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哥不是一只鸟(八阿哥胤禩重生)-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策旺阿拉布坦的使臣带来更不好的消息,噶尔丹不仅杀害了马迪,还霸占了其侄策旺阿拉布坦的未婚妻,整死了策旺阿拉布坦的弟弟。更离谱的是,噶尔丹他也送了封奏折来,对于自己杀害朝廷使臣只字不提,居然要求康熙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甚至提出康熙“君南方”,而由他“长北方”-成立蒙古汗国的想法。
康熙紧紧地捏住手中的奏折,心内大恨,二十九年兵败的噶尔丹曾当着清军使者的面,跪于威灵佛前,发誓“永不犯中华皇帝属下喀尔喀以及众民”,如今才短短两年,他居然就胆敢刺杀朝廷的使臣。皇帝多么想一把把噶尔丹抓到面前一寸寸凌迟,可惜他不能。三藩之乱刚刚平定,前年大征,去岁大旱,国库空虚,实在腾不出手对噶尔丹用兵。现在不是让噶尔丹领略天子之怒的好时机。温言安抚了哈密的使者,赏赐了蟒袍、貂帽、金带,很好,白帽族将会是日后朝廷平叛的前锋。
深夜,辗转的皇帝翻来覆去都无法入眠,守在门口的内侍战战兢兢,连靠在墙壁上都不敢。终于,皇帝起身走到外殿。
天上一弯明月,映照在飞檐的明黄琉璃瓦上,如同温润的明漆。皇帝看着月亮,慢慢冷静下来,饭都是一口口吃的,噶尔丹此虏不足信,亦不足畏!明日招来臣子们细细议了,绝不能让他继续放肆。
夜色里,很多内侍默默跟随着,康熙发现有个身影一直在往阴影中躲,皇帝看着那个方向,那个身影发现皇帝的视线,不动了,谨慎地近前下跪。
一个衣衫褴褛的太监,不。衣衫褴褛这个词或许严重了点,但确实很破旧,在宫里,穿着破旧的内侍,怎么会存在的?
首领太监大声呵斥
“大胆奴才,你怎么敢君前失仪?”
那内侍慌了,也不回言,只是不停地磕头。
“你起来回话”皇帝开了口
“为什么衣衫破旧?你的月钱呢?没有吗?还是赌钱胡乱花了?”
“回主子话,奴才不敢胡乱花钱,只是奴才的母亲病了,奴才把月钱托人送出去了,还是不够,只好挪用了置办衣衫的钱。求主子开恩,奴才再不敢了。”
那小内侍不敢哭出来,只是不断叩着头,沉闷的空响回荡在空中。
“罢了,念在你是一片孝心,朕岂是那种不计人伦的昏君?免了你的罚。”
小内侍大喜过望,忙谢了恩。
次日,金銮殿
皇帝颁布了两道圣旨。
一道是允许噶尔丹的策旺阿拉布坦在边境与清廷通商。
一道是谕令照八旗之例,借官银给宫内内侍供奉等人,朝廷三品以上比照办理。
畅春园
裕亲王已得了信,早早在书房等候,康熙带着太子和大阿哥胤禔、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走了进来。
“福全,再过两年,你带着大军去平了那噶尔丹吧!”皇帝的口气很是平淡,可是从小跟他一起长大的裕亲王已经听懂这里面的怒火。也不待裕亲王说话,皇帝又扭头看着自己的儿子
“四阿哥,户部还有多少银子?”
胤禛小声说了个数字,换得皇帝更深的一个叹息。
“罢了,若是户部的银子不够,来借官银的便从内务府支吧!”
“可是,皇阿玛,儿子虽然不管内务,可是也耳闻黑龙江那边人参欠收,内务一直捉襟见肘。”
太子立马接上了话头
“皇阿玛,马上就是太后的圣寿节,前儿尚总管还在发愁呢!若是内侍再把银子借走,可有的饥荒打。”
“如今噶尔丹步步紧逼,若不是国库吃紧,朕怎会如此受制与他?银价飞涨,就连宫内的供奉都卯吃寅粮,何况那些穷京官?都是大清的子民,朕已经顾不得哈密各部的周全,若是连朝廷的体面都顾不了?”后面的话康熙没有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胤禛还待说些什么,又咽了回去。
没有别的法子了,只能忍着,纵然是天潢贵胄,也有不能改变的天命。
大的阿哥们在畅春园议事,小点的阿哥自然在无逸殿读书。胤禩捏着只湖州狼毫心不在焉的描红,脑子里一团团的都是乱麻。昨日朝堂上的事情不断扰乱着他的心思,准噶尔的使臣?哼,他比谁都清楚准噶尔各部都是狼,噶尔丹算什么,再过几年康熙亲征必定会灭了他。策旺阿拉布坦才是那凶狠的头狼,表面恭顺,暗怀杀机,先是拉着朝廷帮他处理了噶尔丹,然后借着长年征战,准噶尔部牧民的生活非常困难为由头,上了折子诉苦:“牲畜已尽、无以为食,极其穷困,人被疾疫,死亡相继。”
