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荣飞的梦幻人生-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业可面露喜色。明华贸易成立后分三次由明华服装对其注资。共计注入资金1350万元。其中的绝大部分,大概1100万元都投入了证券市场。出口业务做了一点,利润微薄。除了于子苏搞了个铁矿石进口代理权外,主营业务实在算不上突出。林业可甚至感到对不起公司给他开出的高薪。而于子苏则有些心烦了,当初她是看了荣飞给明华贸易的“策划书”后加盟明华的,等她进入明华后却面临无所事事的尴尬局面,股票在缓慢但坚定的上涨,没有荣飞的命令不得脱手,铁矿石代理看不到实际的经济意义------她早想跟明华的最高决策者谈谈了,她不想在这儿虚度生命。
  “公司在港股市场累计投入了630万港元,股票市值目前上涨到1550万元,几乎翻了二番。按照荣先生的指示,通过美国那边的委托代理人购入86年3月新上市的Microsoft投入150万元,从去年到现在,在外汇市场投入了400万港元,这部分业务是于小姐直接掌控的,具体情况由她来讲吧。”港股一直在稳定上攀,荣飞不准抛售的指示证明是正确的,即使明华服装盈利能力惊人,它也没有达到一年翻番的境地吧?林业可又感到自豪,至少证明他选股票是有眼光的。至于那个Microsoft,不过是个电脑软件公司,不知道荣飞从哪里得知其在年初上市的,专门指示大力买入其股票。据说该股业绩相当的好------林业可不好说荣飞插手股票市场的具体业务,但心里确实有些郁闷。
  “哦,Microsoft只买了150万啊,折合美元不到40万?太少了。于副总是在广场协议前购入日元的,情况如何?”荣飞首先问到“广场协议”,问于子苏如何看待去年秋日美签订的这份对美日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协议。
  这点于子苏深表佩服。当初在荣飞的计划书中看到关于日美贸易摩擦的描述,荣飞断定美国会逼迫日元升值。因为计划书中没有对此展开论述,于子苏半信半疑。那时她便对这位未曾谋面的幕后老板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得知此人一直生活在内地时更是如此。企业界当时很少有人研究汇率及国际金融与贸易等问题,此人竟然关注并利用之绝对是凤毛麟角了。事后于子苏找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收集的数据证明了荣飞论断的现实基础。美元贬值会拉动美国低迷的出口,但对美国的经济也有副作用,而且涉及美国的国际形象,于子苏不能肯定会与日本达成有关协议。要知道汇率变动牵涉的因素极多,即使是专门研究国际金融的专家,也不敢下某一个肯定的结论。而荣飞竟然如此肯定------她按照荣飞的思路和明华服装注入的资金在香港外汇市场购入日元,抛售美元,心里也是踹踹,没想到九月份真的在美国签订了广场协议,三个月的时间,日元由250换一美元升到了200比1。升值20%,也就是美元贬值20%。
  “既然荣总点名,我就说说我的看法。”于子苏清理一下思路,“我手头掌握的资料不多,观点可能不一定正确。从八十年代初起,美国对外贸易赤字逐年扩大,据公布的数字,1984年即高达1600亿美元,占GDP总量的3。6%。政府预算也出现了大量的赤字。在双赤字的影响下,美国政府通过提高基准利率吸外国资本投资本土来发展经济,造成美元的升值,随即带来出口下降,产品的竞争力下降。而去年日本即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系财团凭借着自身雄厚的实力疯狂扩张,引起美国大企业的警惕,这些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要求政府出面调整汇率,以增加美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挽救美国的企业。就我看来,日元升值的内部因素是具备的,也就是说日元确实具备升值的基础,目前,日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元已经是第三大储备货币,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日元资产需求的不断上升,都对日元升值产生内在压力,“广场协议”之前,日本银行已频繁入市,阻止日元的升值。而“广场协议”不过是从国际协调的角度制约了日本银行对市场的频繁干预,实现日元的真正自由浮动。”
  “不愧是三一的高材生。”荣飞赞叹道,“于小姐算是给我们这些外行们上了一课,于小姐认为日元与美元的汇率会升到什么位置?对日本经济有何影响?”
