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嫌妻当家-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日,周老太太收到京里传来的书信,特地把周宴卿叫到了正院。

    “卿儿,你族叔有信来了。”

    大热的天里。老太太一看到这个小儿子,内心就觉得清凉一片。

    她老了,越老越觉得孤独,越盼着儿女能绕膝。

    年轻时候,不说庶子女在她面前讨好巴结,就是亲生的几个孩子也总是成天围着她,在她怀里撒娇,撵都撵不走。

    她那时候。要掌中馈,要管一家子吃喝,又要对付自家老爷后院的女人,还要忙着在婆婆,太婆婆面前立规矩,总觉得儿女们吵闹得慌。

    而现在儿女们一个个大了,她倒是又想着儿女们在身边陪她天天说话解闷了。

    周宴卿剥了一个葡萄递到老太太嘴边。笑眯眯地问道:“族叔信里都说什么了?”

    老太太一脸高兴地伸着头凑过去,把葡萄吃到嘴里,嚼了两下咽下去。

    才说道:“说是仲秋节的时候,宫里今年准备大办。不说各宫娘娘,就是宫里各处,京中的贵人、官家那都是需要裁新衣的。你族叔来信让你大哥和你帮着准备一些时兴的料子。咱家的布料生意挣不过别人,但分杯羹还是可以的。”

    周宴卿点了点头。

    道:“这两年年景好。四海升平,今年除了仲秋,还有宫里的太后也是整寿,也必是要大办的,还有皇后千秋也在冬日,京里人家也多喜欢在秋冬日扎堆成亲,咱家虽说要不来布料的供奉,但多准备些布料送往京里,分杯羹还是可以的。”

    老太太欣慰地看着这个出息的小儿子,道:“家里多亏有你大哥和你。不然这一家老小只怕要吃老本了。北边有你大哥照应着,又有你族叔帮衬,他虽一个人在外头,为娘倒是不担心他。倒是你,这么些年了,你也二十好几了,还没成个家没个子嗣”

    “娘,这哪里能强求的。”

    周宴卿打断老太太的话。

    又道:“儿这回必定要娶一个跟儿贴心的人儿回来的。我们会再生一堆儿女让娘帮忙带着,到时给娘养在身边解闷逗趣。”

    老太太听了笑了起来,道:“那敢情好。你族叔在信中还问起你的婚事呢。这天气也不热了,你真的不跟为娘说说你藏起来的那个可心人?”

    周宴卿听了抬头看了老太太一眼。小心翼翼问道:“娘,万一我瞧中的可心人,娘你看不中怎么办?”

    老太太听了愣了愣。

    盯着他眨了眨眼睛,才道:“卿儿瞧中的定是好的,娘怎会看不中。只要卿儿觉得好,娘定也觉得好。”

    周宴卿眼睛亮亮的,道:“真的?”

    老太太瞧着他,笑着点头:“当然是真的。”

    看周宴卿一脸的欢喜,又问道:“这回可能跟娘说一说是什么人家了吧?”

    周宴卿看了看老太太的脸色,好像没什么异样,这才缓缓说道:“那人真的是个好女子,长得好,识字,懂看帐本,又知事明礼”

    老太太听了笑了起来。

    说道:“咱这样的人家,那管事娘子,娘身边的丫头还不大都是识字懂看帐本的?寻常人家,只要不养歪的,哪个不是知事明礼的?”

    周宴卿被老太太说得噎了噎。

    又急忙说道:“她虽生在小户人家,但瞧着实在是大家里出来的。不是我夸她,咱家几个嫂子还没她的气度呢。再说她家也不是商户,她爹和她弟弟还是秀才,他还有一个弟弟读书也很厉害。家里虽没甚家资,但却是真正的耕读之家。她爹若不是身体不好,早些年家里也不甚好过,举人进士都是唾手可得的。嫁到咱这样的人家也不算高攀了。”

    老太太大感兴趣。

    “哦?还是个耕读之家?她爹和他弟弟都是秀才?”

    周宴卿连连点头。

    老太太嗯了一声,点头说道:“若真是这样的人家,那养出来的女儿,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咱家虽然在京里有你族叔照应着,但你爹生了六个儿子,也就你三哥是个会读书的,但至今也还是个白身。好在文轩那孩子倒有他几分聪明明劲,皮虽皮了点,但好在读书是个有悟性的。现在又被你族叔接去京里跟他孙儿们一块读书去了,将来若是他有出息,咱家也能再进一层。若是你说的那个姑娘将来她两个弟弟都是有出息的,那对咱家也是个助力。”

    周宴卿听了连舒了几口气,顿时觉得身轻二两。

    老太太看了他一眼,又说道:“那姑娘姓什么?家住哪里?你这藏得可好,总不跟为娘说她家的事,为娘到现在也没见到人。这两家要说亲,总得见上一面,互相了解一下情况不是?说不得只是你剃头担子一头热呢。”

    宴卿听了忙摇头:“不会的,她也愿意的。”

    老太太眼睛一眯,道:“你跟人家,嗯,私相授受了?”

