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孙策-第4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众位大臣的脸色,孔融的心中登时一惊。在他人面前,他孔融再怎么能夸夸其谈,镇定自若的说话。却也不敢还未入朝,就将真正的朝廷元老得罪了大半。
  当下心中一横:“皇上!前日臣下遇到当年的属下是仪。他如今刚刚升为了江南总督府的骑都尉。主要是帮着总督首辅别驾的张昭,处置各地的调粮与征税诸多事务。
  这家伙,如今在江南总督府里,也算是有些权力的一方主管之人了。”
  众人一楞都是纷纷议论起来:“是仪?还真不曾听说过此人的名字!这世上姓是的人本也极少。若是早就听说过,谁也不会忘记的。没有什么名气啊!
  不过他在总督府中做事,还是一位骑都尉,这也算是一员能掌兵的将领了。若是能将之拉拢,投效了皇上,也能给咱们提前通报些许消息。这样的人,应当也有他的用处吧!”
  “当然有用了!咱们如今势单力薄,这种处于重要位置的总督府官员能投靠皇上,那当然是多多益善才是!有他们通风报信,若是江南军有任何异动,咱们就都能提前想到应对之法。
  嗯,这样的人对咱们将来行事,可是十分重要。他还能为大军调来粮草,万万缺少不得!”
  当年只是自己属下的一个小人物,就能让众臣一时间议论纷纷,孔融更是得意非常。
  下意识的干咳几声:“咳咳!皇上,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当年是仪在北海时,本姓“氏”,因为被臣下嘲笑他的“氏”字是“民”字无上,故此才改姓为“是”。”
  “啊!”众人看向孔融的眼光不由得有些怪异:“这个是仪看来与孔先生关系并不好啊!那孔先生将他说出来,若是往后不能将他拉拢过来,岂不是自取其辱吗?”
  终于感到孔融的话,似乎有些过于夸口。董承看了一献帝,这才陪着小心十分客气的询问道:“不知孔先生以为那是仪都尉,可会对当年在北海的小过节,心中有所顾忌呢?”
  见众臣果然一脸的疑问,孔融得意洋洋的说道:“嘿嘿,诸位放心!那是仪当年在国中就是以忠恕扬名之士,决不会是忘恩负义之辈。臣下先前与他相遇之时,还不曾认出他来。
  是他自己上前向臣下拜谢。当年在北海的主臣之谊,臣下这才想起他的名字!哈哈!想我北海出身的士人。深受圣人教化。那才是皆属宽宏忠义之辈呢!”
  董承这才放心的微微一笑:“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这是仪都尉,还真是高风亮节之辈!”
  想想也是,被上官嘲笑之下强行改了姓氏,等若是将他氏家整个家族都从当地抹去。只怕是个有骨气的男人,都不会对这样的事轻轻放过。象是仪这样的文士还真是少见。
  可是孔融说的这样有根有据,急于扩张朝廷势力的献帝君臣们。却是下意识的选择了相信。相信这个是仪应当是真正读透了圣贤书中精义的大贤之士。
  也有人想:“或者这个是仪,他的家中正好是有着特殊的原故,需要进行全家改姓吧!”
  看来献帝众人都是选择了相信,这个是仪的可以被拉拢的人物。孔融的兴致更是高涨,继续高深莫测的笑道:“其实,这是仪在江南军中只不过算是一员小官而已。哈哈!”
  说到这里,孔融却是可恶的停下了话头。一脸神秘的高高吊起了众人的胃口。
  正盯着孔融的献帝反应最快,双眼一亮脱口问道:“哦,孔先生难道还有官职更大的属下,在那江南军中任职不成?这,这可真是天助我大汉皇权重兴了!”
  “哈哈!”孔融干笑一声,国舅董承没有及时接上话头。反而让皇上抢了先。这让状态正好的孔融,感觉错失了更多卖弄自己本钱的的机会,有些悻悻然的扫了董承一眼。
  却不敢再耽搁下去:“臣下启禀皇上,臣下在与是仪交谈之时,还听说臣下任北海太守时任命的功曹孙邵。如今亦在总督府中任职。孙邵此人,实有廊庙之才也!”
  “孙邵?莫非孙长绪?新任的总督府长史?”
  原本只是在一旁静静倾听的钟繇。突然惊讶的叫出声来!“自张昭长史升为总督府别驾之后,江南总督就特别提议,让年纪尚轻的长绪,接替了总督府长史之位!
  他果然是有大才之人,只是听说他当初是刘繇州牧的部下,随着扬州一起降伏过来的。却怎么也想不到,他当年居然也曾在孔先生手下做过功曹呢!
  啧啧!看来孔先生这北海之地,还真是人才济济啊!孙邵啊,居然是他!”
