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哥不是一只鸟(八阿哥胤禩重生)-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熙皇帝清晨便起了上朝,苏州的汉人工匠又在作乱,黄河的河务还没得到彻底的解决,这样的消息听多了总归会让人心里不爽,好在还有其他的喜讯让康熙转换下心情,不然连午膳都没有心思去用。
而匆匆进宫的雅布果然带来的是不好的消息,看着暗红斑斓的各样物件,康熙沉默了很久,雅布跪在地上,只觉得冷汗在自己的后背连成了线,这样的安静太可怕了。
想象中的雷霆大怒并没有落到雅布的头上,康熙开口地时候讲得却是毫不相干的他事:“昨儿朕给皇太后请安的时候,伺候的姑子给朕讲了几个故事,都是些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例子,朕总想着老天自有他的安排,朕也有朕的安排,你也是朕的老臣了,你说,这做皇帝的再英明,到底还是个人,哪里犟得过头顶的老天爷呢?”
雅布不知道该如何回话,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康熙手一挥,脸上现出几分颓色:“这个案子你别管了,我看你儿子就很好,他也是管朕叫皇阿玛的,就让雅尔江阿来查,年轻人办事有冲劲,朕放心!”
雅布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这是接还是不接?接了一定得罪皇上,不接却错过了讨好太子的机会,怎么办?
想了想雅布才说:“皇上想得自然比奴才周全,可是奴才还有些不懂。”
康熙摇摇头,叹口气:“你也不要推却了,朕知道你为难,可是做人臣子的与君分忧也是常事,下去吧!”
隆科多被步军统领从家里带走的时候,身上还穿着麻布衣裳,除了发胖的身材,哪里都像一个合格的孝子,可惜那李四儿遍身绫罗满头珠翠太打眼,连带得隆科多都被人看低了。
牢里不是好呆的,隆科多尚且算个亲贵,关的是个单间,看守们还算客气。李四儿就什么都不是了,一进去就被扒光了衣裳换了粗布衣服,冰冷的地板,潮湿的稻草堆,除了老鼠让人心慌的磨牙声,这里安静地太可怕。跋扈了半辈子的李四儿第一次开始害怕了。
莫名其妙接了任务雅尔江阿还没弄清楚首尾,皇帝的旨意就下来了,点了好多满蒙贵族王公来会审,毕竟隆科多已经丁忧在家赋闲,算不得朝臣了,这样的案子还到不了大理寺,对于佟佳氏,这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隆科多的审讯是秘密进行的,可是消息却如同长了脚一般传遍来了大街小巷,还有人编了歌谣传唱,更有胆大的游民扒着宗人府的外墙听墙角,只得劳动旗兵去把他们赶开。
都说康熙是“佟半朝”,势力不可谓不大,可是对着不争气的隆科多大家都选择了沉默,连佟家的大家长都闭口不言,鄂伦岱更是日日仰着头走路,颇有风范。
被点过去审理案件的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唯有雅尔江阿是个小辈,雅布在儿子临去前小心叮咛:帝王之心,深不可测,万不可独断,凡事三思。
雅尔江阿自个也扪心想了很久,自己从未有什么大功绩给皇上赞誉,如今这样敏感的案子却不让阿玛去审,只让自己去,难道是想施恩给自己?可是让阿玛去也是一样吧?自己同皇太子关系平平,审理了这案子未见得能讨好他,反而易得罪。
雅尔江阿心里一动:莫非皇帝想借自己的手保全隆科多?想到这一层意思的雅尔江阿开始觉得牙齿痛了。
隆科多的小妾出身并不低,巡抚的庶出女儿,嫁给隆科多当妾也算是不错的下场了,如果没有李四儿的专宠的话。
看看那血衣,看看那血书,饶是见惯了大家族背后隐秘事务的人都要皱了眉头,道一声晦气!
