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星高兆-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武公主懒得听她赞扬侄女,直接说道:“有件事给你说下,这事我给做了主,你听着就好,那也是为了丰原,为了皇家脸面。”
刘皇后吓一跳,以为丰原做了丑事,咬牙切齿道:“我就说她为何不回宫,给她哥哥丢人她有何好处?”
当年有个公主嫁了人养面首,被平武公主教训过,刘皇后还以为丰原也是如此。
平武公主自然猜到皇后想什么,她当年教训那个公主不仅仅是她养面首,是看中有妇之夫,逼的人家原配要上吊。
如果丰原养面首,她才懒得管。
平武也不解释,直接简短说了事情,然后说她出面把这事办了。
刘皇后惊讶,怎么也没想到丰原出了这样事,听完平武说的安排,赶紧说道:“那就让那个孩子回陶家,别说是丰原生的,反正孩子爹已经没了,另外嫁人谁也不知。”
能想到皇后会这么说,一般当娘的是为了女儿以后的生活着想,但平武知道皇后不是。
果然听她继续说道:“说出去多丢人?一个未嫁公主和人私通生了孩子,不给她哥争气,尽添麻烦,让淑妃那几个怎么笑话我?”
平武公主深呼吸,放慢声音说道:“丰原要守着儿子过。”
刘皇后一瞪眼:“由着她?这么多年由着她让人风言风语,淑妃几次暗里说闲话,她就不为她母后着想?为她哥着想?”
平武公主再也没耐心,厉声道:“我就是为了太子着想,为了皇家脸面着想才出了这个主意,让丰原全了心愿,让你们得了脸面,难道就让丰原带着私生子回陶家?”
“她敢!”
“她不敢我敢!”
刘皇后一噎,不再高声,慌乱道:“姑母,你劝劝丰原,不想嫁人也行,出家也行,别回陶家,那个人已经没了,回去有什么好?”
平武公主静静看着皇后道:“丰原愿意。”
又缓了语气:“皇后,丰原什么脾气你也知道,这么多年谁能说动她?她一心记挂儿子,咱们都是当娘的,你为了太子付出多少?我为了我家薰生你也看到,丰原已经够可怜了,儿子找回来了,哪里舍得丢开手?再说陶家虽然没落,以前的声望还在,丰原儿子无论是长相还是读书,就是陶家人,过不了几年,科举考中,出仕为官,也是太子的帮手。”
刘皇后心动,一是因为平武公主出面,她管不了丰原,不过有平武帮忙也好,没人敢瞎议论。还有就是,陶家声望,那可是太子最需要的。
669 李传胪()
“那皇上那里怎么说?”
平武公主看着皇后的犹豫,她就知道怎么说才能让皇后妥协,她犹豫、担忧只不过是怕皇上的训斥。
“大不了说你几句,你就认错,再让丰原带着孩子给皇上请罪,皇上不会责怪。
刘皇后还是有点惴惴不安,道:“那姑母帮我说话,不然皇上责怪我拦着丰原出嫁。”
平武公主明白她的意思,就是说你让我承认当面是我阻拦丰原嫁陶家,那么这会儿就得帮我说话。
“放心,主意是我出的,我知道怎么说。我这就让人叫丰原母子进来,一会儿跟着我去给皇上请罪。”
她心想,皇上如何猜不出是怎么回事,也只有同意。
平武公主带着丰原母子来的,但是没让她们进宫,就等给皇后说好了,再见皇后和皇上,一次性搞定,免得丰原单独见皇后还得听她训斥。
等丰原进来,皇后看着她的模样,上前搂着哭了。不管如何也是她亲生,这一刻是心疼。
丰原母子跪下,皇后伸手拉起来,给丰原擦泪,一口一个我的儿。
哭了一阵,丰源重新让陶浙涌给母后磕头。
皇后看着这么大的外孙,心里欢喜,心想这样也行,有个儿子下半辈子也有了指望。
平武公主等她们哭够了,洗了脸,一起去见了皇上。
皇上好几年没见这个女儿,见她就像不认识,心里内疚。
又听了皇姑母的解说,他哪里不明白,感激皇姑母出面圆了这个场。
既然女儿愿意,他也不阻拦,让皇后按照嫡公主待遇准备嫁妆。
又把陶浙涌叫到跟前,问了几句话,送了礼物。
丰原公主忐忑不安的心落下了,相对于母后,她更怕见父皇,知道自己做错,给皇家丢丑,怕父皇对她失望。
如今父皇对陶浙涌和颜悦色,就是看她,眼里没有责怪,反而有丝愧疚,丰原泪眼。
皇上头一回见皇姑母这么有耐心见他一家子骨肉相聚,又看看那酷似皇祖父的面容,今天才敢细打量了下,觉得皇姑母也老了,两鬓有了白发。
感叹!
