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末逍遥游-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咕椋蛭庑┟鹦N久亲乓缘聊刮担=哟ナ澹堑钠し裟衙饣嵴慈拘┖苣严慈サ氖猩跽撸糇糯罄显毒突岣艘恢忠跎母芯酢!�

    “原来如此啊……”李盛这才恍然大悟,他想起了那些黑衣人的首领的样子,确实如此,他也着实体会到了那种阴森森的感觉,当时他还以为那只是一种错觉。

    彭晓见李盛似乎真的对此并不了解,继续侃侃而谈道:“李公子,你有所不知,天下间的盗墓贼,就属温韬手下的摸金校尉最出名,那温韬本来是耀州节度使,他却利用职权组建了一支摸金校尉,趁战乱之际,率领手下盗掘了关中地区的大小唐皇墓陵,许多珍贵的宝贝被他私藏,贩卖甚至损毁。据说,太宗皇帝死后,曾经把王羲之的《兰亭序》等珍贵的名家书画真迹作为陪葬品,带进了昭陵。”

    “什么?王羲之的《兰亭序》……那可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瑰宝啊……”李盛听了之后禁不住大吃一惊,他知道,那大名鼎鼎的《兰亭序》后来可是失传了。

    “这个无耻盗贼,其心可诛!”乐平公主听了彭晓的这番话更是气得粉面含霜,她虽然流落民间,却也是皇室后裔,金枝玉叶,她其实早就听说过温韬带兵盗皇陵的事情,但此刻再次听说这件事,她还是怒不可遏,温韬这般倒行逆施可是辱及了她的先人啊!但她只能忍住怒火,不敢说的太多,以免泄露自己的身份。

    彭晓瞥了一眼乐平公主,只当她也是为此事而不平,却没有想的太多,只是长叹一声,接着说道:“据说,温韬那奸贼将一批书画作品真迹带出了昭陵,他看上的却不是价值连城的书画真迹,而是装裱在外的华美绸缎。他让手下将书画上面的绸缎全部撕下来,却把那些书画真迹扔了……《兰亭序》真迹从此就彻底失传了,有可能就是被温韬毁掉了。”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流露出了遗憾的神色。

第122章 黄国故城() 
“温韬这样臭名昭著的盗墓贼居然还能成为盘踞一方的节度使,甚至掌控着一支专业从事盗墓的军队,他作为大唐的朝廷命官,表面上道貌岸然,却明目张胆地四处盗掘大唐先帝的陵墓,真是岂有此理!”就连李盛都禁不住义愤填膺了。

    “目前,只剩下女皇武则天的乾陵硕果仅存了,其余的本朝皇陵都无一幸免。温韬和黄巢一样,他也曾经发动了好几万人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出乎意料的是,温韬的人马三次上山都遇到了风雨大作的罕见天气,只要他们的人马一撤,天气却又立即转晴。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温韬心有余悸,终于不敢再继续挖下去了,乾陵这才逃过了一劫……生成天地万物的乾坤之气,有阴有阳,有仙道,有鬼道,他们这么做早晚会得到报应的。”彭晓越说越生气,也越玄乎。

    李盛听了之后暗中唏嘘不已,这个小道士终于说到他的老本行了,对于鬼神之说,他是宁可信其有,不敢信其无的,但是,他总觉得那些过于玄虚,即便是出自一位道士之口。

    出了光黄古道,李盛等人便来到了著名的黄国故城,这时已经是傍晚了,一阵风从远方吹来,掀起了满地的枯叶,在半空中舞动片刻之后又重新飘落到地上,很快,一层枯黄的落叶就几乎遮盖了整个地面,天地间弥漫着一片萧瑟的气氛。

    这座黄国故城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规模了,那时候,黄国是一个诸侯国,后来被强大的楚国所灭。这座古城呈长方形,城外有护城壕沟。李盛目测一番,这座古城的总面积看起来大约有三平方公里。现存的城墙都是由黄土夯筑而成,城墙的高处大约有七八米,低处则大约有四五米。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如今尚存有三处城门豁口,从那城墙的厚度和道路的宽阔,依稀可见当年的壮观和雄伟。

    在这座古城里,商铺云集,与其它城市有所不同的是,城里有许多铁匠铺,这些都是由当年遗存下来的青铜器作坊改造而成,如今,这些铁匠铺依然生意兴隆,许多人来这里打造兵刃,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民风彪悍,弱肉强食,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要有武器用于防身,这也是人之常情,官府并不过于干涉。

    众人找了个看起来比较干净的客栈住下,他们不担心那些剩余的摸金校尉再来找他们的麻烦,那些摸金校尉是外地人,作为手下败将,他们士气低落,断然不敢再来这里撒野,即便是他们来到这里,李盛也不怕他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李盛依然是和乐平公主住在一个屋子里,从窗子里向外面望去,可以看到街上的青砖红瓦,弧窗拱门,苔痕黛绿,古色古香,很有一种古城的历史沧桑感。

