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农业大亨-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会手软的。
“曹老师好。”颜玉芳一句曹老师把彭华强给吓了一跳,连忙把手从颜玉芳肩膀上放开,就看到曹铸拿锋利的眼神狠狠地盯了自己一眼,旋风般地走远了。
糟糕,给曹老师给逮个正着,这下子更加误会更深,没法子解释清楚了。彭华强一拍脑袋,你看这忙帮的,又把自己给埋了进来。
第268章 当机立断()
268、当即立断
即使又误会了,暂时也没功夫去向曹铸解释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看这句话说的多好,真是够暧昧的,自己和曹老师都同床共枕那么多回了,一日夫妻百日恩,你看看这都多少日了啊,所以曹老师绝对不会是那种小气,心胸狭隘的女人,若真是小肚鸡肠的小女人,我彭华强就不会这么不顾一起,奋不顾身,死心塌地地去“高攀”她了。
已经有好些时日没有高攀过曹老师了,真的好想再去高攀一次啊,可是男人当以事业为重,兼顾爱情与家庭,眼下比须尽快把这个红薯的事情给落实下来,现在正是红薯种植的时节,错过这个时节,今年的收成没有了,自己的计划就得推迟,做事情拖拖拉拉不是彭华强的风格,彭华强做了这么多事,虽然才二十一岁,但早已形成雷厉风行,当机立断的做事风格,执行力十分之强大,赢在执行吗。
彭华强找到鲁教授,鲁教授收下彭华强从家乡带来的土壤样本和南瓜苕样本,仔细看了看土壤,又切开一颗红薯,看了看颜色,又尝了尝味道,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赞道:“这个土壤就是适合种植红薯的沙质土壤,不过我还得分析一下土壤里的成分,我们要种出最优质最好吃的红薯,就得具备以下几大压缩,最优质的土壤,最优质的种苗,最佳的种植方法,还有最好的气候资源,这个黄瓤的红薯我可以改良一下,让果形更美观,让产量更高,选育出几个亚种,可以适合生吃的,适合烤制的,适合加工成各种红薯制品的。”
“鲁教授,我这次回乡也把您那个红薯新品种的实验种植基地的事情也给落实了下来,现在正是红薯种植的时节,不如我们今年就尝试着种它个几十亩上百亩试试。若是效果好,今后我们在湘南省推广个几十万亩,几百万亩,然后以这个红薯资源为基础,可以搞红薯的深加工产业,这个产业要是发展起来,那也是十分惊人的。”
“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湘南农院一直潜心研究这个红薯和马铃薯,论文写了一大堆,科研成果也出了一些,教授也当上了,可很多成果都束之高阁,转化为生产力,哪里有说得这般轻巧哦,如今,我向学校申请一笔科研经费,学校也迟迟不给批下来,我在我们学校所属的苗圃基地的那几亩红薯育种田也要让我压缩面积,弄得我郁闷得不行,研究红薯和马铃薯又咋啦,怎么地位就不如研究那些杂交水稻,蔬菜水果和禽畜养殖的,我就像个小妾生的儿子,在学校根本没什么地位儿。”
彭华强理解鲁教授肚子里的苦水,红薯这个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经济效应,政府不重视,农户也不重视,这学校还怎么重视?所以,彭华强觉得这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他必须当机立断一定要和鲁教授进行深度的合作,要让湘南农院的每一位潜心于农业科研事业的专家教授们个个都能因为自己的科研成果而变得富有,在社会上有地位,受人尊重。农院的大量躺在文件柜里的科研成果再也不会束之高阁了,这些不可多得的智力资源就是一个蕴藏着惊人财富的宝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绝对不会是一句空话,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完美配合这才是把科研成果源源不断转化为财富得必然的之路。
“鲁教授,您放心吧,我支持你成立湘南农院薯类研究所,我会想周斌老师建议,由神农公司这边给您的薯类研究提供科研经费,人力和实验场地支持,您以您的科研成果入股,我们还要在神农公司旗下设立一家红薯深加工企业,以企业作为龙头,带动农户种植红薯的积极性,这样您的优质红薯品种的推广才不是什么问题。”