姑母也不容易,为了小儿子闭门不出操碎了心,如今为了丰原跑前跑后,人老了心软了,要是以前,她哪里会管这么多,要管也是令她生气之事。
“多谢姑母操心。”
平武公主含笑说了声不用,心想难得皇上敢正视对她,这有多怕他皇祖父。
平武公主提出告辞,刘皇后也不敢久留,带着丰原母子告退。
出去后,丰原说给贾老太妃请安,皇后找了借口没有同去。
五月下旬,一大新闻满京城愕然,要出家的丰原公主有了个儿子?还是陶家没了的嫡长孙的?
除了私下议论,没人敢当面互通消息。
陶府迎接丰原公主母子回府,陶府焕然一新,门口大放鞭炮。
陶家宴请来客,没发帖子,倒也是宾客盈门。
平武公主早就放出消息,她全家会到场,庆王爷夫妻到场,除了陪嫁外,皇后送了大礼,皇上送了副亲自写的字,听说太子也会到场。
有头有脸的人家都去了,那陶家还能不热闹?
平武公主夫妻带着长子和次子夫妻去了陶家,见陶老太太精神抖擞,那个精神气像吃了神丹妙药,一下年轻了二十岁。
丰原公主比前一阵胖了,脸色红润,眼神晶亮。
见了平武公主一家,急忙上前行礼。
“多谢姑祖母。”
这一阵子忙来忙去,都没有亲自去感谢姑祖母。
“以后守着涌哥儿好好过。”
“是。”
丰原迎着平武公主去了陶老太太那一桌,在座的全体起来行礼。
“免了,都坐下。”
鲁国公夫人母亲尤老夫人笑道:“给殿下道喜,又快抱孙子了。”
在坐的以为是新娶的二奶奶,听了公主所说才知是大奶奶有喜。
男士去了男客那边,高兆去了年轻媳妇那边,看见贾西贝已经先来,对着她招手。
高兆走过去说道:“我先去我娘那,过一会过来。”
她走过这一路也注意到很多人看向她,人太多,没法一一打招呼,反正她也不认识,只有别人认识她的。
江氏也来了,坐在街坊那一桌,本来陶老太太要另外安排,江氏说和严大太太熟悉,就去了那一桌。
高兆来也只是和母亲打个招呼,在别人家也没啥好说的。
和在坐的街坊含笑问好,又给母亲说贾西贝找她有事。
回到那桌,见侯丹若到了,三人相视一笑,三人同日子成亲,高侯俩人是成亲后头回见。
贾西贝拉着她俩坐下,给她们介绍人,趁她们说话,悄悄对高兆说道:“明天我去你那,有大八卦。”
高兆猜到是郑氏改嫁之事,也不说破,点点头。
这时有人问陶家二姑奶奶回来了没有,另外一人说听说好像怀孕五个月,但今天这日子无论如何得回来。
高兆知道她们说的是陶慧君。
陶慧君前天才知此事,惊喜的都要晕了过去,当天晚上无法入睡,只好让夫婿去了书房,她不知夫婿李柏枫同样一夜没睡。
李尚书和李老夫人也是半夜后才睡下。
第二天李柏枫跪在祖父母跟前,说要全部说出来。
李老夫人说道:“柏枫,你说出来你是心里舒服了,你让慧君怎么办?你让你将来的孩子怎么办?你就忍心让她们活在痛苦当中?是你的错,你自己得扛着,你是男儿,不能把痛苦留给妻儿,祖母不是为了自己孙子着想,是为了慧君,你说了自己解脱了,可是慧君哪?再说你那会多大?十岁,撞人的不是你,是你那个混蛋舅舅!我如今都恨不得杀了他!连累我孙儿如此痛苦!”
李尚书如今也感觉棘手,不单单是孙子心理包袱问题,这事要说出去,陶家、丰原公主会吃了他们李家。
李柏枫张了张嘴,又无力垂下头。
抬起头重重点头说道:“孙儿明白。”
走出去,还没走到门口,有人说外面有人找,李柏枫冒着红丝的眼睛露出一抹恨色。
李尚书叹口气,上朝去了,有老妻劝慰着但愿孙子能不要这么自责。
李老夫人想想觉得不对,最近孙子几次被人叫着外出,她叫来贴身嬷嬷,悄声嘱咐几句。
670 赎一生()
李柏枫出了门,没注意后面有人跟着。
他去了一个地方,是一小宅院,敲了门进去,径直走到正屋,看见三舅跷着腿剔着牙,见他进来,把腿放下。
“外甥来了,快坐。”
李柏枫把门关好坐下。
“放心,这里除了你小舅母没别人,她出去了,这事我可没告诉她,女人家胆小,怕她吓着。”
李柏枫冷哼,一个外室而已,还小舅母。
他不出声,猜三舅听到丰原公主之事又来要银子。
“我可是听说了,陶家陶铭辰有个儿子,嘿!还是丰原公主生的。这个短命鬼临死还勾搭上一个公主,也算值了。”
果然,叫他来就是因为这事。
“外甥,你说要是丰原公主知道了情夫是妹夫撞死的,害的她当了寡妇,她会怎么样?”
