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星高兆-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伯娘,别光吃那几样,每样都尝尝,难怪人家开店卖的贵,味道就是好,我还以为我做菜很不错的,和人家比比,差一截,今天每样都尝尝,等以后我也琢磨琢磨,自个在家做,让高兴他们也吃到大酒楼里的菜。
高翠对自己厨艺很有信心,觉得以前那是她没尝过,以后她照着做就是了。
高兆吃着,又暗自打量吴长亮,看他有的菜就夹了一口,有的吃了又夹一口,再换另外一个菜,桌上的每种都吃了,觉得稀奇,这是要试吃?难道他家里没让他好好吃顿饭?都说他挑食是个什么意思?之前也不像假装,贾先生或许胡说八道,为了找借口接近高家,可贾老夫人不是作假,奇了怪了。
贾西贝小声说道:“我没觉得这家店的菜特别好吃,可表叔吃的不少,以前没见他这样。”
她心里是想难怪祖父说,他和兆妹妹在一起就啥都毛病没了,看来真的是。
不只是她这么想,贾老夫人心里更欢喜,哎呀,高家大娘子好啊,你看外孙和她一个桌饭都吃得多,什么门第不门第的,这八字太重要了。
欢喜的贾老夫人也胃口大好,比平时吃的都多。
吴长亮看见了心里也想,我媳妇真是福星哎,瞧外祖母见了她气色好,胃口好,头一回见外祖母这么痛痛快快的吃饭,来这里好胃口都是有我媳妇在,嗯,那就赶紧定亲好了。
贾西贝见曾姑祖好胃口,表叔从没有的吃的欢,心里一喜,连着给王荆州夹了几筷子菜,还忘了用公筷,喜得王荆州急忙吃了,也给贾西贝夹了菜。
高翠看见,给贾老夫人挤下眼,看到小辈们能这样互相体贴贾老夫人心里欢喜,就遗憾外孙和高娘子没有那么亲近,看来她还得教教外孙才是,不过也得套套高翠的话,看看高娘子中意什么样的,知彼知己嘛。
一顿饭吃得皆大欢喜,王荆州更是美得嘴咧到耳朵根,高照和玉青瓦吃的肚溜圆。
回去的车上,贾老夫人就感慨了一句,想吃菘菜饺子了,高翠立马说明天来高家,可贾老夫人说歇一天后天再去,两人就定下了。
其他人没说啥啊,玉青瓦乐了:“大姑,我喜欢吃韭菜馅的。”
“行,到时包几种馅,爱吃哪个吃哪个。”
高兆看着大姑,就这么愉快的和,贾老夫人决定了,还和颜悦色的对吴长亮说,回去好好休息,觉得大姑转变挺快呀。
高家已经吃过午饭了,江氏正在屋里等她们回来,高文林今天县衙忙,要下乡办事,中午就没回来,高兴哥俩吃了饭去学堂了。
江氏就看到,大姑姐满脸喜气的和女儿回来了。
“大姐,在外面吃的饭?”
高翠姑侄脱了鞋上炕,看见巧云还没睡,高翠可惜说道:“去客来居吃的,怪不得人家生意好,饭菜味道做的真不错,就可惜了,还有好些菜没吃完,有个鱼剩了一大半,我没好意思拿回来,太可惜了,鱼又没乱夹,还好好的,清蒸的一点儿腥味都没,鱼肉细嫩,巧云肯定爱吃。”
“娘也爱吃鱼,下回,让爹专门客来居买一条,回来给娘吃。”
江氏笑道:“家里做的也不差,市场买一条回来做好了。”
高翠摆手道:“我做鱼不行,现在家里做菜做鱼一般都是刘妈妈做,有的菜也是魏白家的炒菜,这两年我可轻省多了,不过,那家菜味道真好,难怪有钱人都去外面吃。”
“大姑,有钱人才不去外面吃呢,人家家里都有好厨子,等后天贾家来吃饺子问问就知道了。经常出去酒楼里吃饭的也是男子,女子都呆在内宅不出去,要不贾西贝干嘛总穿男装跟着祖父出去吃饭的?”
194 辈分乱()
江氏听了女儿说的问道:“后天贾家来咱家吃饭?”
“伯娘爱吃饺子,我说外面包的怕不干净,后天来咱家吃,吃饺子花不了多少钱,就是费事,不过现在厨房人多,包起来也快。”
“伯娘?”
高翠一拍手说道:“给你说娟娘,我和贾老夫人太投缘了,贾老夫人说让我叫她伯娘,显得亲近,这我才叫她伯娘,以后弟妹也跟着叫伯娘好了。”
江氏纳闷了,本来贾先生叫公爹兄长,这个辈分不对呀。
“不是应该叫姑祖吗?”
