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林家长公子-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缙王妃脸色有些僵,虽然此时正殷勤地为王爷张罗着换了家常衣服,还让丫鬟们斟了极好的贡茶上。

    缙王瞟了她一眼,淡淡地问:“有话要说?”

    缙王妃惴惴不安地开口说:“臣妾听说王爷出征前给媛儿许婚来着?”

    缙王微微点头,说:“是有这事儿。怎么?”

    缙王妃的声音略大了些,说:“我们的女儿,王爷怎么能许给一个微末小吏?据说长相亦是平平。”

    缙王“嗐”了一声,说:“我是没来得及和你说清楚,你就道听途说地,还不乐意。你知道那人是谁吗?是金睿啊,往日在咱们府里给钊儿做侍读的时候,和钊儿好得难舍难分。那孩子相貌你知道的,万里挑一。学问也好,探花不探花的倒在其次,一般的腐儒我才看不上。我是觉得他会变通,那天出征的事情你是不知道,真真是聪明绝伦,将来一定能成大器。”

    王妃“哦”了一声,有些羞愧,还是坚持着说:“臣妾也相信王爷的眼光必是好的,可是,咱们媛儿现今是郡主,将来是公主,身份何其贵重!那孩子再好,也是个庶子,爹妈都死了,家里也没个助力的,怎么配得上咱们媛儿?臣妾琢磨着媛儿的夫君还是以王公大臣的嫡出子孙为宜。”

    缙王嗤之以鼻,道:“妇人之见!这一场战事下来,今日之王公大臣,明日就是我的阶下囚!倒是这睿儿,和钊儿自幼相得,等钊儿当了太子,他就是东宫詹事,等钊儿登基为皇,他便有从龙之功,届时名列三公,岂不比你说的什么王公大臣家的纨绔子弟强过数百倍?”

    王妃没话说了。

    缙王最后做了个总结,道:“不过,一切尚待来日,媛儿有家孝在身,不能完婚,再说吧。现在也没空操心这个,先把仗打赢了再说。”

 118第118章

    缙王府;议事厅。

    关于在和官军的激战中获取两万余人降俘该做如何处理,谋臣们正在和王爷紧急商讨。

    古代战争中对于降俘的处理方法无非就是杀、放、用三种了。杀的话简单;一般也就是坑杀之类的,这个缙王在征讨北元的时候多次采用;故而获取“战神”之美誉的同时也得了个“活阎王”的名声。放的话呢;就是放走任其自生自灭,这一个基本不可能;因为万一他们走了;却没有回家种田,转而又奔回朝廷那边继续挣军饷;不等于是在给自己这边找麻烦吗?用的话就是改编或收编为自己的兵士;但是这样的兵士一般不值得信任,故而常常是罚做奴役苦力或者驱赶用于攻城、充当炮灰。

    一谋臣出列,说道:“王爷,臣以为,还是和以往一样,全部坑杀为上策。因为仓促之间无法整编为己所用,紧跟着王爷还要出征塘口,这批降俘跟随王爷去征伐则怕其临阵叛变,留下守城则怕其勾结外军,为稳妥起见,不若消灭之。”

    另一谋臣则不以为然地说:“这批战俘不是北元鞑子,都是咱们汉人的老百姓来的。一下子坑杀两万人,影响太坏了。再者,杀降不祥,历史上的项羽不正是前车之鉴吗?”

    谋臣们分为两派,为杀不杀降俘争吵不休。

    林默一直低头不语,忽然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决断,望向缙王。

    缙王看见了,便说:“好了,诸位。世子那边的谋臣也要发表一下高见了。”

    林默拱手答道:“不敢在老大人们面前夸嘴,实则卑职的一点拙见而已。虽不能在王爷帐前谋干出力,但是,‘位卑不敢忘忧国’,卑职亦是时刻不忘为大军谋划,而今形势急迫,卑职不揣冒昧,将这一点不及推敲的设想说出来,献丑于王爷,世子,乃至老大人们之前。”

    缙王端肃的面容上露出一点笑意,说:“文绉绉的客套话就别说了,直接说你的想法吧。”

    林默洋洋洒洒说了一通,大意就是:若是北元鞑子,异族者狼子野心,且不堪教化,用缙王之前采用的坑杀战策,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无疑是极其明智的决策。但是,现在对垒淳于钜之官军,他们同为大晋之子民,若是还采用活埋坑杀的老政策,则“为求速胜,失却民心,实不可取”。

    林默最后说:“王爷将来要取尽天下民心,何惧区区二万人?”言下之意就是缙王您将来是要当皇帝的人,这两万人您都搞不定,还怎么叫天下子民臣服呢?

    先前主张坑杀的谋臣们都无话可说,缙王面上亦是浮出若有所思的神色来。

    一谋臣说:“金主簿言之有理。只是,‘知易行难’,这两万人不能杀,亦不能用,留下还要耗费我军的粮草,却作如何处理?”