李柏枫虽然能猜出三舅会说什么,可是亲耳听到还是怒火中烧。
以前拿陶家来威胁他,如今用公主。
“三舅,人是你撞的,我说救人去医馆,你不同意。”
“可后来你不也没管吗?到头来还娶了人家妹妹?你媳妇知道了她亲哥是你……,就算知道是我,可我是你舅呀,你说你媳妇会如何?听说现在还怀着身子……”
李柏枫咬着牙,死死握着拳头。
“别觉得三舅过份,三舅也没办法,家里一个子不给,你舅母是母老虎,死死捏着嫁妆,我可是指望外甥你了。”
李柏枫打断他的话,直接问道:“要多少?”
见三舅伸出一个指头,“给我这个数,以后三舅啥也不提。”
李柏枫恨的磨牙,这回因为牵扯到公主,陶铭辰又有了后,所以舅父狮子大开口,问题是永远没有以后。
“我上哪凑这么多?”
“你们李家还能少了一个传胪的银子?再说了,你媳妇嫁妆可不少,拿几个出去当了不就凑齐了?”
见外甥眼里露出杀人一样的光,他心里嗤笑,能把我如何?文人都是胆小鬼,哪次要没给,有本事吃了我。
李柏枫站起道:“没有,三舅要去说我不拦着,我早就受够了,陶家要我的命我给!”
转身要走,被三舅拦住。
“瞧你,你活够了,你爹娘哪?还有你祖父,你死了一了百了,陶家能放过你祖父?别小看陶家如今没落,当年陶翰林带出的学生朝里为官的可不少。”
李柏枫甩开他,眼睛里冒火。
“这样,后天陶家宴请来客,你那天给我一半,另外一半月底前可得给我,舅父等着银子救命哪,我可是你嫡亲舅舅,你娘知道了不也得帮我?”
李柏枫也不说话,直接走人,身后三舅的声音:“记得呀,到时送这里来,不然我可去陶家参加宴会,去见见那个接回来的陶家子。”
见外甥停下,又快快走了,他心满意足的笑了。
这个外甥好,没想到考中了传胪,以后官越做大越好,那我就是躺着数银子了。
想想就美。
哼哼着小曲倒了杯酒喝了。
李柏枫出去后,也不坐车,自己一路走。
那年,他刚十岁,跟着年轻好玩的三舅去了庄子里玩,李家规定不能在外留宿,他求三舅送他回家。
三舅为了玩,亲自赶车,马车跑的飞快,那天晚上有点下小雨,路上没人,到了城西,突然看见有一人急匆匆走着。
三舅喝了酒,兴奋大笑着撞上去。
那人听见声音赶紧躲开,可惜晚了一步,被马踢了又被车碾过去。
车里的李柏枫吓得要死,求三舅救人,三舅说他傻,这要是被人知道了还不讹他们银子?
三舅下了车把那人移到个胡同里,上车送他回家。
李柏枫害怕,又不敢给家里人说,本来祖母就不让他和外祖家来往。
他想悄悄溜出去救人,可是被家人发现,关他祠堂里罚跪。
他不敢说,一夜没睡,跪着祈祷有人看见救了那人。
第二天他去打听,得知是陶府嫡长孙,人已经没了。
从那以后,他远离了外祖家的人,沉默寡言,但一直关注陶家动静。
知道陶铭辰是人家嘴里的有可能是状元的才子,他后悔,恨自己胆小顾忌家里人知道。
等他考中了传胪,给祖父祖母坦白,提出求娶陶家女。
谁知道三舅知道他娶了陶家女,就问他要银子,开始不多,他想办法给了,谁知要了一次又一次,这次得知丰原公主要带着儿子回陶家,更是狮子大张口。
知道丰原公主母子的事,李柏枫更加痛苦,如果那晚他给祖父坦白,去救人,陶铭辰不会死,丰原公主会嫁给他生下儿子,一家人在一起。陶铭辰会是个状元郎,把陶家撑起来。
可是这一切都让三舅给毁了,还有他。
这一辈子他没法轻松的活着,还不如……
李柏枫没目的的顺着街道一路走,一直到走不动了,去个杂货铺买了把杀猪刀。
陶府宴会,李家是亲家,肯定会到场,李传胪一早出去了一趟,又匆匆赶回来。
李老夫人神情隐晦,看了看进门的嬷嬷,那嬷嬷只点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