高兆接着母亲的话说:“是贾老夫人这么说的,我还没来得及提醒,大姑就应了,我也觉得这个辈分不对。”
高翠才反应过来,“哦,是哟,不过按照薰生那头算,他是你爹的徒弟,叫我大姑没错,我当然要叫他外祖母伯娘了。”
“他叫你大姑了?”高兆好奇问道。
“叫了,饭桌上就叫了,你没听到?肯定和贾娘子说悄悄话哪,不过又不对了,要是按照薰生是你师兄,那你就不该叫贾娘子姐姐了,唉哟,乱套了。”
高兆说道:“各叫各的,反正又是亲戚,再说早晚贾家要回京里,呆不了多久。”
“怎么?今天说要走了?”江氏问道。
“没说呀,贾家就是京里的,肯定要走的,就是不知是半年后还是一年后了,我没问,问了像不乐意人家呆这似得,又不关我事。”
“就是,有贾娘子和兆儿一起,也好,玉兰最近忙着绣嫁妆,秀华和珊瑚都是,有贾娘子经常来也热闹。”
高翠是发现了,自从认识了贾家,家里伙食直线上升,贾先生给了伙食费不说,贾娘子虽说来吃饭,可经常让她丫鬟送来肉菜,哎呀,贾家要是在武成县呆一年,刚好正是家里侄子侄女长身体的时候,那就跟着好好补补。
“我可不是贪图贾家的给的银子和拿来的肉菜,贾娘子和兆儿合得来,难得有个闺中小姐妹,衙门里六科房家里的那几个差不多大的小娘子,当面是奉承,可那眼神让人不喜,你看,兆儿自己就不愿意和她们玩,这些年来也就一个玉兰,兆儿当姐妹一样,玉兰是心底敞亮,对兆儿没的说,如今贾娘子就和玉兰一样,看眼神就能看出来,人家虽然高门,可没拿架子,也没看不起人。”
江氏点头道:“那倒是,大姐看人没错,当年那个王家三娘子,开始总来咱家,我还说和兆儿一块玩也不错,可是兆儿不喜,总找借口躲着,大姑也说三娘子不好,可不是,背后说兆儿的就是她,幸亏兆儿眼明,不曾和她多说话,不然她在里面翻是非就得罪人了。”
“就这她也没少说,说什么兆儿背后说玉兰坏话,气的我找上门去对质,她娘不是带她来赔礼?”
想起这事,江氏问道:“对了,三娘子比兆儿大一岁,定亲了没?”
高翠立马一副八卦神情,但看看侄女,说:“兆儿困了吧,回屋睡一觉,正好哄着巧云睡会。”
巧云已经开始打盹了,坚持着一边听着,高兆就把妹妹抱下炕,一起回东厢房睡觉,大姑肯定是要少儿不宜的八卦内容。
等侄女走了,高翠才小声说道:“这事我都忘记说,就是前不久,王三娘子和她表哥偷偷来往不说,还交换了定情信物,气的她娘要死,原本她娘相中的是她大哥家的,都和大嫂说了,偏偏女儿看中的是她二哥的,这下她娘得罪了娘家两个兄长,她二嫂不愿惹是非,不同意儿子娶王三娘子,让我说,什么不想引起家里矛盾,肯定是没看上,哪个当婆婆的愿意媳妇是私自和儿子定情的?还是已经说亲的情况下。”
“这事外面人咋知道的?”
“还不是王三娘子自己,活该!她是个好是非嚼舌跟的,偏偏交往的一个,是个衙役家的小娘子,平时巴结着她,出了这事,王三娘子就给衙役家的说了,估计是发发牢骚,人家转身就给说出去了,气的王三娘子的娘本来不同意女儿嫁回娘家,就想哪个侄子也不定了,另找一家,这下就不好找了,王家的就回了娘家,逼着她二哥二嫂定了亲。”
江氏摇头,所以她对女儿这方面盯的紧,和钱家玉兰来往,钱家没有适龄的儿郎,不会有这种问题,自己娘家,当时她看上了侄子,可女儿没看上,娘家家风没长辈允许,也不会私自定情事,她爹老早就说过,敢这么做的,就别指望家里同意。
“咱家兆儿好,人正主意正,不会做让爹娘蒙羞的事。”
……
贾老夫人回到贾宅,累了,回屋躺着休息,人老了觉不多,打发了小辈,就和甄嬷嬷说话。
“阿秀,你也见了几回高家大娘子了,如何看?”
“主子的眼力,奴婢如何能成?奴婢听主子的。”
贾老夫人笑了,“你呀,还是老毛病,这就是人选还不错,就是有点小问题对于薰生来说也不是问题,不是因为薰生的命格,估计没人能看的上,包括我,十岁来宫里,十六岁之后就没受过罪,见得人也都是京里数得上的,就是那一品诰命见了我也得行礼,谁能说这不是命?就是我爹娘也想不到,还以为能见到活着的我出宫就是好命了,谁能想到能有当公主的外孙女、当皇子的外孙?”
甄嬷嬷轻轻敲着贾老夫人的腿,说道:“奴婢也是好命,能跟了主子,虽说是个奴才,可在奴才里,奴婢也是头等。”
“那也是你忠心,唉,宫里能活到老的,不管是主子还是奴才,心里没点数,早让人给吃了,我就是占了辈分的光,不然我一个宫女升上来的嫔妃,在皇家人眼里不也是奴才?”
