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荣飞的梦幻人生-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事?”
  “暖气片。至于资金,可以贷款,估计上面会有政策扶持乡镇企业,至于技术,我就是学机械的,可以给你寄来,写你的大名就行吧?”
  “行。”乔守维站住,皱着眉想着,“暖气片?这玩意卖给谁?”
  “市场大了去了。市场你明白吗?就是用户,就是你准备将东西卖给谁。你想啊,冬季取暖是个最普遍最现实的问题,现在农村几乎没人用暖气,城市有很多人家没有暖气,我家就烧的煤炉子取暖嘛。热效率低,不卫生而且不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要求更改取暖条件的不知有多少人。市场近乎无限!这样的生意怎么不能做?”
  “可是锅炉呢?那样要有家用锅炉才行。”三维说。
  这句话给荣飞的印象非常深。之后他极为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只有给他们生长的土壤就行。
  “三维,我们是朋友了,你这样想非常好,但相信我,只要存在市场,存在需求,这些问题就会有人考虑。我回去就找有关技术资料寄来。你跟村里的当家人讲,让他们跑跑上面,对了,现在就跑。利用拜年的机会跑跑,送点礼!争取早日拿到贷款。”
  三维仍然疑惑地看着荣飞,“你说的和真的一样,这事真行?我舅就是西河村的支书,要不跟他说说去?”
  “去就去。”荣飞信心满满。


第二十节广东行

  魏瑞兰比较粗心。她从妹妹那儿知道荣飞连夜去黄石头买邮票只是说了他几句,连买了多少也没问。她大概想八分钱一张的邮票也不是个事吧。关于荣飞策动西河村搞暖气片的事三姨尚不晓得,所以初三这天魏瑞兰只是沉浸于和亲人们欢聚的快乐中,没有意识到荣飞开始他创业的最先几手布局。
  初三下午,魏瑞兰和荣飞荣逸乘拥挤不堪的火车回到北阳。下车后荣飞本想直接回付家堡,但鬼使神差地跟着母亲回到纺织厂宿舍。在厂门口的信报栏那儿取回了他的一封信,一封久盼的信——鲁峰的信。
  鲁峰的信是节前寄出的,信上他告诉荣飞,他在香港的表舅李粤明先生春节要回老家,计划的行程是初二回来祭祖,初六离开珠海回香港,初五中午在鲁家用餐。荣飞吃了一惊,初五?现在已经是初三的晚上,也就是后天?现在可没有飞机------他沉思了片刻,决定立即动身赶往广东。
  他没有跟母亲说实话,只是说他回傅家堡了。家里太小了,所以魏瑞兰也只好放荣飞走。荣飞估计父亲他们这几天不会回去看奶奶,现在只是需要奶奶那儿不要找人来城里问他为什么不回去。按说这二天他应该陪在奶奶身边,分家后奶奶的心情一定很糟糕,但广东之行是他在相信梦境后拟定计划的重要一环,他必须去,不能耽搁,一耽搁不是一年,可能是一生的懊悔。
  他来不及做其他的准备,只将自己从临河带回来的宝贝邮票交给母亲保管,然后就匆匆上路了,坐公交车到了火车站,买了最近的一次去广州的火车,看看时间还早,他又跑出车站在对面的邮电大楼给傅秋生写了封短信。告诉他学院老师要他回去做一个实验,需要几天时间,奶奶那儿请他转告,挑水等事情请他代为照顾。然后在火车站的商品部精心挑选所带的礼品,荣飞苦恼地发现,这个时候,他竟然没有什么可拿得出手的东西,比起梦境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特色,现在的北阳几乎没有什么值得采购的东西。水果没有,有也不能带,往广东带水果就像举着石头上山。本来北阳是有许多特产的,北阳历史悠久的北方烧酒享誉全国,成为几十年后宴请宾朋的主力酒品;北新的木雕也是国内艺术品里的名品。还有临河蜜枣,黛山木耳------荣飞总算找到一种用牛皮纸袋包装的黛山木耳,他要的就是黛山二字。他一下子买了十包,让服务员吃了一惊,提醒他这可是九元一斤的东西哪。荣飞微笑着说,我看到商品标签了,没错的。服务员看着稚气未脱的荣飞掏出一卷十元大票,心里更是吃了一惊。好心提醒道,你带这么多钱出门可要小心啊。荣飞笑道放心吧阿姨,不会有事的。跟服务员要了几张报纸,小心地将木耳重新包了一层,买了个网兜将十包木耳装在一起。拎着网兜进站了。
  晚23点,荣飞登上北阳开广州的火车,将平生第一次踏上广东的土地。经过三十多个小时的连续奔波,终于在一月二十九号,农历正月初五下午二时来到了珠海鲁峰的家。
  鲁峰大吃一惊,一脸疲倦,衣服皱巴巴的荣飞突然出现在眼前,令他太意外了。随即他明白了荣飞的来意,之前他对荣飞一直打听他的涉外(当时香港关系也算涉外关系)心生疑虑,现在知道,这位同寝小弟真的有事了。
  “我表舅在,你有什么事?”鲁峰回家后不自觉的带上了方言,“你也不提前说一声,怎么搞的嘛。”
  “说普通话。”荣飞皱眉,“我怎么通知你?现在可不是手机的时代。”
  “手机?”
