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变革1854-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好。”宋海平说完,问那疑似衙内:“你是哪家的子弟,怎么连这里是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这疑似衙内没说话,身边另一个跟班答道:“说出来怕吓到你,咱家这位爷的爹爹就是两江总督曾国藩大人的弟弟,曾国荃大人的轿夫。”
闻言宋海平倒吸了一口凉气,早知道是个轿夫的儿子,自己出来干嘛,让人轰走就是了嘛。
不过,说起来,此时官员的轿夫就相当于后世的领导专人司机,俗话说,瞒得过谁瞒不过司机的。一个人去哪做什么司机没办法不知道,那司机才是领导的真正心腹。
宋海平叹了口气说道:“好大面子,不过我劝你们去打听打听这里是什么地方再来闹事。”
那轿夫之子还挺横,闻言说道:“还打听打听,这四九城,就没有爷不敢去的地方。”
宋海平也退了一步:“行啊,要是你能进来把人带走,我一分钱也不要,算是送你了。”
说完,宋海平对身边八个士兵说道:“今天你们也在这里守着,有人擅闯的话,打死勿论。”
“嗨咦。”八个士兵说完,各自掏出手枪来钉在这里。
“好好好,我记住你了。”那轿夫衙内被气得不行,但是手无寸铁的他只带了两个没武器的跟班,这边已经是十个人拿着长短火枪了。真打起来,怎么看也是要吃亏的。
八十八章 社会风气()
回到房中,宋海平不由得想起如今的社会风气问题,此时的风气是传承千年的宰相门人七品官制度,那轿夫的地位虽然比不上门子,却也是个能递上话的人。>对那些大员来说,属于自己家人或者家奴的范畴。
这个时代家奴这词可不是贬义词来着,清臣以能称奴才为荣。在臣子和奴才之间,皇帝自然是更偏向自家奴才一些,像清朝有名的年羹尧就是雍王府家奴出身。
清朝立国两百多年间蒙满两族人民为了当皇帝的奴才那可是争破了头的。
而对汉臣大员来说,自家的亲兵、门子、轿夫、马夫、管家、奶妈、丫鬟等也是自家的奴才。奴才中有门路的都要伸手捞钱,没有门路的也有一份月钱以及不愁吃穿。也怪不得红楼梦里的五儿天生丽质不在袭人之下,却也要挤破头去加入大观园这个事业单位当奴才了。
此时社会中女性唯有两次转变命运的机会,第一是投胎,第二是嫁人。红楼梦里面五儿和袭人就是想着从奴才——填房丫鬟——姨娘(半个主子)这样的上进道路进行曲线救国,可惜两个人在书中都是失败了。
宋海平觉得大约这是名字起得就不好,你看李万姬姑娘就成功了一半,现在就等肚子大了做姨娘了——如是肚子大不了,那就悲剧了,农家中养的不会下蛋的母鸡有什么下场大家心里都明白的。
这世上能投到好胎的那是万中无一,也怪不得笑话中对阎王爷说想投到那家中有良田万顷,父兄皆为朝廷高官,家中母慈子孝的家庭中。结果被阎王骂:有那等好人家咱家早就去投胎了,还留在这做什么阎王。
像如今的曾国藩、李鸿章虽然也都有进士出身,可进士出身的人多了,这两位如今的地位,那真是镇压农民起义中一刀一枪杀出来的——按照民间的说法,那是尸山血海真刀真枪杀出来的血红顶子。
要嫁人改变命运,这事更不保险,这年头固然持家有道有达的,也有败落的。虽然在21世纪、22世纪有大量的人开始鼓吹封建社会盲婚哑嫁的好处,可那是因为女权运动和解放女性造成的一些过犹不及的元素给社会添加了大量的绿茶婊——第一代绿茶婊原是上海滩的一个小明星,演过几部不红的戏,可就这么一个解放了身心的绿茶婊一朝掌权之后不知道害苦了天下多少人。
更别提,这个世界不论古今中外,结婚嫁娶都是讲究门当户对这四个字。林则徐等人虽然也是号称耕读传家的主,却也不会把女儿嫁给老家附近的自耕农,而都是嫁给了那些也号称耕读传家的进士出身的官员,结成了一张庞大的姻亲网络。