做人夫君的冲小妾发点脾气没什么,大家族的宠妾发作不得宠的小妾也没问题,可是隆科多和李四儿做的那也叫人事?这种恶心的闺房秘事知道多了实在影响各位显贵享受鱼水之欢的兴致。
而那被凌虐致死的小妾也称得上是冤死,这样的结局不是她该得的。想想谁家没有几个庶出的女儿,将来也是要给人家做房里人的,谁乐意自家女儿这样给人糟蹋啊?
不知不觉大家的心愈发拧成了一股绳,更何况为了宠妾违逆母亲这种事情,得多没人伦才做得出来啊?老先生们摇摇头,雅尔江阿心里更冷了,皇帝是真的要让自己把皇太子得罪到底吗?
太子妃石氏近来有些小烦恼,三岁的女儿越大越聪明了,小大人似的让人心疼,可是皇太子膝下再没添了儿女,宫里的风言风语渐渐多起来,这让她颇有些无措。
皇太子政务繁忙,往日他专宠李佳氏的时候,石氏不是不吃醋的,可是现在皇太子常常独宿在书房,身边那些哈哈珠子,更让石氏心烦。皇太后偶尔也遗憾几句,说太子膝下荒凉,且没有个嫡子,让人心里焦急。石氏每每遇上这种情况,也只能低头。
这日几位福晋约好了一齐去后宫拜见各位主位,石氏带领着妯娌们轻摇莲步一齐到了延禧宫,宜妃娘娘正亲自奉了杯茶给德妃娘娘,惠妃娘娘分发着大福晋献过来的各式鼻烟荷包,大家伙一齐夸赞大福晋孝顺,惠妃娘娘有福气。
德妃娘娘忙着给女儿备嫁,人已经瘦了一圈,接过了惠妃娘娘给的荷包还是笑着说:“到底是姐姐有福气,我们学不来的。”
惠妃娘娘同大福晋一向感情好,此时乐得夸赞几句,大福晋得了面子,笑得愈发好看了,宜妃娘娘望着德妃娘娘说:“五格格是个有福气的,那么多位公主都嫁到了外蒙,倒是她留在了京中,日后你也有机会多见见。”
惠妃娘娘笑着说:“都给了封号了,以后就是温宪公主了,这都是德妃的福气,可惜我们都没女儿,巴得心都疼了。”
德妃娘娘笑得朦胧:“都是皇上的意思,我们能说什么,嫁给谁都好,皇帝的女儿哪里会愁嫁?”
众人听到这话都笑了起来,太子妃也跟着说了几句吉利话,福晋们也添了好多好听的,德妃娘娘脸上的笑容才变得明显起来。
宜妃娘娘拿出来些新鲜蜜枣奶酪条给大家尝:“这是恪靖公主从塞外捎过来的,我尝着味道还好,大家吃吃看合不合口味?”
好不好吃也是恪靖公主一番心意,夸完了公主就开始夸额驸,多么能干,多么疼惜公主,听得德妃娘娘心里咯得慌,佟佳氏有几个好人?
为了安抚母族而嫁过去的女儿,将来能得着夫家的好脸色吧?隆科多下了狱,是他自己罪有应得,皇帝却拿自己的骨肉去施恩,哪个女人不心疼自己的骨肉?想到这点,德妃愈发讨厌四阿哥了,是的,隆科多有错,你个三不干的外人那么激动做什么?逼着皇帝大义灭亲?那是你亲阿玛,害的你妹妹送过去做补偿,德妃低头看见四福晋低眉顺眼的样子,更是讨厌!
十四阿哥的指婚已经下来了,那是德妃亲自挑的人,爽利干净,哪像这个媳妇,阴沉沉的没一点生气!