  “不说这个了,能不能约一下李粤明先生?我有重要的事情跟他谈。”
  “我就在这儿,先生有什么指教?”李粤明出得门来,红光满面,大腹便便,手里还捏着跟牙签正在剔牙。
  “久仰了,李先生,过年好!冒昧地打扰你实在不好意思。”荣飞对李粤明深深鞠了个躬。
  “客气了,”李粤明在内地还很少遇见如此彬彬有礼的青年,“你是鲁峰的同窗?”
  “是的,李先生,我和鲁峰是同校同班的好朋友。请原谅,是鲁峰将您的情况告诉我的,因为他相信我不是开玩笑的人。”
  “哦,先生贵姓?”李粤明点着一支烟,然后将三五烟盒向荣飞递过去,荣飞摇摇头。
  “不敢。我和鲁峰是兄弟,自然是您的晚辈。鄙姓荣,荣飞,光荣的荣,飞升的飞。”
  “好名字。荣小弟有什么事情?”李粤明笑眯眯地问。
  “听说李先生在港是做服装生意的,我想跟先生做笔生意。”荣飞平静地说。
  “哦,做生意?荣小弟要跟我做什么生意?”
  “自然是服装生意。”
  鲁峰有些发呆,他觉得荣飞很陌生,看着荣飞和表舅平等的对话,鲁峰简直不能相信。他在表舅面前时拘束的,不仅是年龄和辈分问题,更多的表舅背后的身份和财富。这回表舅回老家,很是给亲戚们带了些礼品,给他的是一台双喇叭日本产的收录机,让他欣喜万分。想想带着这件宝贝回到学校的风光,鲁峰对表舅的崇拜更是无以伦比。
  “荣小弟请屋里坐,小峰啊,愣着干什么?快泡茶啊。”李粤明对荣飞做了个请的手势。“李先生请。”荣飞微微一弯腰。
  外甥这位北方来的表现无可挑剔,无论是言谈还是举止都表现出一种超越时代和年龄的成熟。李粤明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等回到堂屋,向鲁峰的父母介绍了荣飞,荣飞很有礼貌的问候了鲁峰父母,将木耳递上来,“一点家乡的小特产。黛山是我们那一带的名山,在G省的地位就是五岳及黄山那样的一流名山。黛山木耳至少有300年的历史,康熙年间就定位皇家贡品了。木耳是小东西,来的仓促没有准备,失礼之处请各位长辈多多原谅。”
  “哈哈,小荣先生好口才。”鲁峰的爸爸笑着对鲁峰说,“你看人家多有礼貌,你可得跟小荣好好学习才是。”
  “伯父过奖了。”荣飞始终不卑不亢。
  “荣小弟要跟我谈什么生意?”
  “李先生,请原谅我的失礼。请问您如何看内地的改革开放政策?”
  “这个?”李粤明显然没想到荣飞突然问他这个,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他能回到珠海老家祭祖?“当然好了,否则我只能吟诵于右任先生悲怆的诗句了。”
  “于老先生的诗句确实感动人,凡炎黄子孙读了无不为两岸数地的分裂感到痛心。我不是问政策的好与不好,我是问您觉着改革开放的力度会加大呢还是收缩?”
  李粤明微微有些不快,他可不是给一个和自己儿子年龄相当的少年来指教的,但当着表姐表姐夫的面,李粤明也不愿意失了风度,于是淡淡地说,“我看到深圳那边的建设速度,想必政府不会收缩吧。”
  “李先生真正目光如炬。”荣飞赞了一声,“珠海的建设虽然不如深圳,但后面会赶上来的。而且,珠海的定位会和深圳有很大的区别。既然政府不会改弦更张,那么在相关政策上便会出台更多有利于经商的东西。李先生没想过回内地建厂吗?”
