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一梦之凤鸣朝阳-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黛玉弄在一起的光景,对自己好,不过是看着自己稳重知礼,兼看的是王家和薛家的面子罢了。

    至于自己的姨娘,看情形和老太太倒是不对盘的,虽说面上看不出来,平常说起话来,都是说黛玉先天弱身子薄心又重云云,看着是句句关切的,可细思量一想,可不是说黛玉体弱心窄不好养活么?这就看出不是要给宝玉求配的意思了。

    倒是对自己这个金锁颇多关切,明里暗里和母亲问过好几回,倒教自己暗暗惊心。

    宝钗来了这些时日,又是耳聪目明的,宝玉素日对黛玉那点小心思早就看在眼里,只是一贯藏愚守拙,不肯说破罢了。

    况且宝玉素日不肯念书上进,只是在内帏厮混,仕途经济四个字一听便要翻脸,有心劝他几句,反招的他不待见,怎么看这做派,也不是自己梦中那个良人。

    只恨自己偏偏出身商贾之家,只听这一个商字,多少高门贵族便不屑一顾了,如今哥哥又不争气,家中生意日渐式微,故此母亲才心心念念想和贾府亲上做亲,未必也不是存了中兴

    之心。

    只是原以为宝玉和黛玉结识 的早,又有自小一起长了几年的情分,那份情谊必定与众不同的,想来自己是插不进脚去的。

    谁知冷眼看着,那黛玉对宝玉竟是有渐渐疏远之意。自打扬州送了两个嬷嬷之后,对宝玉就更加冷淡起来,听说宝玉想单独说句话都不能了。

    看那样子,老太太也是有心无力干着急的,倒也是奇了。

    如今黛玉不拿宝钗当假想敌了,对宝钗也比前世客气周到了许多,宝钗偶尔无事也乐意过来走走散闷。

    还未走近,远远的就看见凤姐从黛玉院子里走出来,后头扈嬷嬷满脸堆笑的送至门口,之后两下里告辞。

    宝钗未上京之时,在家也曾听母亲说过这个表姐之事,说是不曾念过书的,说话也粗鄙,偏在管家上颇有才干,喜欢掐尖要强,弄权作势云云。

    只是自打自己来了之后冷眼看着,似乎并非如此。

    这熙凤虽说泼辣能干,却并不是仗势欺人的派头,对下头管家理事也不是十分严苛,对几位姐妹也都肯用心关照,虽然文墨上确是不很通达,那言谈举止也并不算粗鄙。

    可见传言是信不得的,眼睛看见的还不见得是真的呢。

第29章() 
过了几日,贾琏果然不辱使命,请了那吕乃友先生回来。

    贾政素来最喜读书人,也不敢怠慢,亲自见了,又彼此说话一回,见那吕先生年纪不过四十许人,非但谈吐有致字字珠玑,更兼着气宇轩昂仪表不俗,种种竟在雨村之上,比林如海信中所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贾政大喜过望,说了些相见恨晚仰慕已久之类的话,方道,“塾中子弟都还肯听话的,只是小犬宝玉,素日顽劣惫懒,还望先生对他多加管教,不必看我薄面。”

    这意思就是别人您爱管不管都随意,我儿子宝玉您务必要严厉管教。

    吕乃友听话辨音,微微笑道,“大人且放宽心,晚生得蒙令亲林兄千里修书力荐坐馆,又得老大人青眼厚待,必当殚精竭虑,不辜负大人谆谆嘱咐。”

    贾政见这吕先生随机应答点滴不漏,也甚为满意,因此便议定了三日后上上大吉日开塾授课。

    送走吕乃友,便命小厮把宝玉贾环贾兰这三个儿子孙子辈的都叫来训话。

    无非是说“这新请回来的西席是博学鸿儒,尔等须得谨慎勤奋,方不负我一番苦心,若是再有不好叫我知道,必定打断你们的腿”云云。尤其对宝玉不放心,额外多说了许多加重的话。

    宝玉平素最厌读书,若不是有个秦钟在旁,家塾本来也是懒怠去的。前时只要去上学便可日日见着秦钟,便觉得上学也是一件心旷神怡之事。故此这些时日家塾未开,他竟比贾政还要着急到十分去。今日听得新请了先生重开家塾,心里便暗自喜悦不提。

    谁知这回再去家塾,却发现里头风向大变。

    吕乃友甚是有主张,一开课便先拟了个题目,令他们各自写一篇文章,借此考校塾中子弟的才学。

    待把个人的文章看过一遍之后,才说“你们如今虽同在这里,腹中文墨却大相径庭,若将你们分出高低等级,也觉难看,然圣人曾云:因材施教。我所授课业,也须因人而异。”

    这家塾中俱是贾家本族人丁与亲戚的子弟,除了香怜,玉爱之流别有所图不知廉耻的,倒也很有些一心向学指望着科举出身青云直上的。

    只是碍着之前代儒老迈,贾瑞势利,显不出来罢了。如今吕乃友过来之后气象一新,这些人便都为之一振,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起来了。

