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星高兆-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没接触过高阶层,但严芹知道平武公主,只不过能知道的少,任她怎么想都不会想她认识的人会嫁到公主府。

    是嫁到公主府的人她认识了而已。

    高兆也奇怪她怎么不知道,上次贾北石及笄,应该京里知道了呀。

    那也是该知道的知道,没啥关系的也没消息来源知道,就像严芹母女。

    高兆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道:“你婆家你知道吗?”

    严芹奇怪,刚说了怎么高兆忘记。

    “知道呀,我舅祖父认识,和我祖母一个姓。”

    晕!还是不知道。

    “贾西贝叫我姑母。”

    严芹点点头,认识她们就这么叫的。

    高兆又说道:“等我成亲,贾西贝要叫我表婶,你要成亲也得叫我表婶。”

    “为何?”

    晕!

    “因为我夫婿的表舅是贾西贝祖父。”

    严芹又张大嘴了,“成宗太妃?贾家?”

    “你娘怎么给你说的?”

    “我娘就说把我许给贾娘子的哥哥,我就跑来了,不行,我得回家问问。兆姐姐,回头我再来。”

    严芹起身跑了。

    高兆:……

    随后高兆哈哈大笑,谁要娶了严芹,小心眼也得变成大心眼,不然自己会堵心死。

    香兰见严家娘子匆匆跑了,又听大娘子的笑声,以为出什么事,赶紧进屋,就见大娘子笑得在炕上打滚。

    她悄悄退下,继续守在门口。

    如今香兰比以前瘦了,看了大夫,吃了药,说了一堆,反正吃了药,没以前那么饿了,慢慢的加上运动,春竹说像个葫芦,好过以前像个缸。

    严家。

    严老太太喘两口气问道:“你就这么让芹儿去问了?”

    严大太太说道:“我随口说的,问问隔壁,认不认识九驸马,一个县的,没准认识,我是这么想,我刚说她就要给贾三娘子当嫂子了,芹儿就跑去高家了,不是娘说的嘛,我都忘了说,让芹儿把贾三娘子带来让我看看,芹儿说人不错,和高家大娘子玩的好,我想我看看才能放心,一会芹儿回来,再交代她。”

    带来给你看看!给你看看!你有多大脸?

    “祖母,娘,不得了了!”

    严芹冲进来,严老太太闭眼。

    严大太太急忙问道:“咋啦?咋啦?是不是认识九驸马?”

    严芹喘着气点头,跑太急。

    严大太太对婆婆说道:“娘,我就说嘛,一个县的,备不住认识。”

    严老太太意外,看向孙女。

    “不仅认识,还是亲戚,兆姐姐的表姐夫是九驸马的堂哥,祖母,我想说的不是这个啦,祖母知道兆姐姐要嫁谁家吗?是公主府!”

    京里只有一个公主府,那就是平武公主的府邸,所以严大太太大吃一惊,严老太太之前猜到,后面是听到确实消息。

    “真的假的?”严大太太惊道。

    “这个谁敢造假,祖母,兆姐姐说我将来也得叫她表婶,是不是真的?”

    严大太太奇怪了,问道:“为何?”

    严老太太更奇怪,儿子没给媳妇说贾家是谁家?

    “因为贾家是成宗太妃的娘家。”

    嘴里可以塞进一个鹅蛋的严大太太,静止了,然后看向婆婆。

    “芹儿她爹没说呀!”

    严老太太:……

    歪头打呼噜。

    严大太太拉着女儿悄悄退出,出门关好门,娘儿俩紧紧挨着走,小声说话,“快回屋,我要好好理理,有点糊涂。”

    严老太太睁开眼,被儿子媳妇要气笑了。

560 土哥儿() 
高家一家人不知外面事,当然,除了高文林的其他高家人。

    自从平武公主公开儿媳人选,消息在上层家族里一天就传开了。

    高文林觉得刘府尹对他更客气,同僚对他那就别提,让坐着喝茶的高文林的眉毛更耷拉。

    他主动去找了刘府尹,说了他在武成县的工作,点出他所长,希望能为朝廷效力。

    刘府尹就安排统计京里人口的工作给他,还说不着急,慢慢来,有事让书办来做。

    高文林等于做起了老本行,又做那可以把谁家查个底朝天的工作。

    巧云约了陶芊希来看她的小狗阿飞,得知小伙伴养了狗,陶芊希带了骨头过来。

    她出门走了,来了辆马车,停在陶家门口。

    嫁到李家的陶慧君带着礼物回了娘家,礼物是夫家祖母准备的,她不知为何让她回娘家,只有忐忑不安的回到了柳树巷。

    出嫁一个多月,陶慧君除了三日回门那次,这是第二次回娘家。新嫁娘的日子比她想象的要好,婆家人对她没有不亲近也不热情,夫婿对她还好,没人刁难她也没人和她走得近。

    陶慧君不苛求其他,能够出嫁,还是嫁到李家,让祖母放心,她就满足。

    她只想做个相夫教子的妻子,普普通通过一生。

    陶老太太看到孙女回来,欣喜,忙站起说道:“怎么突然回来了?也没派人捎个信儿。”

    陶慧君上前扶着祖母坐下,“我想祖母了,回来看看,希姐儿和土哥儿可好?”

