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二十四监-第4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ǖ穆穹绱耸栈窦蟆K遣⒉恢烂骰收獗咭丫话凑帐准都扑阏焦α耍故鞘栈窳送蛴嘟ㄅ准叮比徽饫锩胬先恕⒏九褂泻⒆拥恼剂司蠖嗍U獾惴队蓝匪档氖凳虑笫牵来竺骷煅榻ㄅ准兜氖率蛋斓南嗟钡脑担ㄅ氖准队钟牒喝恕⒚晒湃说挠凶畔嗟贝蟮牟畋穑先恕⒏九⒆拥氖准陡且话愕呢踝鞫寄苎槌隼础U飧鍪焙蚩刹荒芨赡腔咛碜阒铝恕�
    而孙承宗着重给他讲了一下建奴致残十万余汉民之事,提及皇上希望八家晋商提供人力物力,将这些人妥善安置到盖州之事。这是个大题目,从沈阳到盖州,走的是官道,路倒是顺利,但走过去,得十日的路程,十万人这十天,需要的粮食当然是个大数目,一天就是十万斤,十天就是百万斤,八家平均分派,一家也得十二万五千斤。(未完待续。。)

第706章北逃铁岭
    孙承宗在范永斗计算之时又想到一个问题,虽然皇上想到了有万人照顾着,但他没有想到这些汉民的身体是否适合行色匆匆的赶路,要知道这些人是被人砍掉了双手,这个时候动一动,就是无限的痛感,那样只会让伤口痊愈的更慢。
    如果这个时候能就在沈阳住下静养一下,待伤口痊愈之时,或者是有船过来之时,正好运走。
    范永斗一听,不要来回的奔波,就在沈阳静养,当然更好,这期间需要要等着冰河融化,然后才能上船,需要的粮食会更多一些,但八家凑凑,一百万斤粮食,还是能凑出来的。
    如此孙承宗一来报,虽然时间长了,这粮食不足,但想想,有八个汉奸十天时候的打底。这个时候何可纲已经切实的控制住了海州以南,十天之后,控制住从沈阳到盖州,还是完全胜任的,这条道路上再运一百多万斤粮食,沈阳的人就能撑到二十多天,也是可行的。
    如此这断手十万余人终于有了一个着落,这点倒是让大家都放了心。毕竟十万人的生命,更是汉人,放在谁的心里都不好受。
    被断手的人里,果然有一百多个情报人员。虽然他们一直都小心翼翼的,但建奴控制城门控制的太严,根本无法传住,使得明军东征消息相当的闭塞。
    但再小心也没想到建奴这大面的‘斩手’运动,着实的让许多的人无能为力。哪怕你是相当优秀的情报人员。
    短暂的了解了一些情况,得知了建奴在沈阳城里果然也有后手,而实施的人员,恰恰就在这批断手的人员当中。
    这个消息让朱由校不由的一阵的反感,都被剁了双手了,这汉奸还是要当下去,还真是奴才命的奴才命。
    而这一批人员,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以断手的手段来迷惑明军,然后待时机成熟之时,在沈阳城里来一次大反击。他们的家人已经被建奴控制住了。逼其就范。让他们不敢有违。
    连情报人员也没办法指出具体的人出来,但建奴的后手,倒是让他们说了出来。在建奴逃走的最后一天,曾经秘密的往一处水井里投过东西。而且还往沈阳城各处不断的拉着大量的东西。
    这些情报相当的重要。朱由校现在没有时间在沈阳耽误下去。他需要的是尽快的出兵。沈阳城有没有猫腻,不是现在能让他懂清的,让情报员人员配合留守的人员去搜查吧。
    休息也休息的差不多了。朱由校直接的率兵出发,亲军们也都看到了十万无手汉民的惨境,基本上连动员的口号都不要说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追上逃跑的建奴,来个屠奴大会,以报血仇!
