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元秀公主-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者贺夷简的态度放在了那里,李衡也未必舍得自己最疼爱的女郎送过去受苦。
可古薇娘与楚沾两情相悦,田夫人也不是真的不想要她做儿妇,可
古薇娘脸色变了数变,立刻反击:“十七娘子可真会说笑,表哥是我嫡亲姨母之子,姨母待我犹如亲生骨肉,我与表哥虽然隔了一层实际上一起长大也与亲生的兄妹没什么两样,做哥哥的担心些妹妹,不想十七娘子竟想成了这样?不知是幽州风俗如此呢,还是十七娘子兄弟恁多,却从未被自家兄弟关心过?”
她摇着团扇,悠悠道,“所以才格外粘着贺家郎君吗?可是贺家郎君有这点年纪了,早晚也要娶亲,他到底不是十七娘子的亲哥哥呢!”
“古家娘子,你可知道你为何嫁不得楚三郎?”古薇娘话说的越发刻薄,李十七娘却依旧不急不慢,她似乎觉得有些渴了,见古薇娘没有招待自己的意思,也不客气,叫过了线娘吩咐,线娘笑吟吟的走到旁边放着茶饼与器皿的地方,一点也不见外的替她沏起了茶来。
古薇娘瞪了线娘一眼,暗恨自己的使女不争气,只是她本身性格原本就是偏娴静些,身边使女自然也是这个路数,哪里是跟着李十七娘打小挽弓驰骋的线娘能比。
不过李十七娘这句话倒是问到了古薇娘的痛处,她虽然竭力要作出不屑与李十七娘多言的样子,到底还是忍不住冷声讥道:“我命苦,自小父母双亡,幸得姨母看拂,哪里比得上十七娘子深得宠爱、家势赫赫?”
她虽然没有承认,但也等于回答了李十七娘的话——她嫁不成楚沾,不过是因为没有一个强势的家族,无法为楚沾巩固地位。
“古家娘子说了这样的话,不免叫我小看了。”李十七娘听了,却扑哧一笑,摇头道。
古薇娘斜看了她一眼,不冷不热道:“是么?不过眼睛生在了十七娘身上,十七娘高兴怎么看人,却是十七娘自己的事情。”
“若是女郎嫁人全凭了家世,那么这世上岂不是没有了攀高枝的人了?”李十七娘不以为忤,慢条斯理道,“旁的不说,本朝昔年的高宗皇帝,元后王氏与如今的皇后殿下一样,皆是太原王氏之女,身份高贵,贞静娴雅,太宗皇帝去时更曾言佳儿佳妇,托付众臣,再看高宗皇帝后来所宠爱的武氏,其父不过是下贱的商贾出身,其母还只是个填房,更曾侍奉过太宗皇帝!王皇后其时肯将武氏迎回宫中何尝不是自觉此人与自己论出身资历皆是犹如云泥?可结果呢?武氏后来哪里是做了皇后那么简单,自古以来,女子为帝者到如今也不过武周一人耳!”
古薇娘皱了皱眉,反驳道:“那不过是王皇后无子而武氏入宫后诞下后来的孝敬皇帝”
“是吗?可是武氏所生之子也不是高宗皇帝的长子,先前有宫人诞下高宗长子,曾有人劝说王皇后收入膝下,只是王皇后认为宫人身份卑贱,没有同意罢了。”李十七娘抿嘴笑道,“若单为子嗣故,那么为什么那个为高宗皇帝诞下长子的宫人此后一直寂寂无名,连同这位长子后来也是被赐死呢?”
“关陇望族尤其是五姓七家势力过大,这也是太宗皇帝为高宗皇帝娶王氏女郎为妃的缘故,高宗皇帝继承大宝之后为了收拢皇权自然要对望族动手,王皇后不过是恰逢其时罢了!”古薇娘沉着脸说道,田夫人待她犹如亲生,自然不可能叫她目不识丁,也是请了夫子教导过规矩礼仪并典籍的。
本朝风气开放,在武周时候甚至还欲开女科,因此望族大家之中无论男女,都以才高而荣耀,古薇娘不认为在辩驳此事上自己会输给了李十七娘。
只是她话音刚落,李十七娘复笑着道:“前朝萧皇后”她顿了一顿,才悠悠的道,“前朝萧皇后何尝不是出身显赫?南陈萧氏不但是望族,更是皇族,前隋的世宗皇帝之无道昏庸人尽皆知!不但蒙蔽生母独孤皇后,更弑父杀兄!这等帝王,就是近臣与之相处何尝不是胆战心惊?但隋世宗对萧皇后却素来敬重!再者本朝文德皇后,父家长孙氏,乃是前朝八大上柱国之一!舅家高氏,亦是关中名门!可太宗皇帝在世,长孙氏叛乱,文德皇后不但不请罪,反而为家族向太宗皇帝求情并获允哦对了,还有,武周之子、中宗皇帝重返大宝后,待韦皇后何尝不是千依百顺?”