康熙喜欢当仁君,马上派人赦谕:“今果穷困无食,不能归故土,其移近边汛,朕当厚加恩赐。如决计入降,益从优抚养。”康熙意在让子民安心生养,就准许互通贸易,予以接济。
结果策旺阿拉布坦是条养不熟的白眼狼,一边跟边境通商集聚力量,一边打着“得黄教得蒙古心”的旗号号召诸部。悄没声就占领了西藏,每一步都是策旺阿拉布坦先发制人,清朝在一步步付出了惨重代价后,才取得了胜利。虽然策旺阿拉布坦叛变的目的没有达到,但是清朝也没有降服准噶尔。
直到自家的四哥雍正帝即位后,才弄明白了策旺阿拉布坦在准噶尔一系列军事小行动的目的:“因图青海诸部,及西域诸番,暗遣人攻拉藏,杀之,掠据藏地。”
身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孙,胤禩对准噶尔各部的记恨非常深,不仅因为这场战争持续了整个康熙朝,劳民伤财,更因为它在康熙四十二年害死了裕亲王,在康熙六十一年拖住了十四阿哥回京。是不是没有这场战争一切都能改变?不论如何,准噶尔这般意图作乱都犯了胤禩的忌讳,天命都可以改变?还有什么是注定的?如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么就让河泽之怒提前降临。
晚上的钟粹宫
大阿哥胤禔随口提到的圣意比准噶尔更令胤禩愤怒,出借官银?康熙末年的国库空虚就是从这道旨意开始的,最具有讽刺意义的,那个康熙最看不上的明代的崇祯皇帝,当他在景山上吊的时候,他国库里的存银,是康熙死时的十倍。
朝廷一直在打仗,平定李自成余部的战斗,与南明小朝廷的战斗,还算是小的开销。康熙十二年开始的平定三藩的战争,前后八年。然后是对台湾以及西北用兵,那是大开销了,都要耗费大量钱财。更不用说持续了几十年的准噶尔各部平叛。
一个江苏巡抚,能有多少收入?130两。这是一年的收入,月进帐还不到11两。按一两银子兑换1680文计算,一天的花销仅为区区六百文。按这样的收入,不贪污基本上会饿死,皇子课读汤斌先生当了巡抚后,就是个大大的清宫,他吃的野荠菜,是他夫人在野外挑的。汤斌死后,囊中仅有纹银八两,连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到。所以,做清官,并不容易。
康熙他总觉得读书人总是懂道理的,读了书就会有品行。但现实里文人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要养家糊口。文人一旦龌龊起来,比一般人更龌龊。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开了借官银这个口子,多少龌龊的官儿就能够明目张胆的贪污了?雍正即位的时候,国库仅有区区七百万两银子,打青海还要靠抄了江南织造曹寅的家来付军费,修皇陵都没银子运红土!那时掌管工部的自己,既要省钱办事,又要照顾雍正的脸面,都快累死了,那个无情无义的家伙还罚自己跪太庙!
回忆往事,即便胤禩心怀怨恨,也不得不承认雍正是很务实的,当阿哥时一直主管各部事务的雍正十分清楚朝廷吏治的弊病,看多了文人的龌龊,他从不迷信德行的自律。雍正大概是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最懂经济的一位皇上。居然有皇帝像他这样破天荒地建立了养廉制度,将各级衙门中费尽脑筋组织的各种阴私收入公开化、制度化。养廉的另一个意思是,别偷偷摸摸地搞钱。象汤斌这样的江苏巡抚,养廉可拿到二万两银子。即便是做清官,也不那么难受了。
敌人的确有优点,但是胤禩也不是食古不化的古董,择优而师,一条道走到黑了,就回头换条道走,何必重复自己的错误?这一世,胤禩绝对不愿意继续向他俯首。
“大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些官儿拿惯了国库的银子,等到以后要用兵的时候,可不是个了局。”
胤禔看了看胤禩,不以为意
“那些穷京官儿能借的几多?老八,你太多虑了。”
“大哥,听说湖广旱灾,米价飞涨,皇阿玛要挪内务的银子赈灾,还免了免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四省明年地丁税粮。免了顺天、河间、保定、永平四府明年税粮。免了直隶、江南、江西、浙江、山西、湖广等省六十九受灾州县赋税。”
胤禔心内一惊,自己怎么没想到这层?自己不管着户部,国库确实不清楚,看皇上的意思,准噶尔是一定要灭的,这些年一直灾祸不断,若是收成不好,皇阿玛再免了赋税,就更是难为了。这点子银子倒不怕京官借,就怕他们还不起。