  “荣总说笑了。如果你是外行,恐怕在座的没人敢称内行了。荣总是最早预测日元会升值的人啊。至于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有何影响,这是一篇大文章。我倾向于影响将是正面的,日元升值使得日本的经济力量更加强劲,全球扩张的脚步将更加有力,日系财团可是咄咄逼人啊。”
  “早有专家学着预测日元升值了,我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日本经济是否会得利大发展我并不关心,说实话,和国内绝大多数人一样,我对日本这个严重伤害过我国的岛国没有任何好感,尽管他们创造了经济奇迹,尽管他们在许多领域领先世界。日元升值暂时会给日本带来进一步的经济繁荣,从长久看会损害日本。因为日元升值,银根会进一步放松,实行超低利率政策,最终会在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造成严重的泡沫,最终会造成其经济的严重滞涨和长期的衰退。不说这个了,我更关心的是我们在期间会得到什么利益?”荣飞喝了口茶,茶是新茶,稍有些浓了。在记忆里他是茶道的爱好者,而广东一带的功夫茶最为有名,可惜明华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给他泡的只是普通的龙井。他品味着醇厚的味道,“我一直考虑明华贸易的业务归宿。就世界大势而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将会发生许多深刻影响经济格局和走向的大事,在全球经济越来越一体化和大陆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的今天,任何一个有进取心的组织都不可能关起门经营,必须关注并研究世界政治经济的大势。我个人的经验和知识都很匮乏,有个设想是组织一个研究室,专题研究世界经济大势,为公司的决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荣飞的谈话有些天马行空,林业可关心的是现实的问题,组织研究室干什么,明华是企业,又不是研究机构,只听荣飞继续说道,“现在明华服装可以再为贸易公司提供1000万左右的人民币现金,不过其中的一半继续收购微软的股票,现在距其上市已经近五个月的时间了,股价一定飙升了倍数吧?但盈利仍是一定的。”他目视李粤明,后者知道荣飞在打赌球的获利,于是苦笑了一下。林业可闻言大喜,刚要开口,荣飞摆摆手继续说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贸易公司将是我们这一堆堆,”他比划了一个圆圈,“融资的机器,你们将为明华及内地的陶氏等提供发展基金。资金的来源在哪儿?当然在股市及外汇市场。刚才提到了日元升值问题,现在说说股市。日本股市在日元升值的刺激下必定大幅度飘红,日经指数必定大涨,这点似乎不用怀疑。香港股市已经飘红了几年了,林总你是此道的老手了,觉得港股会不会出现崩盘?如果有这种可能,我们做空头会怎样?在什么时候做?”林业可一震,如果能准确地判断股市的变化,随之进行相应的投机那简直就是抢钱。可是谁能把握股市这个变幻莫测的魔鬼呢?“所以,哦组织人马研究。这方面的投入是会获得高额回报的。你们别以为我在胡说八道,确实,绝大多数的,像我们这样规模的企业还没有自己的经济研究室,但贸易公司这样企业需要经济研究室,人员可以向香港和美欧日本等招聘,不一定要坐班,出题目要他们找答案就是了。比如港股的走向问题,就可以作为题目研究。我们出研究的经费,成果归公司所有。这个研究室,我建议由于小姐领衔。如果我们能准确把握世界政经大势,不发财就没有天理了。之前我让你们搞铁矿石进口,看来是早了,但方向没有错。我坚信国内的经济建设方兴未艾,要建设,钢材就是第一位的。过去搞大跃进,钢铁元帅升帐,以钢为纲,片面了。但如果国内的刚才需求达到上亿吨甚至更多,铁矿石将成为致命的武器。七十年代末日资大举进军澳洲,力图控制原材料产地,为的是避免受制于人。我觉得日本人是极有战略眼光的。我的经营思路是立足国内发展,一切都要从大陆这块热土出发,一切从大陆经济发展的走向出发。明华服装发展到现在,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利润的就是大陆人民嘛。铁矿石是要办的,但现在我们实力还不行,拿着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和澳大利亚谈是没人理我们的,但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据我所知,香港有许多财团,或者准财团的组织,他们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原始积累,很多找不到投资方向,如果我们给他们找一条长久的生财之道,他们会和我们联手的。如果拿到十个亿的资金,这件事就大有可为。这个生意显然是双赢的。”
  荣飞的讲话有些老气横秋,也官味十足,也充满幻想。不过在座的没有感到反感和好笑,而是深思。特别是于子苏和林业可。很多年之后于子苏回忆这次会谈,认为荣飞引领她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第九十七节隐痛

