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曼婚-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子过的竟比大老爷在身边时还过的舒心。
眉间那丝曾有过的愁苦早已消失,慈眉善目语笑晏晏,见睐姐儿姐弟拜见就急忙拉起,吩咐身后的丫鬟给他们姐弟三人一人一份见面礼,还笑着道:“睐姐儿越来越大了,这长的,真是从没见过的美丽。”
徐老太太已经把睐姐儿揽过来:“我瞧着眉眼虽像她娘,但那神情还是像姑爷。”堂上的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赞起这三个孩子来。睐姐儿虽从小听惯赞扬,耳根还是不好意思地红了。
彼此见过礼说了会儿话,徐老太太也就带着儿媳孙媳孙女重孙女们起身,把这堂上让给男人们,回自己屋里去。
在屋里坐了会儿,大太太和十一太太去看午饭备好了没,五奶奶等人带了睐姐儿姐弟下去,屋内就剩的徐老太太和曼娘两人。徐老太太这才起身打开柜子拿出一个匣子:“来,来,曼娘,这是我留给你的,生怕见不到你,本还打算让你十一叔去福建寻你,又怕吓到你。这才一直留着。”
曼娘走上前,徐老太太已经把匣子打开,里面有两样首饰,还有几张纸,徐老太太拿出来:“这呢,是两千两现银子,我放在我们家城里那个铺子上,到时你要用,拿这个再盖上你私章取就是。这呢,不是什么好东西,是几张你祖父寻的字帖,我记得你一向爱这个,特地从你祖父那里拿来,留给你的。这两样首饰,就给你闺女,不是什么好的,只要她还记得我就成。”
徐老太太说一句,曼娘眼里的泪就多一分,等徐老太太说完,曼娘已经泪流满面:“知道祖母疼我,可是这些东西,我也是不缺的,祖母还是自己留着。”徐老太太把匣子往曼娘怀里一塞:“让你拿着就拿着,我这一辈子,给人的,从来都没人说不要的。”
曼娘还是不肯要:“祖母,我身边有银子的。”徐老太太点头:“我知道,可是这银子,本就是我去年病的时候分的。再说你大伯母、三伯母、郡主、你十一婶、你大嫂、你八姐她们都有,连你二十三妹妹,我也留给她一千银子和一个小庄子,虽说这些年你大伯母待她也好,毕竟不是你大伯母生的,到时等出嫁了,公中备的那些嫁妆,在小户之家也够了,可在我们这样人家,毕竟还是寒素了些。这嫁妆,就是女人的胆。”
十五姑娘出嫁时候,公中备了五千银子的嫁妆,再加上各处添妆,也有七八千两,可也比不上同年出阁的八小姐一万多的嫁妆,更比不上曼娘那两万两的嫁妆。徐老太太当年,给十五姑娘的,还没有今日留给二十三小姐的多。
而徐老太太能病到把私房各处分分,这病定不是什么小病,曼娘不由抓住徐老太太的手:“祖母病了,孙女怎么不知道。祖母您”徐老太太拍拍她:“不是什么大病,不过是老人家常见的,再说那时你远在福建,就算知道了又如何?我就是这场病后,想起许多事。我生在富贵人家,嫁在读书人家,你祖父仕途多年,我的嫁妆私房加在一起,拿出去也够不少人家过几辈子的了。倒不如趁着我还在,把这些都各自分分,免得等到我闭眼了,那时闹嚷起来,才叫不好看。现在顶多就是说我偏心罢了。可人的心,哪有不偏的。”
曼娘靠进徐老太太怀里:“祖母。”徐老太太摸着她的发:“你小时候,我和你祖父出于私心,把你许给你姑母那边,想着你总能帮衬着你姑母些。未免对你太严苛了,这些年每每想起来,都觉得有些不安,还记得你小小的,跟了你娘来给我问安,写错了字就拿竹枝打你,你也不哭。”
徐老太太的手比划着,曼娘眼里的泪已经扑簌簌地掉:“祖母,孙女过的很好。”徐老太太抬起孙女的脸:“我当然晓得你过的很好,可我总想着,若对你不那么严苛,你是不是也能对祖母多笑笑。曼娘,祖母老了,也许等不得你下回回来。这些你拿去,不管是给你闺女还是自己留着都好。我还给你闺女挑了个人,今年十二岁,来我身边服侍了也有五六年了,家里没什么挂牵。我问过她,她也情愿去京城。这样的人,服侍也会尽心尽力。那几代的陈人,一家子都在,看起来呢是全依托主人家,可彼此联姻,欺上瞒下的事也多了去了。”
徐老太太的叮咛,句句含着对曼娘的疼爱,曼娘努力眨眨眼,把那些酸涩眨掉,才对徐老太太说:“孙女过的很好,夫君待孙女很好,三个孩子都很聪明乖巧。孙女还有祖母的疼,祖母。”徐老太太看着孙女,点头笑了:“我的曼娘,就是这么乖,能见了你一面,祖母啊,就没什么遗憾了。前些日子,你大姑母也从江西来,住了十来天。她现在多经了些事,和原来不大一样了。还和我说,觉得对不住你。”