    两人相继沐浴更衣之后,李盛便去请住在隔壁的彭晓来给乐平公主治疗腿伤。出乎李盛意料的是,彭晓虽然年纪不大,却是一个可以制作符箓的高手,据他所说,他曾经用自己制作的符箓给别人治病,而且确实用符箓治愈了一些病人。

    李盛对彭晓的话当然有些半信半疑,但他认为彭晓看起来并不像是喜欢自吹自擂的人,常言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彭晓既然敢于这么说,想必就一定是对此很有信心了。被称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将禁咒、符印、导引、针灸、汤药并列称为济世五法、救急之术。只是,对于符箓这种神秘的手段,李盛并不了解,在后世里,他也没听说过谁能通过符箓治愈患者,只能先试试看了。

    彭晓一本正经地看着李盛,道:“贫道随身携带着辟邪符、镇宅符、护身符,还有求财符,都是颇为灵验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我的符箓向来只卖给真正识货的人,因为只有真正识货的人才能看得出来,我的符箓是具有神奇功能的!如果不相信,你们试一试就知道了……至于治疗弟妹的腿伤,贫道并没有现成的符箓可用,需要为她专门制作一张符箓,今日,你们能够遇到我,那也可以说是找对人了。这么说吧,一张符箓,我要收取至少五十两银子,这完全是物有所值的。”

    李盛闻言一怔,旋即对彭晓翻了个白眼,心道,你怎么不去抢钱呢?来到唐末这么久,他大致了解了银子的购买力,通常,一两银子折合一千文铜钱,又称一贯,在唐初贞观年间,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四千多元的购买力,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由于通货膨胀,一两银子相当于两千多元人民币,至于现在,由于藩镇割据,烽烟四起,通货膨胀更加严重,一两银子只是相当于一千多元人民币。

    五十两银子,那就是相当于五万多元人民币啊,李盛并不知道那神秘的符箓能否奏效,更何况,他现在根本就拿不出五十两银子,这真是让他捉襟见肘啊!

    李盛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乐平公主体贴地看着他,美目中闪过了一丝黯然,如果在前几年,几十两银子对她这位公主来说根本就算不上钱,可惜已经时过境迁了。

    乐平公主轻咬贝齿,淡淡地说道:“算了吧,我们不妨再试一试别的办法……其实,我早就认命了,能够活到现在,我也知足了,即便是从此再也不能站立行走,那也不是不可接受的,人生不在乎寿命的长短,而在乎生存的尊严和意义。”

    彭晓斜着眼乜了一眼李盛,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这小子真是艳福不浅啊,找了个如此天生丽质而又颇有见识的女子,而且,这小两口看起来彼此间情深意重,让他也不由得有些心折,反而动了些恻隐之心。其实,他也不想趁人之危发横财,可是,他此去西蜀,千里迢迢,他确实需要一大笔钱啊,他实在没有办法。

第123章 符箓疗法() 
干咳了一声,彭晓笑了笑,道:“这样吧,贫道看你们俩也都是年轻有为的江湖豪杰,郎才女貌,伉俪情深,贫道着实羡慕不已。这一路上,我们也算是并肩作战过,相识即是缘……贫道今天就破个例,不收费了,就为了彼此交个朋友。”

    李盛和乐平公主对视一眼,眼中都有些惊讶的神色,这可是他们求之不得的。

    “既然如此,那就多谢道长了,我们感激不尽!”李盛对彭晓拱了拱手,心中却仍然有些担心,这就搭了个人情,却不知道彭晓的符箓到底能否有些效果?

    彭晓却似乎看透了李盛的心事,微微一笑,道:“《晋书》里面记述了一个叫幸灵的方士为人治病的故事,有个叫做吕猗的人,他的母亲得病瘫痪了十多年,吕猗慕名而来请幸灵治疗他的母亲,幸灵给了吕母一张符箓,然后便远离吕母几步,闭目打坐。过了片刻,幸灵便让吕猗扶吕母起来坐。吕猗说,俺娘得病已经十年多了,怎么可以突然让她坐起来?幸灵胸有成竹地说,你姑且扶扶看。于是,两个人将吕母扶持着站了起来。再过了片刻,他们却惊讶地发现吕母居然能走路了,这就是用符箓的方法治病。其中自然有些玄奥之处,不足为外人道,哈哈……”

    彭晓取出了自带的朱砂、黄纸等材料,有条不紊地制作了一张符箓,这几乎花去了他半个时辰的时间,在此过程中,李盛一直在仔细观察彭晓的动作,但他却仍然看不出所以然来,真是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啊。实际上,李盛并不知道,制作符箓是一个技术活,需要的是天赋,而彭晓恰好就是精于此道的天才。若干年以后,彭晓果真在符箓方面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不过,那就是后话了。

    随着时间的延续,李盛越来越紧张,如果彭晓的符箓还是无法奏效怎么办?

