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技翻译家-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零件散乱一些,他能接受。最关键的是他们生产的相似零件,有些标准却是不同的。

    李浩不止一次看到智能工业机器人组装机器人时。

    他拿到两个相似的零件,反复试验。直到调整好一个功差更小的零件。

    零件外购分布在大部分厂家,生产差异有些大,这还有情可原。

    但他们公司早已经完成电子化改造。竟然生产的零件还有些差异。

    没想到这些机械加工公司之间还有这么大的壁垒。

    李浩开始还没有察觉出问题,但他回来之后尽情放松,突然反应过来,这里面蕴含着极大的风险。

    集团旗下的公司,通过多次合并重组。已经让某一个公司专门负责某一领域的全部事情。

    如果一个领域涉及到多个公司,会组建一个事业部统合这些公司。

    就像汽车事业部分管汽车的组装、设计、销售等公司。

    但由于历史原因,机械加工能力分散在不同的公司内。

    这种情况完全不符合李浩对公司发展的设想。

    人类文明的生产力,想要开发浩瀚的太阳系。这是相形见拙,差距非常大。

    他现在必须要整合手中全部的力量,每一分力量的浪费。在李浩眼中就是极大的罪恶。

    他觉得不能再持续下去这个状况。现在必须要进行一些改善。

    李浩想了想,他和周云笙商量道:“云笙,我刚才去赵江那里,发现生产机器人的零部件,分属有好多家公司生产。

    这些公司对于非标准件零件,他们都有各自的标准。整体零件的制造显得非常混乱。

    我们公司在其他方面都理得很顺,能发挥出公司所有的最大资源。

    但在这些机械加工公司,这些资源却被平白的内耗。

    我们应该改变现在这状态。。。

    我觉得应该整合机械加工,把分布在其他公司的机械加工能力。特别是极为小型的加工作坊,整合为一个大型的集团。

    由这个集团统一管理机械制造的所有事物。

    这样也能根据集团的现实情况,合理的分配资源。遇到困难也可以向申请科研部门研发。

    比如在这个集团旗下成立重工业公司、轻工业公司和军工企业。”

    周云笙听完李浩说的话,她直接通过光幕,展现出一个计划。

    她看着正在播放的计划,笑着说道:“我以前就觉得机械加工方面很分散。想把它们整合在一起。

    但是那时只有军工企业和智能工厂,我就觉得把他们整合在一起,完全没有必要。

    这两家企业又隶属于两个公司所有,哪怕都是你独资所有。

    整合他们也需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知道整合之后效果怎么样?

    但航天飞机出现之后,你们又成立了宇宙探索集团。我又派遣工作人员到各个分公司去考察。

    在综合鹦鹉提供的信息,就觉得机械加工方面太过分散。

    我就觉得现在已经到了非整合不可的地步。

    但要整理清瓷科技和宇宙探索集团。我准备和你商量之后再行动,你这几天却在忙碌月球上的事情,一直都没有时间。

    这是因为他们不是一家公司,必然要涉及到机械加工业务的剥离。

    没有你的配合,根本无法分拆他们所属的业务。”

    李浩听着周云笙诉说想法的时候,简单看了一下周云笙的整合方案。

    这个方案比他所说的更为详细一些。

    新成立智能工业集团,整合公司旗下所控制的工业加工能力。

    不只是机械加工领域,电子加工领域也归智能工业集团管辖。

    向以后电子公司只负责设计产品和提供售后服务。

    产品加工这一环节剥离出去,让他们专注研发电子设备。

    微电子公司,包括他所有的智能芯片生产线,也整体转移给智能工业集团。

    科研大楼以后也不在生产各种设备。

    最多只是负责这个未知设备的原理开发。在交给智能工业集团生产。

    智能工业集团与李浩所有的其他公司协调工作。由于人工智能鹦鹉来处理,人员进行辅助。

    可以有效避免沟通不畅,导致的合作搁浅。

    李浩点头说道:“这个方案非常不错。

    就按照这个方案实施,把所有与制造相关的产业,整合为智能工业集团。”

    他同意了周云笙提出的方案,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智能工业集团的总经理,还是选择袁定方。他在担任智能工厂总经理时,干的非常不错。

    至于集团工厂的位置,我觉得应该统一安排在一起。

    像机械加工和电子设备生产。有些东西都是通用的。

    特别是智能加工,对工程师的依赖更加重要。

    需要工程师实时监控整个生产链是否出现问题。”