“小彭,你一个学生娃子有这么多新颖的想法是很不错,但是社会现实啊可不像是写小说那么轻松的,笔锋一转,所有的苦难和艰辛就都过去了,要把红薯做成一个大产业谈何容易。不过这是我终生的梦想,只要能看到我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农民致富,能够看到有人成片成片的种植我培育出来的红薯苗,即使一分钱不得我也是十分开心的。我研究这个红薯可不是为了赚钱,为了我个人,想想三年困难时期,人们没什么吃的,这个红薯真不知救了多少人的命。我们国家有十二亿人口,而且这人口还在不断增加,今后发展到十五,二十亿都有可能,而我培育的丰产红薯,一亩可以达到三四顿,这要是在粮食短缺时期,一亩红薯真不知能救多少人的命啊。”
看来鲁教授还是一位具有忧国忧民情怀的高级知识分子,咱们农院拥有类似鲁教授这种潜心科研的高级知识分子有不少,这让彭华强十分感动,也对农院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不但要让湘南农院成为世界最优秀的农科院校,也要让这些埋头于科研第一线的专家教授们的发光发热,让他们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鲁教授,您放心吧,即使学校不给你批科研经费,今后您所有的科研经费我个人来负责,多少都可以。”
“你一个小毛娃子,你哪来的钱哦,你来负责?”鲁教授瞪着眼睛,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咱们把这个红薯产业开发好了,科研经费根本不是问题,我一定会给您建设最好的科研场所的,我们不但要研究红薯,马铃薯的育种,我们还要整合我校食品加工和食品机械制造方面的力量,进行红薯,马铃薯深加工方面的研究,不断提升红薯马铃薯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这样做大一个产业完全没问题。”
“小彭,你年轻气盛,有想法有冲劲,这个很令我感动和钦佩,但是梦想是很丰满的,可现实是很无奈的,不过既然你已联系好了种植试验基地,我五一抽时间跟你过去看看,我试验田里种苗都有,我们可以把一批种苗带过去,今年先试种个二十亩。”
“鲁教授,二十亩太少了,至少得种个一百亩。”
“我这几个红薯品种产量都还可以的,我小时候被饥荒饿怕了,是几根红薯救了我的命,所以我对红薯怀有深厚的感情,我培育的这些新品种红薯除了风味佳,色彩品系丰富,紫,黑,红,黄,白都有之外,共同的特点就是产量高,你要是种植一百亩,一亩保守产个五六千斤,这一百亩就是五六十万斤,这农户拿来卖给谁呀,卖不掉,拿来喂猪,烂在地里,这农户赚不到钱,第二年谁还有积极性来种哦。”
“鲁教授,您放心吧,这批红薯只要是按照我们的种植要求来种,种出合格达标的红薯来,我负责全部收购。农户不会承担一丁点风险的,而且种一亩红薯的受益相当于养十头肥猪,我想,第二年很多农户会踊跃来种的。”
“你一个小毛娃子,尽说些不靠谱的话。小彭,年轻人,可得务实一点才好啊,不要想得过于天花乱坠了。”看来鲁教授心里的疑虑一时半会是没法消除的,彭华强也不急,等今年把成果拿出来不就什么话都不用说了么。彭华强既是个梦想家,更是个实干家。即使遇到一点障碍,一点困难,他既然已经看准了一件事,决定要做一件事,排除万难,也是要勇往直前的。
第269章 伸手借钱()
269、伸手借钱
彭华强当机立断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和农院薯类研究专家鲁教授进行深度合作,当然接下来农院还有很多育种专家,还有花卉专家,果树专家,水产专家等等一系列在农林牧副渔方面颇有建树的专家教授,这些人的科研成果和智力资源就是我彭华强事业发展的一笔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
彭华强发现了这个宝藏,觉得母校湘南农院在自己眼里是那么的富有和可爱,第一次坚定的认为,当初自己执意选择来到湘南农院就读是人生做过最正确无比的决定。
彭华强当机立断要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帮助唐紫英家彻底摆脱经济困局,一味地输血只会挫败这家人对生活的信心,所以彭华强决定帮助这一家人造血,在困境面前坚强地站立,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实现逆袭,打个漂亮的翻身仗。让这一家人从新在成功与收获面前恢复自信,收获喜悦,让开心的笑容从新洋溢在脸上。