    陶浙土是陶芊希的弟弟,今年四岁,他是遗腹子,是陶老太太唯一的儿孙,陶府其他庶房的不是陶老太太血脉。

    所以给这个曾孙起名为土,陶老太太只希望曾孙像土一样结实,将来好把嫡枝血脉延续下去。

    听到孙女问,陶老太太脸上发光,“都好,都好,希姐儿去了高家,说是看小狗。”

    陶慧君见过巧云,对她印象很好,一个安静的小娘子,眼里有着不合年龄的沉稳,就像她小时,总是静静的看着悲伤的祖母。

    反而高家大娘子性子活泼,长得也不如她妹妹好看。

    “我看高家人淳朴,多来往对希姐儿也是好事。”

    陶老太太诧异,问道:“怎么?你不知道?”

    要是孙女知道不会这么说。

    陶慧君不明白祖母问的什么事,“知道什么?”

    “是你婆婆让你回来的?你先给祖母说说说在婆家如何?”

    陶慧君就挑好的说了几句,陶老太太点点头,这刚出嫁一个来月,也不能看出什么来。

    “这样祖母就放心了,现在家里都好,以后别总回娘家,到时婆家不喜,我猜你婆婆让你回来,是因为柳树巷的高家,高家大娘子是平武公主没过门的儿媳,祖母之前还琢磨高家怎么回事,原来如此,难怪高家两个大娘子的举止像是宫里嬷嬷教的,估计高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来了京里住在柳树巷。”

    陶慧君吃惊,顿时明白婆家为何让她回来,无非是让她自己知道然后让娘家和高家多来往罢了。

    “你婆婆既然让你回来,你回去就告诉他们,说高家一搬来这里,她家小娘子就和希姐儿成了好友,这么说对你有好处,还有,严大太太说了,高家收了一个徒弟,是安西侯世子,是听高家姑太太说的,听说平武公主的小儿子就是高家的徒弟,都是跟高经历学算学,我都在琢磨要不要把土哥儿送去,就是交情没到那一步,土哥儿要是有了这么两个师兄,这一辈子也就有能帮的人了,我将来也能安心闭眼。”

    陶慧君拉着祖母的手说道:“祖母放心,还有我呢,我不会不管侄子侄女。”

    “你别太管娘家,顾好你自己,早点生个嫡子,才能站稳脚,我看孙女婿是老实人,你刚出嫁,辛苦点,伺候公婆,还有祖父祖母,照顾好相公,妯娌之间,要是有闹气的,能让一步就让一步,长辈会看着,最主要把相公照顾好,低头做事,生下几个孩子后腰板才能挺直,咱家不同别家,这方面最重要。”

    陶慧君明白,婆婆的眼神,妯娌的眼神,扫过她的腹部,怕是担心她会和陶家的其他人一样。

    “祖母,孙女明白,我会做个好媳妇。”

    对孙女陶老太太是放心的,刚才也只不过多说几句,这个孙女自小沉稳,出嫁前也看了大夫,身体没问题,大夫也说送你这个年龄成亲怀孕最好。

    这时,袁氏牵着陶浙土来了,她是听说小姑子回娘家来,赶紧带儿子来请安。小姑子高嫁,她将来的一儿一女就要靠亲姑母提携,别的不说,希姐儿大了许亲都能嫁个好人家。

    “小妹回来了。”

    陶慧君起身,给嫂子行礼,袁氏忙扶住,一旁的陶浙土给姑母行礼问安。

    “土哥儿,来姑母这,姑母给土哥儿带了好吃的。”

    陶慧君打开回来时去点心铺子买的糕点,“土哥儿,吃点心。”

    “多谢姑母。”

