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诸葛书童-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罡鹚烧飧龉适率谴幽睦锢吹模裁话旆ㄏ蛩馐驼馐榈某龃Α�
所以诸葛松就干脆糊弄她说:“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神仙说会有水陆二神帮我击败蛮兵,我问他陆神是谁,他说是郑梁,而水神,他告诉我那人的名字就叫江小鱼,我当时还不信,可在梦中神仙告诉我那个叫江小鱼的人一定会出现在我面前。”
四周的人听了诸葛松的话都很愕然,尤其是江小鱼,他的表情还更是难以形容,样子比听到山崩地裂还夸张。
当然在三国时期大家都还是很相信世上有神仙的,诸葛松又说的绘声绘色,郑梁虽然平时都很有当将领的潜质,可他毕竟还年轻,一次真正的战场还没有上过,就被“神仙”说成是陆神,实在有些难以置信。至于江小鱼,看起来就更扯了,虽说他的身体因为常游泳的关系呈现出了很好的流线型,该有肌肉的地方也都已经练出了一些,可总体上他的身材还是有些单薄,就这样一个年级轻轻的艄公的儿子,说他是什么水神,这是任凭是谁都不可能轻易相信的。
之前诸葛松这么胡编一通本来是想把刚才因为江小鱼名字的失态给糊弄过去,此时见众人这副半信半疑胡思乱想的状态,他却突然又心生一计。
本来之前诸葛松对于如何诱敌过江,敌人过了江又如何对付还没有什么太好的想法,现在看大家听了自己有关神仙的说词变成了这样,诸葛松的灵感便突然像泉涌一样源源不断的出来了。
正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之前诸葛松原定的计划是打算用自己做引子,诱蛮王的女儿过江,然后一边用郑梁的突然杀出来暂时截断敌人的后援,最后依靠自己这边的优势兵力抓住蛮王的女儿。
可是这个计划其实是有缺陷的,这个计划的缺陷就是诸葛松现在还不知道沅南县的战力到底能不能对付得了蛮王的女儿。在这个冷兵器时代,一般的勇将都是可以以一敌百的,再加上将领一般都身着细铠,就算身上中了几箭只要不在要害,甚至会更加激发自身的战斗力,把小兵杀得片甲不留。万一沅南县的士兵都是些酒囊饭袋,看敌人厉害被杀了几个便四散而逃,到时候不光不能抓住人家,连诸葛松自己都很可能当了蛮王女儿的俘虏。到时候要是巩志带着千两的黄金去敌营赎他,他的面子还往哪儿放?以后不光在刘备军中,就是见到鲁肃,也定会被笑得抬不起头来。
而诸葛松这个新的计划和之前的比起来则相对完美多了,把握性也更大,最重要的是就算实在抓不住敌将,自己的安全性也基本上能够保障。
那这个计划的核心是什么?这个计划的核心其实只有两个字,祭祀。
来到沅南县后很显然城门口的士兵一看诸葛松和卫兵们的服饰就已经把他的身份给猜个差不多了,待到城内的县令上气不接下气的从城楼上跑下来看了诸葛松出示的太守大印后,忙请他上城楼歇息叙话。
原来自打蛮族兵在蛮王女儿的带领下坐着竹筏顺江而下进攻桃源县城的时候,江对岸的沅南县便已经全城戒备了起来。不过敌军势大,沅南城内却只有三百士兵,平时又多是用来维持治安的,缺少操练,加上与桃源县隔着沅江,这县令只求着蛮兵抢完桃园县便赶紧走,哪还敢出兵救援去引火烧身。
这城的县令见诸葛松听后面色不善,忙自我介绍说自己姓范,叫范安国,他还在话里着重提了自己因为是巩志的小舅子,所以才当上了这沅南县令的事。
诸葛松心想这姓范的可真可惜了他自己的好名字,就这样一位敌人去攻友邻,自己却只知道闭城自守的家伙居然还好意思叫什么安国?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不过现在正值用人之际,诸葛松也没有开口训斥他,反而是乐呵呵的和他攀谈起来,在他面前净说一些巩志的好话,像什么自己还年幼郡中的事多亏了巩大人辅佐,要是没有他整个武陵的政务都会陷入瘫痪之类的话。
那范安国嘴上说着什么太守您谦虚了,您是诸葛军师的高徒能力怎么会差,我姐夫也只是尽心辅佐罢了之类的话,可脸上还是隐藏不住露出了一丝得意洋洋的神态。
此时桃源县都已经不知道有没有被敌人攻进城去,可他却还能在这里借着他姐夫的势在诸葛松面前这么的得意,这让诸葛松看着实在感到有些恶心。
不过恶心归恶心,范安国这么做毕竟也是官场上的需要,况且他自从诸葛松到后也没有因为其年纪小而爱答不理,反而一切都很殷勤周到。所以诸葛松也不打算和他兜圈子了,只听他对范安国说道:“范县令,实不相瞒,我此次前来就是要为桃源县退敌的,此番功成,你在你姐夫面前自然也有光彩,主公那里我也少不了为你请功。”
有功可领范安国自然很乐意,再加上诸葛松提了巩志的名字,他自然也不可能不热心。于是他便很开心的问诸葛松道:“那诸葛太守您到底有什么退敌的良策呢?”
