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为后-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个旗。

    番号为外藩蒙古一营,由安亲王担任军事主管,封大将军,享正一品俸。

    这么一来,原来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老王爷们疯了。皇上这算是变相地实施了八旗分摊驻地的计划啊!

    可是,安亲王此例一开,这事儿怎么看着就成占便宜了呢?清朝时候的蒙古分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两块,面积比现在内蒙古外蒙古加起来还要大。

    内属蒙古在天聪年间就建立了蒙古八旗,受清王朝的直接统治。而外藩蒙古则由朝廷册封的蒙古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们分别管

    这些人和清朝都是依附关系,并不从属。这才导致了清朝必须外嫁许多公主来保证这种从属关系永远牢固。

    但是现在,皇上利用察哈尔王叛乱,让外翻蒙古的众王爷们认识到原先育兵于民,兵民合体的合体的兵役制度就不完全可靠了。

    外藩蒙古需要一支常年保持战斗力。职业化,专业化的部队,来保证不会再有类似察哈尔王叛乱这样的事情发生。

    兵源和补给都有地方上承担,一来是减轻中央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让外翻蒙古那些王爷们放心。这支军队是完全属于你们的。

    朝廷只是派一个领导班子来帮你们把它建立起来,完善一下制度而已。毕竟谁都知道,安亲王作为皇亲国戚,是不可能永远在外蒙古这种苦寒之地待下去的。

    在玄烨的心里,外藩蒙古有了一营很快就会有二营三营,原本设立的五十一个旗很快就会因为成立了专门的军队而慢慢卸甲。完全失去军事价值。

    当五十一个旗的民众除了少部分当兵,大部分拿起鞭子牧牛羊的时候,叛乱什么的。还会有吗?

    这只是第一步,接下去的事情,要徐徐图之。安亲王在这次的战斗中损失不小,区区一品武官的俸禄只不过是安慰奖罢了。

    但他的例子足以让其他王爷们眼红以至于蠢蠢欲动。此例一开,总会有明白人试图仿效的。

    这个时候。玄烨忽然觉得开窍了,原来政治,是可以这样玩的。把真正的目的藏在心里,上面盖上一层又一层的烟雾弹,让大家在云里雾里完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上钩,还以为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这才是手段。

    可以说,这一次把安亲王使唤得滴溜转的经验,让玄烨豁然开朗。他似乎找到了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信心。

    且让他去得意,转眼就到了清明节,玄烨带着赫舍里和嫡长子承瑞踏上了谒陵之旅。

    河北遵化,现代来说离北京还挺近的。但清朝的交通何其落后,赫舍里抱着儿子在马车里晃了老半天都没到。直晃得她觉得骨头都散架了。

    这毕竟是她第一次出那么远的门,以前一直生活在北京。作为首都,北京的路相对来说还算平整,同样是马车和轿子,出门没让赫舍里觉得有多难过。

    但是这一次,领教了路况的辛酸之后,赫舍里心里宽面条泪,这就是我宁愿在坤宁宫里生根也不愿意出来晃荡的原因之一啊!

    眼看清早出门,太阳落山都没走完一半路程,赫舍里无语。承瑞让奶娘带走休息,她和玄烨则到行宫休息。

    虽说行宫布置得和皇宫其实也差不多了。但玄烨见她满脸的疲惫,还是略带歉意:“累了吧?累了就早点歇了吧,不用顾念我了。”

    赫舍里内心是很想马上洗个澡倒头就睡的,但是听他这么一说,猛然想起一个事儿来:“臣妾还好,只是这一天的舟车劳顿,倒是让臣妾想起了一桩事情。”“什么事儿?”玄烨放下手中的书册望向她。

    赫舍里很体贴地走上几步,伸手在他的肩上一搭,不轻不重地替他捏着。一边放轻声音:“皇上可记得,顺治十年,直隶民变的事情?”

    玄烨被她捏得正舒服,一听这话,眼睛顿时眯成一条缝,转身看她:“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顺治十年,民变那会儿,你还没出生吧?”

    “臣妾当然是没有出生,但臣妾的阿玛当时正是朝廷派到直隶解决民变的官员之一。所以自然是知道一些的。”赫舍里解释道。

    “你是在担心我们的安全?你放心,近视不同往日,这种不吉利的话,以后不要再说了。”

    真叫说话的人是自己的妻子,玄烨深知她对自己是不会有异心的。换做是别人这个时候说“民变”二字,没说的,直接拖出去杀了。

    赫舍里一愣,不吉利?心说你想哪儿去了?你当我诅咒你啊?“皇上,臣妾的意思是,当年完全是因为旱灾加上蝗灾,导致灾民食不果腹,才会生变。

    臣妾想,如果这些灾民被集中起来,乘着旱灾清理河道,修桥铺路什么的,而地方官只要开仓放一点点口粮。满足他们的活命需求,兴许,今天这一路还能更轻松些的。”