大姑母,曼娘轻轻一笑:“大姑母是神仙样的人,不知道凡间事也是平常,再说若没当初那出,也没有孙女今日的日子。”徐老太太的眉微微一皱就道:“你这样想就好,那些事,都过去了。”
门外已经传来丫鬟的声音:“老太太,午饭已经预备好了,太太问,摆在哪里?”徐老太太扬声:“自然摆在这里。”接着就拍着曼娘的手:“你回来的正巧,鳜鱼肥了,春笋有了,莼菜也上来了。这些都是你爱吃的。”
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个季节,是桃花盛开、鳜鱼最肥的时节,也是春笋初绽、莼菜新生的时候。曼娘把眼角的泪悄悄擦了才笑道:“祖母还记得我最爱吃什么?”徐老太太已经笑着道:“当然记得,可惜鲥鱼还要再过些日子才能上来,京城里贡到的鲥鱼,那叫糟蹋了。”
鲥鱼味鲜难养,送到京时往往已成鱼干,徐老太太在京城时候也曾吃过那种进贡来的鲥鱼,心里还在嘀咕,书上说的无敌美味,原来不过如此。直到嫁到徐家,头一次回家乡省亲才算吃到新鲜鲥鱼,才晓得即便是天下至尊,能让全天下都进贡来无数东西,那一口鲜海参难以吃到。
曼娘听徐老太太这样讲就笑道:“祖母取笑人家,以为孙女是小馋猫吗?”徐老太太拍拍她的背:“你不是,你闺女是。”睐姐儿正巧进来,听到自己被提起就看向徐老太太:“外老祖,我是什么?”曼娘捏下女儿的脸:“你外老祖说你是小馋猫呢?让娘瞧瞧,长胡子了没?”
睐姐儿不依,扭着身子撒娇,众人都笑了,吃完午饭见孩子们有些发困,曼娘正准备带他们下去歇着,已经报八小姐等人回来了。数年不见,众人各自迎进来,招呼彼此见礼。
和姐妹们在一起,比和嫂子们在一起又有些不同,说笑一会儿,见各人带来的孩子都在发困,一副坐不住的样子,八小姐让奶娘们把这些孩子都带下去睡午觉,这才对曼娘笑道:“去年大姐娶媳妇,我老远赶去京城,住了那么两个来月,连十六妹妹都见到了,偏偏没见到你,还和姐妹们说,不晓得几时才能见到。谁晓得我刚离京,就接到你们回京的消息,真是不巧。我还在心里说,这一错过,再等下回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倒也凑巧,妹夫做了使节,我们也得以见面,只是皇命在身,你们拢共也只能待十来天。不然,我还想把你请去我家那边住住,我新盖了座小花园,极齐整。”
十小姐已经塞给八小姐一杯茶:“八姐姐,你慢些说,谁不晓得你家盖这花园,是要预备几年后娶媳妇的?”八小姐也笑了,曼娘见连十八小姐都回来了,却不见九小姐和十四小姐,不由问道:“怎的不见九姐?”
八小姐笑道:“你九姐是她婆婆病了,要侍疾,不过特地让我带来给几个外甥的礼。至于十四妹妹,”八小姐顿住不说,十小姐已经道:“都是自家姐妹,有什么不好说的,刘家那边,自从老太爷四年前过世,那位亲家太太就有些待十四妹妹不好,这婆婆给媳妇立规矩,也是常理,可是有些事做的,让人不好说。”
作者有话要说:总是忍不住写狗血,剁手。
☆、143出头
既然十小姐开口;八小姐也就接着说:“那位亲家太太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十四妹妹怀着七个月的时候;那位亲家太太也不说一声;就把一个丫鬟开了脸摆了酒;给十四妹夫做了妾。十四妹妹险些没被气的早产。”
曼娘的唇不由张大些,男子纳妾本是常事,可很少见婆婆直接把丫鬟开脸摆酒送去给儿子做妾的;记得会亲时候见过那位亲家太太,也是和和气气的,要说变脸,也不该在十四小姐已经嫁过去快十年,生下儿女的时候变脸。
再说,徐家又不是败落了;虽说三老太爷没有官职,可是三房的十爷和十一爷,一文一武,都是有现职的。刘家不过有个按察使罢了,虽则三品大官,可在徐家,还真算不上特别稀罕。徐二老爷虽卸了江西按察使,入京任刑部侍郎,可不到致仕那日,这能升到什么位置还要两说。
十小姐拍拍曼娘的手:“这事呢,还是十四妹妹性子太贤惠了些,虽说是婆婆,有些事并不是不能驳回的。”八小姐哼了一声:“不就是亲家太太话里话外说十四妹妹只是个庶出女,配不上她那个已经中了举人的儿子?可照了现在她的行为来瞧,别说我徐家的庶出女儿,就算我徐家一个有头脸的丫鬟,只怕她家也配不上。”
旁边的十二小姐笑着道:“八姐姐这些年,做当家主母惯了,就是比我们这些还在做儿媳的脾气来的直爽些。照我瞧呢,其实刘亲家太太,并不是真嫌弃十四妹妹是个庶出,毕竟这天下,庶出女儿多了去了。只怕是报昔日大姑婆的仇呢。我听说大姑婆昔日在时,待几个儿媳都极为严肃,甚至连吃什么东西都是有定数的。不然,怎么刘老太爷一过世,亲家太太就那样了?”
