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末逍遥游-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李盛坚决反对陈晶晶跟自己一起去虔州,李盛不是去虔州旅游,他可没有精力照顾这个小丫头。两人的意见不一致,难免就争执了一番,虽然很快他们俩就都意识到在这时候争吵是不合时宜的,但是,两个人都有点伤感,本来是彼此正情投意合的时候,突然间有了这种分歧,那就只会让人感觉到遗憾了……

    陈晶晶扑在李盛的怀里,抚摸着李盛的宽阔肩膀,现在是夏季,李盛虽然感觉两个人贴在一起很热,但他却舍不得推开陈晶晶,其实,他很享受这种感觉。

    陈晶晶那温香暖玉般的娇躯让李盛萌生了一种莫名的冲动,他只好把嘴凑到陈晶晶的耳边,小声地安慰她。

    “晶晶啊,其实,我也希望你陪着我,可是,我不能那么自私,我们去虔州,就像是深入虎穴一样,这次行动很危险的,一旦有个闪失……”

    陈晶晶连忙用纤细的小手捂住了李盛的嘴巴,她不想听这些话,她只想跟李盛在一起。于是,陈晶晶喃喃地嘀咕着,李盛虽然有些动容,但却仍然不让步。

    窗外,月光皎洁,树影婆娑,但是李盛却感觉道,还有一个人就在外面听墙角,那个人当然便是陈抟老祖,现在,李盛的听觉很灵敏,绝非一般人可比了。

    陈抟老祖此刻就隐藏在窗外不远处的一个角落里,李盛和陈晶晶方才的窃窃私语全都被他听见了,以陈抟老祖的神奇能力,这当然不是问题,陈抟老祖原本没有听墙角的癖好,他只是担心李盛和陈晶晶失去理智,做出一些越轨的事情。

    洪飞虎偶然间发现了陈抟老祖,他不过是问了陈抟老祖一句,为何这么诡异就像做贼一样,旋即被陈抟老祖一脚就给踢得倒飞出几丈之外,看样子,陈抟老祖确实是下了大力气,好在洪飞虎并没有受伤,这说明陈抟老祖还是有所保留的。

    不觉间已经到了秋天,李盛带领的这支队伍就要离开升州城了,他们表面上是一支商队,实际上,他们的成员都是来自百胜军,每个人都是百胜军中的精锐。

    这支商队携带的货物是升州云锦和雨花茶,云锦是升州传统的丝织工艺品,其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因此被称为“云锦”。升州云锦与苏州的宋锦和四川的蜀锦齐名,并称为我国三大名锦。

    升州云锦生产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此时,织锦工艺已经日臻成熟和完善。

    雨花茶外形圆绿,在原料选择和工艺操作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在谷雨前采集嫩叶,经过杀青、揉捻、整形、烘炒四道工序,全工序都用手工完成。冲泡后,茶色碧绿清澈,香气清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有止渴清神和治喘去痰等功效。

    升州刺史王戎和徐知诰特意前来相送,王戎当着很多人的面夸赞李盛乃是不可多得的少年英才,此次虔州一行,他们必定能为淮南军再次立下大功。王戎的感情很真挚,说到动情处,王戎甚至潸然泪下,完全称得上是影帝级别的表演,就连李盛也不由得有些动容,他能看得出来,王戎对这支商队寄予了厚望。

    “王大人,虔州此去虽然山高路远,危机重重,但是在我们百胜军的眼中,这都不是事儿!您就不用再担心了,好了,别哭了……”李盛微笑着向王戎致谢。

    王戎闻言果然破涕为笑道:“小李子,对于你们来说,这算是一个考验,你如果能够顺利地闯过这一关,以后,你必定会成为大将之才,早晚要飞黄腾达!”

    站在王戎身边的徐知诰却是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他拍了拍李盛的肩膀,笑了一下,然后从怀里掏出来一枚汉白玉令牌塞到了李盛的手里,小声嘀咕了几句。

    原来,这枚样式古朴的令牌非同小可,它是徐温让徐知诰送给李盛的,这枚令牌在淮南军之中比杨隆演的王命还要管用,有这样的便利,李盛自然不会拒绝。

    李盛这一走,彭彦章当然要留守百胜军大营,两人互相叮嘱了一番,此行对于百胜军的意义非常重大,就连彭彦章这般年纪的人都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第402章 女人缘() 
末了,彭师导凑到李盛身边,红着脸低声说了一句:“李大人,如果有可能的话,多弄些女人回来啊,百胜军里的弟兄们,还有许多人是可怜的单身汉……”

    李盛闻言有些尴尬,哭笑不得地指着彭师导的鼻子,轻声说道:“你,你小子……你以为我是干什么去了?别忘了,我们都是官兵,我们可不是强盗啊……”