李十七娘举的这一串例子里面,三位皇后皆是名门望族出身,她们的丈夫有明君有昏君,却无一不是深得信任,不说后宫,就是在前朝也是颇有影响,古薇娘不觉皱起眉。
便听李十七娘悠悠道:“这说明,高宗皇帝的元后被废弃,不是因为她无子,而是因为她无用!”
她生怕古薇娘听不出自己的意思,叹道,“而武周之所以能够取王皇后而代之,自然也是因为她手腕过人、精明能干之故!否则除了关中望族外适合为后的女郎天下多了去了,做什么能够轮到她?”
李十七娘含笑望着古薇娘摇着团扇的手慢慢僵住,微笑道:“同样的道理,古家娘子你不能与心上人长相厮守,不是因为你父母双故,身后没有强势助力,而是因为你太过无用,无用到了叫你嫡亲的姨母也不敢叫你做楚家未来的主母!”
“你!”古薇娘本已听出了她话中之意,只是李十七娘这么一句一句说来,听着多少有几分理,她心里也不免要想一想,反省一二,却不想李十七娘竟是趁胜追击,毫不客气!她脸上腾得涨得一片赤红!拿团扇指着李十七娘,怒不可遏道,“放肆!”
“我说错了么?”这时候线娘也沏好了茶呈上来,李十七娘接过呷了一口,笑着道,“这里除了你的心腹就是我们主仆,我也不怕说实话——楚家伯伯后院里有多少人,我一个做晚辈的也不好打听,但我知道,除了这些日子敷衍我的楚二娘子,与楚三郎外,楚家伯伯膝下另有四子三女,都不是田夫人所出!而且三郎还只排行第三子!虽然是嫡子,却没占到了长子的名份,我听父亲说,楚家伯伯是个讲究规矩的,庶长子生在了嫡长子之前,那定然是因为田夫人当初嫁过来时,一直没有子嗣,所以才给楚伯伯纳了妾——据说楚家大郎君与楚二娘子的年纪只差了两个月,所以田夫人起初的运气却是不太好的。”
古薇娘脸色微变——楚二娘比楚沾大了七岁,她比楚沾还要小些,再加上是父母双亡后才被接到楚家来的,那时候楚沾已经出世,后院里早已是田夫人说了算,因此从来没有留意过楚二娘排行是第二而不是第一、以及田夫人早年的可能景遇。
李十七娘继续叹道:“楚二娘子比三郎长了那么多岁,这中间并没有子嗣,旁的话我也不去说了,算一算年纪,古家娘子你到楚家来时,田夫人是个什么样子,我猜也能够猜到几分——只是我就想不明白一件事儿,论理说你跟着这样厉害的主母,怎么自己就全然不想着多学着几分?你但凡有了田夫人十之七八的厉害,我想着田夫人也未必会不要你做儿妇!你没有显赫的娘家已经比旁的想嫁给三郎的女郎差了许多,自己又不是个能干聪慧有手段的,换了我是田夫人,我也不要你!”
古薇娘再也按捺不住,冷笑道:“十七娘子这么说,想来自己就是个能干聪慧有手段的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贺家郎君见了你就想躲呢?”
“不,我不是聪慧。”李十七娘一本正经道,“聪慧不过是一时,我却是智慧!”
“十七娘子这等厚颜之人我倒还是头一回见到——”古薇娘话才说到了一半,又被李十七娘打断,悠然道:“楚三郎上面有个占了长子名份又比他足足长了七岁、如今已经娶妻还生有一子一女的庶出兄长,下面有三个庶出弟弟,其中楚家四郎的机敏,我到了淄青才隔日就听到了!并且楚家五郎虽然年纪还小,其生母容貌娇媚,却是极得楚家伯伯喜欢的。另外田夫人的娘家田氏虽然也是淄青望族,可这几年与古家一样都人丁逐渐单薄,有式微之像,反而是大郎早已入了军中不说,其妻乃是楚家伯伯得力干将之女,至于那几位女郎我已经不去说了古家娘子,我瞧得出来田夫人待你定然是好的,凭你方才堵我那几句话,想来田夫人也不是没有用心教导过你,可你扪心自问,就算田夫人当真许你嫁给了三郎,你可能够为他当好了家、族里先不说,能够打点好这一家子的上上下下?”
古薇娘切齿道:“这些道理姨母早已与我说过——表哥他将来必须掌管淄青!若不然他没了活路,我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我”她想说自己并非无能只是家族然而想到李十七娘所提武周,到底抿了抿嘴,冷笑道,“十七娘子也不必这样来踩我出气,你若是智慧之人,怎不想办法叫贺六郎断了对长安那位贵主的念想?”
“智慧之人与聪慧之人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看十步时后者只看最多三步。”李十七娘微笑,“贺夷简的性情我很清楚,他是贺家伯伯膝下独子,自小受尽了宠爱,桀骜骄狂、心狠手辣,如今他正恋着那位贵主时,我当真挡了他的路,他绝不忌讳下重手!毕竟父亲再怎么宠爱我,我到底只是个女郎,并且父亲膝下子女众多,贺家伯伯却只得他一子,河北三镇不彼此依托,那与寻常藩镇又有什么两样?李家多少代人经营到现在,断然不可能为了我一个人就与魏博翻脸,何况只要贺夷简表明决心,父亲自然就会命我退步,免得两镇因此事闹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还不如自己成全了他,也好落一份人情!”