旁边的十七小姐也凑过来:“说的是呢,这丈夫也就罢了,可是这婆婆,那是真难寻到个特别好的。似我婆婆一样,从不牵涉我房里一毫事,也不让我丈夫拘束我,就算好的了。立规矩什么的,也只能随她去,横竖一日就站那么两三个时辰,过了就好。”
十八小姐已经拍十七小姐背一下:“你婆婆待你,算好的了,你还这样抱怨,换了刘亲家太太,真是什么话都说不出。”婆婆立媳妇的规矩,这是天经地义的,天下除了宗室千金无需守这样的规矩,别的女子,不经过这遭的,凤毛麟角。
就算徐家心疼女儿,也不能说出一个不字来,众人也只能叹息一番,就讲些别的话,丫鬟已经笑着进来:“各位姑奶奶,有大喜事,十一爷归家了。”
虽说徐十一爷是和曼娘他们一起从福建回来的,可是徐十一爷是为公务,一直在津海那边,此时怎会突然归家?丫鬟已经笑道:“就在前面和老太爷他们说话呢,三老太爷他们也过来了,老太爷还说,今儿既然大家都到得齐,就让几位姑爷都别走了,还让人去请十四小姐和姑爷回来,说今晚要大开晚宴,好好贺贺。”
说着丫鬟还双掌一拍:“十一爷还是个什么将军,记不得了,可是三品的官呢。老太爷十分高兴,称文武双全的人家,又有几家。”
三品的将军,曼娘已经问道:“是昭武将军,还是怀远将军?”丫鬟的眼眨巴眨巴:“是定远将军。”定远将军,从三品武官,能辅佐指挥使,徐家众小姐们都欢喜,娘家越好,她们这些嫁出去的姑娘就越面上光彩,忙让奶娘们去唤醒孩子,带了孩子们去见舅舅。
大大小小二十来个孩子,有些还打着哈欠,都被带到堂上,你说我问,十分热闹,乱了好一阵才叫消停,几位姑爷也过来陪着这位舅兄,天没擦黑就摆上酒席,几位老上辈请在上面,十一爷和陈铭远下面相陪,剩下几位姑爷依序而坐,才是徐家那几位在家的爷。
里面的座次也差不多,不过因十一爷没娶妻,别说三老太太和七太太婆媳俩,就连不爱关心别人家事的四老太太都忍不住相问:“这男人啊,总是要娶妻子的,三嫂你可要好好地给小十一选房闺秀。”
三老太太不是一般的欢喜,孙子有了出息,还是同辈人中最有出息的一个,这是多么值得夸耀的事,连声音都不由变大一些:“那是自然,这一进门就是三品诰命,这附近的闺秀还不是任我挑?”
三老太太说的欢喜欣然,五老太太已经开口,她比几位妯娌都要小一些,说话也是很温柔:“只是,十一孙儿毕竟已经不小了,今年都足足地二十八了,那二八佳人,只怕也不愿意嫁进来。”三老太太摇头:“五婶子你说的差了,虽说年纪稍微大了些,可是这一进门就是三品诰命,又不是填房,还这样富贵,嫁个年龄相当的,哪有这样的?”
上面说的热闹,下面的姐妹们也在议论,十小姐还问曼娘:“你在福建也见过十一弟,怎么没听他说过是否在外娶了?”孤身在外的人,有时婚事难免要自己做主,这也是常见的,曼娘悄声道:“我问过来着,十一哥说刀枪不长眼,谁晓得什么时候就没了命,何苦累人家年轻轻守寡?再说徐家又不是缺儿孙,几位老人家面前都是满堂儿孙的。”
十小姐哦了一声,十二小姐望了望:“去刘家请十四妹妹的人已经去了有两三个时辰了吧,怎么还没回来?”十七小姐算了算:“差不多快三个时辰了,再慢,也都该请到了。”
刚说着呢,就见一个婆子进来,走到几位老太太面前说了几句,大老太太的脸色顿时变了,三老太太面色更是沉如锅底,剩下几位也忍不住蹙起眉头。席上别的人都面面相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让这几位老太太都面色突变,毕竟最年轻的五老太太,也已年近六旬,
今日晚宴就设在厅上,只用屏风隔了,外面已经传来吵嚷声,有丫鬟奔进来:“老太太,十一爷说要去刘家,接十四小姐回来,还说要痛打那负心人一顿,老爷们怎么都拦不住。”外面那么多的人,说拦不住只怕也是乐见其成,徐老太太索性命人把屏风撤了,果然见像丫鬟说的,几个老爷正在那拦住十一爷,可是十一爷已经冲到厅门口,还让人把他的马牵来。
看见屏风被撤,七老爷忙对徐老太太等人道:“大伯母二伯母母亲四婶子五婶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