    陶浙土拿了一个,靠在陶老太太怀里吃着。

    陶慧君看着侄子,心里发酸。

    大哥二哥长得就像,侄子越长越像二哥,猛一看和大哥也有点像。

    都不知祖母天天看到土哥儿,心里会多难受。

    大哥没的时候,陶慧君十二岁,她最喜大哥,大哥说等他科考,他要来个大三元,让陶家重整旗鼓,是名副其实的翰林府。

    所以大哥一直没下场,就那年准备下场,突然出了意外没了,别说祖母要哭死了,就是陶慧君都哭的几天没吃饭。

    大哥还给她说,不仅要骑马游街,还要给她娶个好嫂子回来。

    陶慧君玩笑说那就等着媒人把陶家门槛踩烂吧。

    八年了,恍然如梦,土哥儿如今都四岁了。

    陶老太太看到孙女眼神,有着晶莹,如何不知孙女想什么,每次看到土哥儿,面前就浮起大孙子铭辰。

    我的辰哥儿,那天还给祖母买了个玉镯,说玉养人,让祖母健康长寿。

    我宁愿用我的寿命换回我的辰哥儿。

561 可多了() 
陶老太太催促孙女早点回婆家,别让人挑理,袁氏带着陶浙土告退。

    不愿意想过去,可是看见了土哥儿没法不想。

    大孙子像土哥儿这么大,已经开始拿笔练字,端坐在书桌前,一板一眼,每天拿着写好的字给她看,得了夸奖眼睛发亮。

    辰哥儿,如果你还活着,孩子都会比土哥儿大,我陶家不会落到如今这样,靠孙女才有人看一眼。

    陶老太太湿了眼睛,不能想,一想心就收缩般的疼。

    她问身边的嬷嬷:“希姐儿回来了吗?”

    “还没,要不要奴婢去高家接一下?”

    陶老太太摇头道:“不用,高家会派人送她到家。”

    曾孙女每次去高家都很开心,说高家好,巧云姐姐好,高家姑太太还说把弟弟也带过去玩。

    陶老太太心动,但是高家太太如今身子不便,她不好让两个孩子去打扰。

    慢慢来。

    陶芊希和巧云蹲着看啃骨头的大奔,巧云细声细语说道:“狗吃东西时不能去摸它,不然它以为要抢它的吃的,会咬人,我大姐说了,不能给小狗吃鸡鸭骨头,会卡着的。”

    陶芊希点点头:“我知道了,今天拿的是排骨,专门让厨房炖的,炖的久,一咬就烂了,不会卡着。”

    来了个丫鬟端了一碗水,巧云说:“这个丫鬟是我二师兄给我的,给了两个,我起的名字,叫海棠,她们来的那天,你给我送了一盆海棠花,所以就叫海棠,另一个叫水仙。”

    陶芊希还是点头,她以前送过水仙花。

    高兆正好来看妹妹,陶芊希站起来行礼。

    “希姐儿,别这么客气,就把我当大姐姐,以后有空来找巧云玩,带你弟弟来也行,小朋友都喜欢小狗,我还有猫哪,就是不在家里。”

    高兆越看陶芊希越稀罕,见过她娘,可她长的和她娘不像,估计像父亲。

    那小脸粉粉的,眼睛黑又亮,睫毛很长,来这里就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小娘子。

    陶芊希腼腆一笑,“多谢大姐姐。”

    “你们继续玩吧,大姐姐不打扰你们。”

    “姐姐慢走。”

    高兆走出去,又回头看站着目送她的陶芊希,心里想将来我要生个这么萌的女儿就好了,像师兄没准就会,千万别像我。

    想到这脸红,因为想起了洞房花烛夜,春心荡漾了。

    前世总想把第一次留到洞房花烛夜,所以对那事只有理论没有实践,今世,到时一定好好品尝。

    柳树巷经过严大太太一宣传,都知道高家大娘子的婚事,除了陶家,每家都有当家主母上门,高翠接待,虽然老早家家户户都知道高翠是大归的姑太太,所以也没有人看轻他。

    高翠很是兴奋,让杜嬷嬷教她一些礼仪,每天一早穿戴整齐装模装样的端坐着。

    高兆从巧云屋里出来后,还没进自己院里,看见严芹又急匆匆来了。

    “兆姐姐,给你看个话本子,最新出来的,你猜猜后面是什么?”

    高兆心砰砰跳,师兄说已经印出来了,这几天会放京里所有书店卖。

    带着期盼和忐忑,毕竟这是头一回写故事,前世都没想过拿笔写东西,认为自己没那个文才。

    进了屋,严芹把话本子递给高兆,兴奋说道:“这次不是空空崖客写的,是酸菜,不对,是桂花上酸菜,我娘要笑死了,说这个名字太有趣了,写话本子那人媳妇肯定叫桂花,酸菜做的好,我娘说她酸菜也做的好,如果写话本子就要叫梅花上酸菜了,我娘叫梅花,哈哈!要是我写就叫芹菜上酸菜,笑死我了。”

    高兆发懵,没想到这个笔名还有搞笑的成分,幸好因为大姑的名字,她从来没在家说过翠花上酸菜这句话。不然一看就知道是她写的。

    完蛋!话本子里写了很多的平时胡言乱语的话,这要是让父亲看了,一下就能猜到。

    不行,一会儿找师兄,让师兄当这个桂花上酸菜,到时自己坚决不认。

    高兆接过话本子,封面就是通常话本子的那样,书名下面是笔名。

    “兆姐姐,我先借给你看,就是可惜这是上半部,下半部还没出来,兆姐姐看完了猜猜顾娘子是谁家的小娘子,我娘说肯定是个大官家的,这样将来才能帮着蒋易元报仇。”

    高兆低头装着看书,心里嘿嘿乐。

    前世奶奶对电视剧里的换子、丢子剧情格外有兴趣,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