诸葛松将他的计策对范安国说了,范安国脸上的笑一下子就僵住了,他一边摆手一边从座位上站起来往后退,一副诸葛松要杀他全家的哆嗦样,哭丧着脸对诸葛松说道:“太、太守大人,这、这无论如何也使不得啊!”
第十七章 无比嘲讽的祭祀。()
诸葛松当然知道自己所说的计策和自杀没什么区别,可现在这沅南城里就他*的三百老弱残兵,不用这个计策他估计凭郑梁的性格非得拿他那几乎全部的家当去和蛮族兵拼个你死我活不可。
再说了,一个敢带很少的部队深入敌境大张旗鼓攻城的蛮族女人能有多高的智商?诸葛松坚信自己只要给足饵料,他就不信她会不上钩!
想到这儿诸葛松便笑眯眯的站起来走到范安国的身边轻轻的扶住他的肩膀对他说道:“范县令不用惊慌,你以为我年轻我就傻么?实话告诉你。”说着诸葛松便一指沅南城东边的那片密林对他说道:“我临行前便早已从你姐夫那里借来三千精兵,现在就埋伏在那片密林里。只要蛮族的首领一上钩,我这三千精兵一出,她就是吕布再世想也是难逃被擒了!”
“哈哈哈哈,太守大人您也不早说。”范安国的脸上立刻就多云转晴了,他如释重负的笑着对诸葛松说道:“下官也只是担心您的安危,绝没有临阵怯敌之意的。”
诸葛松也哈哈大笑,拉着他重新坐了下来,嘴上对他说道:“巩大人的亲戚那还用说,快吩咐人去办吧!杀退蛮人我在主公那里给你大大请功!”
“多谢太守大人,多谢太守大人!”范安国的眼睛乐得都快眯成一条线了,只有跟诸葛松来的几个人包括晴儿在内都有些面面相觑,唯独江小鱼一脸的严肃,诸葛松知道此时的他为了救自己的父亲已经豁出去了,根本也不会去戳穿他对范安国的谎言。
范安国非常配合的按照诸葛松的吩咐准备了两条船在江边,一条船略大,类似达官贵人游乐的画舫,另一条则很简陋了,和江小鱼之前载诸葛松的渡船差不多。
画舫上准备了猪羊等祭品,还有诸葛松要求的数十人的鼓乐,当然这都不算什么,在画舫面向桃源方向的船头,供桌上的猪头前,用银盘盛满了大量的黄金。虽然现在已经到了黄昏,但此时的夕阳也格外的明亮,照在那码成一堆的黄金上完全达到了诸葛松想要的效果。
范安国带着一百名士兵在岸上为诸葛松站脚助威,而江小鱼的船则在诸葛松画舫的上游数百丈的地方,他自己也不用装扮就是一个活脱脱的艄公。
画舫缓缓的向江心开去,晴儿被诸葛松严令留在了城里,虽说这计策他自以为是一个成功概率很高的妙计,但万一失败他可不想把晴儿也搭进去。
船未到江心便开始鼓乐齐鸣,待到江心,桃源城渐渐的清晰诸葛松才知道为什么他只在江对岸看见几个看着竹筏的敌军了。随着桃源城的城门远远开启,一名身穿红盔红甲骑着雪白战马的年轻女将带着数百蛮兵摇旗呐喊的奔了过来。
南方林子多,诸葛松不知道郑梁现在正隐藏在哪里,事到如今他也没什么好退却的,画舫上依然鼓乐齐鸣,诸葛松甚至从供桌上的银盘里拿起一个最大的金锭举起来冲着那女将在阳光下看这黄金的成色。
这是有多嘲讽?江对面那红甲外裹着红袍的女将到了江边一点犹豫都没有就上了一个竹筏,她身边的手下不但没有拦她反而争先恐后的上了其余的竹筏,几个精壮的蛮族汉子撑着竹篙几下子就将竹筏们给弄离岸了。
冲过来的竹筏足有四五十个,每个筏子上四五人,总数下来足有二三百人。怪不得他们一点都没给诸葛松岸上的“啦啦队”面子,赶情那一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在他们眼里全都成了请赏的人头了!
诸葛松本想像诸葛亮那样慢悠悠的放下金锭在等他们一会儿再像逗小孩儿一样的命人离开。没想到蛮族人水上的功夫却不是盖的,一眨眼间就已经快冲过来许多,照这个速度诸葛松要是再喝杯茶,蛮族人肯定就已经跳上他的画舫把他给俘虏了。
诸葛松急忙命人往回开船,没想到开了一小会儿他就发现事情有些大条了,照这个速度下去诸葛松肯定还没到岸边就会被蛮族兵追上。尤其是那红袍女将,她的竹筏上明显都是最好的撑船高手,别的竹筏都已经被她拉开四五丈远,一筏当先的就奔着诸葛松来了。
诸葛松暗悔对困难准备不足,这五溪蛮族数百年都生活在这片土地,怎么可能会不精通水上功夫?蛮王的女儿带人这么快就顺江攻占桃源县城,肯定也不是偶然啊!