    留守人员一千余人,等候着晋商八家汉奸,一共来处理沈阳事宜,
    路上,沈阳城的情况终于闹清了,各处水井里投的都是大量的砒霜,稍不小心,就有要命的危险。原来建奴这次的手段又来一个返璞归真,外面的布置的断手汉民只是一双眼睛而已,所有的火油、地雷等仍然是在地道、地窖、夹墙里等,并且那里还留有建奴的死士。
    朱由校估计,沈阳城的计划只是一个粗浅的临时计划,不象盖州那样,连阴沟、阳沟都设计好了,城门都能封锁住,那种设计才叫可怕。
    一路上,一边是建奴一如既往的骚扰,一边的赶路,仍然是相当的慢。一天的行程也仅在二三十里左右。
    一路上接到秦良玉、卢象升的光报,东逃的建奴大多挤在了抚顺前十里处,雪原里到处都是。战斗仍然顺利,即便是在建奴有少量的投石机、八牛弩时,也成功的给夺了过来。这个消息让人相当的振奋,抚顺之路一直稳稳的在秦、卢两人之手,保持着不败的神话。
    现在有了两个新的变化,一是那浑河水面上的冰已经出现了水渍,这上面行人越来越难。秦卢两军本来的分两岸驻守,现在兵合一处了,挤在了抚顺关前。
    另一个变化就是得知了一部分建奴,已经开始北上铁岭,企图从铁岭处出边墙,而后绕行。
    下功夫研究过辽东边墙几个重镇的朱由校,当然知道铁岭的位置,地处抚顺的正北方,看着是不远,但那里可是长白山支系的龙钢山余脉,这一路赶过去,什么冰砬山、城子山、鸡冠山、龙首山等等,基本上是层峦叠嶂,山连着山、山套着山。
    朱由校对这个消息相当的怀疑,从一开始因建奴东逃之时,没有直上铁岭,而是选择了抚顺,朱由校就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因为若是走铁岭出边墙,那样的话,铁岭东面仍然是长白山,
    就连后世的时候,铁岭与抚顺,或者说是铁岭到赫图阿拉之间的铁路,也是绕到沈阳,来一个大三角,多走近六七十里地或者更多的路程。
    如果是轻装前进,翻过茫茫大山,还真有可能,但这么大的队伍,扶老携幼马拉车载的,想走别的路,根本不现实。
    按着孙承宗的分析,这条情报估计是有少量的建奴,得知沈阳被占,回返无望,前路又有明军的白杆兵、天雄军所挡,南面的浑河河面的冰又开始融化,就算是等下去,也同样是死路一条,所以这个时候,不顾其他,想贴着山脚,企图绕过明军,北上铁岭甚至是开原,这种可能性极大。
    对于这种漏网之鱼,朱由校却不是多么的在意,那是以后清剿建奴余孽之后的事情,现在首要的任务是把他们给打败了再说。建奴是什么出身,是渔猎民族,主要的业务就是采参,在大山里采参打猎都没问题,走点山路那肯定也是有把握的。这种人往山里逃的话,朱由校可没有精力去管。
    而何可纲部进军也是快速,主力已经到了辽阳边上。而这个时候剩余的陆战队人员,也纷纷的从伴仙山滩涂开始登船,他们的目的地,直指右屯,那是大明水师陆战的第一战所在地。收复宁锦防线,就要从那里开始了。(未完待续。。)

第707章好好清算
    何可纲稳住了盖州到沈阳的几座城池,这是第一步,只有当他北上沈阳之后,下一步,就可以直指铁岭、开原,如此大明的辽河边墙的最北端才能掌握在手中,这需要一个过程。
    朱由校并不着急,饭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而敌人则需要一个一个的杀!
    经过了三天的跋涉,沈阳到抚顺的路终于还是走完了,在浑河以北、钢山以南,长度约十里的,宽度十五里的路上,终于堵住了建奴伪朝廷的主力部队。
    朱由校没有急着发动进攻,事到如今,已经不是急不急的问题了,他要的是围点多打援,不让建奴彻底的失望,用目前伪朝廷的名义来勾着他们,尽量多的来消灭建奴的兵力。
    但建奴也不是傻子,费了这么大的劲,损失了这么多的人手,现在谁都能看得出来,大金朝廷完蛋了。被围的兵力有三万多,但建奴的平民、贵族却有三十万之多,谁能冲得出去?明皇这种钓鱼的方式,谁又能看不出来。
    第一阶段之时,目的就是为了这三十多万建奴里,有他们的骨肉亲人,他们可以拼杀,用自己的命去给他们争取时间,给他们打通回家的路。
    但现在到了第二阶段,没有人能够救得了被包围的朝廷、汉奸、建奴贵族、平民等。就算是再去冲、再去拼,也只是扔掉自己的性命而已。
    三天的时间,浑河的水早已经融化掉了。外围的建奴也早已撤了,他们撤走的目的地均是不同,有的是浑河南岸的抚顺关、有的是鸦鹘关,那里地势险要不说。别的地方他们也撤不了。因为浑河包围了北面和西面,而南边是太子河,他们没有船能渡河。虽然可以搭桥过河,但过了河能去哪里?只有东面是他们唯一的路。
    三十余万建奴被逼着投降,其中包括着众多的汉奸,其中就有辽东三狗的家族,三狗分别为范文程、宁完我还有鲍承先。
    鲍承先。应州人。出身将门,世袭武职。明万历时,官至参将9泰昌元年(1620),从总兵贺世贤、李秉诚守沈阳。不久。改任开原东路统领。“新勇营‘副将。加都督佥事衔,继续镇守沈阳城。天启元年(1621)三月,后金兵进攻沈阳、辽阳。贺世贤战死,沈辽失守,鲍承先退守广宁。次年,后金努尔哈赤率兵大举进攻西平堡,鲍承先奉命驰援,遇伏战败,全军覆没。广宁亦失守,他只身隐匿数日,最后投降后金。后金仍授他副将之职。三狗对着大明诸多算计,为建奴出谋划策!
    现在只剩下鲍承先在,而宁完我自杀了,范文程随军。
    常朗,这个人在名单里注明了一句话,常遇春第九世孙,这可比范仲淹的后人范文程,孔丘的后人孔有德,还让人醒目,要知道常遇春可是大明开国的英雄。这样的人投降当了汉奸,的确让人匪夷所思。
    佟养性家族,这个人没什么好说的,无论你是建奴与好,汉奸也罢,两边都均着也得给你灭了后!
