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星高兆-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谁能猜到?高兆咬着鸡大腿,味道不错。
“打死你也猜不到,是你家隔壁那个严芹!想不到吧。”
高兆吃一惊,拿帕子抹下嘴,道:“说说咋回事?”
“我祖父认识一个人,也姓贾,国子监的教授,嗯……不是去武成县那会,别人都以为我祖父是贾教授吗?”
贾西贝有点心虚,高兆心里哼哼,那是你们冒充。
“祖父通过贾教授,认识了他外甥,就是严芹的父亲,祖父说那个种菜的,他很喜欢,又打听了严家,就定了严芹给我哥哥。”
高兆听着,吃着,想着,想起上次见严芹,她还发愁要嫁给谁哪,这么快就要当贾西贝的嫂子了。
不过要论起辈分比较乱,跟着贾西贝要喊我表婶,跟着江琥珀喊我姐姐。
晕哟!古代大家族,又不分散,群居,论起亲戚来,谁家和谁家都有亲。
“祖父说严芹的父亲豁达,不拘小节,家里人过得快活,娶他家闺女好,说我爹娘牢骚太多,以后跟着亲家多学学。”
高兆对贾先生一直很敬佩,觉得贾先生有种不羁之风,思想潇洒,尊重女性,最主要,她觉得贾先生有时想一出是一出,这点和她有点像。
就像这次,给孙子找媳妇,看上女方父亲,只有贾先生才能做出来这事。
“那你是怎么想的?严芹你也见过,你愿不愿意她当你嫂子?还有你哥愿意吗?”
贾西贝想了想说道:“我觉得严芹比我还……”
她用手指着脑袋:“不是说傻,是太纯真,我是替我哥担心,我哥可没有严芹父亲的豁达,他比较小心眼,不过我家的事,我祖父决定了他愿不愿意都得娶。”
高兆没想到贾先生在家里还是一个专制的家长,不过这个家长脑子不糊涂也是一件好事。
……
严家。
严合富欢天喜地回家了,先去见了母亲,他要说个好消息。
请了安后,严合富说道:“娘,我给琴儿定了门亲事,这是门好亲。”
严老太太吓一跳,她上次回娘家和兄弟说了准备要把这个孙女嫁回娘家去的,这话还没给儿子说哪,怎么突然的就定了?
想想儿子有时做事不靠谱,连老太太急的问道:“你定给谁了?我告诉你听,你要是给芹儿胡乱订亲,我可就……我可就……”
严老太太气死,儿子真要定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人家,那她也没办法。
“我不是跟你说过严芹兄妹的亲事问过我再才能决定吗?哎呦,你可真气死我!我早晚不是被你媳妇气死就得被你这孝子气死!”
“娘,你先听我把话说完,我自个的亲闺女,我哪能胡乱定亲……”
严老太太那是气的一个茶杯扔上去。
551 你不懂()
严合富熟练的躲过扔向他的茶杯,走上前要给母亲抚背,被严老太太一把甩开。
“娘,给芹儿定的是贾家,不是我舅父的贾家,是庆王爷的亲舅家。”
严老太太一怔,不可置信的看向儿子。
严合富赶紧申明说:“我可不是看在贾家是庆王爷的亲舅家才定的,我是看上贾老太爷这个人,要说我这人服谁,贾老太爷算一个,他这人不去教书屈才了,为人坦荡,做事清明,家风又好,他能看上我的芹儿,主动提出给他嫡孙求娶琴儿,我立马答应,芹儿能嫁给贾家是高攀,娘,我说的高攀可不是说门第哦,娘也知道我家芹儿是什么样,说实话,要是嫁到别的高门里,我还不愿意哪,我怕芹儿以后过的不快活,可是贾家我放心。”
在震惊沉思中的严老太太又被儿子最后的话气着了,你媳妇闺女的快活就这么重要?
那天严老夫人听孙女说高家大娘子未婚夫姓吴,贾三娘子叫她姑母,贾三娘子跟着祖父去了武成县教书,她就怀疑吴家就是公主家。
严老太太一兄一弟,弟弟就是贾教授,她有次回娘家见贾教授呆家里不去国子监,兄弟说那个贾老太妃的侄子,吃饱了撑的冒充他去武成县教书,还让他回家休息一段时间。
严芹一说贾三娘子祖父去武成县教书,严老太太怀疑高家因为女儿的原因才调往京城,这样就解了她一直想不通的地方,没根基没关系,全家除了高经历都是头一次进京,来了就在柳树巷住下。
虽然奇怪公主怎么看上了高家,一看就是太普通的百姓之家,从媳妇那得知,高家就高经历这辈才做了官,在武成县就是一九品主簿,单看门第,严家都不会给子孙娶的门第。
严老太太那天回了娘家,兄弟贾教授早已销假,还升了职务,严老太太不动神色侧面问了问情况,去找了大哥,准备把严芹定给大哥的孙子。
因为想先给严芹的哥哥严葵定门亲事,再说严芹的事,还没给儿子说,儿子来了这一出。
不过,定的好!