    林默主动请命说:“王爷现去征讨,这两万人就由臣来改编吧,等王爷肃清了鲁南附近的敌军,臣亦已将这两万人训练成可用之兵,届时王爷便可将其编入大军,一起南下讨逆。”

    缙王眉梢一挑,道:“哦?只需那么短的时间?年轻人不要妄夸海口。”

    林默意气飞扬,信心满满:“愿立军令状。”

    缙王允之。

    林默的自信是有根据的。经过高中时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林默认识到一点,军队不是简单的兵力的相加,政治洗脑工作十分重要。小米加步枪为何能绝地反击,最终战胜当年强大到貌似不可战胜的敌人,就是因为高超的政治手段。而这些天在缙王军中的观察,林默得出结论,缙王手下的一万精兵之所以强悍,在于他们跟随缙王征战多年,对缙王的指令一一严格执行。而余下的临时招募的民兵和之前整编的当地守军则无这样的军心,大多数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到军饷就了事。这两万人的降俘则更是军中的不安定因素,要怎么叫他们死心塌地地为缙王征战呢?林默认为可以采用怀柔政策和铁血手段并用。

    首先,将两万人中的将领全部宰杀。战争中兵多是服从将领的意志,故而投降的将士绝不可留,要全部换成自己人。

    然后,为避免出现由降俘改编的兵士叛变或是叛逃的现象,林默将兵士们每十人编作一组,十组编作一队。其中,一人叛变,则同组中的其余九人亦被连坐,一同斩首,这样,可以叫兵士们互相监督,并采用铁血镇压的手段,反正他们的命也是林默争取来的;此外,还要采取怀柔政策来稳固军心,前文提到过,周长春的军队多是绥北人口,而缙王军中亦有兵士是绥北人,林默觉得可以善用这一点,先给缙王军中的绥北兵士洗脑,然后叫他们去宣扬追随缙王出征的好处,进而在全军中推广开来,坚定大家的信念,追随缙王讨伐不义不仁不孝的昏君。通过这样层层推进,极有信服力的全军洗脑,时间久了,忠心忠义的理念深入人心,这刚柔并济的战俘改编工作就大功告成了。

    在林默大张旗鼓整编战俘的同时,缙王和世子淳于钊则以龙兴之地(根据地)鲁南为圆心,将自己能控制的地区扩大,并打通其中关口,同时接受了许多当地百姓的投军,队伍日渐壮大。

    缙王对林默的整编工作很满意,将几路人马并作一路,凑成十万大军,决意趁着积极胜利,锐不可当的势头,南下讨逆。

    缙王马鞭指处,江山如画,残阳似血。

    林默再次提笔为缙王写下《告朝廷书》。

    在这篇文章中,林默将缙王描绘成处于被昏君迫害得无处可去的可怜人,并愤怒指责淳于钊杀害太皇太后的暴行,一再申明起兵乃是为了召明大义,文章的最后号召天下有识之士追随缙王的正义之师,并威胁说,如心不一,志不坚,则会身遭孥戮;相反如果缙王取得胜利,则大家都有光明的前途。

    据说,淳于钜看到这一封义正词严、口诛笔伐的《告朝廷书》的时候,又惊又怒地说:“缙王粗通文墨,哪里写得出这样锦心绣口的文章来!这必是有人代为捉刀而作。这样的人才,居然流落民间,最后落入缙王之手,实则宰相之失责也!”

    淳于钊听说了这一段话,笑着对林默说:“若不是你戴着面具隐姓埋名,现在可是闻名天下了!”

    这边,伴随着鲁南附近的城池纷纷失手,被打得昏头转向的淳于钜疯魔了,急调全国兵马,整编为五十万大军,开往京城前哨,严阵以待缙王的南下讨逆大军。

    缙王南下的同时,必须安顿好根据地——鲁南,否则,万一失败,则无退路。

    临行前,缙王将淳于钊和林默召入议事厅,郑重其事地对淳于钊说:“父王今日将鲁南的城池托付给你,等于是将全副身家性命托付于你,你一定要想方设法守住它,待我大军归来之日即是全胜之时!”

    淳于钊面容坚毅,以无比的锐气回应道:“父王放心,儿臣殚精竭虑,浴血奋战,也一定要守住城池,以待父王凯旋之日。”

    缙王点点头,又拍了拍林默的肩膀,说:“好,我把城池交给儿子,再把儿子交给你,请你一定尽心辅佐他。”

    林默热泪盈眶道:“臣定不负所托!”