“主子可别这么说,如今谁敢不高看主子?”
贾老太妃摇头,说道:“不是高看我,是沾了成宗皇帝的光,要不平武能长成这样?现在皇后生的大公主今年也三十五了,见了平武也得恭敬,为何?还不是因为平武是她的皇家正经姑祖母。”
195 最嫉恨()
“所以,薰生不是因为这个命格,就是娶大学士府上的小娘子,平武都不一定看得上眼,别说她了,难道我就不想给薰生好好挑个?我的亲外孙,最小一个,长得又好,所以呀,我想想我自己,也就能接受了。”
说完后,贾老夫人半天没出声,然后才叹口气,说道:“最近总是想起以前的事,也梦到过吴杏儿,为何她这么嫉恨我,她死前我去见了她,问她为何要陷害我,我们一同进宫,一同受过苦,也互相帮助过,还说好了将来谁好了都不要忘记对方,我还想把她要到我跟前,那时我刚升了贵人。”
“呵呵,你猜她怎么说,也是她的话让我明白了,人的内心之处,不见得自己能控制。”贾老夫人自嘲的一笑,“就是我后来几十年,没当我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吴杏儿。”
甄嬷嬷没说话,她知道吴杏儿的心思,从她几次的话里听的出来,只不过那时的主子记得姐妹之情,心性也没那么深。
“是她,吴杏儿给我上了第一课,也是我有那个命,如果不是那个节骨眼怀了平武,当时我就要没命了,有了皇家子嗣,又是在成宗皇上五十岁的时候,我才有了时间,让我逃过一劫,就这样,吴杏儿临死都不服气,她说我俩一同进宫,她还比我长得好,为何我就能当了贵人,说我叫她去我宫里当差,就没安好心,是对她的嘲讽,都是奴才,她不能在我手下过日子,所以她投靠了刘贵人,宁愿帮着刘贵人陷害我,也不能见我比她好。”
甄嬷嬷抬眼看了下,主子眼里有着泪,但嘴角轻笑,“她没有嫉恨刘贵人,因为我们进宫时,刘贵人已经是主子了,在我们眼里,刘贵人是高我们一等,让我们羡慕的,不能比的,但又是向往的,我知道有吴杏儿这种想法的宫女不少,都是同一批入宫的,只不过别人没她那么疯狂,只是在心里不平,也是因为她和我最好,本来都是奴才,我却成了她要磕头的主子,她心里接受不了,所以,当初关系最好的也是最恨我的。”
甄嬷嬷知道,那时她听到有些宫人忿忿不平,说不比贾贵人长得差,为何她就一步登天当了贵人不说还怀了龙种?但,后面再进来的宫人就没那么不平,看贾贵人就像当年的我们看刘贵人一样,偷摸说起来也是羡慕大于不平。
贾老夫人抽回腿,甄嬷嬷起身倒了茶递给,她接过喝了口,甄嬷嬷放回茶杯继续捶腿。
“我是看到高家大娘子,想起了这事,将来她也会遇到这样情况,在武成县,高家算是个官家,将来进了京,嫁给薰生,对于她来说,就等于一步登天,太子都得叫她声表婶,不过好在她如今可比我那时强多了,好歹是个官家小娘子,我只是有福气,而她是个福星,肯定不会有我当年的那些坎吧,我也盼着因为她薰生能一生平安。”
贾老夫人躺下,微闭了眼这么给她盖了被,悄声退下。
……
高文林从乡下办完事回衙门,张县令见了他和颜悦色的问了问,还嘱咐以后像类似事情交代书办去办理好了。
“高主簿不是要去考明经科吗?那就多腾点时间看书,我一个族叔也是当了典史多年,后来又去科考,中了进士,那会我刚过了童生,还记得族叔欣喜若狂,当场晕了,那年他都要抱孙子了,宗族大摆宴席,不容易呀,所以我对高主簿有信心,这就要入冬了,县衙里也没有多少事,高主簿多空点时间读书吧,我对励志读书的人是敬佩的,所以,高主簿不用担心,衙门里的事,年年都这样,交代给别人去做也是一样,今天就早点回家吧。”
高文林起身感谢,对张县令最近对他格外和气就理解了,状元不敢奢望,可进士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换成他自己,也会鼓励支持用心去考的人。
高主簿走后,张县令回到了内宅,见夫人在院里慢慢散步。
“哎呀,外面冷,夫人就在屋里来回走走好了,小心受凉。”张县令扶着夫人进屋,夫人这几年一到冬天,就容易咳嗽。
“还没大冷,那在屋里呆着闷,我出来透透气。”
张县令娶的是恩师之女,夫妻两人感情一向很好,他也没有纳妾,走哪上任都是带着妻子,家中老母亲是有些怨言,要给他纳妾室,好让妾伺候儿子,媳妇和孙子留下来孝顺。
他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