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星高兆-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娘说没事,就是有点淤青。尤夫人去娘那干嘛?去说我摔倒?她嘴可真快。”

    庆王爷叹口气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尤夫人为了她外孙女,怕姐姐会以为她外孙女是五月女的缘故才摔倒,她去娘那哭诉,让娘给你好好解释解释。”

    平武无奈道:“刚国公夫人来赔罪,话里话外的,我说了没那个想法,别人会怎么想我管不着,我可真没怪到她闺女头上。丹若也是五月女,不是好好的?”

    侯丹若是在江南出生,隐瞒了生辰,说是六月,但常华县主老早就给太妃和平武姐弟说过,一是怕将来万一露出没法交代,二是到时也有她们维护。

    可侯丹若出生后祖父祖母都去世了,多少家里人会往这方面想。

    常华县主上次带女儿回来,也不敢太挑剔人选,听了夫婿侯秉岫的,许给了唐家,又一直提着心。

    平武寿宴侯丹若没来,郑氏说是有喜了。

    同时成亲的三人,自己儿媳不算,侯丹若都有喜了,西贝还没有,平武不知怎么有了想问问儿媳的想法。

    哪天提醒她一下。

    王妃见公主那神情,以为担心丹若,说道:“我派人去给丹若送了补品,说她身子好,她婆婆对她也好,请我们放心。”

    平武笑了下,“这下常华该放心了,在杭州府见她时,就向我打听丹若在婆家如何,当娘的总是放不下心。”

    庆王爷道:“我给秉岫说了,有我在,没人敢欺负他闺女,再说唐家人不错,这门亲事结的好。”

    说起这想起母妃说的给侯家看上袭家女的事,“姐,娘说让秉贵长子定奚家的,我看奚家不错,那个奚树正太和我心意,就是人太呆板,不然好好结交一番。还有,最近认识了个人,那才有意思哪,是跟着表哥认识的,三侄子的亲家,说起来又是高家的隔壁,姓严,种菜的,为何表哥给孙子定了他闺女,那人不拘小节,说话风趣,表哥说他教出来的儿子闺女差不了,所以结了亲家。哎呦喂!京里太小,转个圈转到一起,嘿嘿,高家的隔壁,听说他太太和高家女眷有来往,和陶家一直有来往,不错不错。”

    平武明白兄弟说的不错什么意思,陶家早些年,外人躲着走,上门的只会是至交和心底良善之人。

    袁家是亲家,那些年别说和陶家来往了,都不让女儿回府。

    庆王爷也想到了袁家,耻笑道:“如今袁家变成缩头乌龟,有些不怀好意的人想打袁家庶女主意,娶妻不可能,纳个妾还是可以,听说长的不错,可被家里老辈训斥,做不到雪中送炭,也别做那落井下石之事。”

    平武道:“好歹袁家是陶家姻亲,别让人糟践了袁家女,总要给陶家娘子个脸面,再怎么说也得叫她一声表姨。”

    庆王爷点点头道:“我对外说了,别做那无耻之人,有这句话,没人会打这个龌鹾主意。就看袁家怎么想了,让我说堂堂正正嫁个人,别想那歪主意,就怕袁家自己不争气,非得卖女儿,当初有了进宫的主意,早就把脸面不当一回事,进不了宫,没准盯上哪个勋贵人家,京里没法高嫁,嫁外省不如当个高门妾室给他拉关系,反正一个庶女。”

    平武更是耻笑一声,道:“那就别管,只要不祸祸陶家,他们爱咋闹腾随他,谁真心要死,拦不住!”

    庆王爷嘿嘿笑两声,没再说袁家的事,那事闹出来大伙就都知道了。

    平武公主又关心的和王妃说了说话,等庆王爷夫妻告辞,又嘱咐一遍回去和母妃说他没事,不用担心。

    她也没起身相送,庆王爷知道姐姐不想让他看到走路不利索的样子,出门上车才给王妃说先送她回去,然后去将军府要点药膏。

    那头尤夫人从庆王府出来急匆匆又去了国公府。

    尤氏也才从公主府回来,正和抱着闺女的国公爷说这个情况,见母亲进来急忙问道:“娘,太妃怎么说?”

    有妇人自己找了椅子坐下道:“先让我坐下,再给我杯水,渴死我了。”

    鲁国公抱着女儿站起来对外面说道:“快快快,端喝凉茶进来。”

    尤夫人长年的爱喝凉茶,就是茶水放凉了,让他的话说,她身体火大,喝不了热茶。

    尤夫人喝了茶喘口气,说道:“我这没脑子的,就没想到太妃根本不知公主摔伤的事,想想也是,太妃年纪大了,公主没让说出去。我倒好,进去就道歉,然后说公主摔倒,可把太妃急的,连忙让王爷夫妻去公主府。这个尴尬呀,让我怎么说?只好给太会说了你带贵宝去公主府,走的时候公主送出门不小心摔倒。”