  李粤明是商人,在商言商,自然关注回内地经商的事宜,不过尚未做深入的研究,“老弟一定有极高明的主意了。”
  “无论香港还是澳门,本世纪是一定会回归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就要展开了。现在执掌中枢的邓公是什么样的人物李先生想必了解,英国的那些二流政治家们绝不是邓公的对手。”
  当今之时,尚未听说如此评论当权者的。李粤明来了兴趣,决定听这个未脱稚气的青年谈下去。“李先生,一度时间内,大陆会以港资为荣,大陆会出台一系列招商引资的政策吸引港资。台资甚至日资、德资、美资进来。但对于台商,放眼二十年或者更远,却会以在大陆有根基为荣。晚辈此番话将会在将来得到验证。从眼下看,大陆政策已经开放,就像宝库打开了大门,正待有识之士进门淘宝,所谓先下手为强,李先生万不可错过时机。
  由于人力成本的巨大差异,大陆生产的产品对外极具成本上的竞争力,对内呢,李先生一定注意到内地的贫困了,这虽不是什么光彩事,但却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这里我倒有个小故事------
  说一位老板派二名推销员到大洋洲某岛国推销鞋子,第一位推销员到了目的地一看,该地土著从来没有着鞋的习俗,立即回复老板,此地没有开发价值。第二位的观点却正好相反,他大喜过望,电告大本营,此地市场无限,请增强人手,大力开发------”
  李粤明饶有兴趣地听着,完全忘记了对方不过是十八岁的少年,等荣飞从容不迫地端起杯子喝茶,他问道,“荣先生所以赶来劝我投资内地?”见荣飞点头,接着问道,“在何处投资,做何生意?”
  “请李先生耐心听晚辈的一点不成熟的意见。”荣飞放下茶杯,手指轻叩茶几,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二十一、服装公司

  荣飞胸有成竹地讲出了他的计划,核心就是请李粤明先生投资在深圳建一个服装厂,专门生产北方冬季御寒的羽绒服。而北方的销售网络建设则由他负责。
  羽绒服这种后世最普通最大路的服装在本世纪初便由德国人发明了,但在八十年代的大陆,荣飞尚未见到真正的羽绒服。
  “不必怀疑这种衣服的市场。您要知道,中国南北分界是以淮河分界的,北方不必说,零下十五度以下的严寒会使每个人都考虑御寒问题。即使是南方,许多城市冬季也需要防寒。只有岭南的城市好一些而已。大陆人口已逼近十亿,就算每十个人买一件羽绒服,那就是一亿的大市场。我们就算占十分之一,一千万!每件衣服纯利挣30元,就是三个亿的利润!实际上,我测算的利润远远高于30元。”
  荣飞的远景描绘当然打动不了李粤明这个在商界打滚了数十年的商人,但接着荣飞拿出画好的图案和羽绒服的简单制作工艺流程却震动了他,因为他一眼看出荣飞画在白纸上服装的价值!这些衣服转换成别的衣料在香港也是有销路的!
  “荣先生,”他自己没注意称呼的改变,“荣先生,你是不是搞过服装设计?”
  荣飞笑笑,“李先生,如果说世界上有天才,你信不信?”
  没有这样**裸表扬自己的,但李粤明和鲁峰父亲并不感到刺耳,鲁峰父亲翻阅着写在白纸上的工艺流程,特别是鸭绒的处理工艺,真正动心了,“粤明贤弟,珠海乡下养鸭的甚多,原料不愁啊,如果面料从香港那儿运来------”按照荣飞的资料,设备极其简单。
  他们不知道,那些东西都是荣飞在拥挤不堪的火车上完成的。
  “荣先生,你说成立销售公司,怎么考虑的?”
  “在讲销售之前,必须先解决品牌和品牌的保护问题。无形资产的保护在大陆尚未立法,知识产权的意识尚未形成,所以品牌一定要在香港注册。同时注册一连串与之相关的商标,用来保护核心品牌。李先生,我的策略是先走高端路线,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西安、哈尔滨等几个大城市占领市场,让他们带动市场的发育和成熟。然后是中小城市,最后是农村。所以,大的方面要注册三个品牌,高、中、低至少每样各一个。至于销售,也分两步走,第一步当然是借助现有的商业销售渠道,即将我们的品牌服装放到百货商店的柜台上去,等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放开,则建立专卖店。”
  “荣先生认为价格在什么位置?内地有没有相应的购买力?”据他所知,内地处于极端贫困之中,现时的购买力不可能光顾消费品。至于国外,香港市不可能了,台湾倒是常去,位于热带的台湾也不是御寒服的销售地,其他国家?他没有哪怕最简单的调查。
  “李先生,请相信一个基本的事实。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四五千年,在这漫长的时光中,中国人在大部分时候都是屹立于顶峰的,虽然错过了第一轮的工业文明,但只要政策对头,蕴藏在十亿民众中的智慧是任何人不可忽视的。大陆经济将像开足了马力的汽车狂奔,随之带来的是令人惊叹的购买力。别说是一件羽绒服,就是世界上顶级的奢侈品市场也将视中国人为上帝。”
  “你是不是去过香港?”
  “没,没有。长江以南我是第一次来。火车经过长江我都激动万分呢。”
  李粤明在心里叹息一声。不是对荣飞的建议叹息,而是叹息自己的儿子,尽管对之下了大心血,送其到国外的名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在此人面前不过是顽童。
  “荣先生,你的建议很可行。不过,你这么远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