古薇娘冷笑道:“十七娘子果然伶牙俐齿,便是被人抛弃也能说得这般大度,只是瞧你方才急急进来寻贺家六郎君的模样,为此还打了我身边嬷嬷,可是一点也不像想做人情的样子?”
“这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样子,太过容易得到的总是不珍惜,我想得人情总也要选个好机会是也不是?”李十七娘微微笑道,“反正当初瞧中贺夷简,也不过是因为贺家伯伯只他一子,不必争夺魏博就是他的,又不是我当真心许于他——不过我仔细想了一想,贺家伯伯年纪也大了,贺夷简这性情,将来若是能够掌控得了魏博倒也罢了,只是他既然心思不在我身上,勉强嫁了过去,怕我的日子过得也不会太轻松,若他失败,就是我父亲兄弟肯收留他,以他性。子也不肯做那屈居人下之事的,到时候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结局,合着我若嫁给了他,竟有一半的机会是要守寡么?倒不如另择佳婿,寻个不似他那等骄傲狠辣之人,以我手段,倒是更好。”
古薇娘原本冷笑,听着听着,却渐渐觉出了不对,忍不住道:“你说你不要贺六了?那你你想要谁?”
“自然是三郎哥哥了!”李十七娘笑着意味深长,“比起贺夷简,他想得到淄青,更需助力,而且此人性情耿直,比贺夷简不知道好对付了多少!虽然他这会对你心许,不过不要紧,你这样的,再来几个我应付着也不觉得吃力,而且田夫人想着拆散了我与贺六,无非是想把你打发出去,免得拖累了楚三,这会我也是顺了她的心意,顺便也让贺六如愿以偿,以后可以不必为了让田夫人帮他打发我特特敷衍你毕竟如今魏州是当真有事——古家娘子,你脸色为何如此难看?你不是说你与楚三只是亲如兄妹么?莫非你还不死心?”
李十七娘看着上首脸色越来越苍白的古薇娘,与线娘皆掩口轻笑,满脸得意。
第二百六十八章 往事
“长生子?”丰淳茫然道,“可是十几年前忽然出现在长安的那个李淳风传人?”他见元秀皱起眉,认真想了一想,摇头道,“记得当时听人说父皇闻说李淳风传人出世,想着既然是李淳风之后,多少该有些门道,本想请他入宫一见,结果那人辞而不见,父皇当时政事繁忙,见如此便也未强求。”
宪宗皇帝不比怀宗皇帝,怀宗皇帝对于炼丹求道极感兴趣,若是嘉城公主出生时怀宗皇帝还活着,嘉城公主估计会是怀宗最受宠爱的孙女了,长生子若在那时候出现,怀宗皇帝是非要找到他不可的,但宪宗皇帝却不然,那时候丰淳正是方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忙着打理东宫还来不及,接着又发生了郭家族没、文华太后甍逝、茂王夭折等事,若非他幼承庭训,记性极好,还真不太记得这个人了。
元秀听出他语气里的轻描淡写,微微蹙了眉,这么说丰淳压根就不知道长生子曾与郭氏往来亲密之事?可是这也不对,毕竟从她听到的消息来看,郭守当初之所以对长生子那么敬畏,正因长生子为他的长女与收养的幼女解决了两件大事——前者儿子的立储与后者的出阁。
在翠华山附近长生子自己也是这么说了
这两件事情,薛娘子的婚事且不去说,丰淳被立为储君绝对是大事了,但是不多久郭氏却全族都出了事,郭十五郎岂有不追查长生子的道理?这是大事,郭十五郎难道会不告诉丰淳吗?但是丰淳若是知道长生子,为什么又要瞒着自己?
元秀沉吟道:“五哥可知道此人曾为外祖座上宾?”
即使是同胞兄妹,但两人之间虽然偶尔会谈到文华太后——多半是丰淳为她描述文华太后其人,但却鲜少提到郭家,一来汾阳郡公一脉子嗣里早已死得只剩了一个郭十五,二来丰淳如今尚未将大臣完全笼络收服,现在叫他去为郭家平反——杜青棠不用出面,有的是人反对,毕竟郭家没倒前,虽然还有人为其说过话,但从杜青棠说服宪宗起,这满朝上下也不乏墙倒众人推的,虽然因为丰淳的缘故,趁机落井下石的人也不敢做得太过分,但哪朝哪代都少不了一批执守古礼的迂腐臣子,宪宗皇帝时这批人坚定的支持着丰淳的储君之位,这是因为他是元后所出嫡子,符合古制中的有嫡立嫡。
但若丰淳想要为郭家平反,这一批人也是最坚定的否决者,原因是郭家的处置是宪宗皇帝同意的,丰淳乃是宪宗之子,这么做根本就是忤逆不孝。
如今丰淳根基尚未彻底稳固,还不能得罪了这批老臣。
因此听了元秀的话,他脸色沉了一沉,只是道:“是么?我倒不知。”
元秀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