    缙王大军挥师南下,在途中,缙王忽然有了一个主意。

    缙王瞧不起淳于钜,可是,他却不能瞧不起淳于钜的五十万大军。缙王再怎么骁勇善战,兵力不足,又是长途奔袭,胜算并不大,而淳于钜虽然背负不仁不孝的名义,到底是一国之君,后勤补给能力更是远远胜过仅仅取得鲁南附近控制权的缙王,拼消耗缙王是拼不过淳于钜的,必须设法一击得中。

    怎样才能一击得中呢?兵力是关键。缙王将补给的目标转移到了宁王的头上:宁王的朵颜三卫乃是蒙古骑兵整编而成的,战斗力超强,若是能说服宁王与自己一起造反,则兵力大大增强,取胜有望。

    说干就干,缙王马鞭一指,转了方向,大军往宁王的封地而去。

    在诸王之中,宁王的威望虽然远远不及缙王,但是,一来,宁王的“朵颜三卫”着实厉害,可以说是大晋朝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二来,宁王看似粗豪,实则粗中有细,曾有人评价说“缙王善战,宁王善谋”。若能得宁王之助力,则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可惜,缙王的如意算盘被宁王拒绝了,理由是:我不是不想追随兄长您造反,我也早就看那小子不顺眼了,但是,我家世子运气不好,没逃出来,现在还扣在淳于钜那小子手里,我为人所制,无法追随您了,姑且请您体谅体谅我这一颗做父母的心吧?

    缙王淡然说:“这样啊,为兄一路劳顿,能否在兄弟你这里略歇歇脚?”

    宁王听说缙王大军不入城,就是缙王带着一些随行侍卫,便放了心,当晚则设下酒宴为缙王接风洗尘。

    当然,全过程宁王都是提着一颗心的,生怕缙王及他身边的侍卫暴起发难。

    所幸没有。

    缙王歇息够了,次日午后便向宁王告辞。

    宁王想着这瘟神终于要走了,便松了一大口气,同时放下一颗心,殷勤地将缙王送至城外。

    在最没有意想到的地方,出事了。

    原来缙王早就算到宁王会推脱,便故意按兵不动,松懈他的戒心,并在城外设下了圈套,引开了宁王身边的侍卫,最终将宁王劫持了。

    宁王怨愤地瞪着这位同父异母的哥哥。

    缙王淡然说:“取天下之大义,岂惜一子之命?”

    善谋的宁王栽到了缙王的手里,不过,一向务实的宁王马上屈服,并以十分合作的态度和缙王一起踏上了讨逆的道路。

    只是,在这一刻,即将面临失子之痛的宁王深深地认识到了一点:在昏君淳于钜的手下,自己都被逼得走投无路,在这狡猾又善战的缙王手下,就更难讨生活了。

    行至无路思变通,一个以前从未有过的想法渐渐在宁王的脑中成型。

 119第119章

    第 119 章

  缙王走后;林默和淳于钊也不敢懈怠;马上投身于守城的准备中去。
  
  鲁南城一不靠水,二不环山;周围是一望平坦的沃野;在地形上不占优势,本身就是难守易攻的,缙王原定计划南下讨逆顺利的话大约一个月时间回来;故而离开时给淳于钊留下八千兵力用于守城,料想是足够的。因为缙王认为自己这边的进攻将会牵制淳于钜的大部分兵力;敌方能派来围城的不会多于五万人;而按着缙王多年攻战的经验;在两军的士兵素质不相上下的情况下,理论上三千兵马至少可敌三万以上精兵,五千则可敌十万,八千则可抵抗二十万大军的进攻。
  
  理论是理论,实施起来才知道这其中的艰难。
  
  更何况,敌人比缙王预想的更加凶残。
  
  淳于钜这一回采纳了齐邦国的捣毁缙王老家的釜底抽薪之计,派了十万兵力绕开缙王大军,奔袭到鲁南近郊,领军的是一名极有经验的老将,他在鲁南的九座城门外都修筑了堡垒,并且靠后设置了九座大营,作为进攻的依托,整个攻城过程有条不紊,花样百出。
  
  投石机、床弩、云车、火烧、水淹、地道掘进、城墙掘洞等手段轮番上阵,虐得鲁南守军那叫一个欲|仙|欲|死。
  
  多少次,官军使用大量火炮配合攻城,几十万人像蚂蚁一样往城墙上爬,杀声震天的可怖场面叫奇迹般熬过去的林默回想起来都觉得是平生未见的噩梦。
  
  所幸缙王在鲁南经营多年,当地的百姓十分支持和拥护他,在被围城的期间军民同心,一起抵御官军的进攻,并为淳于钊的守军提供粮食等供给,极大地安定了守军的信心。
  
  譬如有一次,官军围攻顺安门,炮火犀利,城门岌岌可危。在关键时刻,城内的一群妇女身着红衣,涌上城门,大力用板砖和瓦片击打登着云梯攀援而上的官军士兵。虽然妇女们能力有限,攻击力微弱,但是却极大地鼓舞了守城士兵的士气。淳于钊指挥着将士们众志成城来抵抗进犯的的敌人,加之调度有方,指挥得当,终于在异常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抵挡住了这次命悬一线的进攻,击退了潮水般涌来的敌人。
  
  随后,淳于钊和林默合议后决意不能总是被动挨打,主动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