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越盛唐-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不容易奔到城楼,她看到的却是沈凌的凄凉的背影,再转身往城门奔去,却只看到满地留下的排列整齐的灵牌。在三千士兵整齐的脚步声中,她伴着哽咽呼出的“长凌”两个字,显得那么地无力。。。。。。
在长孙无忌与崔永安错愕的眼神注视下,她慢慢地走到刚才沈凌站着的位置,这里,一块黑漆漆的木牌上,刻的是她熟悉的两个字——沈凌。
高芷琪皱着眉头,看着面前的孙乙浩,唐军势如破竹,张亮率水军渡海袭占卑沙城;李绩军攻克辽东重镇辽东城,斩俘两万余人。就在年底,高芷琪终于在孙乙浩的帮助下,将弟弟太世子平成扶上了高句丽王位,称阳原王,可是
平成虽然是先王所立的太世子,虽然名正言顺,毕竟却只有八岁。自己不得不以长郡主的身份,帮助他料理国事。
紧张忙碌地过了这么久,终于把嫡系的武将都安排妥当了,却迎上了唐朝皇帝震怒之下派遣的水陆六军。
平章!每次想到这里,她的心里就对这个庶出的弟弟充满的怨恨,双眼似乎都可以烧出火来,要不是他,为了抢夺王位,夺取兵权,怎么会在这样艰难的时局下,还会惹上外敌。
孙乙浩上前一步,伸出手,握住高芷琪的,轻声道:“长郡主,孙乙浩誓死也会保护你与王上的。”
高芷琪与站在一旁的尹熙同时因为他这个动作身体一僵,不同的是,尹熙不做声色地略为偏过了头,他没有资格做什么。高芷琪只是略为挣扎了一下,就任由他握住,脸上浮现出温柔地笑容:“乙浩,你的心意,我知道的,我一直都知道的。”
孙乙浩掩饰不住内心地喜悦,急切地道:“长郡主,你可是答应下嫁于我了?”
高芷琪略为蹙眉,又不经意地掩饰了去,依旧柔声道:“现在国家艰难,我们应该一心击退唐军。况且。。。。。。”她顿了顿,略为埋下头,脸上若有似无地浮出一抹娇羞,“你我的婚事,关系你我的一生,我不想太过匆忙,想要留下些美好的回忆。”
孙乙浩看着高芷琪的神色,也暗自放了心,松开她的手,坚定沉声道:“乙浩誓将唐军击退,敌退之日,再来迎娶长郡主!”言毕,行礼退下,毅然转身直奔军营而去。
高芷琪扶了扶额头,示意欲言又止的尹熙先行退下。然后拿过旁边的锦帕,摩挲着刚才孙乙浩拉着自己手腕的地方,眉头越皱越深。嫁给孙乙浩,是换取他对弟弟支持的必要一步,就算是到了现在,也不可能与他撕破脸皮。可是,想到要嫁给这个人。。。。。。为什么所有的人,都是怀着这样那样的目的才来接近自己呢?
她感觉到有些累,十七年的伪装,甚至连她自己都看不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又或许,自己本来就是一个阴险毒辣、行事不计手段的人吧。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弟弟,她似乎已经无从选择。
顺着手腕,她的手慢慢地移到左肩,指尖停留在雪白的裙褂上,那里什么也没有,却似乎有很多。又似乎有人在轻轻耳边告诉她,这世上,终有一个人,是无所求地帮助过她。声音轻得,连她也不确定是否真的出现过。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休息停更,累了。目前比较低落,如果后天也没有更的话,希望大家原谅我。不过最多两天,我会恢复过来的,呵呵。尽量只休息一天吧。
我不幸福,就在我前天爆发说了那么多的话的时候,我女友跟我彻底分手了,那天是她生日。我依然回来码字,换来的是什么?