    周宴卿听了慌忙摇头,道:“哪有的事。娘可别把儿子想成那般不堪之人,再说人家也要名声呢。”

    老太太盯着他看了一会,道:“那你如何得知她心意的?”

    周宴卿舒了口气,道:“娘,我又不是头一回成亲了,这回定也是要寻个知情识趣,贴心的人回来的,当然是要好好试探一番了。”

    老太太嗯了声,倒也没问他是如何试探的。

    又道:“那你总得说是哪家人家,姓甚名谁,又住在何处吧?也好让为娘替你谋划谋划啊,不然你还要拖到什么时候?之前不是说希望年前就把人娶回来的?”

    周宴卿心里有些为难。

    他并不想这么早就让老太太知道瑾娘的身份。

    他彩衣娱衣还没有收到最好的效果。他娘虽疼他,但也是太疼他了。老太太从来都是一个极有原则的人。

    他原想着,走什么捷径,之前也做了一些计划。后来因瑾娘不喜,他也不打算找人家认干亲,买身份的事了。

    后来又想着慢慢让她娘喜欢上瑾娘,慢慢打动老太太的心防,也好谋划。

    瑾娘就像那藏在地下很多年的陈酒,只有慢慢品味,才越品越香醇。只有接触得久了,才能慢慢感觉到她的美好。

    一开始若没准备好,只怕会适得其反。

    “别不是有什么不妥吧?”老太太看周宴卿久久不语,几不可闻地拧了拧眉,忽然出声问道。

    周宴卿忙敛住神,说道:“没有的事。只是她家不是城里的,是住在松山集下面的村子里。娘,你不会嫌弃人家家里没钱又是住在乡下吧?”

    老太太看着儿子这副小心翼翼的样子,笑了起来。

    道:“你娘是个嫌弃人家家里没钱财的人吗?都说抬头嫁女,低头娶媳,咱家也不缺钱,哪里指望媳妇娘家是个家资丰厚的?又不是指望着媳妇的嫁妆过日子。”

    周宴卿做势舒了一口气,道:“我就知道娘你不是这样的人。咱家几个嫂子,家里都不错,我这不是怕她嫁妆少让人看不起吗?”

    老太太笑着点了他两下,道:“谁不知道周家六爷是个有钱的,怕她进门嫁妆少了被几个妯娌看不起,你还不会在婚前偷偷塞几张银票过去啊?”

    周宴卿扑过来抱住老太太的胳膊,道:“我就知道娘你是个开明的。我一定上辈子烧了高香了,才能投生在娘的肚子里。”

    老太太心生欢喜,哈哈大笑,作势拍了他一记,道:“就会做怪。那姑娘姓什么?”

    周宴卿心下正欢喜着,随口就说道:“姓乔,是家中的长女。如今她家也好过了,还在城里买了屋,供他两个弟弟在城里书院读书呢。”

    老太太得了她想要的消息,也不再纠缠了。只和儿子说着家中的趣事

    待周宴卿走后,周老太太倚在榻上,神情肃穆。手指在一侧的大腿上来回地敲着。

    隔了好久,才对林妈妈问道:“给六爷赶车的叫什么?”

    林妈妈恭敬回道:“是二憨子。”

    “把他偷偷叫过来。”

    “是。”

 第二百四十一章 如何

    林妈妈就是没有抬头,也听得到老太太磨牙的声音

    只听老太太又说道:“我周家在青川城何人不知哪个不晓?这偌大的家业,就是什么都不做,一家人躺着吃老本还能吃上好几十年。哪家人家不削尖了脑袋想把养得最好的女儿往咱家送的?那黄花大闺女,那官家千金,我还得细细挑捡一番呢。”

    林妈妈忙道:“可不是。不说青川城的媒人拿着厚厚的册子来给我们六爷挑拣,就是京里周大人都在京里到处帮着寻摸,还说只要六爷想要什么样的人,他就给挑什么样的人。”

    老太太几不可闻地点了点头,道:“这老六虽说拖了几年,但我还真不太为他的婚事担心。毕竟咱家的门户放在那。”

    尔后又重重地哼了一声,道:“这嫁过人的女子最是懂男人的心思。老六又是个不好女色的,难得遇上一个知情识趣的,可不就觉得千好成好了吗?想来那乔氏只恨不得时刻粘巴着老六呢。”

    林妈妈忙应和道:“可不是。咱家是什么人家?青川城里,谁不知咱家六爷最是有本事的,有钱还不好女色。那京里的官家千金都愿远嫁过来,更不要说一个要休离的妇人了。这巴结上六爷,不说能挤身到大户人家,就是将来她女儿嫁人都有一份厚厚的嫁妆了,还能靠着我周家给女儿找户好的人家。”

    老太太重重地哼一声,道:“她倒是想得好!我这还没死呢!若真让老六娶了她进门,将来我死了,如何去见周家老太爷和老太太?”