  自从得知蔡琰来了金陵之后,钟繇就毫不避嫌的时常到总督府求见蔡琰。以求研习蔡家的飞白书。钟繇却是众臣之中与总督府关系最亲近的大臣。
  他认识总督府长史孙邵那也没什么可奇怪的。钟繇对书法近似痴狂的着迷态度,这是朝廷上下早已都了解之事。
  钟繇是蔡邕书法的第三代传人。据说蔡邕的书法学自神人,而后传与崔瑗及女儿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
  他擅长书写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写得最好的还是楷书。钟繇的楷书古雅浑朴;圆润遒劲;古风醇厚;笔法精简;自然天成;是我们学习书法入古出新难得的法帖。
  钟繇在临死时把儿子钟会叫到身边,交给他一部书法秘术。而且把自己刻苦用功的故事告诉儿子。他一生有三十余年时间集中精力学习书法。
  主要从蔡邕的书法技巧中掌握了写字要领。在学习过程中,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场合地点。有空就写,有机会就练。与人坐在一起谈天,就在周围地上练习。
  晚上休息,就以被子作纸张。结果时间长了被子划了个大窟窿。见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就会与笔法联系起来,有时去厕所中,竟忘记了回来。
  这说明了钟繇的书法艺术确实是自己勤学苦练的结果。数十年的苦练,使得钟繇成为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大家。
  他与东汉的张芝被人合称为“钟张”。又与东晋书圣王羲之被人并称为“钟王”。他师法曹喜、蔡邕、刘德升等,博采众长,兼善各体。尤其是楷书。
  他是中国书史之祖。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书体,对汉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时钟繇的一声惊呼。让献帝与其他人都是大吃了一惊。总督府长史,那地位何等高贵。长史相对于总督府。那简直等同于一国的丞相之职。
  可是谁会想到,这样重要的人才,居然也出身于眼前这个有些落魄的孔夫子属下。
  太仆韩融激动的连苍白的胡须都开始颤抖起来。有些艰难的开口道:“孔文举,你所言可是真实!可莫要犯下欺君之罪,毁了你孔氏传承数百年的清贤之名啊!”
  众人都是一头,若是说一个骑都尉出身低下,还情有可原。但总督府长史,这样的人才也会被孔融白白的放走。那实在是有些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之前孔融对众人声称孙邵有着廊庙之才,证明孔融是认可了孙邵的才能的。
  可是这样的人才他没有留住,如今却投入了江南军。并成了一位高高在上的江南长史,总揽天下大半的民生要务。究竟是孙策用人的本事太好,还是眼前这个志气高昂的孔融太过无能呢?
  看着众人满脸的异样,孔融却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想来想去,一时却有些想不明白。干脆抛出了自己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张底牌。
  “皇上,诸位上官,可曾听说过当年忠义仁孝的东莱太史慈?当年太史子义流亡江湖之时,臣下曾派专人对他寡居的老母亲照顾有加,故而与臣下颇有些故人之情。
  臣下听那是仪说,子义如今在江南军中已经位居辅国将军。与江南总督孙策分掌江南军的一部铁骑。江南军共有一万余骑。他就独掌了五千骑。
  在江南军中,他是除去孙策与周瑜两位主将之外。唯一掌握着常备军的大将,据说就算是当年跟随着孙策之父老将们手中也都没有现成的兵力。
  可见他在江南军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当年臣下就知道子义是大将之才,如今果然出息了。只是可惜当年我北海城小兵弱。根本留不住子义这样的大才啊!”
  说到这里,孔融是一脸的懊悔。心中抱怨:“如若当初就留下了子义。北海又怎么会失陷。被袁谭那得志的小人所夺取,偏偏武安国又被吕布断去了手上筋脉,再不能出征。
  北海无大将,我孔融连自己的妻子爱女都保全不下啊!唉,也不知她们落在了袁谭那小畜生手中,情况如何了!唉,听说那袁家小子品性并不算好啊!”
  想到这里,孔融只感觉自己的心中,突然莫名的伤痛了起来。妻女可以预见的悲惨下场,加之他自己如今的漂泊无依,让这个刚刚还意气风发的朝廷救星突然有了想哭的念头。
  但是突然听到江南军三巨头的太史慈,也有可能被孔融说降。这样惊心魂魄的消息,让献帝君臣都陷入了狂喜之中,根本没有人注意到孔融的突然转变的脸色。
  “太史慈,太史子义!听说他当年还做过如今的益州牧,刘繇大人的属下。若是能得他相助,只怕拿下江南军根本就不在话下了。他手中可是掌握着一半的江南军铁骑啊!”