    陈抟老祖只是对李盛说了寥寥几句话,告诉他在睡觉的时候也要注意练习睡梦玄功,否则,就凭李盛现在的武功,一旦遇到劲敌必定会险象环生。陈晶晶却依依不舍地粘着李盛,柔声细语地说了半晌,毫不顾忌旁边的众人对他们怎么看。

    “小李子,愿你们这支商队一路顺风生意兴隆,把这些升州云锦和雨花茶全都卖出去!”这是荆十三娘的告别语,她是个地地道道的商人,三句话不离本行。

    “愿你们这次能发大财,最重要的是……希望你平安归来!”宋福金深情凝望着李盛,片刻之后,这才说出了这句话,她并不知道李盛此行还有别的目标。

    徐知诰在不远处看到宋福金对李盛这般叮咛嘱咐,心中却油然而生一阵酸意。李盛这小子怎么这么有女人缘?为什么宋福金却总是故意躲着自己?哎……

    “李大人,保重!将来你返回升州之时,必定会平步青云,到时候,千万莫要忘了提携区区在下。”这是宋齐丘的临别赠言,他还是一门心思想要出人头地。

    “年轻人就应该锐意进取,小李子,建功立业正逢其时啊!”这是郑д馕焕湘鞣赖幕鹨┳ḿ业募だ铮运衷诘哪炅浔居Ω梦抻耷罅耍粗幌M钍⒛芄话踩祷兀茄幕埃鼓茉诶钍⒌闹傅枷陆徊窖芯炕鹨┪淦鳌�

    李盛对前来话别的众人做了个罗圈揖,又瞅着站在路边上挽着陈抟老祖胳膊的陈晶晶笑了一下,然后才扯开嗓子大吼了一声:“弟兄们,出发啦!”

    随着李盛这一声令下,洪飞虎带着几个斥候骑着马率先出发,他们都是穿着一身的劲装,看起来非常干练。姚克赡也甩起了鞭子,驱赶着装满货物的马车紧随其后,整个商队排成长队缓缓地向大路上行进。

    这支商队的规模很庞大,商队里面的货物不止是荆十三娘商铺的云锦和雨花茶,还有升州徐家的金箔,以及百胜军酿酒作坊出产的烧刀子酒,这一次,他们只是拿出一部分产品用来打开外地市场,但是,各种产品的数量却已经颇为惊人。

    商队里的云锦已经达到了升州城大约四成的云锦产量,足见升州商人们对于此次虔州之行的重视。这支由六百人组成的商队,无论是赶车的车夫还是担任护卫商队职责的人都是从百胜军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士卒。

    这样大规模的商队在近几年里都是从未有过,如今,各个藩镇之间连年征战,互相之间很少通商,如果不是有淮南军阀徐温的鼎力支持,李盛估计他们出了升州城就会遇到盗匪的骚扰。

    李盛和陈汾坐在马车里,说着一些关于摩尼教徒的闲话,看样子似乎很愉快,其实则是不然,陈汾是个势利眼,他除了对李盛和彭彦章等长官还算热情之外,对别人却都是不冷不热的,很难谈得来。

    陈汾的家庭比较富裕,见识也比常人广博一些,不管李盛说什么话题,陈汾都能接上话茬儿,将一场闲聊变得谈笑风生,倒是也能缓解旅途的乏味。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本事,即便是老兵油子姚克赡也没有这本事,自从和摩尼教徒谈判之后,李盛就在期待着摩尼教的人与自己合作,李盛不知道他们能否兑现他们的承诺,为了安全起见,他在临行前也叮嘱过陈抟老祖,请他留个心眼,要是那些摩尼教徒以怨报德,后果不堪设想!在李盛看来,陈晶晶和宋福金等人的命比自己的小命珍贵得多。

    商队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行进着,李盛正有些无聊地看着外面的景色,徐家的管家老徐头就凑了过来,此人身材瘦削,虽然年近半百但却精神矍铄。

    老徐头与李盛还算是熟人,他嘿嘿笑着将一小袋子甜果干送了过来,小声问道:“李大人,您说咱们这一趟到了虔州,能把这些金箔全都卖掉吗?老奴总觉得有点难啊,那些人根本就不知道金箔的价值,更不会品鉴,好好的金箔到了他们的手里,还不得全都被他们糟践了?”

    李盛吃了一块果干,对老徐头笑了笑,道:“如果你是卖果干的商人,别人把你的果干买了之后,是自己吃还是喂狗吃,你管得着吗?只要你能赚到钱就够了,是不是?金箔有很多的用法,他们可以做成金叶子,但是,他们就算是把金箔做成糕点也和我们无关,据我所知,如果在酒里加上少量的金箔,还可以起到解毒甚至养颜等方面的功能。”

    老徐头闻听此言不由得瞠目结舌,他们徐家一直深耕金箔领域,就连他这把年纪都不知道金箔居然有这么多的用处,他甚至有些怀疑,李盛是不是在胡说八道?但是他看到李盛说话时的表情,感觉李盛又不像是在跟他开玩笑。