八福晋同九福晋一齐笑着站起来,拉着十福晋起身求恩典:“知道娘娘们最是疼惜小辈,妹妹年纪小,府里事务繁杂忙不过来,求娘娘们赏几个人下来伺候十阿哥。”
宜妃娘娘最是消息灵通,八阿哥最是疼顾兄弟,早就递了话进来求着几个内务府调教好的贵女,给十阿哥当房里人。
抿着嘴巴笑:“你们别捣鬼,惹得老十媳妇心里不舒服。”
说着看向十福晋说:“老十媳妇说实话,你愿意多几个人伺候老十不?”
十福晋入宫前早被嫂子们训得没了脾气,收敛了自己的性子,端端正正地坐好说:“媳妇愿意,爷老在外面奔波,媳妇就想着多几个人也好做个伴,爷回来也得了人伺候,求娘娘的恩典。”
宜妃娘娘同惠妃娘娘互相看了一眼,还没开口,德妃娘娘就说话了:“难得你懂事,做媳妇就要像你这样,顾惜夫君又顾全大局。”说着就从鬓上拔下一根珠钗递过去:“今儿出门没带着赏封,这个钗子你拿着,日后好好当家!”
十福晋蹲了个万福,红着脸接过钗子插在头上,宜妃娘娘同惠妃娘娘也各赏了些东西,娘娘们都怕儿子受委屈,于是各位福晋回去的时候都带了几个小美人,四福晋得的最多
☆、196骨朽人间骂未销(下)
议亲议贵隆科多在康熙朝也算得上是头一份;偏偏他犯的罪名不小;背母逆伦;放在哪朝都是毫无翻身的希望。但凡是个清白脑子的皇帝,都不想把这种人留在身边给自己名声抹黑。
康熙一生最是好强;有心护短又无能为力,心里颇有些怨怪,只是找不到对象;是责怪隆科多治家不严还是责怪太子处事过方呢?手心手背都是肉;可那肉也分个部位吧!
不论雅布怎么旁敲侧击;康熙也一点口风不肯露;雅尔江阿是个好的;只是性子跟太子有些不相投,看看这次他怎么选择吧;选对了,就成全一对相得的君臣,选错了,自己就手保全了雅尔江阿一家的平安也就罢了。
雅尔江阿坐镇在大堂上,只觉得背心一层层的冷汗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在场的贵胄个个都捧着茶盏装深沉,半闭着眼睛不肯那正眼看人,隆科多态度虽然谦恭,可是却一直梗着脖子不认罪,开口闭口就是皇恩浩荡,臣肝胆涂地无以为报。
高座着的雅尔江阿丝毫没有感受到权利的甜美,只觉得自己落入一个陷阱,四面都是埋伏,自己孤身奋战,却不得其门而出。
雅尔江阿不是笨蛋,也想过责任公担这种发自,无奈到底自个是晚辈,不论是白胡子还是花白胡子的都是自己的长辈,端起茶碗打个哈哈,打几段太极,转了一圈的火炭还是落到了雅尔江阿手上。
案情十分清晰,人证物证都容易到手,可是结案却难!只要没人拿个主意,人证可以消失物证更可以,若是定了罪名,定了责罚,相应的证据自然会出现。
所谓办案子办案子,不过是看人怎么办,大办有大办的做法,小罚有小罚的方式,刑名师爷为什么贵?就贵在这种地方,雅尔江阿不是刑名师爷,只是个无爵的八旗子弟,正经连世子名分都没有捞到手,一边是皇帝一边是皇太子,他是真正犯了难。
回去对着阿玛殷切的表情,雅尔江阿总是张张嘴又闭上,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雅布有心多问几句,又深悔自己一时想错带累了儿子,嘴巴又闭上了,本来就生分的父子两个愈发添了隔阂。
隆科多啃着发霉的馒头,就着几个不甚新鲜的菜色,很是担心李四儿的安危,关了这么些日子,也没什么消息递过来,她也是跟着自己锦衣玉食了这么多年,哪里吃得这个苦头?隆科多也想过托人问问,可到底还是狠了狠心没问,问了又如何?自己如今也保不住她,也能祈求老祖宗保佑她平安安泰,两人一起熬过这个劫数,日后定要好生待她,再不让她吃苦!