    林妈妈看老太太气得不轻,想了想又道:“没想到那根雕的主意是她想出来的。听说那雅艺工坊还有她的份子呢。”

    老太太听完又哼道:“她一个乡下破落户,能识两个字都已是了不得了,哪里能想出那等好主意?我听说自作坊开了之后。她娘家日子也跟着好了,又是买田又是置地的,她那爹都能吃得起好药材了。那人参鹿茸听说没少吃呢!还不是老六为了讨好她,特特在她家门口建了这么一个作坊。想给她家一份收入?巴着我周家倒是鸡犬升天了。”

    又想起听石头说,老六还把家里各处的帐册交给她去看去核,又是气得不轻。

    这还没进门呢,就想打理起周家的家业了?想窥视周府的底子了?

    还想掌周府的中馈不成?

    真真是胆色不小。图谋不小呢。

    老太太又招来林妈妈一迭声吩咐下去

    林妈妈忙点头应了,又手忙脚乱地吩咐一干人等下去办事

    而另一边,只说王掌柜请了岳仲尧押过一次货后,从同去的人口中。得知了岳仲尧的种种表现,满意非常。

    他的东家请人押货也不过就是家里的护院及家里的下人罢了。

    瞧着人多,又是十几二十辆车的不大不少的商队,外人瞧着热闹。只内里自家人知道,若是遇上狠角色,这些押货的下人都抵不过人家几招的。

    虽然这两年边关太平,内里朝廷也是大力整治,占山为王。杀人越货的事少了不少,但也不是说没有。

    穷疯的人,或是犯了眼红病的人哪年哪月都少不了。

    若是有多几个像岳仲尧这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硬角,只怕他也能安稳地一觉睡到天明。

    故自岳仲尧押过一次货,结了银子回去后。王掌柜又请了人去找了他。

    “岳捕头,我们掌柜的可是很器重你呐,报与东家知道,东家都极重视。说只要岳捕头愿意,工钱方面可以商量。若遇上农忙秋收,也不会强求,定是让岳捕头两头能兼顾,不影响家里的。”

    岳仲尧对于王掌柜这么看重他,还从城里派了人来找他,也是心生感激。

    听了那位管事的话,没当面应下来,但话也没说死。

    只道:“多谢王掌柜和你们东家看重。岳某就是为了能多照顾家里,这才辞了公差回乡的。若是王掌柜有困难,偶尔帮帮忙,岳某也不会推辞。”

    那来的大管事大喜,又许了一些好处,两人相谈甚欢。

    岳仲尧也应下若是真的有需要,他会考虑的。

    那人得了岳仲尧的诺,喜滋滋的回城去了。

    而岳仲尧自辞了公差回乡后,胸中的迷茫彷徨不安,也消逝大半。

    如今这样,能在妻女身边,日日守着看着,又偶尔有那样押货的生意可做,多少也是个贴补,比之他在衙门里当捕头得的也不少。

    如此,倒算是两全了。

    有银子在手,可供妻女花用,小满嫁人后,过了年把家分了,慢慢暖了妻子的心,再生几个孩儿

    岳仲尧的心又安了几分。

    乔明瑾对于外面的事,不关已的一向不太关心。

    前世奔波劳碌,又得到了什么呢?

    这一世,有家有孩子有父母家人,有人关心她,也有她要关心的人,就算一辈子走不出百里地,也够了。

    暑气渐渐消散,又加上明珏明珩兄弟俩已是搬到了城里,也都进了书院。原先在家里,哪怕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也没人会说什么。

    但是进了书院,若是衣冠不整,就要被人耻笑了。

    那城里能进书院就读的人,都是家里能过得去的人家。就算明珏和明珩懂事,不与人攀比,但同窗间来往,明珏还要在外与人会诗会友,也不可穿得太差了。

    以前在刘员外的绿柳山庄,两兄弟也不常出门,刘员外也会吩咐下人帮他们裁做衣裳,两人的衣裳倒是不用家里多操心。

    如今二人的衣物,倒是要家里操持了。

    乔明瑾和乔家现在日子也过得好了,便让云锦买了好些布料回来,又送了一些到娘家。

    虽然有蓝氏和明瑜在做,乔明瑾也没闲着。

    除了查帐,她便在家给两兄弟和明琦、琬儿裁秋冬的衣物鞋袜,还要纳鞋底,绣鞋面,做鞋子。

    她自己的鞋子倒是不怎么费,一个季节也就两双鞋子换着穿,只琬儿和明琦的鞋子尤其费,那鞋磨得特别快。

    这厢乔明瑾正在家里做衣裳,那厢,乔母和经常带着明瑜往城里送东西。

    偶尔去给两兄弟和未来的女婿收拾一下屋子和衣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