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是地府惹的祸-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才发现,昨天少更一章,唉。。。。。。

第四百四十六章镜湖

(第二更)

这句话,却显然已经是承认他知道了,范畴心中暗喜,追问道:“大爷,这么说,这个事情你是真的知道了?”

老头默然半晌,才终于点了点头道:“不错,这个事我知道,而且,你也问对了人,现在的人,知道这个事的不多了,唉,沧海桑田,什么都在变,又有谁能想到,当年一望无际的湖泊,如今竟。。。。。。”

他说到这里忽然停了下来,范畴正听到紧要处,忙问:“如今竟怎么了?大爷你要是真知道什么,就直接告诉我们。”

老头抬头瞥了范畴一眼,眨了眨眼睛,似乎想要说什么,又欲言又止的感觉,把范畴急的不行,夏冰也催道:“大伯,这件事应该真的很重要,你要是知道,还是说出来吧,毕竟一百多年前的事了,说出来也不会有什么妨害,但是对他们很可能就非常重要了。”

老头又思索了片刻,忽然坐直了身子,挺了挺腰板,正色对范畴说:“告诉你们可以,不过你要先告诉我,你们究竟是干什么的,打听这件事的目的又是什么?我先听听理由,再决定是否告诉你们。”

范畴道:“大爷,我都已经说了我们是来帮助你们的,因为我怀疑,那湖泊淹没村庄的事情,会跟你们厂里工人中邪的事情有关系,之所以跑来问你,完全是好意,为了救人,仅此而已。”

老头听完,缓缓点了点头,终于开口道:“好吧,那我就给你说说那湖泊的事,不过。这是一个被禁忌的故事,之所以那县志上面没有详细记载,就是因为,压根没人敢详细记录当时的情形。。。。。。”

范畴来了兴致:“您老慢慢说,我们洗耳恭听。”

老头看了他一眼,却忽然又问了句没头没脑的话:“你知道,我们这城里,有一位城隍老爷么?”

“知道啊,怎么了?城里不是就有他的城隍庙么。。。。。。”范畴愣道,心中却是隐约一动。难道这件事和城隍老爷还有什么关系?

“嗯,知道就好,其实这件事,真要讲的话,还得从城隍老爷讲起。”

夏冰大伯这就拉开了话匣子。这件事情,还是在他小的时候。听老辈的爷爷讲起过。据说,那是从一个瞎了眼的说书先生嘴里传出来的。。。。。。

说的是清朝咸丰年间,朝廷**无能,社会动荡不安,遍地饥荒,匪患四起。内有太平起义阶级斗争,外有列强环伺虎视眈眈,可以说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可想而知,但却唯有一个叫做范县的地方,却与其它州县不同,不但没有天灾饥荒,反而年年丰收,百姓生活虽不能说富庶,却完全能够自给自足。

那时候,方圆数百里之内,只有这一个地方有粮食吃,许多饥民灾民逃难而至,当地县府清明,开仓赈济,广施粥饭,一时间着实救了不少灾民。

这些灾民得了甜头,便看中这块宝地,当时荒野之地甚多,众灾民纷纷垦荒拓地,都想要在这里挣得一块安身立命之所。

而这其中,又以与范县最近的洪县百姓最多,两个县城相距仅十余公里,距离非常的近,但两个县城的命运却截然不同,范县土地丰腴,风调雨顺,洪县却和其他地方一样,也是灾荒不断,民不聊生。

由于两地相距太近,洪县的百姓便大量涌入范县,并有许多百姓一去不复返,就在范县落地扎根了。但这样的后果,就是洪县大量的房屋土地被弃置,县户籍簿上原有四万余人,慢慢的,竟然连一半人都没有了,反观范县的土地人口,却是剧增,除了洪县,再加上其它州县的人,竟凭空多出数万人口。

范县倒还没觉得如何,反正是来者不拒,没地的给地,没房的帮着盖房,就差没媳妇的给媳妇了。

可洪县却渐渐受不了了,这么下去,整个县城的人要是都跑了,那县大老爷岂不是成了光杆司令?再说,如果哪天上司一纸公文下来,干脆撤了洪县,并入范县,可怎么得了?

于是洪县的县太爷便施展出了种种手段,劝阻,拦截,施恩,恐吓,甚至派人去范县,要求他们不得再接收洪县百姓。

范县的人态度也很干脆,百姓要来,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如果你洪县能让百姓有吃有穿,他们干吗要跑?难不成,硬生生把百姓都留在洪县,等着饿死么?