“皇阿玛要做圣君,推行仁政,况且户部有你四哥那尖刻性子看着,料得也动不得多少。”
胤禩暗自瞧不上胤禔的短视,事关利益,就算皇子又如何?太子的门人正招兵买马,只怕马上四哥就会被人参个本,这国库银子肯定都随了风。想了想,换了话头
“昨儿弟弟听说准噶尔那又不太平,大哥,万一再出兵,弟弟要替你押粮草,免得哥哥像裕亲王那样被粮草误了军机。”
粮草,正中了胤禔的心事,这个弟弟果然贴心,事事挂心自己,可堪大用!胤禔没有接话,心里却盘算着联络下明珠,好好计议下如何保住自己的军费。
“老八,难为你这样想着哥哥,来,我们兄弟干一杯!” 胤禔举起了杯子,一饮而尽。
惠妃娘娘在一旁不好插口,后宫不得干政,朝廷的事自己儿子可以随意谈论,自己却没资格开口,只得静默着添酒劝菜。
作者有话要说:写起来政务就很啰嗦
呵呵;俺要让老八文治武功
☆、15自有春风为扫门
京城的四月草长莺飞,春风吹绿了江南岸,慢慢吹向了黄河的堤,通州的大堤已经完工,扛过了凌汛,保住了良田,这自然是上天庇佑,自然是皇恩浩荡。得了喜报的康熙皇帝这几日很是舒心,皇子们因了通州工程各各得了赏,也很舒心。学堂的课也没那么难熬了,每日的骑射不再对着草靶子,间或可以去猎场打打小鹿,日子都滋润。
唯有大阿哥胤禔特别失落,反对出借官银的打算跟舅舅明珠仔细商议过了,选了得用的御史上了折子,各部的心腹也预备着,打算着好好辨出个条陈,为了军务,为了国库,为了江山社稷,多大的好帽子啊。不怕皇帝不心悦诚服,给自己再得一局。
胤禔不禁为自己的聪明陶醉了,先前用西洋药全了自己孝子的名,再立个能臣治世的功,誓要压过太子一头。
大阿哥胤禔算来算去,什么都计算好了,偏偏忘记了盘算盘算自家父亲康熙皇帝的性子。康熙皇帝,那是什么人啊?不像他儿子雍正立心要当以平常皇帝,敢说自己用不起某些人,不似他孙子乾隆立意要做“十全武功”,可着劲的粉饰太平。
康熙可是一立心立意要当千古圣君的主,怎么会为了虚名小利罔顾民生国本?胤禔跟明珠的从长计议碰到了康熙这颗顽石,结果就是明珠铩羽而归,灰头土脸,索额图捻须微笑,尽得圣心。
胤禔到底不甘心,琢磨着既是官银自己管不了,好歹把日后出征的粮草稳拿在手中,虽然感念老八的一片诚心,大阿哥还是心里有数,哪怕再过几年开仗,老八也不过是年未及冠的少年,皇帝不会把粮草的任务交给他。这事,还得看老四的脸。
知道管着户部的老四性子淡漠,喜怒无定,巴巴备了几色玩器托着惠妃娘娘赏到四福晋那,指望投石问路,以观后效。结果人老四转手就全进给了太子殿下,那几日出出进进遇见,太子朝天的鼻孔里都透着腻歪。都说长兄如父,这小老四也太会审时度势明哲保身了吧?就看准他的大哥一丝翻身的可能都没有吗?
礼物到了太子的手,太子自然是要回报的,不论是春耕还是恩科,但凡是胤禔提的奏议,太子必定是翻着花样地挑剔。胤禔想起了就忿忿,连带着吃什么都不香,脸上太后赐药好容易快痊愈的青疙瘩,眼瞅着又燎原了。
无逸殿内,几个小阿哥欢喜得不得了,自从上次康熙处罚过几个课读后,阿哥们在书房的行径简直可以用无法无天来形容。大点的阿哥都分管着政务,七阿哥宽厚,八阿哥温柔,小阿哥们就是掀翻了无逸殿的屋顶都没人计较。
屋顶自是没人去掀翻,不过无逸殿外的花花草草、小猫小狗小白兔就遭了殃,打着艺农的旗号拔了玉蜀黍的是九阿哥,说要演练骑射,追得兔子满场飞的是十阿哥,十三阿哥跟着他们没少助纣为虐。总是无逸殿的破败,他们可是首功。
老九老十追着蝴蝶,胤禩引着十三放风筝,红鲤鱼从天上看,特别鲜艳,很适合胤禩用它在御花园里钓更大的大鱼。
“额娘,要那个大鲤鱼”十四阿哥胤禵 奶声奶气地腻在德妃娘娘的怀里撒娇。
“给娘娘请安,恭祝娘娘金安” 胤禩带着小阿哥,顺势从树影里出来,下跪、请安,他知道,大鱼已经把鱼饵吞下了。
没几日,卫氏便时常引着十三十四两个阿哥在德妃娘娘的永和宫出入,当然是带着惠妃娘娘托付过来的八阿哥胤禩。
大阿哥很是满意自己这个幼弟,对自己是贴皮挨肉的亲近,为自己殚精竭虑,处处着想,这不,为了粮草,又去替哥哥拉拢人心去了。惠妃娘娘倒也懂得投桃报李,枕头风吹了几遭,康熙终于要给卫氏升位份了。
良贵人接过了金册,抬了位份,心知自己是托了儿子懂事的福,托了大阿哥的青目,托了惠妃的提拔,虽然搬出了钟粹宫,依旧每日过来惠妃这边晨昏定省,丝毫不敢骄矜自傲。值扫慰和,恭恭敬敬,越发可了惠妃的心。宫里几位位份高的妃子都觉得卫氏还算知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