    鲁国公和夫人面面相觑,要说尤夫人没想到,他俩也没想到。

    尤氏心里愧疚,你为自己女儿操心,怎么就忘了太妃也会为她女儿操心,公主心疼她娘,才没有说出来,你家心疼你闺女,跑到太妃跟前说你女儿受伤了。

    想想觉得自家太自私。/13_13607/

    

820 容百川() 
鲁国公夫人在发愁,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鲁国公愁的晚上睡不着觉,想到女儿被人嫌弃,忍不住落泪,让夫人安慰他半天。

    第二天,鲁国公去找贾宏光,俩人原来时常下棋,算得上熟悉,在一起说笑随意。

    贾宏光昨天去看过表妹,以为国公爷来找自己想给表妹传话,分外同情他,同时也感动他为了闺女所做的这一切,包括编造谎话。

    见太多当亲爹的嫌弃自己亲闺女是五月女,恨不得不见,怕给自己带来厄运,所以难得看见国公爷这样的父亲。

    国公爷坐下后,从怀里拿出一张纸,开门见山说道:“贾先生,这是我闺女的八字,帮我看看,如果八字确实不妥,我带闺女去城外庄子里住,等她大了送回乡下祖宅,到时我跟着在祖宅养老。”

    语气很郑重,眼神很可怜,贾先生看了心里发酸。

    鲁国公的祖宅在陕甘,祖上跟着高祖走了功劳,封了世袭鲁国公。如今为了闺女,都愿意回那老远的乡下养老。

    贾先生收下八字,见鲁国公又拿出一张纸,递过来。

    “这是高家子的八字,贾先生看看,要是两人八字没问题,这个女婿我要定了,将来带也带回祖宅,要是八字不合,我也不为难高家。就是请先生不要对外说出去。”

    贾先生答应了,他为了亲外甥,十年快跑断腿,人家是亲生父亲,理解那份为了女儿的一片苦心。

    鲁国公又说道:“还有,我再厚颜求先生,如果我闺女八字没事,我求先生当个中间人,让我闺女认平武大长公主当干娘,我只是想让外人别对我闺女瞎议论,阿宝马上大了,不能不出门,听到有人说闲言碎语,我还活不活了。”

    说完眼泪止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贾先生:……

    不是你闺女还活不活了的话吗?

    可怜呀!同情呀!

    当年表妹也说过这话。

    鲁国公也不等贾宏光表态,急忙说道:“我先打个招呼,这事过几天再说。”

    他怕贾宏光这会开口拒绝,以后他没法继续,赶紧自己先说。

    然后也不废话,连着说拜托,急忙走人,也不让贾宏光送,推搡他进屋,擦擦眼泪,自己出了贾宅。

    贾宏光哭笑不得,又感动,坐回去看那八字。

    庆王府,贾西贝来给太妃请安。

    太妃对西贝格外喜欢,是她贾家人,侄孙辈最熟悉她,性子又好。

    “曾姑祖母,这是我婆婆让我送来的,外地的人来看我曾祖父,送的礼物,每房分了点。”

    “我这什么都不缺,给我送来干嘛?你带回去,让你婆婆留着自己用。”

    “家里还有哪,这是稀罕物,京里没有,京里有的,我就不拿来了,曾姑祖母别客气,王家不缺,人多亲戚多,谁进京都送礼。”

    王老将军的弟子手下都当祖父了,在各个地方任武职,所以常年都有进京来办事,然后给王将军请安。

    “正好,我这也有些好东西,你带回去给王老将军,给你婆婆一份,还有你的,上回给你的没忘记吃吧?可别马大哈忘了,我常年吃,所以现在身体啥毛病没有,我也给了你表婶,虽说她身子好,但那些就像吃点心,吃了没坏处。”

    贾西贝嘻嘻笑道:“曾姑祖母是着急抱曾外孙了吧,表婶说了她将来一堆高兆兆和吴亮亮。”

    太妃见她对自己成亲一年还没怀孕一点不着急,还有心说笑话,心里叹气,不过这样也好。

    “我不着急,你们年岁不算大,二十生最好,拿你表婶的话来说,那时果子熟透了,开花结果,硕果累累。”

    贾西贝哈哈笑,这话她也听高兆说过,说十八以后嫁人,花开的好,果子结的好。

    所以她想,她晚点生也好,也想将来一串硕果。

    “曾外祖母,那天见到奚娘子如何?姑祖母寿宴我也没空问表婶,这几天没去表婶那,还想一会回去去趟公主府。”

    太妃笑道:“人不错,那天亏了你帮忙,我正要给你说,你看谁去奚家透口风?原来我想让豫章媳妇去说,她最近有喜没来王府,丹若也出不了门,让你祖母出面不太妥当,奚家不同意也不太好拒绝,让人家为难。”

    “曾姑祖母,我去给豫章郡王妃说,郡王妃人可好了,让表婶的话来说,大气,有那种心大容百川的心胸。心里透亮,睿智,反正表婶对她评价很高,我都吃醋了,还有比我更心大的女子吗?”