清末时候的汉族大员的姻亲网络其能量并不比后世的互联网小。因为朝廷政令不下乡的原因,甚至可以说这些人组成的地主武装才是中国真正的统治者。哪怕到了当年抗日战争的时期,日本人也不能无视地方上的地主武装或拉或打,到了抗日战争后期,山东甚至出现了日本兵因为补给不足卖完军资之后没得可卖,卖身给当地地主当长工的例子。
战争时期,兵力主要集结在前方战场,日本人在中国统治区的大后方地区有的县城甚至只有一个小队甚至一个班的鬼子,论武装实力还真就不是当地地主武装的对手。想动武力抢的话,还指不定谁抢谁呢。
也就是说,嫁人的话,权贵结亲也就是五五开的机会有幸福生活,穷人家嫁给穷人家,甚至是换亲,免不了还是受穷。
说起换亲,在旧社会娶亲彩礼高——有道是一家有女千家求,如果这个未婚女子的身材脸蛋都有中上水准,那彩礼的数量在当时也是天价了,虽然没有具体数字,但在当时社会也无非是几头牛——到了美洲人们才知道,这里牛多的没人要,美洲荒野上几百万头野牛就这么在大地上栖息。
所以,换亲是非常常见的手段。但是,可以想象连彩礼都赚不出来的家庭,那要多穷,所以,换亲往往是造成家庭悲剧的开始。
中国旧社会的顽疾是君权、族权、夫权。宋海平和林海洋手握最先进生产力,用了十年时间,伙同一帮汉族地主武装的代表人物和如今的社会主义日本,才勉强打倒了中国的君权。
要对族权和夫权下手,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族权的产生,是因为旧社会官场过于黑暗——衙门大门自古就是有理无钱莫进来,要满足衙门这帮吸血鬼可不是一点诉讼费就能解决的。
一族人因为血缘关系抱团取暖,也是为了对抗官府的黑暗势力。很多小的纠纷,在族内自己就解决了,凡事都去官府打官司的下场,还不如大家一起上吊来得痛快。
宗族里面当然也有黑暗面,可是,这世上有光明就有黑暗,纯粹的邪恶和纯粹的正义都被证明是永远不存在的——就像某网写手东方胜,因从小受教育从来都是做好事不留名,可又忘了写日记。所以到现在都没有人过他好人卡,当然,好人卡如今已经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了。
至于夫权,坐拥中外数千美女做填房丫鬟的某人已经选择性的遗忘这件事了。其实女权解放问题,从历史上看,应该是从经济入手,女性唯有先经济独立,才能有女性独立。不然,女权运动就成了解放女性身体的皮条客。
这个社会要求女性宁可饿死也不要失足,当然这是道德标杆,往往没几个人能做到的——也就是一些士绅家庭执行的比较严一些,不过这些家庭也饿不着人,往往是禁止家中寡妇改嫁获得朝廷嘉奖什么的减点税。不然各地也不会出现大量的失足女子做卖笑和皮肉生意。
说到底还是为了经济利益,现在朝廷没法管这一块了,各地督抚和花钱上位的地方官当然也不会为了给表彰寡妇守节给人家减税,所以现在寡妇改嫁是常事,年轻寡妇守节倒是成了新鲜事。
将不顺眼的全盘推倒重来,宋海平虽然勉强有这个能力,但是这样做代价太大,前途未卜。还是决定一步一步来,再说了有人愿意当奴才那也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后世隐形投献的案例和白手套也不在少数。
第八十九章 慈溪挂帅()
1856年3月。西进城,前克里姆林宫,如今的西进行宫。批完奏折,看了这几日报纸的慈禧忧心忡忡的来到行宫的游园处。在这里,东宫太后慈安正在练石锁。
自从武宗咸丰开始习武后,宫里凡是有上进心的妃子、宫女、太监无不习武,这些年西征南伐着实有不少人立下功劳,咸丰是有功必赏,慈禧身边一个太监叫做李进喜的都因军功加了伯爵衔,这可是超品顶戴。
见了忧心忡忡的慈禧,慈安将石锁放下,问道:“妹妹,有什么事?”