一来二去的,两个县城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甚至洪县开始上报朝廷,因为当时清朝的移民政策是有很大限制性的,通常来讲,绝对不会允许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但是,在当时的年代,到处都闹灾,朝廷也明白,老百姓吃不饱肚子,硬把人家关在家里也不行,时间久了,岂不是官逼民反?再说,两县之间距离太近,也算不得什么人口迁移,不会带来什么大的麻烦,于是,朝廷也就睁一眼闭一眼,懒的管了。

这么一来,洪县也无可奈何,只得捏鼻子认倒霉,另想其它办法去了。

当时,两县之间有一片湖泊,名为镜湖,因为这湖水平静,碧绿清澈,看上去就如同一面镜子,加上物产丰富,在湖泊两岸,着实养活了不少渔民。

于是,也不知是谁出的主意,或许是洪县的领导看着范县眼红,或许是为了出气,竟然暗暗下令禁湖,说是镜湖距离洪县更近,应属洪县所有,不许范县的人在此打鱼,所有出产尽数归洪县所有。

这其实也算是个拉拢人心的办法,为了不让百姓继续逃亡想的一个计策,为此,甚至还以乡党为名,纠集一些流民恶霸,组成护渔队,日夜巡逻,意图强占镜湖。。。。。。

ps:从上一章开始往后,都是自动更新,至于到底更几章,半仙也不知道了。。。。。。目前来看,最少六更差不多,最多。。。。。。听天由命吧。。。。。。还是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灵异上一次首页封推不容易,谢谢了。

第四百四十七章水淹范县

洪县的人想要强占镜湖,范县的渔民自然不同意,这湖自来就是两县共有,凭什么你洪县就要强占?再说这些渔民世代以此为生,这突然不让打鱼了,让人家怎么办,种地去?咽不下这口气呀!

范县的渔民,自成一个村庄,以宗族为大,村里大部分都是姻亲,民风颇为彪悍,在几番理论不成后,就要强行驾船而出,非跟洪县的人争个高低不可。

有人劝阻,说此等大事,不如上报县里,由父母官来处置,他洪县无理在先,这官司打到哪里都能赢。

族长却说,洪县为避嫌疑,故意让此事成为乡党之争,若是两头告状,费力不说,更让范县官长为难,眼下四处灾荒,咱就不要再添乱了,凭着自己的力量,打退洪县那群渔霸湖匪,到时候,谁也不敢放个屁出来!

就这样,双方各执兵器,在镜湖之上恶斗了数次,都是不分高下,双方各有损伤,却都不肯退让半步。

很快,这事就惊动官府,范县当时的县令几次带人前去交涉,均是无果,而双方渔民械斗不止,已经出了人命,情势愈演愈重,眼看就快无法收场,而范县县令也已经准备上报,让朝廷前来调停。

但是,当时时局已乱,人命如草芥,这区区两县民众之争,朝廷又哪里有空理会?奏折上了许多天,也等不到半点回应。可这时,形势已经控制不住了,这争斗的范围越扩越大。几乎在镜湖左近的所有村庄乡镇都被卷入其中。拼杀时常都要发生。武斗更是天天都在上演,不过斗了许久,双方始终是势均力敌,纯粹只是无谓的消耗战,本就受到灾荒的百姓,这回更加陷入了苦难之中。

却在这时,不知怎的,洪县在一天突然撤退十余里。竟貌似要放弃镜湖,从此认输。范县的人虽然不知道洪县的人究竟为什么这么做,但也很是高兴,毕竟争执了数月之久,好歹也算有个结局。

怎料,就在这天夜里,天降暴雨,湖水泛滥,往常平静的湖水如同狰狞猛兽般,冲破湖堤。在黑暗中,在众人均没有防范的情况下。不但淹没了范县沿湖一带所有的渔村,更乘势扑入范县境内,毁掉了大片的农田、房屋、村庄、城镇,受此水患的灾民达到数万人,甚至整个范县都被浸泡在洪水中,死伤无数。

三天后,洪水缓缓退去,重新收拾家园的人们,惊讶地发现,那洪水竟没有退回镜湖,而是另行冲出一条水道,改道西行,后来居然汇入早已干涸的另一条河沟,成为了那条河中之水,而那沿河一带的几个县城,也因为这水的缘故,灾荒大大得以缓解。

这在当时,成为了天下奇闻,一片湖水冲出湖堤,沿途一路毁坏,硬生生开出一条水道,最后冲入另一条河里,这还是发洪水么?这简直就是湖水大迁移啊。

正是因为这最后一点令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才讳莫如深,重建后的范县,把这场灾难记入县志,但却只寥寥数语,只因无人敢记录详细,生怕自取灾祸。

而范县从那灾难之后,也遭了重创,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重建,才勉强恢复,但也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之前的富庶景象了。

夏冰大伯一口气说到这里,才戛然而止,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

范畴等人都听了个意动神摇,这故事虽然没有鬼神之奇,也没如何惊心动魄,听来却让人意犹未尽,身临其境,尤其最后,那湖水爆发,最后竟然改道而行,去拯救其它县城去了,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穷尽范畴的脑袋,也想不出天下居然有这等奇闻。

但是,范畴开口问:“大爷,这故事倒是不错,可这跟你刚才说的城隍老爷,又有什么关系?”

