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非君不"嫁"-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姨娘,你怎么样?”这几年间的相处,大约是同病相怜的苦楚,倒是叫她们妻妾之间的感情和睦了不少,也没有从前那些后院的腌脏事,更是用不着争宠,倒是所有心思都用在了如何应付贾珍保得性命上了。
    这会,尤氏看着床上的白姨娘那骇人的样子,心里苦的不行,也有种兔死狐悲之感,又开始掉起了眼泪。
    “太太别哭,我还算是好的,只是可怜了碧莲和红藕。小小的年纪就遭了这大罪,只求太太多怜惜,给她们找找大夫,尽尽人事吧。”说着,白姨娘也忍不住哽咽起来。她是清楚的知道贾珍下手有多狠,尤其是在碧莲和红藕扑上来之后,那更是往死里打。
    尤氏拿着帕子掩着唇,也小声的抽泣着,拍着白姨娘的手点着头,若是不知道此间情境者,没准都以为这是交代后事呢。
    “大夫还没来吗?”尤氏略略止了哭声,扬声问道。
    “大夫来了,太太。”银蝶赶紧上来回报。
    此时的大夫已经在厢房里看见了翠缕和红藕的惨状,被这一下子唬的狠狠的吸了一口气,从没见过这么惨的事。这两个丫头被打的这副模样,这哪里还能活得下去。
    那大夫吓得连连摇头,说赶紧准备后事吧。根本不肯再多看一眼,那伤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如何来的。大夫一边嘴里骂着晦气,一边匆匆的往外走,还没走出去,就让尤氏使人拦了下来。
    大夫无奈的被拦住,此时再想出去怕是不能了,于是只得跟着下人去见尤氏。
    尤氏坐在堂中主位,端着茶杯也不说话,只是低垂着眼帘,抿了一口茶,这才缓缓的抬起眼来。
    “太太。”那大夫看着这架势也不敢怠慢,赶紧上前行礼。
    “你今日在我府中可见着什么了?”尤氏似是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话。
    就是这一句话,吓得那大夫后背的衣裳都湿透了,他赶紧回道:“什么都不曾见过,不过是一个姨娘偶感风寒罢了。”
    “是了,就是这么个意思。银蝶,赏。”尤氏深深的看了那大夫一眼,说着一摆手。
    银蝶就拿了一封银子出来,塞进了大夫手中,再着人稳妥的送了大夫出得府去。
    “哎……”那大夫走后,尤氏身上的气势就都卸掉了,在这宁国府中当了这些年的太太,即使她曾经是小门小户的女儿,现如今也是能撑起这一时半刻的。为了这宁国府的名声,她不得不威胁那个大夫,不然这些糟心事传了出去,这府里的哥儿姐儿就没脸活着了。
    “太太,碧莲和红藕怎么办?”银蝶忧心的问着。
    “先吊着命吧,能活多久是多久。”尤氏也叹了口气,现在只能听天由命了,看她们能不能挺过来。
    尤氏将所有丫鬟婆子都遣了出去,她独自坐着想着心事,自从老爷添了毛病之后,她是将这宁国府里上上下下都管得如同铁桶一般。当日她抓到了两个碎嘴的婆子,就在私下里瞎说老爷的瞎话。她气得直接堵了嘴在宁府所有下人面前打了十板子,又当众扭去了官府,这才算是给他们立了个规矩。
    从此,这宁国府的下人都老实了很多,更没有人敢去外面传瞎话,将这府里的风声露出一星半点去。尤氏又将大部分的婆子都打发了出去,就留了几个得用的,丫鬟们留下的也多是家生子或者是死契的,因此关于贾珍的事竟是除了这宁国府中水深火热的众人以外,没人知道了。
    贾珍在姨娘丫鬟身上发泄了一通之后,只觉得情绪平和了许多,于是他闲闲的往书房走去。进了书房,贾珍恶狠狠的盯着挂在正中的那一轴美人图,吩咐身后的小厮道:“去叫蓉儿媳妇来伺候我笔墨。”
    小厮顿了一下,却还是转身出去往蓉大奶奶的院子里走,这糟心的差事他也不是第一次做了,无奈他只是个奴才。
    “大奶奶,老爷叫您去书房伺候。”宝珠走进来房来说道,只是脸上那神情怎么看都是惊恐。
    “知道了,去回话说我这就过去。”秦可卿本在榻上靠着,听到宝珠的话,身体下意识的抖了一下,却还是站了起来。
    “给老爷请安。”秦可卿给贾珍行了一礼,就垂首站立等待贾珍的吩咐。
    贾珍坐在书桌前稳如泰山,只是拿着笔随意的蘸上墨汁涂鸦着,也不说话也不抬头看秦可卿。
    秦可卿抿了抿唇,走上前,牵起袖子站在贾珍身边帮着他磨墨,又给香炉中添了一勺子香料,这才重新站在了贾珍的书桌前。
    此时,贾珍抬头看了秦可卿一眼。啪的一声,一个耳光就抽的秦可卿半边脸都肿了起来。