    周云笙认真地听取了李浩的意见。

    她仔细记录之后回复道:“浩哥,我会按照你的意见,继续安排好智能工业集团的成立工作。

    雄安新区领导前几天还到我们公司考察。说我们公司如果有需求,区里会提供大量的工业土地。

    正好用这些土地来建立新的加工工厂。

    但以前的老工厂还不能关闭,我们依然要保持它们的加工能力。

    航天飞机与机器人的加工工作不能停下来。

    但这些老工厂设备和人员都不会再继续扩张。全力保障智能工业集团制造中心的建设。”

    “这些工作交给你,我很放心。时间也不早了,我这就去科研大楼,别让科学家们等急了。

    你现在已经显怀了,工作不要太劳累。注意宝宝的健康。智能工业集团成立工作不用着急。”

    李浩和周云笙告别之后,他就驾驶智能电动汽车去科研大楼。

    科学家们还等待着他安排研究外星文明产物。

第445章 研究外星材料() 
李浩来到科研大楼停车场下车,向着大楼门口走去在。

    那里有很多人在等他,也不只是等着他。

    他上午去开会的时候,航天飞机已经从月球分批运过来500吨的类金属材料。

    这些类金属材料别看很重,但它的体积只有一立方米。

    这种类金属材料的密度非常高,和外星文明核心物品的密度相比,他完全没有可比性。

    但是500克每立方厘米的密度,却是水密度的500倍。

    这种密度用人类文明科技观察,几乎就是不可能实现的密度。

    激光工业机器人是选取一个边角。在众多科学家的注视下,慢慢切割下来这些材料。

    宇宙探索集团按照提前和国家的约定,给国家0。5立方米,他们获得0。5立方。

    李浩走到科研大楼门口时,发现科研大楼三巨头都在这里等着他。

    他还发现有一个不属于科研大楼的人,那就是和他们有过合作。李浩又对他研究项目进行投资,中科院院士朱炳文老先生。

    李浩最先向朱炳文院士走去,他要过去和客人打招呼。他很奇怪朱炳文怎么来到这里。

    科研大楼除了杜先宇、毕野、郭建濯这三位巨头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类金属材料的详情。

    他认为凭借朱炳文的能接触到的保密等级,不会了解到关于遗迹空间,这么核心的机密。

    要是朱炳文提前知道了这个核心的机密。

    李浩就是舍不得,他也要清理一下科研大楼的队伍。

    他走到朱炳文身边,和他握了握手,笑着问道:“朱老先生不是在研究更加高效的钍基熔盐堆,怎么有时间来我们科研大楼这里。”

    胡炳文面露红光,激动地说道:“这还是要感谢李先生你,由于你投资了我们这个项目。

    我有更多的钱潜心研究技术,现在已经获得国家科研基金的拨款。

    他们还为我提供了安全级别非常高的核物理实验室。

    我的核物理实验室,距离你们科研大楼非常近。

    你们科研大楼经常有一些新材料,有的材料对我研究很有帮助。

    我有时间就过来看看,今天这不是研究方向遇到瓶颈。我想到这里找寻一个理想的材料。”

    朱炳文说完之后,向李浩询问道:“李先生,你们今天这是怎么回事?我看三大实验室主任怎么都跑外面,准备迎接着什么?”

    他本来看完就要走,但是看到科研大楼反常地出现这种情况。也就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在这里一起陪他们等着。

    科研大楼的三个实验室主任,他们对朱炳文都有些熟悉,也不会直接清场。朱炳文也就留在这里。

    李浩了解到朱炳文是因为好奇心才留在这里。他心里非常满意,没有泄密就好。

    李浩这才直接回复道:“没什么?只是发现一种新的材料。由他们对这个材料进行详细的测试。”

    李浩早已经和邱石主任沟通过,知道什么事情应该绝对保密。

    这个材料不需要绝对保密,可以在小范围内公开。

    朱炳文有些惊喜的说道:“又制造出一种新材料吗?你们公司制造材料的速度真快。

    哪怕是别的公司也有科研辅助系统,他们也没有你们公司制造新材料的速度快。材料的特性更是差距极大。

    我能和你们一起参观一下,这个新材料的特性研究吗?