严老太太猛地一拍儿子,喜笑颜开:“合富,这次做了件好事,不错。”
严合富被母亲拍的差点吓倒,但见母亲欢喜也跟着笑,好不容易得到母亲一回表扬。
“你知道隔壁高家的亲家是谁吗?”
“这我哪知道?”
严老太太不住嘴的乐,“我没猜错的话是平武公主,芹儿和贾家的三娘子认得,就是在高家认识的,呵呵!还真是缘分,等等,我想一下,贾家的三娘子定的娃娃亲,是将军府,好像就是二房,难道就是给那个认识的三娘子当嫂子?快快,叫芹儿过来问清楚。”
严芹过来后被问得蒙擦擦,她哪里知道贾三娘子是贾家的几房,也不知道贾三娘子未婚夫是谁,只知道定的娃娃亲。
严老太太又猛地一拍,拍了椅子扶手,笑眯眯说道:“芹儿,你没事就去高家玩,多找那个大娘子玩,小娘子出嫁后就没功夫出去玩了,去了后,长点眼色,要是人家脸上有疲倦之色,你就告辞,对了,你不是说大娘子喜欢吃各种小食吗?祖母给你银子,你挑京里的好吃的买给大娘子吃。”
严芹受宠若惊,长这么大祖母从没有这么鼓励她和谁去玩的,看来高姐姐就是招人爱。
我的眼光真好,拿了银子的严芹得意洋洋。
严大太太也莫名其妙被叫过去,接了婆婆给的银子,让她去高家别空手,明年种菜继续给高家送。
吓得严大太太以为婆婆病糊涂了,当时伸手就摸严老太太的头,不见发烫,又要翻婆婆眼皮看看。
气的严老太太都想把她踹出去。
不过对这个没心眼但心肠好的儿媳,严老太太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满意,虽然平时没少气她,但平时孝顺公婆,有个病痛,儿媳是真心着急并日夜伺候。
无聊的日子里有时逗的她开怀。
严老太太推开媳妇的手,说道:“我身子好着哪,就是想,这么多年多亏你,给你银子你就拿着,想买什么就去买。”
严大太太怀疑,见婆婆神色真诚,她顿时眉开眼笑,“多谢婆婆,那媳妇去买话本子看。”
严老太太捏了捏自己的手,温和道:“买去吧,就是别给芹儿看到。”
看到儿媳欢快的背影,严老太太笑着摇头。
第二天高兆见到了拿着烧鸡来的严芹。
高兆心想,京里流行吃鸡吗?
“高姐姐,我买了烧鸡,这家的烧鸡最好吃,我想你没吃过,买来给你吃。”
“谢谢严妹妹,就是我刚吃了点心,肚子饱饱的,实在吃不下。”
“没事,放着,你啥时饿了啥时吃。”
高兆让香兰拿下去,就见严芹又拿出一个话本子,“高姐姐,我娘新买的,买了好几本,我给你拿一本过来,看完了再换别的,就是别让你大姑知道了,我娘偷着给我看的,不让我给别人说。”
那你还给我说,真不把我当外人,不过以后就不是外人了,你得叫我表婶。
高兆看书名是金钗记,撇嘴,估计又是私定终身,金钗定情的故事。
“高姐姐,这本和悠娘申冤是一个人写的,我娘最爱看他写的话本子,只要有新的就会买,我爹也看,这个也是鬼故事,一个大家闺秀被人害了,她不肯投胎,想找出害她的人,魂魄附在她戴过的金钗上,后面我不说了,高姐姐自己看。”
高兆有了兴趣,上次买的悠娘申冤写的不错,看来这个空空崖客有点文才,讲故事的文才。
空空崖客写了一系列的鬼故事,设有悬念,他的套路就是结局出乎你所猜。
如果猜的不错的话,金钗记就没人害女主,只是一个曲折故事。
“结局是不是找不到害她的人,就没人害她。”
严芹惊讶道:“高姐姐,你看过?”
“没看,我猜的。”
严芹一拍手:“姐姐真聪明,我和我娘猜哪个是凶手,猜到看完都没猜出来。”
那是因为你们不懂套路。
552 乱说话()
高兆一会就看完了金钗记,果然如她所猜,就是一个曲折的故事,套路不一般,出乎意料,但是悬念设的好。
她对自己写什么没有头绪,把所有话本子拿出来摆炕上,就看书名。
最近京里流行的就是空空崖客写的,男女老少都爱看,出一本火一本,看的就是悬念,吊人胃口的猜猜猜。
来京不久,弟弟阳荣都悄悄给高兆介绍过他的书。
唉!牛皮吹大了,随便写个是能写,可是想写的似空空崖客那样,那就太难了。
扯头发,挠头,苦思苦想,想不出来。
算了,还是吃**。
大吉大利,晚上吃鸡!