    宝玉素日来上学不过是应卯,如今见这吕乃友先生与代儒大不相同,况且先头他父亲贾政又是严厉告诫过不许生事的,倒也不敢太出格,只是瞅人不见,和秦钟眉来眼去聊以解闷。

    不妨被吕乃友看在眼里,倒也不明说,只看着他微微笑道,“宝二爷有如斯闲情逸致,可是嫌我这书讲的不好么?若是二爷说不喜也不防事,小可自去和老爷说明,烦老爷另请高明便罢。”

    几句话唬的宝玉汗都下来了。心知如若惊动贾政,少不了吃一顿板子或是大棍,忙赔笑说了无数好话,才算过了。

    之后在学里便无限谨慎小心,再不敢越雷池一步。只是隔三顶五的便装病逃学,见那吕先生似乎也并不对贾政提起,逃学的便越发勤快起来。

    且不说宝玉这些小算计,只说凤姐自从兵不血刃了结了贾瑞这段公案之后,便开始未雨绸缪秦可卿之事。眼见又是橙黄橘绿时节,往东府里去的趟数也就愈发多起来。

    每回要去的时候虽说是打着看望侄媳妇的名号,但实则在可卿房里并不久待,反是必定要和尤氏闲话半日。

    一开始尤氏还觉得纳罕这凤辣子怎么忽然和自己亲近起来,怕她存了什么不好之心,后来慢慢见凤姐言语之间并不涉及那些**龌龊,只说些家长里短管教下人之类的话,心想或者是凤丫头在那边府里委实没有个可以放心说闲话的平辈主子,过自己这边找个安慰罢了。

    兼着凤姐又和尤氏提起,外头都传说家塾里那位吕大儒有陆海潘江之才,如今整顿的家塾里风气焕然一新,子弟们也都肯念书上进,日后必定有数位金榜题名云云。

    又笑说道,“蓉哥儿虽说有个黉门监生挂在身上,那也不过是个虚名,若能刻苦攻读,博得一第,珍大哥哥岂不畅怀,就是嫂子说不准也还能粘带得个凤冠霞帔的恩荣呢。”

    尤氏和贾珍素日相处之道,与那边的贾赦和邢夫人颇有相似之处。

    贾珍也是个贪鲜好嫩的性子,虽说尤氏也不过三十几岁的人,夫妻之间这两年却早已有名无实。况且尤氏娘家也是衰败不堪的,漫说不能提携扶持,反要这边不时周济度日,因此贾珍更不放在眼里。

    好在尤氏不比邢夫人一味的只会谄媚,说起来心机敏捷不在凤姐之下,管家理事也有才干,和贾珍面上也算夫妻相得。

    虽然说在东府里也算立得住,可也是没有亲生的一子半女傍身,尤氏这心里终究也有些心病。如今听凤姐说起贾蓉这一节,想了想觉得倒也有理,便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你大哥哥素日也是巴望着蓉儿能有出息的,等他回来我必和他说这事。”

    凤姐笑道,“可不要提起是我说的。要不大哥哥该怪我多嘴了。”

    尤氏笑道,“素日他提起你来,那都是赞不绝口的,总说我们府里也有你这么个伶俐人当家理事就好了,如今岂会怪你。”

    凤姐笑道,“嫂子素日那才干我也是看在眼里的,哪里就比我差了,我看还在我之上呢。就是蓉儿媳妇,也不如嫂子行事有果断的。之前大哥哥是怕嫂子劳苦了,才叫蓉儿媳妇帮着理事,我看倒把些下人纵的不像个样子,如今她病着,若是有个长短事儿出来,嫂子也须提前筹划这件大事如何料理才好。”

    尤氏点头不语,待晚上贾珍回来,果然不提凤姐之语,只说自己听闻家塾中吕乃友授课颇有章法,“如今蓉儿也无正事,不如也教他过去跟着念书,虽说咱们这样的人家,不图那些个秀才举人的食饩,只是咱们老爷当年也是进士出身的,若是蓉儿也能在这上头有所进益,想必老爷也是高兴的。咱们脸面上也添光彩。届时总比那些个靠着宫里女人才有出息的人家清贵许多了。”

    一席话碰在了贾珍的心坎上。

    他自诩是贾家的族长,可在外头那些人家都要高看贾政一眼,背地里还总是议论自己是蒙祖荫捡的官儿做。

    想那贾政的官儿不也是他爹临死之际腆着脸面替他要回来的么?只不过是他家出了个在宫里做女史 的闺女,外头那些眼皮子浅的人家都觉得他们前途无量,才肯抬举他的。

    如今听尤氏这么说,深觉有理,笑道,“你说的很是,明儿就传我的话,叫蓉儿同蔷儿都去家塾里念书去,就说是我说的,若是叫我知道他们捣鬼,必定打断他们的腿。”

    尤氏笑道,“他们俩都是聪明伶俐的孩子,必定不辜负大爷这片苦心的。”

