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少年杨家将同人 四郎-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墓辉纾吮趺疾换崾O隆O胱耪饧柑旎噬峡此难凵穸际谴糯痰模械氖焙蛏踔猎谙耄约阂槐沧诱亢檬ぃ俗炒笈思也幌в胙罴椅校土讼屯蹩醋约阂捕嘤屑傻墒悄兀亩泳驼饷窗阉呐υ崴偷哪敲炊唷�
但是潘丞相好歹是心智坚毅之人,只是犹豫了一会就想着该怎么帮潘豹减少罪名。怎么也是自己的儿子啊。
仇木易听到朔州攻下的消息时愣了一下,真没想到那些秘密武器居然能够发挥如此大的作用,当初没让耶律斜得到图纸真是万幸。潘豹的那些行为早就传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听闻,仇木易每次出门都能听到人们谈论这些事情。这一切和前世是不同的。
因为前世大宋根本就没收复过被人抢走的失土。这是不是说明有些事情是可以改变结果的,他的所作所为不一定是毫无作用的,他也许能够改变更多。。。。。。。。。。。。。。。。。。。。。
第三十三章
几日后大军回到京城。杨业将军营中事物交予副将处置,自己和杨家众郎带着潘豹进宫。
各个能够上朝的官员听到杨家军返京的消息都立刻启程进宫。此次大胜远比雁门关一战更受关注,一个是御敌于外一个是收复失土,哪个功劳更大,显而易见。
很多人碍于潘丞相之威,一声不支。潘丞相一系的人则劝慰,什么初次上阵经验不足情有可原,什么耶律斜过于狡诈,不是公子之过等等等等。但是谁的心里都不傻,这件事谁是谁非一清二楚,连个调查的必要都没有,就连潘系人马都有些人心浮动,潘丞相智谋过人不假,但是假以时日他的一切都要交给潘豹,但是这潘豹这样的能力和心智让他们担忧不已。只不过是上船容易下船难。
那些不屑于溜须拍马的人虽不说话,但表达的意思很明确。比如寇准,他是完全只认事实不认人的。这次潘豹如此作为,他就差没批斗了,只是在紫宸殿中不好吵嚷罢了。
待杨业和杨家众郎潘豹入殿,刚才吵嚷的人就如同冷水一头浇下,谁也不知声了。
潘豹在杨业右边站好,神情萎靡,双目无神,这几天众人鄙视的眼神让他大受折磨。潘丞相再多的怒火看见这样的潘豹也只能回家再收拾了,脑袋中转的飞快,怎样才能减少罪名呢。
不一会皇上到了。众人行礼之后,皇上才开口说话“众爱卿,我大宋与辽国连年交战,屡起烽烟,辽人狡诈夺我疆土,此次朔州一战虽有瑕疵,但结果圆满。朔州乃我大宋收复的第一块失土,具有重大的意义,朕心甚慰。此一战,杨家军居功至伟,乃为首功,当嘉奖。且收复之后安排合理,如今朔州已经正式开始治理,朕会择吉日去太庙将此事禀知列祖列宗,以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众人山呼万岁“皇上圣明。”
皇上给杨家众人都官升一级,杨业却以未能抓到辽军主帅耶律斜婉拒了皇上的封赏。皇上对杨业的知情识趣很是满意,也就没有封赏官职,只不过赏金加倍。在场的官员都是人精,哪能不知道杨业为什么婉拒升官,心里都赞了一声聪明。想也知道,如果杨业不是这般明理识趣,皇上再信任也不可能一直这么维护杨家。
潘豹只能机械的随着众人行礼。却忘了他犯了那么大的错,怎么可能不受惩罚。
这种事皇上一个眼神示意就有人去说,这次出来的人,还是个重量级,那就是寇准。
寇准上前行礼,侧身对着潘豹“皇上,收复朔州乃天大的喜事,理当举国同庆,然此事尚有瑕疵,不可不罚。本来此次出征皇上属意杨家为主帅,杨家为我大宋之柱石,值得信任。然潘将军说自己你是英雄出少年不可能输给杨家众郎,一意比武。然就此事而言可以看出,个人勇武并不能证明胜任统帅之位。先是攻城之前为了抢功,兵分两路,无视杨家将的建议,此为心胸狭窄不能纳谏。对着功劳无数的杨家毫无尊敬之意,尤其是杨将军乃是他父辈人物,居然恶言恶语,此为德行有亏。攻城开始无视兵法韬略落入耶律斜陷阱,竟至兵败被俘,此为无能。为求活命,居然向敌人下跪求饶,此为毫无骨气,辜负皇恩。让辽人鄙视我宋人气节,此乃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大宋好好的大胜平添污点,不可不惩,否则民心不安,无法平众怒。也让辽人看我大宋的笑话。”越说寇准越激动,就差没上前掐着潘豹的脖子,狠狠的质问了。