虽然没到晚上,既然有鸡还是吃吧,吃饱了才能思考。
高兆吃着鸡腿,想着前世最火的是什么,游戏?可惜她不会玩,会玩也不能在这里做游戏,误人子弟。
不想了,先想想该取个什么笔名吧。
想一出是一出的高兆不吃鸡了,洗了手拿出笔墨,准备开始取笔名。
要起一个一下就让别人记住的,还得通俗易懂,得像白大师写诗似的,不认字的老阿婆都能听懂。
然后高翠进来就看见咬着笔头、支着下巴,歪头发呆的侄女。
两眼无神。
“写字写累了?那就歇会,又不去科考,不用那么辛苦。”
高翠以为侄女要嫁人了,怕婆家小瞧,开始用功,虽然平时也没少劝慰侄女练字,可看到高兆如此模样,高翠还是心疼。
高兆回神,把桌上的纸张收起,手上沾了墨,让香兰打水洗手。
“巧云干嘛哪?”
“巧云在跟杜嬷嬷学规矩,我看最近杜嬷嬷总给巧云讲故事,规矩不怎么学了。”
高兆不知道这个,杜嬷嬷怎么教导巧云她也不知,反正对于古代女子培养,她是外行,所以从来没去听过。
这会没事,去听听吧。
于是,去了巧云屋子,见巧云端坐着,杜嬷嬷端坐着,俩人方桌两旁面对面坐着。
见高兆进来,杜嬷嬷起身,“大娘子来了。”
“没事,我来看看妹妹,杜嬷嬷继续。”
杜嬷嬷坐下,微笑一下,接着说起。
高兆听了下,晕,杜嬷嬷竟然讲的是京里各家关系图。
看巧云,一本正经,不知能不能理解和接受。
悄悄退出,不打扰她们。
看到豆花带着阿飞静静的院子里呆着,不声不吭。
训练过的狗狗就是不一样。
回屋继续趴着,就想小师弟,想起巧云说的话:他家能护着干嘛送咱家来?
一个侯府竟然护不住嫡长子?
外仇?内乱?
外仇也不该找无根基的高家呀,内乱?
有填房肯定就有区别,玉青瓦她姨娘当初喝了绝子汤,就是说怕有了亲骨肉会区别对待玉青瓦兄妹。
填房侯夫人风评很好?我要装贤淑也能装。
别说广大群众都爱看狗血,高兆之前就脑补过师弟是个苦命孩子,这会更加脑补出了一个大戏。
有了!
趴着的高兆翻身坐起,想起来了,就写狗血,从狗血里写出大众套路:善有善报那有恶报,结局是大快人心,皆大欢喜。
想想大姑每次看戏如果看到此类结局那巴掌拍的啪啪响,回家必须念叨半个月。
高兆拿出简易笔,把主要剧情支线写下,不能太明显,主角家换成商家。
就这么定了!
这个不仅能写话本子,还能拍成戏曲。
呵呵!想想就美妙,那个空空崖客写的,拍成戏就很难拍,而我写的这种那就容易拍了。
有了方向有了目标,高兆开始思索。
这回思索不像之前,现在就是思索情节,人设,还要联想舞台效应。
高兆给师兄写了小纸条,说最近要写书,很忙。
吴长亮是在前院接到的纸条,看完后,放起来,给师弟布置了作业,然后陪高家祖父下棋去了。
如此到了九月底,江珊瑚来京,以后就要住在吴家。
吴家武馆在城北,最近一直没见吴迎春,说是跟着堂兄去了松山所,还没回来。
江珊瑚安顿好了,夫妻俩来高家给长辈请安。
如今吴家已经知道了高兆的婆家,江珊瑚自然在吴家媳妇里为第一,原本吴海氏夫妻是来给亲戚帮忙,住也是住在亲戚宅子。现在亲戚鼓动他们久居京里,守着高家,不怕没个前程。
吴海氏动了心,目前也在留意买宅子,京里的宅子虽然贵点,要是有合心的,吴海氏就去本家借银子。
江氏热情招待了侄女夫妻,再三交代要常回来,她是考虑娘家太远,就让侄女把这当娘家。
吴仲宝恭恭敬敬,给高家每人都送了礼物,高兆觉得宝哥哥对她格外恭敬。
唉!没办法,身份决定一切。
留他们夫妻吃了午饭,送走了侄女,江氏心情很好,如今的日子顺风顺水,她觉得京里很清静,还没武成县的是非多(那是没人告诉你),看来贵人多的地方没人敢乱说话。
鲁国公府,也有个人兴奋的说道:“谁敢乱说话?我还不信了,谁敢乱说我大耳刮子打上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