诸葛松很是狼狈的冲那些还在鼓乐却已经因为害怕吹的有些发虚的乐手们喊道:“,都别吹了!有一个算一个!都给老子划船去!”霎那间画舫上就已经被丢满了乐器,好在画舫上备用的船桨够多,加上这些乐师,虽然划的不太熟练,画舫的速度算是又快上了几分。
可惜纵是这样,那蛮王女儿的面容还是越来越清晰,那可真叫一个面容姣好,英姿煞爽,别有一番味道。这英气,这脸蛋,诸葛松在危境之中,居然还有那么一霎那有些想入非非。
可女将此时已经把剑给抽出来了,看诸葛松的眼神哪会有一丝柔情?这样的眼神诸葛松曾经在电视上无数次看见过,那显然是一种杀之而后快的眼神!
岸上的“拉拉队”们都没有怎么慌张。因为他们早就知道了诸葛松有三千精兵埋伏在城东的密林里,可是诸葛松现在很慌张,他知道他要是被那女的抓住下场肯定会要多惨有多惨了。
画舫好不容易在被追上前先到了岸边,那蛮族女将的竹筏此时离诸葛松已不足十丈远了,诸葛松第一个跳上了岸边小码头的渡板上,大喊了一声:“都跟我往城里撤!”
诸葛松的“拉拉队”哗啦一声就在他前面先向城里跑了,因为没想到敌人追的这么快,诸葛松事先连一匹马都没有准备,这要是孔明肯定早就准备妥了以防万一。诸葛松一边玩命的往城门处跑,一边在心里对自己说道:“我说松啊,你可长点心吧!看你现在这损彩!”
好在画舫上的黄金为诸葛松争取了一些逃往城里的时间,诸葛松看到那红袍女将和她船上的手下都跳上了自己刚刚用来祭祀的画舫。待到他和范安国一起气喘吁吁的爬上城头,画舫上的人都发出了庆祝胜利的欢呼声。不远处蛮祖女将其余手下的木筏离那画舫也只有二三十丈远了,而且速度更是越来越快。
范安国望着城东的密林有些焦急的对诸葛松说道:“太守大人您的伏兵呢?再不杀出来蛮人就带着黄金跑了!”
诸葛松叹了口气,身边包括晴儿在内的十来个手下都用一种万番无奈的表情看着他,他知道现在不下决定不行了,诸葛松故作镇定的对范安国说道:“现在还不行,这三千人一出来估计那蛮女肯定会跑路,你找几个嗓门大的冲那蛮女喊话,说武陵郡的太守在这里,让她到城下来我要和她谈判!”
第十八章 俘虏。()
范安国找人喊话的确还是起到一点效果的,那蛮王的女儿似乎完全能听得懂汉文,她让后续跟上来的手下看好她的战利品,自己则带了十几个人到离城门两百米外的地方要诸葛松开城出去和她面谈。
诸葛松吩咐范安国在城墙上摆好了几十名弓箭手,这点人要是赶上大军攻城恐怕城下一轮齐射城上就没动静了。不过好在对方的人数也不多,在眼看着弓箭手拉满弦候着的情况下强行冲城的可能应该也不会太高。
沅南城的城门被缓缓的拉开,不过诸葛松并没有傻到真下城去和那蛮女面对面,他只是完全不符实际的要蛮王的女儿进城来谈。诸葛松刚提完要求便让范安国吩咐下去,一旦那蛮女带人走到离城门五十米的距离就立刻关城门。诸葛松认为她因为渡江把她的雪白战马留在了对岸,所以这个距离应该也足够他手下的士兵及时反应,对方万一突然冲城时间上肯定能将她阻挡在城门之外。
果然蛮王女儿对诸葛松提出了她自己进城太不安全的顾虑,诸葛松便很“大方”的说她可以带几十个手下一起进来,蛮王女儿觉得还少,说最少要带一百人,诸葛松也同意了。他远远的看见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嘲笑自己的表情,很明显是把他当成二百五了,诸葛松也不计较,依然是一副很温和很有诚意的样子。
诸葛松按照蛮王女儿的要求让弓箭手们先放下弓箭,蛮王女儿一副笑呵呵的样子带了一百多手下向城门处慢慢走来。
二百米,一百五十米,一百米,诸葛松现在有点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和郑梁约好让他出击的信号,这毕竟是他第一次指挥作战,而且又是在敌方力量明面上更强的情况下,考虑不周全自是难免,现在的他只能希望郑梁能自带一个名将该有的素质了。就在蛮王女儿和她的手下们离城门将近五十米的时候,沅南城的城门立刻便开始无比迅速的合拢起来。
蛮王女儿脸上的笑容刹那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