    没错,以工代赈。这是二战前,美国总统应对经济危机时候采取的办法,中国在之前不一定没有过先例,但却没有人家做得这么有名,罗斯福曾很骄傲地把平安度过经济危机视为二战中美国能拖到不能拖才参战的本钱。

    现在,赫舍里把这个意思和玄烨一提。某人立刻皱眉:“赫舍里,你是说这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以试一试。”

    “臣妾也就是这么一说。”赫舍里见他听进去了,言语中自然就退了一步。反而把话题转向了别处:“出来了一天,可把承瑞累坏了,刚才臣妾抱着他的时候,就已经睡过去了。”

    “你也是的,我知道,承瑞养在祖母那儿,你见他的次数少,但也不用一出来就抱着不放吧?你这样会教坏他的!”

    玄烨不满地说:“承瑞如今大了,你该放手的地方就放手吧。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

    玄烨说到这里忽然顿住了,他像承瑞这么大的时候,正是无人看管的“野孩子”一般。

    母亲多病顾不上他,父亲眼中只有爱妻爱子,完全没有他。他只能一个人在外面晃荡。想起往昔的情节。玄烨的脸色有些不愉。

    赫舍里焉能不知他心中所想,微微叹了一口气,原本搭在他肩上的手改为从背后圈抱住他:“都是臣妾不好,惹得皇上想起从前了。”

    玄烨身体一僵,很快释然,伸手握住她交叠的手:“没事,你若累了,先去睡吧。”

    赫舍里只能松手,福了福身:“臣妾告退。”出房门,回到自己的临时寝宫,这次出门,赫舍里带了连璧,珍儿,玲儿出来。却把含烟留下了。

    见她进来,三人齐齐上前行礼,热水什么的都是现成的,赫舍里把自己扔进水里舒舒服服地泡了泡,换了宽大的睡袍。却并不上床歇息,而是披了薄毯靠在榻上看书。

    这次自己的那批属下一个都没来,他们纯粹就是家庭游,他没道理孤枕而眠的。这万一回来晚了,发现自己已经躺倒,虽说不会说什么,心里万一不舒服了怎么办?毕竟这里是封建时代啊封建时代。

    赫舍里出于这个考虑,才决定翻翻书消磨消磨时间,等着他回来。没想到这一等竟等得遥遥无期了,听见外面起了二更,玄烨还没见回转。

    她打了个哈欠:“把灯再调亮一些吧?去看看有什么点心可用?”玲儿凑上来:“娘娘,夜深了,您还是先歇着吧。”

    “再等一会儿吧,也不差这一时半刻的。”赫舍里顺手翻了一页书。玲儿退出去,不多时就捧着盘子回来了:“娘娘,行宫比不得宫里,奴婢只寻来这些。”

    赫舍里放下书册一看,盘子里是热腾腾的几个白面馒头,用筷子戳了一个放到嘴边一咬,面发得很好,很松软。不由赞了一句:“厨子有心了,寻常之物也能做得这么好。”

    北方的馒头不像南方,是没有馅儿的。看赫舍里吃得津津有味,连璧有些不适应:“主子,您是不是饿了?奴婢让人”

    “不用了,出门在外,没什么好讲究的,这个挺好的。”赫舍里很想说自己其实不是饿了,顶多只能算馋了。穿来之后,就没吃过刀切馒头啊!

 第二百二十章 皇恩浩荡

    赫舍里说这话的时候,恰巧玄烨进来,因为出门在外,他没让人通报,直接就推门进来。恰巧看见老婆拿着一个白面馒头塞进嘴里。赫舍里没防备他突然进来,刚咬下去的牙齿又松开了,馒头在嘴里,拿出来也不是,不拿出来也不是。

    拿出来吧,上头有口水也有牙印儿。不拿出来吧,皇帝来了,难道说让她叼着馒头去接?还是说你先出去,我吃完再来迎接你?

    仿佛看出了和赫舍里的尴尬,玄烨无所谓地走进来,挥手示意侍女们退下,自己走到赫舍里边上的位置坐了,见她要站起来,连忙说了一句:“别了,坐那儿就行。”说完亲自到了一杯茶给她:“这东西饿的时候,是挺好吃的。”

    赫舍里愣住了,三口两口把馒头消灭了,喝了水,放下杯子问道:“皇上吃过?”不可能啊,他是皇帝,这种街边摊点的小食,他怎么可能吃过?结果出乎她的意料。玄烨无奈笑了笑:“赫舍里,我在你眼里,是那么不食人间烟火的吗?”