    “磨个墨都磨不好,你就跪在那里磨墨吧,什么将这墨磨得我满意了,你什么时候再起来吧。”贾珍收回手,又开始重新写起字来,仿佛刚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秦可卿哆哆嗦嗦的跪在地上,抖着手开始磨墨,脸上*辣的疼,她也不敢多摸一下。她咬着嘴唇不肯发出一丝抽泣,眼泪却一滴滴地落进砚台之中。
    两年间,秦可卿忍受了无数次贾珍没有来由的怒火,每每到最后总是她要遭受这无妄之灾。她也不明贾珍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她,可是面对贾珍这个公公,秦可卿没有一丁点的反抗念头。
    对于贾珍的每一次折磨,秦可卿都是默默的忍受着,她早就认命了。一开始,她还以为贾蓉是不知道这些的,后来她渐渐地发现贾蓉竟然是知晓的,可是他竟然没有丝毫为她出头的意思,任凭她在这宁国府中自生自灭。
    秦可卿一直认为她和贾蓉之间是有感情的,只是近两年来,她这肚子总是没个动静。渐渐地,贾珍就又开始游乐人间,夫妻也渐渐的有了隔阂。直到贾珍生病,开始暴力的对待府中下人,甚至隐隐有针对她的意思,贾蓉竟然还是睁只眼闭只眼,每日只图自己开心,完全不顾及她这个枕边人。
    无奈的秦可卿算是认清楚了她自己的命运,对于贾珍他是恨的,对于贾蓉他是怨的。可是无奈她只是一个女人,还是个没什么身份背景的平民女子,能嫁入贾家已经是她天大的福气。
    随着时间的流逝,秦可卿已经在书房跪着磨墨了两个多时辰,不说渐渐麻木的膝盖,就是那几乎酸痛的要没了知觉的手腕都让秦可卿的额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一阵清风刮过,吹起了挂在书房正中的美人图,那上面的美人看起来十分眼熟,却不是此时跪着磨墨的秦可卿是谁?半开的窗子被风吹着缓缓的合上,也掩住了书房中的一切不堪。
    “啪!”一本折子被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欺人太甚!”一只白皙的手重重的拍在了桌子上,更是将桌子上的茶杯狠狠的掷了出去。
    “皇上息怒。”贴身伺候着的宫侍马上跪倒在地,以头触地,都恨不得此时有条地缝让他们钻进去。
    那本被扔在了地上的折子此刻掀开着,上面“宁国府”、“贾珍”、“秦可卿”、“义忠亲王”、“嫡女”等字触目惊心。
    “还是没有查到贾珍是因为什么不中用的吗?”那手的主人问道,此时的语气中已经没有了刚刚那愤怒的情绪。若不是地上还跪着不少宫人,怕是都没人知道他刚刚发了很大的脾气。
    “回皇上,没有。”跪在御案前的黑衣人恭恭敬敬的答道,只是再平静无波的声音也掩饰不住那微微颤抖的声音。
    “去找暗一领罚。”那皇上单手拄着自己的下巴,眼中古井无波,只是眼中时不时的划过几抹精光。他白皙的手指一下一下的敲击着御座的扶手,那似乎蕴含着死亡的韵律一下一下的敲击在在场众人心头。
    只是这死亡的奏章是为谁响起,确是不得而知……

  ☆、第18章 薛家进京

宁国府发生的事,贾瑀是一丁点都不知道。他不知道他当年的一时莽撞做下的决定导致了一场怎样的祸事,他也不知道他究竟给东府带来了什么灾难。这是一场因他而起的因果,日后的贾瑀终究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了却这一场因果。
    这一年,贾宝玉、贾瑀一十一岁,林黛玉十岁,薛宝钗一十三岁,薛家终于要来京城了。
    曾经有人给四大家族编了一个顺口溜: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贾、史、王、薛这四家互为姻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彼此扶持遮饰,相互照应,也就是因为这样才导致贾府和其他旧亲贵最后的悲剧。
    这其中的“雪”就是指的薛家,薛家是皇商之家,“珍珠如土金如铁”可见其家中富贵,但是说到底,薛家也只是商贾之家,士、农、工、商,商是排在最末尾。可见,无论薛宝钗有多么出色,身份地位是无论如何比不上清贵世家林家嫡小姐林黛玉的。
    薛家自从家主死后,就逐渐走向末路,毕竟孤儿寡母,薛姨妈一心只宠爱儿子,不大会料理家事,家中大事小情几乎都由嫡女薛宝钗支撑。薛蟠作为薛家嫡子没有多大才能,薛家的商铺里的掌柜、伙计也都瞧不上他,久而久之造成恶性循环,薛家的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