隆科多心里也有数,不过是自己近着大阿哥惹怒了皇太子,总想着有皇帝护着,有佟佳氏的功勋护着,自己定然可以独善其身,谁知道这潭水太浑浊,到底还是湿了鞋。
案子迟迟没有定论,隆科多心里是愈来愈不着急,若是皇帝雷霆之怒,自己只怕难得保全,看看点了过来的雅尔江阿,平日也是同皇太子不合,估摸着也是皇帝的保全之计。这种案子拖得愈久,关心的人就愈少,皇帝的心也许就软下来了。隆科多也不相信自己的老父会抛弃自己,还有自己的家族呢!于是隆科多每日都不嫌弃那些粗糙的饭食,捏着鼻子吞下去,他知道,活着就有希望。
临近皇太后的圣寿,后宫除了准备各样寿礼,还都吃起了月斋,说是为皇太后祈福,康熙欣然允了,只说有了身子的女眷就免了这事。此事一传扬出来,各个王府,各高官家里纷纷仿效,还有沐浴净身彻夜诵经的至诚夫人为了给皇太后祈福而晕倒。
上下这样热闹的时候,人人满面春风,在天牢里的李四儿却被一领破席拖到了郊外,虽然不是入了冬没有食物,可是新鲜的血肉还是很快吸引了郊外的野狗,不过半个时辰,曾经的温香暖玉便只剩一具散乱的枯骨。
隆科多这个名字仿佛已经被人彻底的遗忘,雅尔江阿迟迟没有定案,皇帝也不去查问,便是佟佳氏也无人去麻烦他。皇帝点了隆科多的长子当了个三等虾,还特地把他拉到跟前密密嘱咐了几句,不外乎是伦理道德文章。
皇太后今年六十,是个整寿,康熙亲自花了时间做了《万寿无疆赋》献给皇太后祝寿,又专门让人矾了细绢,自己把《万寿无疆赋》写在上面,做了个长围屏,拿紫檀镶嵌了,鎏金了边框,填了七色的宝石粉,看上去灿烂夺目,的的是精品。
苏杭进献的新戏文,好口齿,好身段,在一方戏台上姿态婀娜,七情缠绵;北地的烟火班子,准备了各式的烟花弹子,钻地金,泼天玉锦,名目繁多花样更多;
御膳房的,茶水房的都得了任务,务必要办出一个热闹喜庆的寿辰,后宫里的妃子也添了新衣裳新首饰,唇上的胭脂更红艳了,腮上的粉愈发白腻,连尖尖十指上的蔻丹也都分了高低。
不过是些俗烂的贺寿折子戏,不过是些白烂的贺词,个人的礼物都花团锦簇,便不是,也没人去计较,一夜的绚烂过后,天空还是褪下了斑斓,脸上的红潮也褪尽了。
精疲力竭的女人们要挣扎着起来收拾残局,男人们换了新衣匆匆吞了几口□又赶向朝堂,那些在底层苦苦挣扎的万民可不会觉得皇太后过的万寿节应该是自己闭口的理由。精壮的汉子,目不识丁,除了一把力气什么都没有,受了别人的错待除了挥挥拳头并不懂得其他的方式来报仇。
苏杭从来多热血,苏堤上轻烟淡雾织就了美景,苏堤下唧唧的布机织就了苏锦,文人雅士坐着画舫沿河而下时大抵会即兴吟几句诗,夸夸着田园风光,顺便表表自己归隐的心。可淡烟里还是苦苦求生的人多些,而踹匠们只懂得自己做了活计,要把工钱讨到手里,一家人等着自己开饭。
无奸不商这句话也还是有道理的,官商勾结也是常态,豪商们治了好酒席宴清父母官,于是踹匠
们就成了乱民,可以名正言顺派出爪牙去镇压,务必要他们乖乖低了头,闭了嘴,安心干活,再不许闹事才行。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