  邓公八四年春的南巡算是为特区之争画上了句号。老人家在深圳并未题词,而在珠海则当场写下了“珠海特区好。”这让深圳的官员很有些忐忑不安。回到广州后题写的“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让广东及深圳的官员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深圳的发展再次驶上快车道。
  郑小英带邢芳到沙头角游玩。在八六年的时候,深圳其实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思来想去中英街算是一景,内地来的人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香港多少有着好奇,于是带邢芳来参观这个其实很普通的地方。沙头角是个方圆不足二里的边陲小镇,一条环镇街只有十来分钟便走完了,但因这里与香港连接,商业异常发达。驰名中外的中英街,实际上只不过是一条长不足里,宽不盈两丈的极普通的商业小街。两旁店铺拥挤,东边属我方,西边属港英当局。水泥路的街心埋有一块四棱柱花岗石,石上镌刻的英文已模糊不可辨,这就是所谓的“界碑”了。街两边的商店,比较起来,我方齐整、高大的新店多,而港英方的店铺则相形低矮简陋,但两边店面都塞满了中外商品,琳琅满目,宛如两面相对硕长商品橱窗,在展示、在交流。
  “怎么样?”郑小英问。她为邢芳选了一条珍珠项链,成色不是很好,只要50元,邢芳推却不过收下了。
  邢芳其实对沙头角一无所知。知道中英街不过是二小时前的事。她是个淡薄名利的女人,也是个历史知识缺乏的女人,对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相当空白。在邢芳眼里,中英街除了半截由英国人管理外,和普通的商业街没什么不同。
  “英国人什么时候占了香港?他们什么时候退走?”好在她还知道香港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没说出让郑小英掉下巴的话。
  无奈,郑小英给邢芳上了一堂香港殖民的历史普及课。
  “郑老师您别笑话我,我这人懂的东西很少------要不我们回去?”天气阴着,闷热,身上汗津津的,邢芳不想逛街了,可面对热情的郑小英,她有些不好意思。
  “别叫我老师了,我比你大几岁,叫郑姐吧。来深圳的游客都喜欢看看中英街,买点这儿的小商品,你不喜欢就算了,我们回去吧。也不知道他们的事情谈的怎样了------”今天明华的高层闭门研究大事郑小英是知道的,“邢芳,荣飞为什么留在北重不出来?明华公司发展到现在可都是他的心血呀,李总黄总他们都希望荣飞出来掌舵呢。”
  “我也不晓得。只知道他对北重很有感情。他的事我不怎么过问,我也不懂------”亲眼看了明华服装,邢芳算是对其有了直观的了解,对荣飞的选择很是不解。同时仍然有很强的疑惑,不明白为什么如李粤明等看上去很精明很成功的人士为何如此听命于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
  “他不过是毕业才进的北重,又不是北重的子弟。再说了,他就一小科长,留在北重能起什么作用?”郑小英说道。
  “是啊,”邢芳有些心不在焉,“郑老师,哦,郑姐,夏天还是在北阳好,虽然温度也蛮高,但觉着身上清爽,不像这儿,空气里总是黏呼呼的------”邢芳有些怕热。
  “那我们就回去吧。不过你第一次来,我必须请你吃次海鲜。这儿的海鲜又新鲜有便宜,在北阳可吃不着。”郑小英不由分说将邢芳拉上了出租车。
  邢芳确实第一次吃海鲜。害得郑小英甚至得亲手示范。不过邢芳对海鲜不仅不排斥而且很喜欢,两个年轻女人面前堆起了大堆的残渣。
  “郑姐,你爱人也在深圳吗?”
  郑小英的过去是不想对人言的,听邢芳这样问显然荣飞没跟她说过自己跟王林的往事。“爱人?”郑小英苦笑,“哪里来的爱人?”
  “咦?郑姐你这么漂亮,又有本事,怎么会呢?哦,我知道了,你一定是眼光太高了。”
  “眼光?”王林是她真正爱过的人,但现在终于从畸恋中挣脱了,和王林恢复联系后,对王林的感情终于恢复成朋友的关系,王林曾暗示自己将进入市政府,劝她回北阳工作,或者进政府机关,或者去汽配公司。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看看邢芳,“说到眼光,我哪里及得上妹子你?”她现在真的羡慕邢芳,将拥有一份完整的爱情,至少现在看上去是完整的。而自己,无论如何不会了。
  “我不是因为荣飞生意做的好。当时我们都在学校当教员,我根本不知道他在做生意------”
  “我知道。荣飞是个很纯粹的人。你要珍惜他,他也会珍惜你。”郑小英的目光迷离起来,一层水雾蒙上眼睛。三十岁是女人一生中的一道大坎,过了这个年龄与青春便无缘了。
  “估计你们一半年就会结婚。记得到时候通知我一声。”郑小英稳定了情绪,微笑着说。
  “荣飞一定会告你的。我知道他非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