    李盛对于老徐头的表情并不意外,笑了笑,接着说道:“怎么样,你从来没听说过吧?金箔可以解热驱烦,也是给小儿压惊的偏方,金箔还有一个重要用途,记住了,金箔还可以用于烧伤皮肤的冶疗,一般人,本官还不告诉他呢,嘿嘿……”

    老徐头听得一头雾水,他实在是不敢相信,金箔居然还可以用在治病方面,实际上,这是金箔在后世里外科手术上的用途,古代人当然不知道。

    李盛的目光从老徐头充满惊讶的脸上移开,提醒道:“老徐啊,我差点忘了,本官让你准备的那些金箔你准备了没有?到时候有大用处,你可不要耽误事情。”

第403章 贯休和尚() 
“准备了,李大人,价钱肯定公道……对了,您要这些金箔做什么?难道您要给别人送礼不成?”老徐头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打算问一问。

    李盛笑了笑却不回答,他并不想说自己要制作可以致命的金箔酒送给某些人,金箔酒看起来金光闪耀,精美豪华,拥有金箔酒的家族总是给人以吉祥富贵的感觉,那些喜欢炫耀的虔州富贵人家对于金箔的喜爱几乎已经深入骨髓里了。

    只要先给一些虔州的高官敬献这种代表尊贵的金箔酒,金箔酒就会被他们传递给普通的虔州官员,等到自己带着商队逃离虔州的时候,他们早已中毒了吧?

    金箔的产生与炼丹是分不开的,东汉时期的著名炼丹家魏伯阳曾经提倡直接服饵黄金,金箔工艺的祖师爷便是东晋时的著名炼丹家葛洪。唐代时,人们依然醉心于服食金石,这甚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是,随之而来的中毒致死现象却也日趋严重。在唐朝的皇帝之中,唐太宗、宪宗、穆宗、武宗和宣宗等五位皇帝都是由于服用丹药中毒而丧命。到了这两年,依然有许多富贵人家在喝着金箔酒。

    李盛非常清楚,在后世里,国家是不允许生产金箔酒的。对于这种不好的习俗,李盛并不介意利用一下,只要是有利于自己的商队全身而退,他就毫无顾忌,做为这个商队的头领,李盛不介意将这种可以杀人的金箔酒提供给虔州的敌对人士,无论如何,他要为商队里的弟兄们负责,对于敌人仁慈,便是对自己人残忍。

    王贞白拎着一个竹篮子走在竹行山的崎岖山路上,自从退隐之后,他就将自己的余生贡献给了家乡的百姓。王贞白不喜欢过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他在竹行山之南创建了“山斋书舍”,整日里潜心教学,为家乡子弟传道授业解惑。

    闲暇之余,王贞白还以著书为乐,可谓是勤奋不辍,时常还与郑谷和贯休等名士交流交流诗歌文章,有时候,王贞白还会帮助农民干一些农活,或者帮着他们打猎,他曾经在边军里做事,身体很强壮,这些体力活对于他来说全都不是事。

    王贞白刚刚从一个叫做崔仁涛的学生家里回来,这个学生很勤奋,也很优秀,是王贞白的得意门生。可是,崔仁涛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他的父亲在战乱中死了,现如今,崔仁涛只是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王贞白经常帮崔母干些家务活。

    出于恻隐之心,王贞白毅然免去了崔仁涛的学费,王贞白不差钱,他创办山斋书舍的目的本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教书育人。崔母是个温柔贤惠的少妇,看着王贞白帮她忙里忙外,她自然是感激至极,渐渐地,她就芳心暗许,但是,她也只能埋在心里,她不能做出对不起亡夫的事情。

    竹行山花美果香,有枇杷、桔子和桑葚等水果,因此又被当地人称为“花果山”,王贞白手中的竹篮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这些都是崔母送给他的,就当是作为酬谢了。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像崔仁涛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王贞白对他们都是减免学费。竹行山一带的百姓信息闭塞,民风淳朴,现在,王贞白的家里已经堆满了学生们送给他的各种水果和蔬菜,甚至还有鸡鸭鹅等各种家禽和猪狗等家畜。

    王贞白只是希望这种藩镇割据的乱世早些结束,否则,黎民百姓流连失所,家破人亡的悲剧就会愈演愈烈。王贞白琢磨着,回到家里之后,让厨子们弄几个当地特色的美味佳肴给贯休和尚尝尝,和尚不吃肉,那就不妨让他尝一尝清炒白玉豆、糯米子糕和烫米粉。

    王贞白和贯休和尚也算是老交情了,这位大师这几年一直在云游天下,刚刚来到这里一个月,可不能怠慢了他。王贞白对于贯休和尚一直是非常崇敬的,贯休和尚俗姓姜字德隐,是个著名的得道高僧,贯休和尚早在七岁的时候就在和安寺出家了,他曾经在天复年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由于贯休和尚那句著名的诗句,“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