    如果它对研究钍基熔盐堆有帮助,那真是太好了。”

    李浩想了想,答应道:“这个没有问题,多一个人参观,根本不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他又好奇的向朱炳文问道:“朱院士,你们的钍基熔盐堆也是一种核反应堆。

    我们这里虽然是工业区,但也非常接近市区,这里是人口稠密的地方。

    你们实验室在这里,部署核反应堆合适吗?”

    “这个完全不需要担心,你就是清华大学出身。难道不知道清华大学内部也有一台核反应堆。

    燕京市区内公开持有核反应堆的公司就有好几家。

    实验室级别的核反应堆,完全不需要担心。他们的核物质非常少。又能达到最高程度的保护。

    实验室的周围都有很厚的铅板密封,绝不会有放射性物质跑出去。

    实验室的核反应堆和工业化的反应堆完全是两种概念。

    我现在利用炎金,已经制造出实验室级别的钍基熔盐堆。但现在就卡在工业化。”

    李浩还想和朱炳文院士说下去,就看到科研大楼不远处,开过来一辆重载卡车。

    这属于徐工集团生产的矿业重载汽车。

    它有四个非常宽阔的轮子,上方是一个5平米左右的平台。

    在平台上方放着200多个非常小的小箱子,平台两侧还有一根收紧的固定吊轮。

    但看重载汽车车胎的痕迹。

    这根本不像基本空载,而像在上方拉了非常重的重物。

    卡车很快停在科研大楼门前,从重载汽车里面走出一个穿着军装的军官。

    他走到李浩面前,冲他敬了一个军礼,说道:“我方奉命令向贵公司运输物品,现已到达。请验收。”

    李浩笑着对他说道:“你们这一路辛苦了。”

    他说话的时候,毕野推了推他的智能眼镜。开始逐一检查,密封好的小箱子,之后对李浩作出一个确认的手势。

    李浩收到手势之后,从口袋内拿出一个单据。递给这位军官:“物品完好无缺,你们这是辛苦了。”

    军官再次向他敬了礼之后,转身走向车内。

    开始利用载重汽车上方布置好的吊装设备。把这些小箱纸都卸载科研大楼门前。不多不少,一共就250个小箱子。

    有员工亲自安排这个小箱子的储存。

    李浩则让他的保镖拎着三个小箱子,走进科研大楼。

    那个在车上指挥卸货的军官,看着三个保镖的动作。张大嘴巴久久不能合拢。

    他可知道,这些箱子虽然小,但每一个箱子的重量高达一吨。

    李浩来到实验室中,他就开始安排任务。

    “郭建濯主任负责对这种材料进行化学腐蚀实验,电解实验。

    要搞清楚这种材料和各种化学物质的反应。

    毕野主任的任务最重,各种材料主要探究他的物理性质,从普通的物理性质到它对高能历史的反映都要探测清楚。

    随时根据材料的变化,改变实验的进程。”

    杜先宇弱弱地说道:“这里没有我的工作吗?”

    “这个材料和生物方面基本没有关系,他又不含有放射性物质。也不产生特殊的磁场。

    你只需要站在一旁观察就可以。”李浩很无语的说道。

    杜先宇主任都多余问这个问题,这个材料和生物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在李浩的指挥下,郭建濯和毕野分头行动,开始测试这种材料的特性。

    李浩哲在一旁观察,他经过前期探测。

    只知道这种材料几乎不对外释放任何放射性物质。其他情况根本不了解。

    天然射线完全是一种奇特的物理特性,在地球上任何东西都向外释放射线。

    无论是石头还是纸张,哪怕就是人体。他都在向外释放一定的射线。

    只不过剂量非常小,地球上的生物都已经适应这个环境。

    这是由于原子物理特性决定,每一种元素都有特定的半衰期。

    李浩了解到这种材料的奇特特性,他那时就几乎断定这种材料是人为制造。

    毕野那里很快传来好消息,这种材料的第一个特性已经被掌握。

    通过高能磁反应炉加热这种类金属材料。已经获得它的详细熔点742摄氏度。

    这种高能磁反应炉就是一个大号的电磁炉。利用电磁的涡流效应来加热金属。

    加热这种材料到熔点,收集了很多小类金属颗粒。

    郭建濯拿着这些小类金属颗粒,开始进行材料的化学反应实验。

    在毕野逐步完成材料的屈服强度,硬性硬度等常规物理特性判断。

    郭建濯一脸沮丧的走了过来,他向李浩汇报道:“李总,这种材料化学性质极为不活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