    李思忠,这是李成梁一系的,李成梁龙生九子,如松、如柏、如桢、如樟、如梅均官至总兵;如梓、如梧、如桂、如楠亦皆至参将。其族权势炙手可热,联姻多为勋贵。其中李如柏曾纳奴(努尔哈赤)弟素儿哈赤(舒尔哈齐)女为妻,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七月后金兵克铁岭,李氏家族二十余口罹难。凡死难者,在家谱中均注明:“万历己未年铁岭城陷殉难失冢”或“失冢无嗣”。李氏一族与崛起中的女真(满洲族)互为征伐,彼此杀戮,血债盈盈,仇怨不已。但入清之后,李氏族裔却很快成为满洲统治者的新宠。
    当然这个李思忠的父亲李如棧⒎抢畛闪旱亩樱皇且桓鎏弥蹲佣选�
    但做为汉八旗的首领,不管他们自称是朝鲜人也罢,最后追到唐朝的陇西李氏也好,首犯该杀的杀,族人该宫的宫,这点没有什么情面可讲。
    石国柱、石天柱、石廷柱,这个是广宁之战投降的,三人再均在外带着军队,只留下了他们的家人。
    侯氏之族,这个家族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侯时虎、侯时熊、侯时峻、侯时仁,以及他们的子孙,这一支是最早投降的建奴的,侯时虎任辽东东宁卫都指挥史,家族相当的浩大,除侯时虎被抓外,其余的好多人都随军在外;二是蓟辽总兵侯时鹿,被朱由校直接的从大明军政两界给撤了下来,从明国逃了过来,带着八牛弩而来。
    这个时候朱由校看了看,被摁着跪拜在地的侯时鹿,不由的笑了笑:“侯半朝,看来朕所想不说,应该解释成一半在建奴一半在大明。朕第一次见你之时,就曾经告诫与你,不要与侯时虎一般,做那数典忘祖,遗臭万年,甘受万世唾骂之事,为了拯救你侯氏满族,特别的使你等,远离军政两界,但你等却贼心不杀,竟然刺王杀驾、整族投敌,事到如今,还有何脸面?”
    侯时鹿的投敌,基本上是朱由校笃定之事,他们的历史轨迹就是如此。不过如果当时朱由校不去逼迫,凭着当然喜峰口之威,他侯时鹿说什么也不敢带枪投敌。一是皇上的威望是那里摆着,二是各系亲军的战斗力已经稳压建奴一头,再去投敌,明显的不智了。
    但朱由校哪里能让他们如此的痛快,无论投不投敌。这样的人也不会让他们享受大明‘特权阶级’的待遇。让一个汉奸过的滋润了,朱由校这心里就膈应的慌。
    候时鹿这个时候悔的肠子都绿了,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个千古已经决定了自己这一脉已经绝了。想想家族在自己的带领之下,肯定是身消道死的局面,说不后悔那是假的,就算是当个富家翁,也比如此铤而走险,将侯家整个的带进深渊要好吧。
    “皇上英明,此投敌之事,的确是我一人所策划,罪民跪求皇上将我凌迟处死,只求保留侯家一点血脉。”
    朱由校冷笑的看着他来了一句:“想瞎了你一双好眼吧!给建奴献八牛弩的时候怎么没想想,建奴若成事,攻入大明,那时能有多少汉人能留下血肪?行汉奸之事,数典忘祖,遗臭万年,要受万世唾骂,还妄想留下血脉,你可真敢想!”
    “皇上,罪民认罪,上天有好生之德,皇上是圣天子,不能啊!孙尚书求求你,劝一劝皇上,放过孩子们吧,”侯时鹿都快疯了,急急的想挣脱一下,求求皇上。
    “卖国求荣,老夫以识你为耻!谋杀皇上,断我大明中兴之望,资敌八牛弩,害死多少大明男儿!如今妄图延续血脉,真乃无耻之尤!”孙承宗躲他还来不及呢,还求到自己的身上,这是能求得了的吗?就是能求也不会去求啊,皇上对汉奸的恨那是有目共睹的,连晋商办了两件大事,算是立功表现了,皇上嘴上一套,暗中还不知道如何呢,别说你这样被皇上警告了还要投降的了。
    然后就是祖大寿为首的那些家族了,他们虽然去了朝鲜打仗,这些家人族人算是为制,住在了沈阳城,此次,建奴迁都当然得带着他们,因为朝鲜那边远离了辽东战场。无形之中,莽古尔泰那边的势力已经一跃而成为建奴一方最大的势力,这个势力当中就包括祖大寿他们的关宁铁骑,将他们抓到手里,还有可能控制住祖大寿等。
    对于汉奸,及汉奸的家人,朱由校本着凌迟首恶,宫其全族,杀其老少,奴其全族的原则。首恶那肯定要一刀一刀的割才解恨,这是这些汉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