那些忠心的臣子无不愤慨。这已经是丢人丢到大辽去了,还不知要让人笑话多久,一点骨气都没有,众大臣看向潘豹的眼神越发不善。
一时间鸦雀无声,寇准执着的拱手,请皇上惩治潘豹。潘丞相突然下跪,老泪纵横“皇上,臣教子无方,有负皇上圣恩,请皇上治臣之罪。”
潘丞相这副慈父姿态倒是让很多人对他抱有了同情,不过基本上的都是潘丞相那一系的。像是寇准就不为所动“潘丞相说的极为有里,圣人有言,子不教父之过,潘丞相这罪没认错。皇上,既然潘丞相所言有理,跟应该成全丞相拳拳爱子之心啊。”
随后又是一脸痛心的对着潘丞相“丞相,下官听说潘将军平日就酷爱练武不爱读书,此事危害可以看出,德行不修是对自身有害啊,为将者不懂兵法为帅者不知韬略,这乃是大大的有害。”
潘丞相差点咬碎一口老牙,这寇准是咬定了潘豹不松口了。这话说的,不但扣准了潘豹的罪名还把他给饶里去了,这寇准倒是好牙口,说话真是字字见血啊。
即使潘丞相想喷出一口老血,也得先保住自己儿子再说“皇上,臣教子无方,皇上怎么惩罚臣都无话可说,臣之子,年少气盛不知收敛,但一颗忠心天地可鉴啊,他也是太想为皇上收复失土才冒进啊。至于杨将军,小儿无知,还请杨将军原谅这次,我回去一定好好教训他让他给将军赔罪。臣请皇上将犬儿贬做一小兵为皇上站岗职司,请皇上看在臣只有一子的份上,从轻发落,臣感激不尽。”
潘豹虽然状态低迷,但还没傻,他爹都把台阶递过来了,当然也知道顺坡下,声音嘶哑的向皇上磕头请罪“皇上,臣争强好胜,不知天高地厚,罔顾杨将军好意,葬送兵士还让自己受辱,大宋蒙羞,臣再不敢狂妄自傲。臣愿在这里向杨将军道歉,请杨将军原谅。臣请皇上准许臣做一小兵为皇上尽一份微薄之力。臣知错。”
有那心里透亮的大臣在心底暗暗腹诽,这说话的艺术。明明是挑衅这里倒成了年少气盛,那当初让他做主帅怎么不说。明明是打着争功的目的去的,却只说态度问题。葬送的兵士不是一个两个,居然这么一笔带过,带给大宋天大的耻辱居然只用年龄问题就想蒙混过去,还当小兵。如果不是杨业带兵及时,别说收复朔州,他潘豹的小命也得交代在那。来日如果耶律斜再帅辽兵入侵,这可真是丢人丢到家了。这潘丞相果然不愧是老狐狸,呵。
又有一个胡子头发几乎都白了的老大臣出列“皇上,老臣自打跟着太祖打天下就没遇到过这么荒唐的事情,老臣和潘丞相也是熟悉的,潘丞相你到是说说看,什么时候败军之罪,可以用一句年轻气盛就解释过去的,杨将军的几个儿子和潘将军都是差不多的年纪,可他们已经是一身的军功,单独带兵也没出过这么大的错,由此可见,此次事情不应该拿年龄说事。何况,身为武将,为国捐躯乃是光荣,武将的血性理应是宁可站着死绝无跪着生的。老臣不是为难年轻人,但是这潘豹已经加冠,就是成年人,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没有躲在父亲背后的道理。潘丞相爱护儿子,那因为潘将军的错误决策,好胜之心而死去的我军将士,就该白死吗?”
老大臣越说越气愤,寇准忙过去扶着,就怕他一时激动晕过去“谁无父母,谁无家人,那些兵士是为了皇上尽忠,是为了守护我大宋才浴血沙场,潘丞相只想着保住自己的儿子,那他们的父母是不是都想为自己的儿子报仇呢。磕头求饶,哼,你可知,如果你只是战败尚可用胜败乃兵家常事来说,那些兵士也算是为国捐躯死得其所。但是你为了活命所做的举动让他们的行为成了笑话。辽人该怎么嘲笑我们宋人,懦夫。臣看,潘将军也不用做这个将军了,以免害人害己。”
皇上也不得不出声安抚这个老大人“陈爱卿,先消消气,你是跟着太祖打江山的老臣了,不必因为一个年轻人气坏了自己。朕会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有了皇上这番话,陈老大人回到自己的位置,但是双眼还是紧紧的盯着潘豹和潘丞相,都快冒出火花来了。
皇上看了看潘豹又看了看潘丞相“潘丞相爱子之心朕能理解,然潘将军罔顾朕的信任,失我大宋颜面却也是事实。朕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潘将军,你既然知罪,朕就判你削掉所有官职贬为庶民以观后效。该道歉道歉,那些因你而死的士兵你需安抚他们的家人。而且当庭杖刑五十。可有意见?”