夏冰大伯神秘地笑了下说:“这件事,表面看只是天灾,和**,但真正的原因,却始终没人能调查清楚。更有许多民间的隐士高人,都曾经到范县调查,却均是无功而返,但这件蹊跷事,却已经成为那个年代一大奇案。因为,河水改道尚且有因可循,但这湖水,却是个内湖,压根无道可行,却硬生生冲出湖堤,夺路而逃,你说,这可能么?”

范畴思索了下道:“那你的意思是说,这件事跟城隍有关系?可是城隍不是保一方平安的么,怎么会祸害百姓,却引那湖水去别的地方救助灾荒?”

夏冰大伯仍然没提城隍的事,却问:“你可知,那当年的范县,现在是什么地方么?”

“我猜,十之**,就是咱们范市!”范畴猜测道,刚才夏冰大伯一提到湖泊,他就想到了,故事中的范县,很可能就是自己现在生活的这座小城,范市。

“呵呵呵呵,猜的不错,咱们这叫范市,一百多年前正是叫范县,自打当年人口大量流入,所以才渐渐形成了后来的规模,县变成了市,但这个范字,却是沿用至今,你可知,这又是为什么?”

夏冰大伯好像很喜欢猜谜语,不过这回范畴却摇了头:“这我就不知道了,其实我也一直在奇怪,咱们这里,为什么叫这么个奇怪的名字,范,是什么意思呢?难道跟我一样,是个姓?”

“哈哈,你又猜对了,范市,正是因姓而来,但这个姓氏,你可知指的又是谁么?”

范畴苦笑道:“指谁,反正不是指我,大爷你有话就直说,咱这不是说书,不兴留扣子的。。。。。。”

八戒却在一旁凑过来道:“老人家的话,我有点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不是说,这个姓范的,是当年为范县立下功劳的人,或者是个清正廉明的官,大家为了纪念他,才取范姓为县名?”

老头眼睛一亮,赞许道:“小和尚果然聪明,比你这笨头笨脑的强多了,告诉你吧,这姓范的不是别人,正是我要说的,城隍老爷啊。”

第四百四十八章城隍

范畴不禁恍然,原来范县的城隍老爷姓范啊,居然跟自己同姓,就是不知道叫啥,不过也挺有趣的,夏冰大伯这一番话下来,又涨知识了。

八戒呵呵笑道:“老人家过奖了,我也只是胡乱猜测而已,没想到一猜即中,但我想,这位城隍老爷既然能被别人以姓做县名,一定是个大大的好人,大家都佩服他,敬仰他,所以才会以他的姓为名啊。”

范畴却在一旁想起来了,这城隍老爷,可不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么?本城城隍,失踪好几十年了,但却不知道,在这故事里,这位城隍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他笑道:“大爷,刚才的故事,你似乎还没说完,那城隍,跟这湖水爆发究竟有什么关系,他既然是好人,总不会坑害百姓吧?”

夏冰大伯猛然一拍大腿:“废话,这位城隍老爷,那是大名鼎鼎的好人,当年,他在世之时,本是一位落魄举人,由于看不惯官场黑暗,甘心回家种地。后来闹匪患,四处抢掠杀人。在一次土匪偷袭中,他为了救满城危难,只身一人在城外拦住了数千匪兵,以三寸不烂之舌,苦心相劝,最后更是剖心挖胆,自掷土匪马前,以表明心迹,土匪们被他的义举震慑,竟掉转马头离去,并立誓终身不犯本城一寸土地,这才保全了满城百姓的性命。他死后,百姓请愿,朝廷下旨,封他为本城城隍。并以他的姓氏,改了县名,只求他守护一方平安。他成神后,更是有求必应,帮助了无数的人,实在是个大大的好人啊。”

范畴听的不由悠然神往,想不到这位城隍老爷还有如此壮烈之举,难怪后来会做出那么多义行,杀鬼子除恶霸,不顾个人安危阻止千年大劫。甚至在他失踪数十年之后。都没有人说要重新选立城隍,这位子,始终都给他留着。

“想不到大伯学问这么渊博,这些事情。我就从来都没听过。只是我很好奇。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都说了,这些都是当年的说书先生传下来的。我的祖辈上,就有人干这个行当,所以,传下来的故事着实不少。”

“哦,难怪难怪,那我还想知道,他跟那湖泊的事,究竟又是什么关系,既然他是大大的好人,为什么当时不救救满城百姓,却让那湖水泛滥呢?难道说,那湖水是他放出去的?”

夏冰大伯忽然住了口,像是想起什么似的,皱起了眉,叹气道:“你误会了,他维护百姓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害人,要说起这件事,唉,我还真有些犹豫,要知道,当年那说书先生就因为一次意外得知了这个秘密,他本不想泄露天机,但在若干年后,却还是酒后无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