跟踪测试的阶段,来验证增强过的人体是否稳定,这个阶段可能会长达几年,也可能是十年,或者更长,在此期间,你们不能要孩子,以免把你们基因中潜在的不稳定性遗传给你们的一代人,你们有这个心理准备吗?如果没有准备好,你们现在就可以离开,没人会怪你们,毕竟这确实有些不近人情”
听到这话,孙卫国等人不禁面面相觑,一些人陆续转身离开了技术部。
“李大林,张玉柱,钱名宣,李奉名,你们四个是自愿参加试验的吗,如果是,就来填一下这个表格”说着,赵刚从抽屉里拿出了几张表格,准备发给大家。
“赵主任,不是四个,是五个,给我也来一张表格吧。”孙卫国也走上前来伸出了手。
“主任,您不用跟我们凑这个热闹,这东西风险太大,再说了,不是说您要提副司令员了吗?要是参加这个试验,肯定要受影响”李大林连忙上前把孙卫国伸出的手压了下来。
“大林,我这个人好奇心太强,打小时候就经历过普通人没经历过的事情,现在我很想体验一下普通人也体验不了的事,再说了,咱们都是老搭档了,以前咱们几个总是一起出生入死,这次咱们几个还是一道吧。”
“好吧,卫国,既然你执意要参加,我不拦着你,在填这个表格之前,我想对你们几个说,参加这个试验,不止会带来风险,也可能会带来好处,随着身体的增强,你们除了力量、速度,伤口的愈合能力要超过正常人之外,各种感官的感知能力也会超过正常人,而且可能不会再生病,寿命可能会很长,甚至衰老得也会很慢,当然这一切还都是推测,真正的结果还要等很多年才会体现出来。”
三十四章:三峡疑云(一)()
长江三峡,是指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在这一江段,水面狭窄曲折,滩礁星罗棋布,两岸如刀劈斧砍一般的崖壁和山峰异常陡峭,是长江上最为神奇秀美,壮丽无比的山水画廊。
长江三峡全长约200千米左右,自古以来因其雄奇壮丽的景色闻名于世,从而使得历代文人墨客折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纷纷以此为题来吟诗作赋。就连**主席也留下了“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名句。
时间很快进入了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长江三峡水域的旅游与航运事业也随之日渐兴旺了起来,1983年夏天一个星期四的下午,“三峡之星”号货船和平时一样,载着一船货物,由湖北宜昌起航,逆流而上,通过著名的三峡景区向上游驶去。
晚上九点三十分,“三峡之星”号发动机出现故障,在修复无望的情况之下,船长只得通过电台将情况上报给船运公司,公司随即做出决定,将船上的所有船员与搭船的乘客转送至其它路过的货船之上,将船锚泊下来,只留下两名船员看守客船等待救援。
午夜十一时五十七分,有关部门接到“三峡之星”的电台呼叫,称锚链损坏,船有随时向下游顺水漂移的可能,并于十五分钟后中断了电台联系。接到呼叫后,内河巡逻船迅速出发,沿江而上前去寻找,但未能寻获“三峡之星”。
黎明时分,预定前来维修的拖船赶到预定的接船地点,同样未能发现“三峡之星”号货船,通过电台也未能与之取得联系。后经多方沿途在上下游进行寻找,均未能发现“三峡之星”号的踪迹,但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在打捞局随后对部分水下区域进行探摸时,一名潜水员再次失去了联系。至此,这艘运载数百吨货物的货船,还有留在船上的二名船员,以及一名潜水员,正式被宣布失踪。
“您好,请问王建设局长在吗?”听到有人说话,正把头埋在文件堆中的公安长王建设抬起了头来,只见三个解放军的军官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了自己办公室的门口,为首的一名身材魁梧,三十六七岁的模样,下巴上有一处“勾”形的疤痕,目光闪亮,看上去颇为精明干练,另外两名要年轻一些,似乎是他的副手,三个人都穿着新式的86式军装。
“对,我是王建设,您有什么事?”面对这三个突然到访的不速之客,王局长不解地问道。“啊,是这样,我叫孙卫国,我们是解放军电子工程研究院的,为了几天前发生的‘一。一八’案件来的,我想您已经接到电话了吧?”为首的军官很客气地问道,然后把证明自己身份的介绍信和工作证递了过来。
“噢,对,接到了,你们稍等一下啊”核实完对方的身份之后,王建设局长拿起电话,拨打了一个内线号码后说道,“喂?是档案室吗?我是王建设,我早晨和你们说的那些档案整理完了没有呢?好,那就赶快拿过来吧,军队的人已经来取了。”
几分钟后,门被轻轻地敲响了几下,一个公安人员拿着一个薄薄的牛皮纸文件袋被走了进来,说道:“局长,这是您要的档案和交接手续。”
王建设局长朝孙卫国等人伸了一下手,示意把档案和交接手续交给他们。
“好了,这是交接手续,文件核实无误,签过字之后,这件事情就移交给我们了。”
“好了,既然是上级命令移交给你们,那我们也没有意见,预祝你们早日把事情弄清林,尽快找到那艘失踪的货船吧。”
目送三个军人离开,王建设局长长出了一口气,这个棘手的案子竟然因为上级的一句话,就甩给了军队的人,军队的人也开始办案子了?算了,反正案已经不在自己手里,不管了。
地点:长江三峡的某处水域
一艘外表漆成了灰兰色的军用内河巡逻船,沿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