花语,我是什么样的人,真的不需要别人来评价。
已经忘记感谢有两位朋友的霸王票,心情低落,一直没有发现。
我从来不曾出口要评,要什么,愿意留言的,相信都是自愿的。我很感谢你们,真的。希望,多说点关于文章的吧。还是那句话,不喜欢的,出门右上点叉,你也安静,我也安静。
33
33、夜宴——上 。。。
初春时节的长安外城,笼罩在如墨的夜色下。宵禁之后的城内,到处都透着冷清,唯有偶尔列队巡逻的兵士那整齐的脚步声,方能为这宁静增添一分人气。
只是,有一个地方,或许是例外——荆王府。
开年以后,各路封王本来已经应该各自返回封地了,但是今年情况略为有些不同。先前调动各路府兵,以至于封王在长安或者封地都耽误了不少时间,再加上大家一直都在筹措出兵高句丽与百济的战事,这返回封地一事就拖了下来。不过现在一切事务已经上了正轨,似乎大家都没有再在长安逗留的理由,李世民虽然不说,但是规矩却是不可打破了的。更何况,尚有废太子李承乾与顺阳王李泰的警示录摆在众王面前。
今日就由荆王李元景做东,在预先与李世民请旨之后,于临行前再相聚一次,名曰:共聚其乐。
晋阳自然也在受邀的名单上,先前李世民于宫中设宴,为诸王践行,晋阳只在席上待了一小会儿,就托词身体不适离开了。李世民看着女儿憔悴的身形,心里是心疼不已,却亦无可奈何。众人自然是不会把这件小事与此刻已经远赴辽东的沈凌联系在一起,只是,这世上,怪的是有心人,虽不多,却也不少。
自沈凌离开的那一刻开始,似乎所有的迷雾都掩盖不住晋阳的内心了。三个月未曾再见,再见时却只有她悲凉的背影,最难以名状的伤感,是再相见亦不知何期。那一刻,当她亲手拿起刻有沈凌名字的灵牌,才发现,相对于这个人欺骗隐瞒带给她的伤害,再苦,也及不上这样即将失去的痛苦。她把沈凌的灵牌依旧与那三千多名士兵的灵牌放置在一起,暗自在心里期盼,希望这些人,这些沈凌亲手选中的人,这些有幸可以在未来的岁月里与她并肩作战的人,都可以同去同归吧。
晋阳收到荆王府送来的请柬的时候,正在御花园里摆弄着先皇后种植的木莲。这是她这段时间每天都会做的一件事。她时常一边轻轻地用手扶在木莲上,一边想一个问题:自己真的可以站在沈凌身边,如往常一样么?就在她再一次看着手中的木莲出神的时候,荆王的请柬到了。
晋阳微微地蹙着眉,看着平儿手中的请柬。她现在的情绪实在不会很好,已经很多天了,对于那个问题,似乎都还是在挣扎着,理智与情感交替占着上风,每天折磨得她:“备些薄礼,回了皇叔就好了。”淡淡地又转过身去,继续看着面前的木莲。春天来了,木莲却也不再开花了。。。。。。
李元景随意穿着一件深蓝的锦袍,那张与李世民极为神似的脸庞上挂着满满的笑意。他的眼神满是关爱,目光在在座的每一个人身上停留着,整个荆王府都沉浸在家族团聚的其乐融融中。
晋阳穿着端丽的淡黄宫装,嘴角挂着一贯温婉的笑容,坐在太子李治身旁。虽然一开始她很是不解,为什么哥哥出宫非要带着自己一起,但是似乎,现在好像有些明白了,她感激地对李治点了点头。这么久以来,虽然哥哥不说,但是自己那种失神的精神状况也让他很困扰吧,每天把自己困在皇宫里,他只是想自己出来散散心而已。
宫女们流水一般地往诸王的台案上递着精致的菜肴酒水,在这宫灯照耀如白昼的荆王府里,齐聚着当朝所有的皇族子孙达官贵胄。
李元景端起手中的金杯,长身而立,含笑道:“今日本王承蒙陛下恩宠,与在座诸位相聚而欢。”顿了一顿,将手中金杯举向空中明月,“第一杯,唯愿大唐盛世基业,万代往复。”即一饮而尽。
殿下众人皆举杯相迎,想来李世民同辈的王爷,如今唯有李元景一人而已,就连当朝太子,平日也很尊敬这位皇叔。
李元景示意宫女将杯中物添满,又道:“第二杯,愿六军一鼓作气,宁我边疆。”伸手将一杯酒水洒在面前。
当是时,张亮、李绩先前的捷报均已经传回长安,正是举国欢庆。这一下,连李治也觉得浑身热血澎湃,于案前站起身来,道:“父皇如今尊为四疆之天可汗,拓疆辟土,创千秋基业。六军将士热血边疆,理应受这一杯。”缓缓地把酒洒向地面,一边道,“为尔等忠勇之士庆功。”
李元景笑着站在晋阳身旁,道:“晋阳,你身子恐怕还没有完全好转,还是不要喝酒的好。”
晋阳略为点头示意,命宫女撤去酒水,道:“多谢皇叔关心。”
李元景微微叹了口气:“从小到大,晋阳的身子就极虚弱。这次皇叔。。。。。”声音又往下沉了几分,随即透着欢快,“晋阳如今健康安然,皇叔心里也是极高兴的。”
晋阳微笑着,这位四皇叔从小待自己也是极好,刚才言语中透露出来的骨肉亲情似乎也做不得假,才柔声道:“让皇叔费心了。”
李元景看着晋阳,依旧是原来那样的沉静温婉,似是有些尴尬,想了想,伸手对着右旁的一位青年招了招手,对着晋阳道;“这一位,是郑国公的季子,现任豫州刺史,魏叔瑜。”
魏叔瑜理了理身上的绯色官袍,缓步走到两人面前,行了一礼,道:“见过荆王爷、公主殿下。”
晋阳略为侧身,郑国公魏征,她是见过的,也是极为敬仰。又见面前这位俊秀青年,眉目中隐约有当年魏征的影子,笑道:“魏大人是朝廷命官,今日却是皇叔家宴,何必拘礼。”
李元景也伸手将魏叔瑜一扶,道:“郑国公在世时,本王是最为敬重的。叔瑜年纪轻轻就官拜四品,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魏叔瑜拱了拱手,道:“全蒙陛下恩典,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元景赞许地点了点头,对晋阳道:“晋阳,叔瑜也是极善书法,一手草隶极巧。”
正此时,聚会众人都被一声大喝吸引了去。
“好!”众人转过头去,只见李恪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往前踏了几步,虽是略躬身,表情却丝毫不见敬意,“父皇创不世伟业,太子殿下可想立下功业?”