    贾西贝嘟着嘴,脸上神情没有不郁,太妃知道她不过是想逗自己开心。

    所以她哈哈笑,然后夸她也是容百川之人,看她西贝笑开怀。

    贾西贝出了王府又去豫章郡王府,被人带进去,进了正院,见郡王妃在院里,见她进来,上前招呼。

    “八奶奶来了,进屋坐还是坐院里?我刚才就坐在院里,这会的太阳晒晒刚好。”

    “那就院里坐,刚从王府过来,太妃说也喜欢在院里晒太阳,我就奇怪,人家都怕晒,晒黑了难看,王妃不怕吗?”

    霍英桂领着她去了一个凉亭那,坐下后说道:“也不全晒着,我会在脸上盖着皂纱,有时坐在亭子里,好过呆在屋里闷得慌。”

    下人上了茶点,退下。

    “你随意,来我这别客气,我不会招呼人,咱们这么熟了,想吃自己拿。我就盼着有谁来看看我,一个人闷死了,我表妹才走,我让她带着我未来嫂子常来,说说话也好呀。”

    霍英桂已经听了表妹说那天的古怪事,特别是贾西贝那天巧合的表现,见她来,故意提起表妹奚木兰。

    贾西贝道:“那天约了你表妹和唐妹妹出去,谁知我身体不适,半道走了,真不好意思,改天我给你表妹赔罪,我请客,要不来你这也行,当你面陪个不是。”

    霍英桂打听了平武大长公主寿宴,贾西贝去了公主府,那就是她说谎,如果来了小日子,不会去参加寿宴。

    难道表妹猜测的是对的?那天是相看表妹?

    难道那天真是太妃和吴二奶奶?

821 猜对了() 
霍英桂也不是那藏藏掖掖的性子,直接问道:“八奶奶那天是故意带着我嫂子离开的吧?因为我嫂子见过吴二奶奶。”

    贾西贝嘿嘿笑两声,“王妃别问了,今天我来就是想跟你说个事。”

    “和我表妹有关?”

    “对,王妃是明白人,那我就直接说了,我祖母娘家看上你表妹,想说给我表哥,就是侯家二房嫡长孙侯宝山,目前他在守孝,我祖母的意思是,如果奚家愿意,那么出孝后定亲,如果不愿意,那就当我没说。”

    霍英桂明白为何让贾西贝来给自己透风,觉得侯家办事可以,当然不可能是侯家亲自决定的事,只能说是贾家办事不错。

    “那我想知道是谁看中了我表妹?太妃娘娘?不可能,以前太妃娘娘就没见过我表妹,我姨母和贾家侯家都没来往,我表妹也不是个到处走动的性子,多年来也就和我嫂子交好,难道是侯丹若?”

    贾西贝到:“猜错了,我也不怕给王妃说明,是我表哥自己看上的。我表哥在国子监念书,见过奚妹妹。”

    这么一说,霍英桂明白了,那天太妃娘娘和吴二奶奶确实是相看表妹。

    “曾祖母说,我们家娶媳妇不会专注看门第什么的,最主要是人合适,人要不合适门第再高也不考虑。曾祖母对你表妹那是交口称赞,说侯家能娶到心妹妹那是有福气。我私下说一句,我表哥没毛病,长的也可以,性子嘛,和气。”

    霍英桂感激对方没提奚家目前的情况,没有拿势压人,但这事她做不了主。

    “多谢太妃娘娘,我给我姨母说下,有什么再告诉八奶奶。”

    这算是通气了,贾西贝不再提,说说别的,问郡王爷怎么没见。

    “他呀,进宫去了,我家王爷就这点好,孝顺,时时进宫看望母妃,我想跟着一道,他不让,说没到三个月不能出门。这把我憋的呦!没办法,所以就想天天盼着来人和我说说话,八奶奶,有空带吴二奶奶来,我喜欢她的性子,说话有趣。”

    贾西贝笑道:“好呀,我表叔出门了,哪天我带她来,不过表婶不太方便出门。”

    霍英桂知道,郡王府就她和王爷两个主子,有都是她说了算,吴二奶奶上有公婆,怎么能常出门。吴二爷不在家,她更不能出门了。

    两人说会话,贾西贝告辞。

    霍英桂急忙派人把姨母和表妹找来,按道理应该避开表妹说亲事,长辈做主,但姨母想问题不如表妹明白,还有这事得看奚家的意愿。

    钱氏不知外甥女发生啥事,急忙带着女儿来到郡王府,见外甥女好好的,松口气。

    “英桂,这么急有啥事?”

    “姨母,表妹,进屋说,王爷不在,进宫去了。”

    坐下后,霍英桂把贾西贝说的事说了,钱氏惊讶,看了看女儿。

    “娘,我不认识侯家人,除了丹若姐姐。”

    “那侯家为何提亲?”

    如果是以前,侯家提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