慈禧拿过一张报纸:“英国人又不安分了。”
慈安看报纸,却是一段新闻,讲的是英国人在埃及殖民地累死数万当地埃及土著,用几个月时间开通了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的航线。
这条航线开通后,从欧洲到亚洲的航行距离将大大缩短,而且安全了许多,因为不必再绕行好望角风暴区了。这样,英**舰就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更早的来到印度斯坦地区,保卫它们的殖民地。
原本地中海只有一个口子,那里是西班牙的自留地,现在西英同盟,当然不会拦着英国人的船只进入。而且等英国人的海军力量进入地中海之后,就有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的好果子看了,如今这两家将地中海看做自家海军的澡盆。
新闻的文章中洋洋洒洒的写了英国人开通的这条古运河,早在千年前就已经存在,后来因为泥沙淤了航道,没有及时清理,所以废了几百年。英国人只是在古运河的故道上重新开挖,所以工程量比新建运河要小得多。
慈安看报纸的时间,慈禧说道:“先帝之仇,不能不报。我欲效仿那天波府旧事,挂帅出征。将这埃及和运河收入我大清版图,断不能让这英夷的舰船通过运河。”
慈安看完报纸后笑道:“这事却不能让妹妹专美于前。知道先帝驾崩那天,我就暗暗发誓,就算我钮钴禄氏最后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英为先帝报仇。”
慈禧:“姐姐。”
慈安:“妹妹。你别说了,论战场指挥,我不如你,可是冲锋陷阵,这些年我和先帝落在过哪个人的后面吗?就算先帝不在了,我们还是老样子,你做主帅挂印居中指挥。我做先锋。”
慈禧、慈安打出了给先帝报仇雪恨的旗帜,准备出兵埃及。
这里面当然不是带兵打过去这么简单,清军只有步骑兵,海军要依靠德国人和日本人的海军牵制甚至消灭印度洋和地中海的英国海军。如今日本海军已经稳固了马六甲的防御,海军频频从马六甲基地出击,在印度洋拦截英国人的商船,炮击英国人的军舰和港口。
但这都是小打小闹,并没有全面开战,某种程度上,也就是练兵。英国人早就习惯了炮声中的大海,英**舰见到日本军舰也是见敌必战。铁甲舰对铁甲舰的战斗,往往是以双方都受伤离开为结局。此时,铁甲舰的出现是一个盾强于矛的时代。哪怕受了重伤的铁甲舰回港口修几个月也就能恢复战斗力了。
此时清军的实际控制范围已经扩大到了西奈半岛,从西进城出来这一路都是在境内行军。
这么大的规模的军事行动当然瞒不住人,英国人在清军的控制的欧洲还是有不少密探的。清军刚集结起来,英国人立刻就得到了消息。
此时英国人也开始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提前将大量的印度斯坦地区的仆从军调集到了非洲,虽然这些印度斯坦地区的大部分仆从军部队训练时间不长,战力堪忧,可是给英国人打打下手,干些杂活还是没问题的。这可是几百万任劳任怨的苦力,英国本土可没有这么多人口可调集的。
就在英国人开始苏伊士运河保卫战的同时,得到两宫太后亲征埃及的消息。在青海的鬼子六也坐不住了,虽然大部分部队的训练还没有完成,可是鬼子六亲领骑兵一支十万人,马五十万匹,平均一人五马。从中亚出由正北方杀入英国人的印度斯坦殖民地。
为了保卫非洲殖民地,英国人从人口资源丰富的印度斯坦地区调集了数百万壮丁,剩下的各地防御问题就交给那些亲英的印度斯坦地区的土邦了。
印度斯坦地区一百多个土邦,这些土邦往往有个万把人的士兵就不得了了,又哪里是这十万天天吃药如狼似虎的清军对手。
一些忠于大英的土邦还向英国人求救,另一些在看到清军骑兵的实力后,干脆的将英国主子扔到一边转换门庭,开始宣誓效忠清摄政王鬼子六。
对英国人来说,固然印度斯坦地区不能丢,可是,苏伊士运河也不能丢啊。如今英国人在印度斯坦地区的连同做生意的以及来殖民的加上统治这里的英军也不超过十万人。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英国人心里明白,从这些年的战场成绩来看十万英国人在野战中是万万挡不住十万清军的——英国陆军一向战五渣,这一点是英国自己都承认的。所以,那些来求援的土邦,虽然都是被英国人好言安慰,其实是已经被放弃了的弃子。
他们的牺牲能挡一挡清军最好,现在英国人更重要的是集中力量保卫德里和孟买。这两地才是英国人殖民的中心。在这里英国人在当地百姓的群众基础也好——当地群众其实是被英国人杀怕了。
九十章 胜负手()
旁遮普邦,数万骑步兵在大地上厮杀着,鬼子六穿了一身明晃晃的镀金铁罐头骑在大洋马上煞是精神。
三个旁遮普邦的部族勇士一看就知道鬼子六这打扮就是清军中的大人物,骑马联手向鬼子六杀了过来。
鬼子六看到这三个来袭的阿三勇士,喊了一声:“来的好。”
鬼子六喊完,从腰中摘下链子锤扔出去砸落一个阿三勇士。然后摘下马朔,以一敌二,仗着全身铁罐头刀枪不入,两次刺出马朔,将两个阿三勇士刺倒在地。鬼子六骑的大洋马也挨了阿三勇士一刀,一声悲鸣倒在地上。
鬼子六从地上爬起来,只见又来了三个阿三部族勇士想来捡便宜,鬼子六掏出日本进口左轮枪连续扣动扳机‘啪啪啪啪啪啪’六声枪响,三个阿三勇士倒在血泊中。
扔到没子弹的左轮手枪,鬼子六拔出腰刀唰唰两刀又砍翻了一个阿三后举刀喊道:“大清的爷们儿,跟我冲啊。”
鬼子六这一出四九城,真是如蛟龙入水、困鸟出笼一般。鬼子六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那哥哥文治武功比自己都弱一大截,却也能败英法灭俄土立下不世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