潘豹这个时候倒是难得聪明了一把,皇上已经宣布了惩罚,就说明心意已决,这时候跟皇上说什么都是白说的。可恨自己明明是受辱之人,他们却只为了那些兵士来苛责自己,自己是主帅,他们为了保护自己那是应该了,那是荣幸。杨家,所有人都夸赞他们,自己做了回主帅倒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潘豹低头,心里暗恨,将来一定要你杨家死无葬身之地。
然后磕头“臣,不,草民无异议。”
皇上看着内侍抬上来条凳和廷杖,按住潘豹结结实实的大了五十廷杖,屁股上血都浸了出来。又对潘丞相说道“潘丞相虽然能力卓著,然教子无方,罚一年俸禄以儆效尤。科举相关事宜你也不用再管了,还是先管好你自己的儿子吧。”
潘丞相一边担心潘豹,一边拼命的想皇上为何此时夺了自己管的事情。丞相管科举这是历来都这样的,皇上究竟有什么意思?
不管潘丞相怎么纠结,这赏也赏了,罚也罚了,也不能做的太过,就让大家回去了。
第三十四章
潘丞相带着潘豹回到相府,让人给他找大夫来。又是清洗换药,又是熬煮汤药退热,忙活到了很晚才全部整完。父子两个对视,却谁都不说话。
潘豹怎么是他爹的对手,先撑不住了“爹,你想说什么。”
潘丞相看着潘豹这副惨样,还死鸭子嘴硬,火就一阵一阵的往上窜“我说什么,我能收什么,长能耐了,翅膀硬了,想飞了是吧。我说什么你都当成耳旁风,你有把你爹我放在眼里吗,啊。”
潘豹猛的一抬身,牵动了屁股上的伤势,不由得狠狠的皱了下眉头“爹 ,我没有。”
潘丞相想着今天满殿大臣都在看他们的笑话,怒火更涨几分,忍不住一拍桌子“你没有,你还有什么不敢干的,现在好了,我让你用杨家来为你争功,你倒好,贪那点功劳自己去攻城,你攻的下来也行啊,还被折辱。你怎么就不有骨气一点算了。现在倒好,无官一身轻,走到哪爹的脸就丢到哪,你可真行啊。”
“爹,我能活着回来很不容易了,你就不说这些行不啊。”歪过头去不看潘丞相。
潘丞相这么为潘豹擦屁股也累了,无奈的说道“希望你能记住这次教训吧,好好读点书,别再丢人现眼了。”
然后去书房,他得想想怎么让皇上改变点对潘豹的感官。
这边杨家倒是喜气洋洋,杨三郎笑的开心极了“娘,六弟,七弟,你们是没看到那潘丞相的脸黑的和锅底一样,相必他也没想到他寄予厚望的儿子会给他丢这么大的脸,还有潘豹面若死灰啊,一副天塌下来一样,看见他那样我就解气啊。让他非得弄个比武,这下倒好,自己折自己的面子。”
杨大郎和杨二郎也笑,杨二郎说道“这一路回来,他哪天不是这样啊,要我说,还是那廷杖五十最解恨,让他平时没事找事。这次要不是爹,他连命都没了,他可真丢我们宋人的脸面,居然磕头求饶。”
“好了,这件事到此为止,谈论别人家的事情干什么,还不准备吃饭。”其实杨业对潘家不满也很久了,只不过念在都是为国效力,辽人压境要团结一心才一味忍让,但是这可不代表他杨业成佛了,他也有火气的,只不过到底是一家之主,这些话在天波府里说说也就算了,在外面指不定会惹出多大的风波呢。
时间就这么一眨眼之间过去了,仇木易专心在家练武,没去管外界的是是非非,听到杨家被皇上捉拿倒是确实吓了一跳,只不过一个是他现在不过是个普通百姓,影响不到皇上,而是他怎么也是后世学过历史的,杨家是在金沙滩一战出的事,这就能看出来杨家这次只不过是有惊无险罢了。果然后来传出的消息,皇上莫名其妙的和杨业八贤王去了太庙,次日不但放出了杨家上下,还赐了杨业和八贤王各一件兵器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大家说的时候说的跟戏文里似的,什么样的版本都有,仇木易也只能从中过滤了大概是真实的来听。
这次出京,柳青叶并没有让他为他传递京中的消息,他就知道柳青叶一定是另有消息来源,不用他操心,更是放松无比了。
终于到了杨家军招兵的日子了,今天只是去报个名,所以仇木易并没有带什么,就直接去了军营所在地。准备了这么些时日,他不断的安慰自己,自己是为了报恩,为了更多的目的才参军的。对,没错,就是这样。
因为不太熟悉地形,仇木易来的有些晚。本来杨六郎和杨七郎也参加招兵,杨家军淘汰那些不合格的人举行的选拔,第一天只留下了十五人,不论是角力还是对打都是杨六郎领先,正当他们打算定下名次的时候仇木易赶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