    “臣妾不是这个意思,皇上恕罪。”赫舍里连忙请罪。玄烨当然不会怪她,用她用过的筷子戳了一个馒头,有些怀念地说:“你知道的,我出过天花。”“嗯,臣妾听玛法说起过。”赫舍里应了一声,随即明白他是什么时候吃过的了。

    果然,玄烨接下来的话印证了她的猜测:“那段时间,嬷嬷带着我,住到了宫外。每天喝药喝得我胃口全无,吃什么都吃不下。嬷嬷为了让我有胃口,亲手做了这种馒头。起先是夹了酱菜给我吃,后来换了肉。那些天,嬷嬷变着法儿弄出些新鲜的口味。要不是她的悉心照料。我绝不可能有今天。”

    赫舍里默,玄烨说的这个嬷嬷,应该就是他的乳母孙氏,也就是曹寅的母亲,怪不得历史上康熙对曹家再三庇护,原来是有活命之恩在里面。当下柔声道:“皇上如今身为人主,气势如虹,完全没有了疾病的顾虑。这孙氏,居功至伟。”

    “嗯,祖母也很信任她。他的丈夫现在在金陵,我在金陵设了个衙门,曹奎专门帮我收集江南士子的情报。以期多发现一些人才。科举一途,作用有限。”赫舍里一惊,“江宁织造”四个字跃出脑海。难道是这个衙门么?

    织造府衙门,在康雍两代大放异彩,无数情报。珍珠玉器丝织品,还有美女,都是通过这个衙门源源不断地送往北京的,如今竟然已经成立了吗?赫舍里只能叹一句:“皇上英明。”

    玄烨的却尴尬了一下:“这算不得是我的英明,衙门是皇祖母让开的,人选也是皇祖母定的。那时的我,还只是个傀儡呢!”

    赫舍里恍然,原来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如此看来。祖母当真是棋高一着啊!”“是啊,祖母历经三朝,见多识广,胸中自有沟壑,以前我不懂。总和她争辩,现在看起来。都是她默默地为我保驾护航,我才能度过一次次的危机。”

    “皇上,念祖母之恩,以后好好孝顺她便是,祖母所求,不过是皇上安好,国事无忧。”赫舍里劝道。“嗯,祖母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人,我当然会好好孝顺她。不说这些了,天色不早,明天还要赶路呢,早点歇了。”玄烨收敛了一下情绪,站了起来。

    赫舍里不知道,就因为她吃了一个馒头,让玄烨想起了许多往事, 想起来许多人,其中就有乳娘孙氏,如今自己长大,孙氏却老了。曹奎去了江宁,带走了儿子,只把孙氏一个人留在宫中。

    虽然玄烨念旧,给她安排了住处,又有人服侍,但想起来,她还是寂寞的。还是想办法把她的儿子接来京里吧!

    且把这个念头放一边,几天后,车架到达遵化。早有地方官组织民众迎接圣驾。玄烨接受人民的朝拜,赫舍里带着儿子躲在车子里。

    舟车劳顿了好几天,承瑞的精神不太好,这会儿正缩在她怀里打盹。忽然间响起的“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把他吓着了。揉着眼睛迷迷糊糊地:“皇额娘,外面怎么了?”“没事儿,你睡你的,你皇阿玛正在接受朝拜呢!”赫舍里摸摸儿子的光脑门安慰道。

    承瑞一听到朝拜两个字,睡意全无,两眼放光:“朝拜?是不是有许多人?儿子想看。”赫舍里见他一下子来了精神,有些好笑:“外头风大,再说,不就是人吗,有什么好看的。”

    承瑞却不理她,拼命想要坐直身体把头探出去。承瑞四岁多了,他要动起来,赫舍里根本抱不住。为了能让他安静,没奈何,只得把马车的帘子撩开一点儿,让他能看见外面的动静。

    其实,她自己也被突如其来的大声响给惊了,也想看一下外面什么样儿。结果。两双眼睛透过缝隙看到的景象,只有两个字:“震撼”!

    在她们的视线里,好几排两头望不到边的百姓匍匐在铺了黄沙的地上,人数众多声势浩大。赫舍里被这样的场面镇住了。

    前世电视里也经常报道国家领导人视察地方什么的。顶多就是警车开道记者围观,从没有发生过像今天这样大批百姓跪迎的,这实在是太震撼了。

    赫舍里震惊,小承瑞同样震惊。只不过他震惊之余,对他的皇阿玛产生了崇拜之情。皇额娘说,这些人都是为了迎接皇阿玛才这样的。皇阿玛真伟大,能让那么多人对他叩拜,不知道我长大了以后,能不能像他一样呢?

    声势浩大的迎接仪式后,玄烨带着老婆孩子还是住进了行宫。因为皇陵就坐落在遵化,地方官为了让皇室成员能方便扫墓,早在皇陵建设之初,行宫一起考虑进去的。所以,遵化的行宫,和那些临时安排的,不能比。

    再加上,皇上要带皇后谒陵的消息,早在一年前就选不了下去,地方官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赫舍里在这里享受到的待遇,基本和在皇宫差不多了。

    只不过,看着桌上的山珍海味,想着第一天晚上吃的白面馒头,赫舍里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皇帝每次出行,都意味着沿途的官员有了名正言顺的借口贪污腐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