  当初太史慈做为张纮的接应力量,赶到洛阳迎接献帝之时,是与献帝君臣都见过面的。而且一眼就看中英勇雄壮的太史慈的献帝,当场就想要用高官厚禄的封赏将太史慈拉拢到自己属下。
  但结果却被太史慈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献帝事后,对太史慈的叛逆很是暴跳如雷的发作了一番。只不过后来经过了董承等人劝解,献帝才终于明白了一些。
  一来,双方初见,彼此之间并不熟识。二来,太史慈对朝廷的空头支票般的封赏,也有些不屑一顾。他一江南军的大将,为了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的奖赏。
  就去背叛江南军,那样的代价未免太大。拒绝献帝的封官,那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了。
  这一刻孔融抱怨般的话语,却让献帝等人对这个丢失了属地,还抛弃了妻女的北海相,升起了一种同病相怜之心。
  “非是孔文举无能,只是因为那北海与当今的朝廷一样,都是留不住人才的弱势团体啊!”
  众人也终于明白过来。北海的确是出人才之地,不论是文人还是武士,多有大才之辈。只不过当今之世,真正有才能之人,又怎么肯让自己的惊世才能埋没在一县之地。
  同样的,太史慈等有眼光的人,也不会在朝廷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一块的时候去投效皇上。难道跟着皇帝一起,在整个大汉属地,四处被那些军阀,如丧家之犬般的追杀,而只能陪着皇上逃难吗?
  但如今却是不同,朝廷已经完全稳定下来。加上有孔融这个前主公的引荐,献帝只要许诺下相应合适的官位,就极有可能将这些重要的人才,都从江南军中拉拢过来。
  他们当初能抛弃北海投靠到其他势力,最后再加入江南军,已经是变节了多次。那么这回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再让他们改变一次阵营,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一刻,欣喜而且信心十足的献帝君臣都相信,不论是谁,每个人都有相应的代价。只要朝廷舍得付出,看起来再忠贞的臣属也会有变化啊!


 第一七四章两脚羊之宴

  感谢一下本书的第一位舵主古啊,与好友一眼云烟两位的再次打赏!哈哈,被你们关怀的起云很幸福!
  ~~~~~
  这个时候,谁也不可能再想去追究孔融丢失北海的责任。对他类似的遭遇,只有着深深的同情而已。片刻之后,献帝终于收敛了欢快的笑容,低头与董承低声的商议了几句。
  这才向着依旧心情沮丧的孔融说道:“孔先生,你对你当年的这些属下,应当是最为了解的。依你之见,朕应当以何种手段,才能顺利招揽这几位贤才为朝廷效力?
  只要孔先生能将他们拉拢过来,并且咱们能成功夺权的话。本朝的太学祭酒之位就是孔先生的,当然除去祭酒之位,朕还会封你一个候爵之位与相应的封赏!你看。。。!”
  听着皇上慷慨的许诺,身为孔子二十世孙的孔融眼里,已经变得金花怒放。孔家文名虽然在当今世上,处于无与伦比的顶峰,但在官场之上却从来都是平淡无奇。
  “当年孔氏的先祖孔圣,不就是没有好的教学平台,才让儒学发展的如此艰难吗?若是在我这辈,孔家子弟如能入主太学,那就算是实现了祖宗孔子的夙愿。
  代表着天下最有才识的士子们,都将是我孔融,更是孔氏的直系弟子。如此我这个有为子孙在祭祖之时,就能堂堂正正的祭告祖先。”
  “孔氏的仁儒家经义,终于能掌控天下文脉。在未来不远的将来。儒学将成为大汉天下真正的传世经典。甚至能在更多有识之士的推广下,传播到更广阔的天下。
  不是有传说在千里万里的极西地方。还有着许多金发碧眼,蛮夷之属的异族之人吗?必须要让他们也一起学习我汉家的国学,真正的实现祖先教化天下的宏愿!”
  被献帝一连串的许愿,震得心情激荡的孔融,仿佛已经看到了孔门子弟,真正桃李满天下的那一天,已经到了眼前。激动的孔融更是对献帝感恩戴德的拜谢起来。
  “皇上圣明,皇上睿智。谢皇上隆恩!孔氏子孙愿为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数十代孔家子嗣的心愿,今朝突然就能实现。让原本性格还算严谨的孔融,已经完全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些语无伦次的胡乱感谢着皇帝的隆恩。
  并且下定了决心,要为英明的皇上,为朝廷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孔融明白,自己若是投靠江南军,最多也只能做一个群贤阁中的名士而已。
  对于不缺文名的孔家来说。做个平淡的名士,又怎么能与献帝共患难更有前途呢!
  “富贵险中求!”为了自己的前途与孔氏真正的崛起,孔融前所未有的努力思索之后。
  才郑重的说道:“皇上,臣以为!对于那是仪倒是好说,如今他也只是小小的骑都尉而已。只需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