今日夜宴众人,均是王公贵胄,眼见着李恪出来放肆,却都不做声。先前李世民曾想立皇三子李恪为太子,却被长孙无忌反对,后来立了李治。虽说李世民最终改变主意,其实只是因为当初也就那么一说,也并没有真心实意地认真考虑。可李恪能这样想么?
魏叔瑜看了看李元景,见他并没有特别神情,也暂时不便做声,却是把注意力转向了晋阳。久闻晋阳公主才貌双全,温婉善良,虽然只匆忙一见,却已经被她浑身不自然散发的端丽雍雅所吸引。
李治微微皱了下眉头,双手负在身后,面对李恪的时候,他必须要有作为太子的威严,所以,他也不说话,只用眼神示意李恪说下去。
晋阳在一旁,心里只是略为一转,就已经明白李恪是什么用心,嘴角略沉,心里暗自叹了口气,这皇族的相聚,终是比不上寻常百姓,于欢乐,又能真的有多少呢?
李恪嘴角裂出一丝笑意,道:“父皇突然改变御驾亲征的决议,难道太子殿下就没有其他的想法?”
李治转过身,朝自己的案台走去,冷声道:“李恪,你可是想本宫亲上战场?”
李恪冷笑一声,接道:“太子殿下要做什么,怎么会由得我们猜想,只是将来后世之人怎么说,就无从而知了。”
李元景怒喝道:“吴王!你可是要对太子犯下不敬之罪?”
李恪目光从李元景脸上瞟过,定在李治脸上,冷笑道:“李恪不敢,若是太子要治罪,李恪愿向父皇请旨北上,无论如何,也比现在这样窝囊好。”
一句话,在座诸人皆已经大惊失色。高阳在一旁紧皱着眉头:李恪啊李恪,你到底在急什么!都忍了这么些年了,这一时半会儿就都憋不住了么?
李治面色阴晴不定,目光狠狠地钉在李恪身上。他自被立为太子,虽然贤孝儒德,却也被人暗地嘲笑。一说他太子之位,是沾了大哥李承乾被罢黜,二哥李泰被贬谪的光,暗示他举止不甚磊落;二说他太过儒雅,不合当朝尚武之风,将来只配做一名守成之君。李恪的话,无疑是在他内心的伤口上狠狠地撒了一把盐。
巴陵已经按捺不住,用眼神询问着高阳,却没有得到回应。
“三皇兄,你说这番话,却不知道是想真的去边疆将功赎罪,还是另有图谋呢?”冷冷地声音打破了暂时的尴尬,坐在李治近旁的一名身着淡墨色宫装的少女缓缓端起酒杯,目不转睛地盯着李恪。这女子面容相貌与晋阳竟有七成相似,只是眉宇间多了一些稚嫩刁蛮,少了些晋阳的端丽温婉。正是李治与晋阳的嫡生妹妹,李世民第二十一女,最小的公主——衡山郡公主。
作者有话要说:额。。。有件事,有读者会做封面的么。。。我想加沈凌进去。。。。希望看过文的,了解沈凌的朋友,能够帮个忙。。。。。
34
34、入V公告 。。。
定于8月8日入V,入V当日更新三章。
多余的话,不用讲。相信很多朋友是看着我作者要说的话走过来的。
有不开心的时候,都已经过去。
继续留下的朋友,与离开的朋友,我都同样感激
35
35、夜宴——下 。。。
李治伸出手,阻止她继续说下去,再环顾四周,眼见着诸王公主都是一副看戏的架势,心里冷冷一哼。他纵是太子,也终抵不过少年心性,眉目里已经有了怒气,再也激将不得。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虚点,冷声道:“今日皇叔家宴,本宫不怪罪你大不敬之罪。只是,本宫要你记得,明日大殿之上,你要跟随本宫一起请旨出征!”
李恪冷笑道:“本王说得出便做得到。”
众人被太子这一搅合,都觉得事情过了头,明日传到李世民耳中,今日在座的所有人都难以脱罪。李元景急道:“太子!出征之事非同小可,理应三思!”
晋阳也劝道:“有张亮李绩两人统率六军,定可平复战事,哥哥又何必亲身涉险。”
却见高阳与巴陵相视一望,似乎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些许信息。高阳缓缓起身,道:“太子是国之储君,亲至战场,我军士气必然大振,击破高句丽、百济,自然犹如探囊取物一般。况且,”话锋一顿,接着道,“父皇半生戎马,才得四疆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