    贾珍听得悦耳,再看继妻也觉得比那些娇花嫩柳多了几分沉稳机变,晚上倒顺势就在尤氏这里歇了。

    凤姐因着府里家事繁琐,自己过东府探病,总把平儿留在家里帮着自己理事。身边带着的总是小月和小琴。

    这两个小丫头子正是豆蔻年华爱贪玩的年纪,每回凤姐在房内和尤氏长篇大论的说家常,她俩便拉着尤氏房里的丫头银蝶和红蜻在外头踢毽子顽香包斗百草。

    银蝶年纪比他们略大了些,生性又稳重,顽了几回就觉无趣,况且见她们也没甚么异常言语举动,也就不额外留心了。

    小月和小琴再来时,银蝶就直接把红蜻打发出去随她们一起混闹,自己只管在屋里伺候凤姐和尤氏茶水。

    有几回凤姐要起身告辞时竟叫不来她们,原来竟都跑去后头花园子顽去了。

    凤姐也不恼,反笑道,“小孩子贪顽,在家里上头下头那么多人瞅着,我就是有心也不能容她们放肆太过了,出来这一时半刻的,随她们疯去罢。”倒教尤氏笑话她越发宽大起来了,凤姐也只是笑,并不回嘴。

第30章() 
却说凤姐故意的说那些话打动尤氏,教她说服贾珍打发贾蓉去上学,也非是安了多少好心。

    她深知贾蓉不爱念书之心比宝玉尤甚,宝玉好歹还有几本爱看的书,贾蓉可是连杂书也懒怠看的,把他送进家塾扔到吕乃友手下,就等于给孙猴子套上了紧箍咒,且看他还有没有闲心分出来算计自己罢。

    事多扰扰,秋去冬来无计。

    凤姐每每到了秋冬之交这个时候总有许多事务要料理,忙的连饭也吃不消停。

    家中上下主子奴才几百口子,单说冬衣就要分出大丫头三套上等料子的,小丫头两套次一等料子的,小厮们两套棉布的;至于上头这些男女主子们,绸的缎的灰鼠的银鼠的大毛的也都是有定例一人几套的,还有各房各处要使用的银霜炭柴炭,也都须得提前采买妥当分发下去,另外过冬的米面菜蔬也都需提前预备妥当,否则赶上大雪必定扎手。

    因着凤姐儿如今很知道这里头的勾当,便早早把小琴打发到林之孝家的和吴新登家的身边,只说是知道事务纷杂,叫小琴也学着料理,稍稍分忧,和自己回报请示起来也便宜。

    林之孝家的和吴新登家的原先并不把小琴放在眼里,只当凤姐是有心历练身边的小丫鬟,送过来凑热闹罢了。

    谁知道几件事情过去,才察觉这小琴岁数虽小,眼界却宽,市井俗事竟没有不熟知的,兼着心机细密,又识文断字,虽然并不多言,也是轻易糊弄不得的,因此这几个媳妇背地里倒很是宾服凤姐的手段,承办起事来也多加了几分小心,许多地方便不敢侵吞了不提。

    这边凤姐正和平儿翻看裁缝送来的花样册子,一件件定下来给老太太和太太们做的衣裳花样。

    如今虽说黛玉的衣裳是不用这府里给做的了,凤姐为表关怀,每一季都还要从自己手里出钱给她做几套,着人再送过去。

    这一节并没有瞒着贾母和王夫人,特意教平儿去禀告过,老太太反倒说凤姐大度,很是褒奖了几句。

    贾母虽然年高,心里却明白,黛玉如今有扈嬷嬷郦嬷嬷调教着,在自己跟前虽然还是照旧的乖巧孝顺,对着宝玉却越发生疏起来,显然是林如海的意思。

    眼见着要把这两个玉儿凑对的打算是要落空,再转念想想,自己的心肝宝玉也不是说不上媳妇的品格,犯不上拿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处,横竖血缘亲情是断不了的,之前那心也就渐渐淡了。

    黛玉如今的作为,王夫人倒是乐见其成,再看着黛玉也比以前顺眼了许多,也肯拿出舅母的款来稍稍照拂一二。

    听说凤姐有事无事常去看顾黛玉,也并不在意,倒乐的她在外头替自己邀买人心。只是近来听闻贾环和贾兰在学里都颇为上进,心里大为不快。

    贾兰倒也罢了,好歹是自己的亲孙子,虽然那李纨不在自己心上,好歹要看珠儿的面上;只是每日晚饭后单把贾环叫了来,命他抄写金刚经等经书,只说自己要捧诵使用,须得用心抄写方可。

    可怜贾环每日抄写完那些经书,回到自己屋里还要赶学里的功课,夜夜都要近三更了才得睡觉。没几日那脸看着就尖瘦了许多。

    赵姨娘看在眼里心痛不已,只不敢和王夫人理论,却背地里偷偷去找探春诉苦。

    探春虽然一心要撇清这个生母,可也知道若是环儿有了出息,远比宝玉有了出息自己跟着受益的多,因此想了一篇话,教给赵姨娘,又千叮万嘱不可走漏了风声。

    赵姨娘便趁着贾政过来歇息的功夫,趁便提起这事,说道,“太太一心向佛本来是好事,只是环儿如今还小,天天对着佛经抄来抄去的,修养心性倒也是好的,只是倘若对那些东西入了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