    薛蟠幼年丧父,薛姨妈对这棵独苗未免过分溺爱纵容,致使老大无成,不过仗着上辈的余荫,为宫内采办染料。他虽读过书,不过识几个字,整日斗鸡走马,游山玩景,虽是皇商,经纪上一窍不通,只在户部挂个空名,支领钱粮,其余诸事,全靠家人伙计筹办。
    薛宝钗相貌精致,又举止娴雅,她父亲在世时极爱她,让她读书识字,比她哥哥强上十倍。后来因为丧父,就开始帮着母亲料理家事,为母亲分忧,做事情倒也井井有条,可见她也是个有手段有心计的。
    当今皇上崇尚诗礼,征集才能,有才有貌的姑娘除聘为妃嫔外,名家之女也让在宫中挂名,为公主、郡主伴读。所以薛姨妈想要带着宝钗上京待选,如果宝钗有幸能选上,日后也能如贾家大姑娘一般飞上枝头做凤凰了。到时候,不仅光耀薛家门楣,更是能拉拔她哥哥一把。
    薛蟠一直都觉得京城是繁华之地,一则借着生意为借口,想要去见识一下,再则顺路可以送妹妹入京待选,三则是他最近少了点零花钱,到京城的铺子里搂点钱。于是这薛家的一家三口就上京了。
    到了京城,薛姨妈的意思是可以住在她大哥王子腾家,或者住到她姐姐王夫人那,也就是贾府。薛蟠觉得住在舅舅家,舅舅管得严,影响他吃喝玩乐,再加上舅舅去了边关,不太方便,住到姨母家,又恐姨爹嫌弃他。
    于是薛蟠就非得要收拾出自家在京城的宅子自己住,薛姨妈虽然溺爱薛蟠,却也知道自家儿子是什么德行,哪敢自己带着薛宝钗住到贾府,放他一个人在外面逍遥。薛蟠知道拗不过薛姨妈,也就顺了她的意,随着一起来到了贾府。
    王夫人这边正和贾府的女眷们聊天喝茶呢,就有小丫鬟来通报:“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正在门外下车。”
    王夫人觉得十分惊喜,马上就带了女眷们往垂花门走,将薛姨妈一家迎了进来,又给她们各自做了介绍,之后又将薛姨妈和薛宝钗引至贾母房中。
    薛姨妈带着薛宝钗见了贾母,献上带来的土仪。贾母看着宝钗十三四的模样,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盘,眼如水杏,品格端方,容貌丰美,比黛玉另有一种妩媚风流。让贾母、王夫人等人十分喜欢。
    贾瑀在一边看着薛宝钗也觉得的确是个难得的美人,只是后来嫁给贾宝玉,也算是糟蹋了一颗明珠。
    之后,王夫人又拉着宝钗,给她引见了贾府中的兄弟姐妹。薛宝钗从一进门就看见了这屋中唯二的两个男子,且相貌十分相似,然风骨却不同。一个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另一个却丰神俊朗、英姿勃勃,虽眉心有粒朱砂痣,却丝毫不显女气,反而有种蛊惑人心的魅力,二人皆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知道这两个就是自己姨母家的双生子,宝钗不由得多看了几眼,然后才转眼去看屋中的姐姐妹妹。
    在屋中的众姑娘、媳妇们,薛宝钗第一眼就看见了林黛玉,虽然坐在一边的王熙凤、秦可卿、三春俱是美人,但是没有一个比得上林黛玉抢眼。
    此时的林黛玉与初入贾府时相比,眉眼间多了几分亮色,少了几分沉郁,竟然让她变得更加美丽动人了。而且贾瑀曾经特别为林黛玉调制了灵药专门给她调理身子,使得她从胎里带出来的毛病好了八分,只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见泪滴,就不会犯病。虽然依旧有如弱柳扶风之姿,却已不见了弱不禁风之态。
    另外有三个女孩穿着一样的衣裙,梳着一样的发髻,戴着一样的簪环首饰,一眼就可以看出这就是除了进宫的元春以外的三春。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座上的琏二嫂子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坐在一旁的蓉大奶奶长得袅娜纤巧,兼有宝钗如花的美艳和黛玉如柳的风姿。论姿色虽稍胜钗黛二人一筹,但大抵是因为家世底蕴的关系,还有眉间那化不开的郁色,到底落了下乘。
    宝钗细细的观察了众人一番,几乎每一个都是出色的妙人,而唯有黛玉更得她青眼,她也自认只有黛玉才能比得上她。她虽然为商贾之女,但是家中毕竟是皇商出身,总觉得高人一等,相比借住在这里的林妹妹也差不到哪去。
    众人落座后,相互交谈,兴致很高,贾宝玉不时的跟着姐姐妹妹们说笑,即使是新来的薛宝钗,他也“宝姐姐,宝姐姐”的叫的欢畅。一相对比,贾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