帮助唐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帮他们家把那个平溪至星沙车队的股份给买下来,这个股份是个下蛋的金鸡,一次投入,永久收益,而且股份不会贬值,只会升值,机会难得,因为若不是对方急缺钱用,谁都不会舍得卖的。可彭华强一下子根本没办法拿出十万块来,即使他开辟的这个废品回收生意一个学期赚出个几万块没有问题,但那也不是一次能赚出来的,得逐月的出来,而且也是需要操心的,操心多点,自然就赚得多点。现在彭华强身上只有一万多块,吴军家得那个钱也得给呢,即使有这么个十万块,自己就这么拿出来不论是借,还是拿给她家不用还了,相信唐家人一定不会接受,毕竟自己现在和她家顶多算点朋友关系,如果自己执意要给,就容易造成误解了,还以为我想要跟唐紫英重温旧情什么的。但是,这么好的机会又不能耽搁,即使唐文彬拿房子去抵押贷款,最多贷个五万出来,可还差那么个五万,那个大桂虽然是唐文彬的徒弟,但关键时刻不一定愿意或能拿得出钱来。能够帮忙把人找过来就不错了。
彭华强决定借钱,一想到借钱,彭华强以前刚来农院上学时身上一穷二白,连主持迎新晚会的西装都是想石磊借的,自己赚了些钱倒经常有人一百二百的向自己借钱,有些人遇到了还了,有些人忘记了,彭华强从来也不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这段时间再遇到有人来向自己借钱,彭华强就直接拒绝了,中国人说no是很难的,彭华强还没等对方开口,先下手为强,倒开口向对方先借起钱来。而且数字还挺大,一下子把对方吓得连连摆手道:“我正要向你借点钱应应急呢,我哪里有这么多钱借给你哦。”
彭华强便笑了,农院比自己富裕的学生还真没几个,当然一些女生还是有点钱的,想唐菲儿,杨姗姗,外院的黎紫萌这些,伸手向她们借个几千块应该拿得出来,但向女生借钱麻烦很多的,除了还钱,还得还很多情的,没完没了的,可能得还上一辈子。所以彭华强再怎么缺钱也不会伸手向女生借钱的。
那么向宿舍的几个哥们借,宿舍的几个哥们差不多也个个是无产阶级,那个陈元丰到现在跟自己还没有冰释前嫌。石磊家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李晓君家在陕西种苹果,王胜军家有几十棵银杏树,刘瑞家在星沙郊县养鱼,谢明明家老爸种种地,农闲时帮人家修修水渠,刻刻碑,陈元丰家最大的收入来源是种大蒜,伍兴起家种着地,老爸在村小学当着老师,彭华强家现在还算好的,开办了一件豆腐加工作坊,虽然规模很小,但比较而言还是最富裕的一个。所以来农院上学的子弟都是些贫下中农的子弟,一个富家子弟都见不着,这是很自然的。
难道又开口向家里借?向香菱嫂借?自己上大学的两年没有用过家里一分钱,就上次回去过年向老妈要了两千块钱,过个年也全花光了,家里现在存有多少钱,彭华强从来没有询问过,如果开口向香菱嫂借,彭华强相信香菱嫂一定会倾其所有借给自己的,而且绝对不会附加任何条件,让自己还她的情还上一辈子。但是彭华强心里始终有个疙瘩,绝对不会开口向香菱嫂借钱的。也不会电话回去问老妈借。
那么彭华强认识的有钱人里面只有范玲玲,周斌老师和曹铸了。范玲玲还是拉倒吧,说好一块来投资烤红薯生意的,中途又变卦了,这种女人经历丰富,思想有点点复杂,不过做事的能力倒蛮强的,彭华强不愿去向她借钱,到时借不着钱还受其一通揶揄可就不值得了。曹老师,对,我亲爱的曹老师,考验你的时候对了,能借多少钱给我倒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曹老师愿意借钱给我,说明对我还有情义,要是断然拒绝我,说明曹老师心里再也没有我了。
彭华强还真是厚着脸皮去找曹铸了,并且是空着双手去的,这么多次彭华强那次去见曹铸会空着手。第一次彭华强两手空空地跑去找曹铸倒是让曹铸觉得有些意外。
愣了一会,柳眉一竖道:“你来干什么,快给我出去,我没时间陪你磨蹭,你快去陪你的小情人去,我这里你以后永远都不要来了。”
“曹老师,你还在生我的气啊,说明你的心里还蛮在乎我的吗,我这次来不是向你解释什么的,我对你的感情怎么样,你以后一定会明白的,我这次来是想求你帮个忙的。”
“你想要我帮你什么?帮你把挂的科糊弄过去?”
“不,不是考试这个事,我是想向你借点钱应急。一万两万都行,我保证下个学期一定连本带息加倍还你。”
“什么?你向我借钱?还一万两万,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没有,即使有,也不借,快走,快走,我一看到你就讨厌。”
彭华强一听曹铸说出讨厌两字,心里就痒痒的,看来曹铸老师哪里这么容易把自己给割下,已经这么紧密地联系在一块了,血肉相连,割开来很疼的。
不得已,只有对不起我外婆了,“曹老师,我实在没有办法了,我外婆生了急病住院了,要一大笔钱,可我一直大手大脚的花钱也不节省,现在一下子也不知去哪里筹这一大比钱?我能想到能借钱的地方就只有你了。”彭华强天生是个好演员,满脸哀伤的神色,若不是表演给自己最亲爱的曹老师看,在一般的女生面前彭华强还真演不来这么形象的。
其实彭华强的表演漏洞百出,年前彭华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