    “好了,贫道的符箓已经完成了!贫道相信,一张就能见效,至于弟妹能否彻底痊愈,那就要看她的造化了……弟妹,你赶紧来试一试吧。”彭晓毫不掩饰心中的喜悦。

    心里同样有些紧张而又期待的乐平公主听见彭晓的话,顿时心中一振,“噌……”的一下子就坐了起来,两眼放光地看着彭晓,就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木头一样。就算彭晓的符箓毫无用处,反正也不会收费,因此,只要有一线希望,她就不会放弃。虽然她内心深处也早有准备,根本就不敢奢望什么,但是她还是想试试看。

    彭晓不无得意地笑了笑,心想,这些符箓术是自己将来闯荡西蜀的资本,如果这张符箓连一个女子的腿伤也治不好,自己以后就不要再梦想着长生不死了。

    乐平公主用过了符箓,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李盛看着依然安详地躺在床上的乐平公主,越来越忐忑不安,终于忍不住问道:“怎么样了?你的腿有没有什么感觉?现在能不能站起来?”

    片刻之后,乐平公主坐了起来,眼睛一亮,俏脸上久违地流露出一丝开心的笑容,道:“我似乎有了一些好转的感觉,以前,我的双腿会不时地感觉一阵酸痛,这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我的双腿都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而且明显比以前更加有力量了。”

    李盛闻言顿时又惊又喜,看样子,彭晓的符箓果真是非同小可,不可小觑啊。

    “贫道说过的,贫道的符箓那是一绝,曾经治愈过许多人。”彭晓面有得色。

    三人的心情一下子都好了许多,于是便天南地北的闲聊了起来,聊起了关于西蜀的一些话题。原来,早在大唐广明元年(880年),唐僖宗为了避开黄巢的叛乱,逃到了西蜀的成都,在六年之后的光启二年,唐僖宗皇帝再次来到了西蜀的汉中。在唐代的中后期,基于国家政治军事大局的原因,巴蜀地区已经成为关系到大唐帝国安危存亡的战略大后方,也从此便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各种人才和精英入蜀的浪潮。

    有位著名的道家高道杜光庭追随唐僖宗入蜀,后来被赐以紫服象简,他对《老子道德经》的研究颇有成就,被世人誉为是“扶宗立教,海内一人”的道门领袖。

    皇室衰微之后,杜光庭受到前蜀高祖王建的赏识,被任命为太子元赝之师。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年近而立而又雄心勃勃的彭晓也萌生了去西蜀发展的想法。

    李盛听了之后不由得唏嘘不已,这时候的西蜀就相当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作为战略大后方,远离战火,老百姓的生活相对就可以安稳一些,只是,到了宋朝一统天下的时候,西蜀也是经历过一场战争的,李盛所知道的是,后蜀国主孟昶有一个妃子,貌美如同花蕊一般,被人成为“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花蕊夫人就被宋太祖霸占了,她可以说是才貌双全,曾经写过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其实,李盛并不知道,前蜀的国主王建有个淑妃徐氏,目前也就是二十岁出头,她在宫中也被称为花蕊夫人,她的姐姐也是王建的妃子,因此,她又被称为小徐妃,姐妹俩都深受王建的宠幸。花蕊夫人姐妹俩结交朝臣,贪污受贿,干涉朝政,又导致前蜀的后主荒淫失政。后来,花蕊夫人的下场并不好,她是被后唐的庄宗皇帝所杀,那也算是罪有应得,不过,那就是后话了。

    三人聊得兴起,不知不觉间又过去了一个时辰,可是,乐平公主却依然无法下地行走,而且,她的双腿也没有更多的好转起来的感觉了,她的情绪顿时一下子又沉到了谷底,美目中又流露出了一丝黯然的神色,就连李盛也为此心如刀绞。

第124章 造化() 
彭晓也不像方才那样谈笑风生了,只是眉头紧皱,反复地喃喃自语道:“这究竟是怎么了?怎么会这样?按理说,只要一张符箓就可以完全治愈的啊……”

    “要不,麻烦道长再制作一张符箓,至于价钱,好商量。”李盛也有点急了。

    “你当贫道是什么人?不用提钱的问题……不过,既然用了一张符箓却未能治愈弟妹的腿伤,贫道就再制作一张符箓。”彭晓咬了咬牙,这涉及到他的面子。

    彭晓冥思苦想片刻之后,再次开始制作符箓,这一次,他可谓是全神贯注,不多时,他的额头上就渗出了几滴豆粒大的汗珠,他的脸色也似乎苍白了几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